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钓鱼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赛事火热、产业聚集,小鱼竿“钓”起大产业!
搜狐财经· 2025-10-29 18:09
在四川南充,升钟湖作为可同步开展池钓、舟钓、库钓等多种钓鱼运动的天然赛场,打造升钟湖国际钓鱼大赛等高水平赛事,吸引海内外钓鱼运动爱好者前 来体验。在山东威海,从礁石海岸到深海钓场,各大垂钓基地热闹非凡。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钓鱼运动作为一门专业竞技运动,吸引人们参与到各种钓鱼赛事中。从装备选购到场景消费,钓鱼经济持续释放发展潜力。 编辑:王一帆 中国钓鱼运动协会会长 施泽华:钓鱼赛事是钓鱼经济中最活跃、最具关注度的部分,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赛事体系。庞大的钓鱼人群催生了一个巨大 的市场,小鱼竿正"钓"起一个大产业。 在山东威海的一家钓具企业的智能车间,全球首条鱼竿全自动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30多道钓竿生产工序实现无人化操作。 山东省威海市某钓具企业研发经理 沙国栋:智能化让产品质量更稳定了,满负荷状态下,我们的月产能突破20万支。 当地另一家企业的设计工作室,设计师们正瞄准东南亚市场,着手新款路亚竿的研发。通过提升碳纤维等级、优化结构,新品鱼竿在减重10%的同时,强度 反增15%。 从规模化生产到个性化"智造",如今,山东威海已聚集超过5000家钓具及配套企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这届年轻人把“钓鱼”玩出新花样!
央广网· 2025-10-20 18:58
行业规模与用户画像 - 中国钓鱼爱好者总数约1.5亿人,相当于约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爱好钓鱼 [1] - 25至44岁的中青年群体是钓鱼运动主力军,占比高达46%,行业呈现年轻化趋势 [1] 年轻消费群体新需求 - 年轻钓友消费逻辑从占有“鱼获”转向占有“体验”,奉行“钓获放流、只取所需”的原则,需求从功能型升级为情感精神型 [2] - 小物钓、海钓、飞钓等小众钓法受年轻人欢迎,小物钓具有轻量化、城市友好特点,利于缓解职场压力和亲子自然教育 [2] - 海钓消费群体以户外探险家和轻奢体验者为主,消费水平较高 [2] 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生产了速比高达1:7.1的鱼线轮,填补了国内高端鱼线轮的空白 [3] - 产品设计需平衡高颜值、轻量化、易操作等年轻化需求与精准度高、耐用性强、适配性强等专业性能 [3] - 智能化是行业新方向,鱼竿和鱼漂可借助传感器实时监测咬钩力度,GPS定位装置可显示鱼群位置 [3] - 钓具价值受材料和品牌影响,并非越贵越好,钓鱼装备需根据自身适配性选择 [3] 消费潜力与市场结构 - 25至44岁年轻群体人均年消费主要集中在2000至8000元,中高阶用户年消费可达1万至3万元 [5] - 年轻群体钓鱼消费呈“金字塔”结构,新手消费较低,3年以上资深玩家消费额较高 [5] 产业链延伸与发展空间 - 钓鱼经济涵盖钓具、赛事、直播及文旅合作,去年全国钓鱼赛事参赛人次累计仅46万,相比马拉松赛事(单个直辖市级别报名近20万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5] - “钓鱼+”将催生多元化消费场景,如与教育融合融入语文教学、与康养结合开发旅居项目、与VR/AR结合实现居家钓鱼体验 [5] 产业升级与国际化展望 - 中国是世界钓鱼用具制造大国,全球80%以上钓鱼用具产品为中国制造 [6] - 行业需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品牌强国的跨越,建议包括:围绕不同场景进行工具细分并加强品牌化宣传、针对跨国别文化接受度高的年轻群体发力、紧抓专利保护和技术攻坚(如结合传感器、AI及低功耗电机)、通过赛事传播文化并将本土文化、文旅资源与垂钓运动打包成综合赛事品牌进行整体输出 [6]
秋分丨钓鱼经济,“钓”动市场新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2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国约有1.4亿活跃钓鱼者,占总人口约十分之一,25至44岁人群已成为主力,占比46% [4] - 中国钓鱼者数量在2018年至2023年间以5.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4] - 中国钓鱼用具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3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预计2023年至2028年将以7.3%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提升 [8] 市场主体与区域分布 - 国内现存钓鱼相关企业高达11.96万家,其中华东地区占比最高,达36.68% [4][6] - 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的钓鱼相关企业占比分别为17.73%、17.13%、12.40% [6] - 2025年以来新注册钓鱼相关企业已超过8000家,增长势头强劲 [4]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 钓鱼活动已演变为集装备、内容、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行为,催生“钓鱼+”产业模式,如“钓鱼+赛事”、“钓鱼+旅游” [7][12] - 2024年中国钓鱼运动协会举办约500场各类钓鱼赛事,参赛人数近5万人 [12] - 以四川升钟湖为例,其举办的国际钓鱼大赛已累计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8亿元,2025年一届赛事即拉动文旅消费超8700万元 [12][16] 重点企业与全球市场 - 山东威海作为“中国钓具之都”,拥有上千家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从业人员近5万人,其钓竿销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 [11] - 户外钓鱼装备制造商乐欣户外2024年实现营收5.73亿元、净利润0.59亿元,并于2025年6月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1] 用户趋势与社交传播 - 钓鱼活动在年轻人群中日益流行,成为其应对都市快节奏生活的“精神回血”方式 [17][18] - 截至2025年9月18日,小红书平台“钓鱼人的快乐”话题浏览量已突破25.5亿次,相关关键词讨论热烈 [18]
秋分·钓鱼经济“钓”动市场新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9:26
翌09 甘 四 节 气 织 经 纬 , 山 河 万 象 话 财 经 量 72 FULT ti 今日秋分(2025年9月23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迎来钓鱼黄金期。但如今的池塘边早已不只是中年人的天 下,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正为这项传统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与商业潜力。 看似"中年专属"的钓鱼活动,为何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一根鱼竿如何"钓"动市场新活力?"钓鱼经济"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情感需 求?本期《财经二十四节气》带你看。 01 一根鱼竿"钓"出大市场 催生产业新活力 秋分至,渔趣浓,近年的钓鱼热潮正朝着年轻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据中国钓鱼运动协会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约有1.4亿活跃 钓鱼者,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垂钓爱好者。在钓鱼运动中25至44岁人群已成主力,占比46%。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 2018年至2023年,中国钓鱼者的数量以5.9%的复合增速增长。 日益壮大的钓鱼群体催生了庞大的市场。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我国现存钓鱼相关企业高达11.96万家,其中华东地区 占比达36.68%,占据主导地位。今年已注册钓鱼相关企业超过8000家,增长势头强劲。 华东地区 36.68% 华中排区 ...
秋分·钓鱼经济“钓”动市场新活力|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9:19
行业规模与参与者 - 全国活跃钓鱼者约1.4亿人,占总人口约十分之一,25至44岁人群已成为主力,占比46% [3] - 钓鱼者数量在2018年至2023年间以5.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3] - 现存钓鱼相关企业高达11.96万家,其中华东地区占比36.68%,2025年已注册企业超过8000家 [3] 市场与产业链 - 中国钓鱼用具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3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318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6.3%,预计2023年至2028年将以7.3%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提升 [5] - 山东威海作为产业聚集地,拥有上千家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从业人员近5万人,其钓竿销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 [5] - 行业从单一休闲活动发展为“钓鱼+”产业模式,2024年举办约500场各类钓鱼赛事,参赛人数近5万人,有效拉动旅游、住宿、餐饮等关联产业 [6] 公司动态 - 户外钓鱼装备制造商乐欣户外于2025年6月27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由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6] - 该公司自2017年重点拓展自有品牌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5.7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0.59亿元人民币 [6] 社会文化与新趋势 - 钓鱼活动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在社交媒体平台如小红书上,“钓鱼人的快乐”话题浏览量已突破25.5亿次 [9] - 活动满足了都市人群在快节奏生活中的身心放松与精神疗愈需求 [8]
钓鱼成年轻人“心头好”,江苏钓鱼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扬子晚报网· 2025-09-13 23:25
行业规模与参与者 - 中国钓鱼爱好者总数约1.5亿人 相当于约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爱好者 [1] - 国内钓鱼相关企业现存量达11.96万家 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占比达36.68% [8] - 江苏省钓鱼相关企业现存量达1.08万家 位居全国第三 其中徐州 南京 泰州 苏州四市企业存量均超千家 [1] 企业特征与动态 - 从行业分布看 超7成钓鱼相关企业归属于批发和零售业 占比达76.92% 其次为制造业 占比达15.96% [8] - 全国范围钓鱼相关企业成立年限在5-10年的最多 占比达26.87% 其次为成立1-3年的企业 占比达25.77% [8] - 江苏省钓鱼相关企业中 成立5-10年的最多 占比达30.88% 其次为成立3-5年的企业 占比达29.61% [3] - 钓鱼相关企业年注册量维持在1万-2.5万家之间 2024年江苏省注册量为788家 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注册企业超8000家 [3][8] 消费群体趋势 - 钓鱼运动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 25至44岁的中青年群体已成为主力军 占比高达46% [5] - 年轻消费者将垂钓与露营 徒步等户外场景深度绑定 使钓鱼升级为集社交 休闲 消费为一体的生活方式 激活"一鱼带多链"的产业模式 [8]
1.4亿钓鱼佬,每年狂烧500亿!谁在赚“情绪税”?
新消费智库· 2025-08-01 21:03
钓鱼行业趋势 - 中国活跃钓鱼人群达1.4亿人,年均垂钓4次以上[5] - 钓鱼装备市场规模从2018年234亿元增长至2024年338亿元,复合增长率7.3%[21] - 25-44岁中青年占比达46%,成为钓鱼主力人群[39] 消费行为转变 - 钓鱼从传统休闲活动转变为年轻人情绪解压方式,装备购买成为"情绪充值"行为[4] - 社交平台推动钓鱼内容爆发,形成"装备讨论-经验分享-商品销售"完整闭环[7][14] - 消费者更注重装备性能与场景适配性,单次垂钓需准备10件以上装备[26] 乐欣户外业务分析 - 全球市场份额达23.1%,中国市场份额28.4%,高端市场领先[23] - 产品覆盖9000个SKU,能满足10件必备装备中的80%[26][38] - 代工业务占比超90%,客户包括迪卡侬、Rapala等国际品牌[23][40] 产品研发策略 - 针对不同场景开发专用装备:淡水钓注重舒适性,海钓强调防腐蚀,冰钓需防冻性能[26][32] - 推出"绝代宗师·大漆"系列融入传统元素,满足年轻群体时尚需求[38] - 产品设计强调人体工学和便携性,如可调节钓鱼椅、快速组装支架等[26][32] 品牌发展路径 - 2017年收购英国品牌Solar Tackle,2024年销售额达4060万元,较2018年增长3倍[41] - 计划通过上市募资加强品牌推广,开发亚太市场新品牌[42] - 已入驻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通过行业展会接触国内消费者[43][47] 市场机会洞察 - 装备消费呈现"性能需求+情绪价值"双驱动特征[22][49] - 短视频平台成为钓具营销主阵地,网红同款带动销售[51] - 行业未来竞争核心在于对用户情绪的精准把握[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