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搜索文档
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湘财证券· 2025-11-16 20:0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状态 [8][35] 核心观点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并强化政策执行与传导,未来将进行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8][31] - 信贷增长偏弱受多重因素影响,央行认为贷款增速略低是合理的,并提出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稳固信贷支持力度 [8][31][32] - 科技金融是发展重点,将通过股权融资、科创债融资与投贷联动机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保持较快增长 [9][32] - 维持合理净息差有助于拓宽货币政策空间,当前银行净息差有边际趋稳迹象,负债端成本率稳定下行 [9][33] - 银行股高股息吸引配置资金,估值有望修复,建议关注国有大行高股息价值及股份行、区域行估值修复机会 [10][35] 市场回顾 - 报告期内(2025年11月10日至2025年11月16日),银行(申万)指数上涨1.70%,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2.78个百分点 [12] - 子板块中,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涨跌幅分别为3.19%/1.34%/0.69%/0.97%,大型银行表现领先 [12] - 行情表现前五的银行依次为:农业银行(+5.20%)、西安银行(+3.53%)、中国银行(+3.19%)、沪农商行(+3.04%)、交通银行(+2.87%) [12] 资金市场 - 资金面趋于收敛,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6262亿元,R007/DR007/7天拆借利率日均数分别为1.51%/1.48%/1.51%,较前值变动-2 BP/5 BP/5 BP [21] -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上行,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均值分别为1.64%/1.64%/1.78%/1.73%,较前值变化1 BP/0 BP/4 BP/1 BP [24] - 11月以来,存单净融资733.80亿元,净融资额较前值下降 [24]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央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是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31][32] - 重庆银行子公司股权发生无偿划转 [34] - 常熟银行执行董事、行长包剑因工作变动辞职 [34]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的银行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苏州银行等 [10][35]
央行报告释放关键信号: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第一财经· 2025-11-11 19:54
货币政策核心思路 -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五大核心思路包括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 把握好利率汇率内外均衡 加快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以及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1] - 央行提出拓展丰富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创新金融工具 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 [1] 经济增长与政策协同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顺利完成 [2] - 宏观政策需平衡好短期与长期 稳增长与防风险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 [2] - 财政 货币 产业等宏观政策协同配合可产生"1+1>2"的效果 央行灵活把握公开市场操作以熨平财政税收和政府债券发行等短期波动 [2] - 2024年政府债券净融资额达11万亿元 2025年有望突破12万亿元 央行综合施策维护资金面平稳以支持政府债券顺利发行 [3] 金融总量与信贷结构 - 观察金融总量应更多关注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等全面指标 而非仅看贷款 [4] - 当前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万亿元 随着基数变大 金融总量增速下降是自然的 [4] -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持续保持在8%以上 表明"宽信用"效果正在显现 企业更倾向于发债融资替代贷款 [4] - 经济结构转型加快 房地产基建等传统信贷依赖领域增势放缓 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具有轻资产特征 贷款需求难以填补传统动能缺口 长远看信贷增速中枢将下移 [5] - 高质量发展阶段不需要片面追求信贷规模扩张 货币信贷应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 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 [5] 结构性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9月末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已接近4万亿元 [6] - "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贷款增速均超过10% 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其中养老产业贷款增速接近60% [6] - 截至2025年9月末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1万亿元 同比增长12.2% 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042亿元 同比增长14.9% 增速比全部贷款分别高5.7个和8.4个百分点 [6] - 民营经济贷款余额71.1万亿元 同比增长5.4% 涉农贷款余额53.4万亿元 同比增长6.8% 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524亿元 助学贷款余额2944亿元 [6] - 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科技金融政策引导 优化碳减排支持工具 研究制定高碳行业碳核算规则 并研究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