Workflow
光子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光速革命!暗藏千亿替代机遇,光子芯片拯救AI算力焦虑丨热门赛道
创业邦· 2025-08-01 08:10
光子芯片技术概述 - 光子芯片利用光子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被视为下一代信息处理与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相比传统电子芯片具有带宽更高、能耗更低的优势 [3] - 核心结构包括光源、光调制与控制组件、光探测器等功能模块,应用场景涵盖数据中心通信、智能手机/AR眼镜光传感、激光雷达、量子计算等 [3] - 技术类比:电子芯片如高速公路(电子受限物理极限),光子芯片如磁悬浮轨道(光速传输、低热低干扰) [3] 材料与产业链 - 材料分类:硅光子芯片(低成本批量生产)、铌酸锂芯片(高速低损耗)、磷化铟芯片(集成激光器适合长距通信)、氮化硅芯片(低漏光适合高精度传感) [4] - 产业链分三环节: - 上游:关键材料(硅/铌酸锂/磷化铟/氮化硅)及制造设备(光刻机/刻蚀机等) [4] - 中游:设计(光学EDA软件)、制造(异质集成技术)、封装测试(光电耦合/热管理挑战) [5] - 下游:数据中心/通信设备(高带宽光模块)、AI光计算(光电融合计算卡)、AR/激光雷达/量子计算等多元应用 [5] 行业融资动态 - 2020-2024年光子芯片赛道融资事件数量下滑,2025年呈现复苏趋势 [7] - 南智光电:2025年7月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资金用于扩建薄膜铌酸锂光子芯片产线,已服务400+机构并孵化40+企业 [9][11] - 犀里光电:2025年6月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专注薄膜铌酸锂平台开发1.6T级光子集成芯片,瞄准数据中心光互联升级 [12][13][15] - 光本位科技:2025年7月完成Pre-A2轮融资(敦鸿资产领投),聚焦硅光+相变材料光子存算芯片,已实现128×128矩阵规模商用芯片流片 [16][18] 行业热点事件 - 曦智科技2025 WAIC发布"光子计算+光子网络"创新成果,突破光互连光交换技术 [20] - 全球首款电子-光子-量子集成芯片系统由美高校团队研发,采用45纳米工艺集成量子光源与电子控制电路 [21] - AMD收购硅光子初创Enosemi布局AI芯片互连技术 [23] - 英伟达与台积电合作开发硅光子学芯片原型,探索光学封装提升AI性能 [24][25] - 清华大学团队首创分布式光计算架构"太极"芯片,实现160 TOPS/W能效比 [26]
AI进化下一站!未来的计算,是什么样子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22:56
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 - 量子计算适合解决人工智能部分问题 特定条件下对识别 语言模型等有加速作用 [1] - 量子计算与AI结合会产生"1+1>2"的效果 量子计算将是人工智能终极答案的组成部分 [2] - 专家呼吁科研界 产业界 投资界对量子计算应用保持耐心 避免过度炒作 [1] 量子计算技术路线与商业化进展 - 玻色量子采用光量子技术路线 已完成六轮融资 预计专用量子计算机3-5年实现商业化 已在金融 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合作 [2] - 图灵量子采用光量子技术路线 成立4年完成五轮融资 最新亿元战略轮融资用于光子芯片产品化研发 [2] - 国盾量子采用超导路线 认为量子计算与AI有重要相互促进作用 [2] 全球量子计算竞争格局 - 全球4台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优越性 包括北极光 悬铃木 九章和祖冲之系列 均向大规模通用可编程方向努力 [3] - 中国移动发布"五岳量智"量子AI平台及白皮书 显示对量子技术加码布局 已投资华翊量子 信通量子等初创企业 [3] - 中国移动计划聚焦量子与AI融合技术 在生物医药 金融风控等领域打造标杆案例 [3] 量子计算发展时间表 -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预计5-10年解决量子计算纠错问题 2035-2040年构建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 [4] - 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将配备GPU与QPU连接的架构 [4]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7-25)
远峰电子· 2025-07-24 21:54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大恒科技(+9.99%)、华胜天成(+9.97%)、中国电影(+7.31%)、工业富联(+7.04%)、福晶科技(+6.24%)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幸福蓝海(+20.02%)、汇金股份(+15.18%)、中颖电子(+11.06%)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统联精密(+19.99%)、司南导航(+8.28%)、财富趋势(+7.72%) [1] - 活跃子行业中SW影视动漫制作(+2.35%)和SW半导体材料(+2.00%)表现突出 [1] 国内新闻 - 瞻芯电子浙江义乌碳化硅晶圆厂二期洁净间启用,月产量将逐步增加到1万片6英寸晶圆,未来产能可扩展至每年30万片晶圆 [1] - 图灵量子完成亿元战略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光子芯片产品化研发和产业化加速 [1] -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2.4%,需求疲软且新品发布数量减少 [1] - 台积电2纳米制程产能提升,竹科宝山F20厂月产能达3万片,高雄F22厂月产能为6000片 [1] 公司公告 - 威尔高2025H1预计营收7亿-7.2亿元,同比增长55.41%-59.85%,归母净利润4300万-5000万元,同比增长12.55%-30.87% [2] - 源杰科技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2] - 华数传媒2025H1营业总收入44.35亿元(同比+2.07%),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4.63%) [2] - 赛微电子重大资产出售进展中,交易对方已支付238,224.50万瑞典克朗,但公司尚未实际收到款项 [2] 海外新闻 - AR光学方案商Gixel获500万欧元种子轮融资,其技术采用动态微镜DDM和眼动仪校准 [2] - Lumotive获亚马逊工业创新基金和ITHCA集团注资,其激光雷达传感器技术无需移动部件,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2] - xAI计划5年内上线等效于5000万块英伟达H100 GPU的算力,并以更高能效方式实现 [2] - LG Display 25H1营收11.652万亿韩元(约60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亏损826亿韩元(约4.3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85% [2]
国资加码光量子!图灵量子完成亿元融资
快讯· 2025-07-21 22:21
融资情况 - 光量子计算企业图灵量子完成亿元战略轮融资 [1] - 融资由盛世投资领投 [1] - 资金将用于光子芯片产品化研发、产业化加速及全国战略布局深化 [1]
光子芯片公司,完成融资
半导体芯闻· 2025-07-21 18:44
融资动态 - 国内光量子计算领军企业图灵量子完成亿元战略轮融资,由盛世投资领投,资金将用于光子芯片产品化研发、产业化加速及全国战略布局深化[1] - 公司四年内完成五轮融资,并实现光子芯片中试产线量产,展现出引领未来量子产业发展的潜力[3][4] 技术路线与产业生态 - 光量子计算凭借可扩展性潜力与室温运行优势成为资本焦点,全球估值最高的量子计算公司PsiQuantum估值达60亿美元[6] - 公司以"光子芯片+量子计算"为双底层核心,推出TuringQ Gen2光量子计算系统、量子AI编程框架DeepQuantum及量子AI生物医药平台"量生万物",产品已在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落地[7] - 在光连接领域自主研发光计算及光子处理器等核心产品,为卫星通信、智能计算等国家战略领域提供解决方案[7] - 在量子安全领域抗量子加密系列产品填补电网、水利等关键基础设施技术空白[7] 产业化布局 - 依托飞秒激光直写三维光子芯片与铌酸锂薄膜光子芯片技术,构建无锡、上海、北京三大研发中心,形成"研发-中试-制造"全链条[10] - 产品线覆盖光子芯片、处理器、光量子测控系统到量子云平台的全栈生态[10] - 本轮融资后将拓展全国战略布局,落成长沙宁乡经开区光电产品研发制造基地[12] 核心优势 - 技术底蕴:团队由上海交大金贤敏教授领衔,具备芯片制备、量子计算、光子计算及人工智能四大核心技术,累计发表国际论文150余篇,获得核心专利200余项[14][15] - 自主可控:国内首家实现全链条IDM模式的光量子计算公司,覆盖设计-制造-封测全流程,光子芯片中试线已进入量产阶段[16] - 资本认可:获君联资本、中网投等顶尖机构投资,跻身全球光量子赛道融资规模与估值增速领先企业[18] - 营收增长:2022年营收50万元,2023年破千万,2025上半年完成亿元订单签署[20] - 国家认可:牵头科技部、工信部等重点研发项目,突破量子信息领域"卡脖子"难题[21] 战略规划 - 公司将聚焦光子芯片产业化提速与前沿技术应用落地,通过战略投资与合作加速规模化量产[23] - 未来将通过"技术驱动-产品落地-市场放量"的正向循环推动全球光量子计算生态发展[23]
图灵量子完成亿元战略轮融资,四年内获五轮融资
新华财经· 2025-07-21 13:44
公司融资与战略布局 - 图灵量子完成亿元战略轮融资,由盛世投资领投,资金将用于光子芯片产品化研发、产业化加速及全国战略布局深化 [1] - 公司四年内完成五轮融资,累计获得君联资本、中网投、联想创投等顶尖机构投资 [1] - 今年上半年已完成亿元订单签署 [1] - 公司加速推进全国产业化布局,以无锡、上海、北京三大研发中心为支点,构建"研发-中试-制造"全链条 [2] - 计划以湖南等产业高地为支点,打造长沙宁乡经开区光电产品研发制造基地 [2] 技术优势与产品进展 - 公司以"光子芯片+量子计算"为双底层核心技术,具备光量子芯片与量子算法核心实力 [1][2] - 已实现光子芯片中试产线量产 [1] - 交付大规模可编程光量子计算系统,完成量子计算从科研到商业化的跨越 [2] - 推出国内首个量子编程框架、量子生物医药平台"量生万物",并联合中国移动打造首个量子预测模型 [2] - 自主研发光连接、光计算及光子处理器等核心产品,为卫星通信、智能计算与数据传输等领域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 [2]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光量子计算凭借可扩展性等优势成为资本竞逐焦点 [1] - 全球估值最高的量子计算公司帕塞坤腾(PsiQuantum)估值60亿美元,获得贝莱德、英伟达等科技企业及多国政府战略支持 [1] - 英伟达的入局标志着光量子技术路线受到顶级资本认可 [1]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落地 - 公司产品已在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物流交通等领域落地应用 [2] - 量子安全解决方案已服务政务、电力、水利、通信等领域 [2] - 未来将通过战略投资与合作加速规模化量产 [2]
AI跑更快,全靠这项关键技术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2 12:11
光子芯片技术突破 -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科学家开发出革命性光子芯片,传输速率达1000 Gbps(1 Tbps),远超当前系统56 Gbps上限 [3] - 芯片厚度仅如一根头发,可在7分钟内传输1亿本书的数据量(相当于泡一杯咖啡的时间) [3][4] - 采用光而非电作为数据传输媒介,能耗极低,仅需4焦耳能量(相当于加热1毫升水1°C的能量) [4] 技术原理与设计创新 - 利用光的"相位变化"传输信息,相比传统光强调制方式拓展了信号维度 [4] - 采用双通道微环调制器设计:一组控制光强,另一组调节相位,显著提升带宽并缩小体积 [4] - 该设计使芯片成为AI数据中心的理想解决方案,可实现短距离高效通信(模拟几米距离效果) [5] 行业应用前景 - 技术可解决AI系统(如ChatGPT)的高能耗问题,应对数据中心处理器间长距离通信的能源挑战 [3][5] - 英伟达等公司已开始使用微环调制器,但拉瓦尔团队新增相位调制维度推动技术迭代 [5] - 商业化应用临近,预计未来几年将进入现实世界,推动"光速AI"发展 [5] 研发背景与进展 - 研究由拉瓦尔大学光学、光子学与激光中心(COPL)团队主导,基于十年技术积累 [3][5] - 实验室阶段成果已实现从56 Gbps到1000 Gbps的跨越式突破 [4] - 第一作者Alireza Geravand表示技术正被推向新高度,业界有望快速跟进创新 [5]
我省今年支持建设约40个前沿技术应用场景
新华日报· 2025-06-08 05:25
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建设规划 - 江苏省今年计划支持建设40个左右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以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1] - 该省正在实施"5个100"行动 目标3年内形成完备的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包括开发100个前沿技术应用场景 [1] - 去年已遴选首批44项技术应用场景 包括28项早期验证场景 49项融合应用场景和20项典型应用示范场景 [1] 重点支持领域 - 重点支持第三代半导体 细胞和基因技术 合成生物 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领域 [1] - 鼓励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等早期验证场景 [1] - 推动具身智能 光通信 人工智能 6G等技术在主导产业的实际应用 [1] - 聚焦低空经济 智慧交通 深海深地 商业航天等领域建设城市级示范场景 [1] 应用场景功能定位 - 早期验证场景旨在引领未来技术迭代突破 [2] - 融合应用场景推动技术产品定型 用户培育和市场挖掘 [2] - 典型示范场景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商业化应用 [2] 地方实践与支持措施 - 苏州 南京已发布人工智能场景需求清单并开展对接 [2] - 省科技厅将重点支持高新区通过应用场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 - 目标是催生新产业 新业态和新模式 [2]
光芯片之争,愈演愈烈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1 08:46
核心观点 - AMD宣布收购光子芯片初创公司Enosemi,正式加入共封装光学(CPO)竞赛,旨在将技术融入下一代机架式系统以提升AI领域竞争力[2] - 共封装光学相比铜互连具有更高带宽、更低延迟和更低功耗优势,通过光纤传输信号实现性能突破[2] - 行业巨头如英特尔、博通和Nvidia已布局CPO多年,Nvidia计划在2024年推出采用该技术的网络交换机[2][5] - CPO技术可解决AI时代铜缆覆盖范围有限和高性能光模块功耗激增的痛点[2][3] 技术细节 共封装光学优势 - 光纤互连突破铜线几英尺的物理限制,可将整排GPU整合为大规模集群[3] - Nvidia采用CPO的交换机设计使功耗降低3.5倍,消除64-512个可插拔光模块(每个20W-40W)的能耗[5][6] - 博通已实现1.6TB/s无差错双向带宽的光学芯片集成[6] 企业技术路线 - AMD计划将Enosemi光子技术集成至MI300系列芯片,但具体方案尚未明确[3] - Nvidia在机架内保留铜互连(避免增加20kW功耗),横向扩展网络采用CPO连接多节点[5] - 英特尔认为光学器件是机架级架构关键要素,正在探索相关应用[7] 行业竞争格局 - 博通第一代51.2Tbps CPO交换机已被腾讯采用,Micas Networks等公司提供相关产品[6] - Celestial AI、Lightmatter等初创公司持续推进光学中介层设计创新[7] - 当前CPO技术仍面临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技术成熟度挑战[7]
第二十届光博会在汉开幕:未来之“光”照亮“一条链” 融合“一个生态”
长江日报· 2025-05-16 08:40
光博会与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 - 第二十届光博会在武汉开幕,湖北科创供应链中心展区促成1.5万余项供需对接 [1] - 武汉以光谷为基础,推动"一束光"照亮产业链并融合生态,强化创新引擎功能 [1] - 光博会设置"光+智能装备""光+AI""光+机器人"等前沿议题,展示融合创新成果 [5] 光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 武汉灏存科技展示人形机器人运动神经中枢系统,通过光技术实现精准操控 [5] - 光技术应用于无人车激光雷达、数据中心光子芯片、脑机接口及病理诊断等领域 [5] - 东智机器人融合光感知与AI算法,计划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光谷造" [5] 产业集聚与协同效应 -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在方圆100平方公里内形成完整上下游供应链 [6] - 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入驻企业超7万家,光电子需求占比达20%(每五条需求一条相关) [10] - 10家湖北实验室中5家聚焦光电子,7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由光电子龙头企业牵头 [8][10] 产学研融合与产业化 - 光谷实验室构建"0—3高校研发、3—7衔接、7—10企业产业化"的创新闭环 [10] - 武汉激光设备制造规模全国领先,光纤激光切割技术支撑智能制造装备发展 [15] - 企业通过微小技术迭代实现落地,如柔性手机显示屏技术形成全国最大显示面板基地 [15] 未来发展与战略规划 - 湖北代表团建议培育国家级光电子产业集群,打造"世界光谷" [16] - 光电子横跨20多学科,串联超长产业链,体现协同创新力量 [17] - 武汉沿"芯—光—网—算—端"全链条推进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