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政策宽松
icon
搜索文档
殷剑峰:一揽子金融政策满足适当宽松要求,商业银行应推再贷款有效落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20:40
金融政策核心内容 - 金融管理部门近期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围绕释放流动性、支持科创企业、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房地产市场以及保障民生五个方面展开 [1] - 政策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降准降息等措施 [1] - 官方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3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并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合计增加1.1万亿元再贷款额度 [1] 政策执行与商业银行角色 - 新增1.1万亿元再贷款额度的效果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有效配合,此前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使用率不高,商业银行需改进业务推动政策落地 [2] - 商业银行和金融顾问需提升站位,快速响应落实中央政策部署,释放稳经济、稳市场、稳预期的信号 [3] 科技创新支持体系 - 政策重心从单纯资金供给转向建立"央行+财政+市场"风险共担机制,构建"债、贷、股、保、退"全周期支持体系 [2] - 未来政策力度料将加大,以更好支持科技创新企业 [2] 房地产市场政策 - 建议加快建立与发展新模式匹配的融资制度,与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等要求形成合力 [2] 金融顾问倡议与活动 - 金服会发布倡议书,号召成员单位和金融顾问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送金融服务进企业"专项活动,聚焦共同富裕、民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等八个方面 [2] - 活动旨在确保政策落实落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国新办“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发布会点评:关键节点支持市场信心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7 11:42
报告核心观点 - 国新办发布会后金融政策全面宽松,召开节点利于维持短期 A 股市场活跃,短期将演绎向上脉冲行情;虽中美贸易谈判开启,但不到调整中期基本面预期时刻,2025 年二季度 A 股为震荡市;短期和长期结构方向都是科技 [1][2] 金融政策情况 - 央行价格工具方面全面降准 0.5%,政策利率下调 0.1%,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 0.25%,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0.25%;数量工具方面设立 5000 亿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 3000 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将 5000 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 3000 亿元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工具合并为 8000 亿元,扩大互换便利工具参与机构范围,质押品范围纳入港股、限售股等,回购增持再贷款将上市公司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 30%下调至 10% [2] - 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 10% [2] - 证监会方面中央汇金在前稳定市场,中央银行在后提供支持,发挥类平准功能 [2] 发布会节点影响 - 短期 A 股市场处于政策布局和业绩关键验证期刚过,后续外需回落压力或显现,稳增长政策落地执行成主要矛盾;消费修复行情已演绎,科技快速修复,但两类资产后续持续性待察;此时金融宽松集中落地且与稳定资本市场强关联,利于维持短期风险偏好和 A 股市场总体活跃,短期 A 股将向上脉冲 [2] 中美贸易谈判情况 - 何立峰将与贝森特在瑞士会晤,中美贸易谈判窗口开启;在谈判超预期成果前维持原有中期推演,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应该”调整,但影响市场方向关键因素是特朗普政策实际调整情况和中美谈判进展,基准假设是特朗普政策调整速度偏慢、幅度偏弱;人民币汇率事件性交易体现为脉冲式升值后仍有反复 [2] 中期基本面预期 - 需求侧特朗普政策调整偏慢、偏弱,外需回落压力二季度开始显现,三季度可能加大;供给侧 2025 年供给增速方向回落但绝对水平仍偏高,供需格局改善 2025 年内难出现;未来两季度基本面扰动信号多,资本市场预期调整“幅度到位,时间不足”,抑制 A 股向上修复空间,政策催化支撑中枢抬升后,2025 年二季度 A 股为震荡市 [2] 市场结构方向 - 一季报消费和科技景气预期强化,4 月消费结构性机会演绎,科技调整;目前消费赚钱效应高位,科技低位,现阶段更看好科技布局机会;长期 A 股进入结构牛波段需科技重磅产业催化;中期 25Q2 - Q3 A 股可能震荡,科技和消费把握波段机会;战略看好国内 AI 产业链和具身智能投资机会;公募一季报显示机器人相对 AI 持股更集中,机器人主题弹性更高,AI 行情重启需更重磅催化且偏中期行情;科技结构性行情阶段,看好港股好于 A 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