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内卷式竞争
搜索文档
金融业“内卷式”竞争没有出路
经济日报· 2025-10-02 06:26
行业核心问题 - 金融业正面临“内卷式”竞争,主要表现为同质化竞争、过度降价以及过分关注短期业绩而忽视风险管控 [1] - “内卷式”竞争导致行业效率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最直接的后果是在净息差收窄的态势下推高筹资成本,减少经营利润,削弱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 - 该竞争被视为一种变异的金融乱象,若盲目扩张规模和实施服务“倾销”,将导致低价劣质竞争泛滥,削弱行业创新动能,阻碍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1] 竞争诱因 - 经济金融资源“蛋糕”总量不足,金融机构在规模和业绩考核压力下不惜降价“销售”,例如消费贷、经营贷利率越来越低以及“手工结算”等非正常操作 [2] - 金融机构数量多,存在“僧多粥少”问题,服务同质化现象明显 [2] - 部分大型企业话语权较高,利用金融机构间的非理性竞争迫使金融机构提供降价服务 [2] 解决方案与行业转向 - 行业需转变理念,强化自律,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从拼价格向拼服务转型 [2] - 通过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行业公约,明确行为底线,并建立违约惩戒机制,如对违规降价实行“黑名单制”并予以处罚 [2] - 鼓励金融机构勇于创新,推出新产品与服务,减少对单一产品依赖,打破同质化竞争僵局,实现差异化发展,为良性竞争创造条件 [2]
货币政策如何护航经济大盘和金融稳定? 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疏解金融业“内卷式”竞争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02:51
商业银行净息差现状 - 商业银行净息差在2025年一季度降至1.43%的历史新低,较2021年四季度的2.08%显著下行[1][2] - 净息差下行主要受低利率环境及LPR持续下行影响,进一步降息可能加剧银行经营压力[2] - 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在2022-2024年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利润波动属行业普遍现象[3] 货币政策面临的约束 - 净息差水平成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的主要内部约束,可能限制降息空间[1][2] - 央行提出需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和银行业健康性,降息面临内外双重约束(净息差+汇率)[1] - 专家建议通过小幅多频次操作释放流动性,避免"大水漫灌"预期[6] 金融业竞争与风险 - 资金空转和"内卷式"竞争加剧金融系统不稳定性,推高实际融资成本并导致定价倒挂风险[3][5] - 央行已通过规范存款手工补息、强化利率自律等措施整治资金空转[3] - 大型企业融资后用于金融投资是资金空转主要形式,金融"反内卷"针对行业无序竞争[4] 政策平衡策略 - 货币政策需在稳增长与防风险间精细化平衡,避免过度宽松或力度不足[6] - 未来将强化利率政策执行,优化MPA/EPA考核,加强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6] - 央行将重点监测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信贷风险,延续化债政策[7] 银行业发展建议 - 银行需摒弃规模情结,平衡利息与非利息收入以增强经营稳健性[5] - 通过降低负债成本提升息差韧性,同时坚持风险定价分层分类[5][6] - 保持银行业稳健性对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至关重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