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宽信用
icon
搜索文档
7月下旬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 央行“组合拳”呵护流动性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分析 - 7月下旬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由净回笼转向净投放 7月21日至24日逆回购口径分别净回笼555亿元、1277亿元、3696亿元、1195亿元 7月25日开展7893亿元逆回购实现净投放6018亿元 [1] - 7月2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MLF操作 7月15日、25日分别有1000亿元、2000亿元MLF到期 7月份MLF净投放1000亿元 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做 [1] - 3月份至6月份MLF净投放分别为630亿元、5000亿元、3750亿元、1180亿元 [1] 流动性管理工具运用 - 7月15日央行开展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满足中期流动性需求 [2] - 7月份3个月期、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两项工具实现共计2000亿元资金净投放 与6月份规模一致 [2] - 7月份OMO以回笼为主 资金利率和政策利率利差稳定 央行维持中性偏松流动性立场 [2] 未来流动性展望 - 8-9月将迎来政府债供给高峰 月均净融资规模或达1.5-1.6万亿元 银行承接压力加大 [3] - 若股债"跷跷板"效应强化导致流动性收紧 央行可能通过OMO、MLF、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释放稳定信号 [3] - 不排除通过开展国债买入以及降准来投放流动性的可能性 [3]
债券周报:从α挖掘切换至β交易-20250727
华创证券· 2025-07-27 1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下半年债券震荡市场判断,10y 国债 1.75%以上具备配置性价比,债市需从α挖掘切换至β交易,存单等短端品种在一定条件下具备配置性价比 [67][72][78] - 目前处于赎回潮负反馈阶段,需警惕赎回反复,10y 国债收益率后续或仍有 4 - 8bp 调整空间 [34][35] - 央行目前或仍是偏温和的货币政策基调,难言货币政策调控思路转变 [38][56] - 8 - 10 月债市交易进入“hard 模式”,面临季节性扰动,但基本面暂未趋势反转对债市有一定保护 [59][6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风险偏好提振的股债跷板如何演绎 - 本轮赎回集中在基金端,银行理财净值稳定、资金端压力不大且对现券净买入,7 月 21 日起基金连续 5 日净卖出,赎回压力较大 [15][18] - 2022 年以来第八轮赎回潮,多由股债跷板效应驱动,仅 2022 年 11 月为大级别赎回潮,类似目前的小级别赎回潮主要是 2024 年 9 - 10 月和 2025 年 2 月,负反馈持续 1 - 2 周,权益下跌赎回结束 [21][25][32] - 目前处于赎回潮负反馈阶段,强度接近 2025 年 2 月,后续需警惕赎回反复,10y 国债收益率后续或仍有 4 - 8bp 调整空间 [34][35] 央行的态度转向了吗 - 债市弱势调整资金摩擦放大,但不意味央行态度转向,投放结构上长钱偏少、资金消耗上三季度扰动增多 [38][43][47] - 综合本月央行操作,买断式逆回购和 MLF 小幅净投放,临近税期和月末逆回购加码,仍是偏温和货币政策基调 [56] 8 - 10 月,债市交易进入“hard 模式” - 历年 8 - 10 月债市扰动增加、收益率易上难下,季节性扰动因素包括“宽信用”政策预期、债券供给压力等,今年 10y 国债收益率走势略领先季节性,8 月后债市仍面临不确定性 [4][59][61] - 现实层面基本面暂未趋势反转,政策效果释放偏长期温和,PPI 回正难,出口增速放缓,7 月以来经济“强弱分化”,修复拐点未现 [4][63] 债市策略:从α挖掘切换至β交易 - 维持下半年震荡市场判断,10y 国债 1.75%以上、30y 国债在 30 - 10y 利差 25bp 左右具备配置性价比 [67][70] - 债市波动放大,不宜大仓位博弈左侧交易,不同机构应根据自身情况操作 [71] - 8 - 10 月行情波动大,需从α挖掘切换至β交易,月末情绪好的窗口减仓已兑现收益资产 [72][75] - 存单等短端品种,央行态度平稳,1.65%以上存单、回调后信用品种具备配置性价比 [78] 利率债市场复盘:机构赎回情绪再起,债市明显承压 - 资金面:央行 OMO 小幅净投放,资金面先紧后松 [89][91] - 一级发行:国债、政金债、同业存单净融资减少,地方债净融资增加 [94][97] - 基准变动:国债和国开期限利差均走扩 [101][88]
央行连续五月加量续做MLF 呵护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充裕
新华财经· 2025-07-25 11:13
人民银行流动性操作 - 7月25日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本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 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为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做 [1] - 7月通过MLF和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净投放中期流动性3000亿元 与6月规模基本持平 [1] - 24日开展789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 当日到期1875亿元 实现净投放6018亿元 [2] 流动性投放原因分析 - 政府债券处于发行高峰期 同时监管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人民银行注入中期流动性保障市场充裕 体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1] - 持续净投放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力信号 尽管上半年经济稳中偏强 但货币政策仍延续支持性立场 保持政策连续性 [1] 未来政策展望 - 受访人士预计短期内降准降息概率较低 但货币政策有望在扩内需稳增长方向进一步发力 [2] - 下半年MLF有望保持加量续做势头 结合买断式逆回购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 [2] - 年内还将有25000亿元MLF到期 8-12月到期量分别为3000亿/3000亿/7000亿/9000亿/3000亿元 [2]
上半年信贷总量增长结构优化 金融精准滴灌重点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7-24 01:19
信贷总量与结构 - 2025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1] - 企事业单位贷款是信贷增长主体,上半年增加11.5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9%,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7.08万亿元 [2] - 信贷总量增长反映经济基本面呈积极修复态势,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显示企业投资扩张意愿增强 [2] 重点领域贷款表现 - 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等增速显著高于整体贷款增速,反映政策对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 [1] - 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上半年增加5.35万亿元 [3] - 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 [3] - 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8.7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个百分点 [3] 政策与市场展望 - 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金融稳企业力度增强,推动相关领域企业贷款较快增长 [2] - 预计信贷增速将维持平稳,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科技、绿色等新动能有望加速崛起 [4] - 下半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会进一步强化,新投放贷款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4] - 央行有望丰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更好发挥现有定向工具的作用 [4]
宏观经济运行稳健、银行负债压力仍存 LPR维持不变符合预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7-21 20:09
LPR利率维持不变 - 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连续两个月维持不变 [1] - 5月两个期限LPR曾跟随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10个基点 [1] - 二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偏强,短期内下调LPR必要性不高 [1] - 银行负债压力未改善,净息差压力导致下调LPR动力不足 [1] 未来政策展望 - 预计央行将维持宽松流动性操作,MLF可能维持净投放 [2] - 短期内LPR报价将继续保持稳定 [2] - 下半年政策利率及LPR还有下行空间,可能继续降息 [2] - 外部环境波动对出口影响将主要在下半年显现 [2] 分析师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政策进入成效观察期 [1] - 东方金诚指出影响LPR报价加点的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分析师预计央行将关注海外利率政策变化对国内降息的影响 [2]
期债 短期进入调整阶段
期货日报· 2025-07-16 15:34
从外部需求来看,6月出口同比增长5.8%,好于前值4.8%,充分体现了5月中旬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带来 的积极影响,"抢出口"逻辑支撑出口韧性。短期看,8月上旬美国针对多国"对等关税"豁免期即将结 束,且加工贸易等前瞻指标继续向上,暗示出口韧性犹在,预计7月"抢出口"保持加速释放,出口同比 数据可能并不弱。中期看,8月中旬之后关税政策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抢出口"退坡效应或在豁免期后 有所显现,下半年出口整体或面临放缓的风险。因此,债券市场或聚焦国内政策应对,三季度"宽信 用"情绪的扰动或有加大。 从国内通胀来看,6月CPI同比小幅反弹并转正,环比略好于季节性,但PPI仍明显偏弱,继续受国内原 材料与能源价格拖累。6月PPI同比增长-3.6%,工业领域物价下跌压力未见缓解,价格仍在筑底周期。7 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反内卷"政策若有效抑制无序竞争、推 动行业出清并促使价格回升,则将对通胀形成支撑,进而对债市构成冲击。 从金融数据来看,在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回暖和政府债券融资维持高位的带动下,6月金融数据在总量 和结构层面均呈现出一定改善特征。6月社融新增4.20万亿元,同比多增0 ...
央行加大投放进行时 资金面稳定助力债市修复
上海证券报· 2025-07-16 02:26
央行逆回购操作分析 - 央行7月15日开展3425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4%,当日净投放1735亿元[1] - 央行同时启动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3个月期8000亿元、6个月期6000亿元),7月净投放2000亿元[1] - 操作节奏从"月末公布"转向"月中公布",增强政策前瞻性与透明度[2] 流动性管理政策意图 - 操作旨在缓解政府债发行高峰期(7月净融资额预计超1万亿元)和税期(缴税规模1.7-1.9万亿元)的流动性压力[2][3] - 5月降准释放1万亿元后,连续两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释放"宽信用"政策信号[2] - 3月MLF首次提前公告后流动性转松,此次操作强化政策沟通常态化预期[2] 7月资金面扰动因素 - 前两周逆回购净回笼1.7万亿元,MLF到期3000亿元(15日1000亿元+25日2000亿元)[3] - 税期扰动叠加季初申报,但历史数据显示R007波动通常在±2个基点内[3] - 同业存单续发平稳,政府债发行节奏温和,整体冲击有限[4] 债市影响与机会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4基点至1.861%,10年期下行1.16基点至1.655%[5] - DR001维持1.3%水平下,1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1.6%以上具配置吸引力[5] - 资金面若持续平稳可能带动债市修复,建议关注中高等级信用债布局时机[5]
净投放2000亿!央行买断式逆回购连续两月加量续作
第一财经· 2025-07-15 20:55
央行流动性操作 - 7月15日央行开展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期8000亿元、6个月期6000亿元,连续两个月加量续作[1][3] - 当日同步开展342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对冲690亿元逆回购及1000亿元MLF到期[1] - 7月实现2000亿元净投放(3个月和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各1000亿元),对冲7000亿元3个月和5000亿元6个月到期量[3] 流动性扰动因素 - 7月前两周央行累计净回笼1.7万亿元逆回购,叠加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及3000亿元MLF到期(15日1000亿元+25日2000亿元)[4][7] - 税期扰动显著,历史数据显示7月单月缴税规模达1.7-1.9万亿元[4] - 地方政府债发行提速,7月政府债净融资额预计超1万亿元[4]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5月降准释放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后,近两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强化宽信用信号[5] - 操作方式优化:3月MLF首次提前公告,6月起买断式逆回购从月末披露改为月中披露,透明度提升[7] - 央行明确下阶段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运用质押式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MLF/降准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充裕[7][8] 市场影响分析 - 操作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推动负债成本下降,助力宽信用进程[5] - 数量型工具持续加力释放逆周期调节信号,应对政府债发行高峰期的流动性需求[5][6] - 机构预计下半年政策工具在适度宽松方向仍有发力空间,以应对外部波动和推动物价回升[8]
央行创纪录操作1.4万亿买断式逆回购,政策工具仍有发力空间
搜狐财经· 2025-07-15 15:37
货币政策操作 - 人民银行于2025年7月15日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包括3个月期8000亿元和6个月期6000亿元,创下单次操作最高规模纪录 [1] - 同日开展342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 [2] - 6月MLF净投放118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 [3] - 7月15日实现单日净投放15735亿元,考虑690亿元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 [3] 流动性管理 - 7月共有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和3000亿元MLF到期 [3] - 截至7月15日,买断式逆回购实现2000亿元净投放,连续第2个月加量续作 [3] - 6月银行间流动性宽松,中长期资金缺口不大 [3] - 7月存在流动性缺口压力,主要来自缴税和政府债券发行 [4] 政策信号 - 买断式逆回购公告时间从月末调整为月中,显示货币政策透明度提升 [4] - 人民银行表示将保持流动性充裕,使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相匹配 [4] - 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立场,下半年政策工具仍有宽松发力空间 [5] - 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 [5] 市场影响 - 5月降准释放约10000亿元长期流动性 [3] - 近期操作有助于应对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 [3] - 强化逆周期调节,推动宽信用进程 [3] - 商业银行7月存单到期规模小于6月,长钱压力缓解 [4]
加量续作!央行最新信号
天天基金网· 2025-07-15 13:19
货币政策动向 - 央行7月拟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期8000亿元、6个月期6000亿元,当月净投放2000亿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作 [1][3] - 央行操作节奏从"月末公布"转向"月中公布",提升政策前瞻性与透明度,释放持续加力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 [3] - 当前政府债发行处于高峰期,央行通过逆回购净投放对冲流动性压力,同时传递"宽信用"政策意图 [3] 资金面扰动因素 - 7月流动性扰动包括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净缴款、税期走款、MLF到期及同业存单集中到期,其中税期走款影响显著但整体可控 [5] - 历史数据显示7月税期走款规模约1.7-1.9万亿元,但对资金利率波动影响有限(R007波动通常在±2基点内) [5] - 同业存单续发与政府债发行节奏温和,政策呵护下资金利率或保持稳定,但需关注央行平衡操作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5] 债券市场展望 - 央行逆回购操作落地利好债市,若资金面维持平稳或偏松态势,债市修复窗口有望开启 [7][8] - 当前1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1.6%具备配置吸引力,但权益市场走强及资金扰动或导致债市波动加剧 [8][9] - 分析师建议采取"逢调增配"策略,下半年中高等级信用债配置机会将逐步显现,需紧盯利率变化与政策节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