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结构调整

搜索文档
全球第一大产钢国背后:四家最赚钱上市钢企利润之和不及日本制铁一家
第一财经· 2025-07-19 21:42
中日钢铁企业利润对比 - 日本制铁2024年归母净利润3502亿日元(约169亿元人民币),远超中国前四大上市钢企净利润总和(宝钢73.62亿元+中信特钢51.26亿元+南钢22.61亿元+华菱20.32亿元=167.81亿元)[1] - 宝钢股份2021年净利润236.32亿元为全球最高,但2024年利润降至日本制铁的四成(73.62亿元 vs 169亿元)[1] - 日本制铁通过收购美国钢铁扩大产能至5782万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国宝武(1.3亿吨)和鞍钢[3] 利润差距原因分析 - 日本制铁通过参股海外高品位矿石资源控制原料成本,并专注高端钢材(汽车高强钢、电子精密钢等),利润率更高[3] - 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仅40%(前十大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建筑钢材产能过剩,板材领域价格战导致冷轧产品持续跌价[4] - 日本韩国钢厂主动减产(日本制铁国内产量减三分之一,浦项砍半),严格执行利润导向生产,而中国粗钢产量突破10亿吨[4]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 2024年重点钢企利润总额429亿元同比降50.3%,宝钢净利润同比降38.36%[4] - 粗钢表观消费量从2020年10.48亿吨连续四年降至2024年8.92亿吨,预计2025年继续下降[6]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原料成本高企、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控产能扩张和产业集中未达预期[5] 出口市场动态 - 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量翻倍至1.11亿吨,但均价从2020年847.2美元/吨降至755美元/吨[7] - 越南(占出口11.5%)和韩国(7.4%)对中国钢材加征反倾销税,税率最高达38.02%[7][8] - 企业通过出口钢坯规避贸易摩擦,如对韩板坯价格比本地成本低100元/吨[9] 行业转型举措 - 头部钢企加大研发投入:宝钢发布4款顶级取向硅钢、太钢开发最高强度汽车钢、鞍钢/首钢填补国产大飞机用钢空白[11] - 部分企业推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如方大特钢日成本机制)和工业大模型优化原料投入[10][11] - 协会计划推动市场化产能治理机制,平衡供需并确保行业效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