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露营
icon
搜索文档
多彩活动点亮假期时光 “暑期经济”带动夏日消费潜能加速释放
央视网· 2025-07-29 16:17
新疆博斯腾湖景观 - 博斯腾湖畔出现绚烂霞光景观,落日余晖渲染云雾与湖面呈现橙黄色[1] - 湖面浮光跃金,鸟类悠闲游曳,与沙漠、晚霞构成壮美画卷[1] - 博斯腾湖是重要野生鸟类栖息地,鸟类品种达190余种[3] 江西萍乡武功山景区 - 武功山景区夏季平均气温23℃,以云海、草甸等自然景观吸引游客[4] - 景区开发亲子漂流、高空溜索、竹椅"躺溪"等避暑项目,并举办露营、音乐会等活动[6] - 7月以来景区民宿入住率达75%,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8] 贵州安龙招堤湿地公园 - 招堤国家湿地公园荷花盛开,举办民族巡游方阵表演,共27支队伍穿插特色演出[9] - 夜间灯会以11组大型主题灯组与300余盏小灯串联,打造"荷塘夜游"体验[11][13]
中产「三宝」,集体崩盘
投资界· 2025-07-28 15:24
中产消费趋势变化 - 中产消费偏好从"户外三宝"(露营、骑行、滑雪)转向更小众、性价比更高的项目 [4][6] - 中产消费品标志从lululemon、始祖鸟转向萨洛蒙、昂跑、Hoka等新兴品牌 [12] - 中产消费决策关键词从"身份象征"变为"性价比" [29] 户外运动行业现状 - 2023年中国千元以上自行车产量同比增长15.1%,但高端车型库存积压导致价格腰斩 [9][15] - 2023年11月滑雪门票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209%,但2024年雪季品牌销量下滑30%-50% [9][17] - 预计2025年露营市场规模超2900亿元,但2023年已出现营地倒闭潮,获客成本激增 [20][22] 行业供需失衡 - 自行车企业2023年新增148万家(同比+110.6%),但二手市场价格腰斩 [15] - 崇礼雪具店日营业额从几千元降至60元,滑雪教练时薪从1000元降至日本市场的1500元/天 [19][20] - 露营行业有效经营天数仅100天/年,低价内卷导致40元套餐价格低于15年前水平 [23][31] 品牌与市场反应 - 始祖鸟限定冲锋衣价格从2万元回落至8500元,Lululemon入驻奥莱并打5折 [12] - 国产滑雪品牌集中涌现,但2023年雪季后部分品牌因库存压力暂停业务 [17] - 融创计划全国布局21个室内滑雪场,但实际客流中从业者比例超过消费者 [10][20] 行业转型与挑战 - 自行车行业淘汰缺乏专业服务的投机者,转向长期维修保养模式 [31] - 露营行业需解决土地性质、天气依赖等经营风险,并持续创新体验内容 [31][32] - 滑雪产业面临泡沫风险,日本废弃雪场成为前车之鉴 [20]
月坝村不仅深挖“土味”资源,还瞄准新场景动起了心思 网红村开始“追星”啦
四川日报· 2025-06-26 08:21
月坝村发展历程 - 月坝村曾是广元市利州区最偏远贫困的村庄之一,全村170余户592人,80%劳动力外出打工,属于无路无产业的"空心村" [3] - 2015年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首个高山湿地保护小区,2016年开始第一次转型,建设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3] - 通过民房改民宿、田园建庭园、农村变景区等方式实现初步发展,但存在游览内容少、体验单一的问题 [3] 流量营销策略 - 村党总支书记吴光成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月坝村,单条视频点赞量超1000次,带动游客慕名而来 [4] - 村民民宿纷纷开设短视频账号分享美景美食,在短视频平台话题量突破1500万 [4] - 打造"火烧馍一条街",10多个摊位年销售额达500万元 [4] 文旅产品创新 - 深挖农耕文化,推出"一品九碗"传统宴席和采莲船、唱山歌等民俗活动 [4] - 开发露营、徒步、冰雪嘉年华、水上游乐园等自然体验项目 [4] - 建设天文科普馆和7座星空顶林间木屋,探索"文旅+天文"新场景 [5] 业绩表现与未来规划 - 2023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 [6] - 规划打造"中国最美爱情表白地",利用环湖路5.20公里和黄蛟山1920米海拔的谐音寓意 [6] - 计划在近月湖畔建设婚庆咖啡屋,结合爱心岛打造浪漫婚庆场景 [6]
2.5天弹性休假探索,周末文旅经济进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6:00
2.5天弹性休假政策 - 四川省绵阳市近期提出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 [1][3] - 国内已有十几个地方出台过类似政策,包括江西省上饶市、吉安市和河北省等 [1][4][5] - 2.5天弹性休假政策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但落实并不持续 [3][4] 政策目的与影响 - 2.5天弹性休假旨在促进"微度假"消费,带动文旅行业收入增长 [2][7] - 民宿行业预计将受益于周五下午增加的客流,每周末可增加一餐一宿的收入 [2] - 露营经济等新业态显著受益,预计2030年国内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487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7% [7][8] 市场需求与劳动者意愿 - 49%职场人希望全面推行2.5天休假模式,30%倾向于自愿选择 [11] - "微度假"模式客源层更宽、时间更短、花费更少,与传统度假相比优势明显 [7] - 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3小时,同比减少0.2小时 [8][10] 政策执行难点 - 2.5天休假需通过调休实现,通常计入带薪年休假或通过加班补休调剂 [12][13] - 政策主要面向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难以覆盖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 [12] - 基层公务员和劳动者普遍面临工作繁重问题,带薪年休假未充分保障 [14] 行业联动效应 - "微度假"推动"农业+旅游""农业+文创"等新业态发展,吸引资本和人才进入乡村 [7] - 弹性休假拉动交通、购物、餐饮、娱乐等消费,无需政府直接财政投入 [8] - 周边游和短途游需求增长,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互补场景 [7]
微度假成了新时尚
经济日报· 2025-06-02 09:52
微度假旅游市场发展 -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微度假"旅游模式成为市民新选择,以短时间、近距离为特点,涵盖特色文化游和户外运动游 [1] - 乐佳生活美学农场占地600亩,划分为多个游玩板块,集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研学活动、拓展训练于一体 [1] - 农场内设有50多个商家和非遗手工艺人组成的非遗集市,展示麦秸画、传统剪纸等手工艺品 [1] - 农场设置400平方米葫芦博物馆和DIY陶艺活动,吸引亲子家庭游客 [1] 特色旅游项目运营情况 - 刘王寨村利用荒院和废弃厂房打造"河谷营地"系列文化小院,包含杨树田宅、茶点荷塘等特色民宿 [2] - 该村"五一"期间接待约2000名游客,民宿全部提前预订,周末基本满房 [2] - 村民通过将老屋改造成民宿出租,每年增收1万多元 [2] - 2024年"微度假"旅游带动村民增收20多万元 [2] 区域旅游经济表现 - 建安区"五一"期间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412.1万元 [3] - 相比去年同期,客流量增长105.6%,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05% [3] - 区域推出2条特色旅游路线,包含田园采摘、文化探秘等48小时"微度假"体验 [3] 文旅产业发展规划 - 建安区计划将汉魏故城遗址、华佗墓等三国历史遗迹串联成东部旅游线路 [4] - 区域聚焦"微度假"消费新需求,打造多元化、高品质旅游体验场景 [4] - 目标是将刘王寨村发展为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美丽乡村 [2]
夜游、露营、票根、美食季!平顶山多措激活夏日经济消费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5-21 20:51
夏日经济四大抓手 - 平顶山通过夜经济、露营经济、票根经济、东坡美食文化季四大举措激活夏日消费市场,推动商文旅融合[1] - 公司明确将夏日经济作为当前主要发展任务,制定具体促进措施及首届东坡美食文化季活动方案[3] 夜经济 - 重点打造滨水休闲型、美食体验型、商圈购物型、文旅沉浸型、体育娱乐型五种夜间消费场景[4] - 出台14条措施支持夜经济,包括编制夜经济地图、开辟地摊创业园地、开放公园绿地植入消费元素、提供税收优惠等[4] - 拥有8个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如和平路步行街、西苑夜市等[3] 露营经济 - 依托山水资源优势,现有10余个露营地包括舞钢祥龙谷自驾车露营地、鲁山天龙池帐篷露营地等[3] - 制定措施改造提升露营基地,引入装备制造企业,举办主题活动展演,完善功能分区及基础设施[6] 票根经济 - 推出"票根+文旅/食宿/休闲/文创/观影"五大措施,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7] - 43家A级景区、30家影院、7家星级酒店、6家等级民宿签订协议互认票根优惠[7] 东坡美食文化季 - 首届活动于5月31日启幕,包含主题活动和全域商文旅融合两大板块[8] - 主题活动聚焦端午节假期,全域活动持续至2025年8月31日[8]
共享农庄来了“考察队”
新华日报· 2025-05-05 06:23
共享农庄业务模式 - 公司推出共享农田租赁服务,提供11平方米688元、22平方米988元、33平方米1380元三种规格,包含种子和秧苗供应 [1] - 业务延伸至休闲体验,包括钓龙虾、烧烤、咖啡等配套服务,形成复合型消费场景 [1] - 目标客群覆盖家庭用户(含老人、儿童)及周边科技城、街道居民,节假日客流表现突出 [1][3] 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 - 与周边酒店探讨合作,计划将农耕体验纳入住客增值服务,利用地理位置优势(距源宿酒店近)实现客源导流 [1] - 联动桃李芬芳、欢墅等民宿资源,通过文旅资源共享提升整体吸引力,民宿"五一"预订率达饱和状态 [1][3] - 村集体支持业态拓展,计划引入团建、研学等新业务模块,强化区域文旅协同效应 [2][3] 投资与运营进展 - 公司投入50多万元用于20亩农场的设计装修,赶在"五一"前开业,初期客流量及合作咨询量超预期 [1][3] - 创始人原为核雕匠人,转型后定位清晰,强调"共享农田+文旅资源"双轮驱动模式 [1][2] - 当前营收主要来自土地租赁和休闲服务,未来拟通过合作分成模式扩大盈利渠道 [1][2]
福建:乡村旅游成文旅新风尚
新华社· 2025-05-04 16:49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 - 乡村旅游成为福建文旅市场新风尚 家庭客群占比超过一半 西榄湖趣露营地日均游客量达上千人 [1] - 特色化场景拓展成为竞争关键 露营地开发昆虫研学课程 亲子植树及温泉联动项目 破解同质化问题 [1] - 品质化体验推动消费升级 "拾间海"民宿提供书吧 茶吧 露台等多层次休闲空间 入住率持续满额 [2] 行业运营模式创新 - 轻资产运营模式受青睐 露营地引入无人超市 移动便民中心 实现"轻装露营"降低游客负担 [1] - 渔民转型民宿经营者成效显著 东壁村民林木顺经营7间海景民宿 年收入超20万元 较传统渔业更稳定 [2] - 基础设施升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东壁村建成5.3公里环海栈道 串联山海景观 提升整体体验 [2] 区域发展典型案例 - 闽侯竹岐乡实现业态升级 从寂静山村发展为热门露营地标 结合泛舟 萌宠互动 篝火晚会等多元活动 [1] - 霞浦东壁村形成摄影主题集群 依托滩涂光影资源吸引海内外摄影爱好者 民宿群依山势错落分布 [2] - 文旅融合带动村民增收 宁德霞浦地区通过民宿 栈道等配套建设 实现"自然壮美与生活温度"结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