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钢材

搜索文档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2
西部证券· 2025-08-22 09:22
核心观点 - 中通快递-W盈利能力承压但市占率环比提升,基于"反内卷"政策环境上调至买入评级 [2][7][10] - 远大医药核药产品高速增长且创新品种收入占比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3][12][13] - 苑东生物受集采影响短期承压但通过自研与战略投资加速创新转型,维持增持评级 [4][16][17] - 泡泡玛特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多IP爆发推动业绩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4][19][20] - 南钢股份高端产品优势凸显且业绩超预期,强α属性彰显,维持买入评级 [23][24] - 华阳集团海内外客户持续扩张驱动业绩高增,维持买入评级 [26][27] - 神火股份电解铝业务贡献主要业绩,Q2业绩同比增长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29][30][31] - 北新建材石膏板主业承压但涂料业务高增,全球化布局加速,维持买入评级 [33][34][35] - 中国中铁充分受益大型基建开工,境外新签高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7][38][39] - 中国中冶冶金工程龙头地位稳固,矿产资源价值有望重估,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1][42][43] - 生猪行业7月上市猪企出栏量同比高增环比下降,出栏体重持续回落 [45][46][47] 交通运输(中通快递-W)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10.3%),经调整净利润21亿元(同比-26.8%)[7] - 2025Q2经调整单票净利0.21元(同比-0.12元),毛利率24.9%(同比-8.9个百分点)[7] - 营业成本增加是毛利率下降主因,2025Q2单票营业成本0.89元(同比+0.07元),其他成本提升134.9%[8] - 2025Q2包裹量98.5亿件(同比+16.5%),市占率19.5%(环比+0.6个百分点)[9] - 下调2025年包裹量指引至388-401亿件(增速14.0%-18.0%),全年资本开支预计基本持平或微降[9] - 宣布2025H1每股股息0.3美元,派息比率40%[9] 医药生物(远大医药) - 2025H1收入61.07亿港元(同比+1.0%),剔除集采影响后人民币口径收益上涨约13.0%[12]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收益4.2178亿港元(同比+105.5%),创新和壁垒产品营收占比51.0%(同比+14.9个百分点)[12][13] - 归母净利润11.69亿港元,剔除Telix投资影响后经调净利润10.17亿港元(同比-5.9%)[12] - 研发总投入约10.22亿港元,全球核药研发推进顺利,15款核药产品处于在研注册阶段[13] 医药生物(苑东生物) - 2025H1营业收入6.54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6.8%)[16] - 毛利率75.81%(同比-1.9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9.79%(同比+3.5个百分点)[16] - 自研管线多项新药取得临床进展,包括小分子新药EP-0108、EP-0146、EP-0186获临床许可[17] - 通过战略投资加速创新转型,增持上海超阳药业股权至30.68%[17] 轻工制造(泡泡玛特) - 2025H1营业收入138.76亿元(同比+204.4%),归母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396.5%)[19] - 分区域:中国营收82.8亿元(同比+135.2%),美洲营收22.6亿元(同比+1142.3%),亚太营收28.5亿元(同比+257.8%)[19] - THE MONSTERS IP收入48.14亿元(同比+668.0%),占比34.7%,毛绒品类收入61.4亿元(同比+1276.2%)[20] - 预计2025全年营收不低于300亿元,海外门店年底达200家[20] 钢铁(南钢股份) - 2025H1营收289.44亿元(同比-14.06%),归母净利润14.63亿元(同比+18.63%)[23] - 2025Q2归母净利润8.85亿元(同比+30.21%),天工股份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贡献4.25亿元[23] - 先进钢铁材料销量133.72万吨(占比29.77%),毛利率20.26%(同比+2.32个百分点)[24] - 金安矿业实现净利润2.49亿元,印尼焦炭项目规划年产能650万吨[24] 汽车(华阳集团) - 2025H1营收53.11亿元(同比+26.65%),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18.98%)[26] - 汽车电子业务营收37.88亿元(同比+23.37%),精密压铸业务营收12.92亿元(同比+41.32%)[26] - HUD和车载无线充电产品市占率位列国内第一,全球首家量产VPD产品[26][27] - 新开拓Stellantis、福特、大众、通用、小米、理想等海内外客户[27] 有色金属(神火股份) - 2025H1营收204.28亿元(同比+12.12%),归母净利润19.04亿元(同比-16.62%)[29] - 电解铝业务子公司新疆煤电、云南神火分别实现净利润12.35亿元、9.83亿元[30] - 煤炭业务子公司新龙公司、兴隆公司净利润分别下降70.50%、89.98%[30] - 2025Q2归母净利润11.96亿元(同比+0.22%),扣非归母净利润12.95亿元(同比+13.26%)[31] 建筑材料(北新建材) - 2025H1营收135.58亿元(同比-0.29%),归母净利润19.30亿元(同比-12.85%)[33] - 石膏板业务收入66.77亿元(同比-8.57%),涂料业务收入25.11亿元(同比+40.82%)[34] - 海外收入3.24亿元(同比+68.78%),泰国年产4000万平米石膏板生产线进入试生产[34] - 毛利率30.35%(同比-0.60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3.37%(同比+0.58个百分点)[35] 建筑装饰(中国中铁) - 2024年基建业务收入占比85.57%,其中市政、铁路、公路分别占比44.85%、25.89%、14.82%[37]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新藏铁路总投资估算约3445亿元[38] - 2025H1境外新签1248.7亿元(同比+51.6%),2024年"第二曲线"新签4257亿元(同比+11%)[39] 建筑装饰(中国中冶) - 2024年冶金建设、房建和市政基建、特色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19.5%、70.3%、6.8%[42] - 中长期目标提升核心冶金业务占比至50%左右[42] - 拥有3个在产矿产项目,2024年合计营收54.7亿元,归属中方利润总额9.13亿元[43] - 艾娜克铜矿资源量1236万吨,公司持股75%,有望年底启动开采工程[43] 农林牧渔(生猪行业) - 2025年7月上市猪企出栏量1553.82万头(同比+31.36%,环比-4.59%)[45] -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7月出栏量分别为635.50/316.48/130.25万头[45] - 7月生猪销售均价环比+1.90%,同比-22.35%,牧原股份销售均价14.30元/公斤[46] - 7月出栏均重105.7公斤/头(环比-1.34%,同比+0.53%)[47]
工信部推出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钢铁有色建材68只个股扭亏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7-24 07:05
政策导向与行业调整 - 多个传统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 政策层面持续释放治理无序竞争的明确信号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实施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涵盖钢铁 有色金属 石化 建材等十大关键领域 [1] - 政策着重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供给体系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从根本上改变行业发展逻辑 [1] 钢铁行业转型机遇 - 钢铁行业处于转型关键节点 高端钢材需求显著增长 行业格局有望根本性改善 [3] - 高毛利率的优特钢企业表现突出 凭借技术优势和产品差异化占据有利位置 [3] - 成本管控能力强 具备规模效应的龙头钢企同样受益明显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规模化生产应对市场波动 [3] 有色金属行业供给侧改革 - 有色金属领域供给侧改革效果逐步显现 供给端产能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3] - 老旧产能清退进程加快 产业链各环节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得到修复 [3] - 铜冶炼及氧化铝等代表性产能的利润水平预计中期内逐步修复 [3] 建材行业转型升级 - 建材行业受益于地产政策持续加码 新一轮利好政策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4] - 消费建材龙头企业依托渠道结构优化和零售品类拓展 实现经营质量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4] - 优质企业有望在存量为主的市场环境中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4] 半年度业绩表现 - 钢铁 有色 建材三大行业半年度业绩表现分化明显 68只股票实现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 [4] - 22只股票预计扭亏为盈 包括天齐锂业 安阳钢铁 山东钢铁等知名企业 [4] - 天齐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大幅扭亏 显示出强劲复苏势头 [4] - 安阳钢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 关键指标持续改善 形成高质量运行格局 [4]
逐新向高,创新场活力充沛(年中经济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0 08:40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接近10% [2] -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专注高端钢材、特种钢材,一季度经营绩效实现大幅增长 [3][4]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煤矿采用智能采煤机,作业更安全高效 [5] -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培训周期缩短近一半 [5] - 华工科技实现激光晶圆隐切设备关键零部件自主生产,具备大批量生产和销售能力 [6][7]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在恩平15—1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投用,实现全链条技术升级 [12]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氢液化技术为解决氢能储运痛点提供新方案 [12] -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高镁轻强铝,有望提升多领域竞争力 [15] - 北京培育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等20个未来产业,南京发力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制药 [15] - 灵心巧手公司研发的"灵巧手"实现工业场景自动装配,耐用性好性价比高 [16] 外资与民营企业创新 - 西门子医疗深圳新基地将承担血管造影设备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 [18] - 湖南钢铁集团与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合作推动汽车用钢全球研发中心建设 [18] - 中国独角兽企业集中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等领域 [16] - 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9]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韧性 - 北京化工大学研制全球首个500千瓦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实现1万小时稳定运行 [19] - 华科精准SR系列机器人定位精度超越进口产品,占国内市场七成以上 [20] -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超欧盟平均水平 [19] - 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 [19] 应用场景与人才优势 - 国产SR手术机器人将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小时 [20] - 深圳理工大学胡强团队示范运行全球最大微藻"光碳智造"产线 [21] - 我国研发人员达到724万人年,连续多年世界第一 [22] - 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数量全球领先 [22]
全球第一大产钢国背后:四家最赚钱上市钢企利润之和,不及日本制铁一家
第一财经· 2025-07-19 22:58
中日钢铁企业利润对比 - 日本制铁2024年归母净利润3502亿日元(约169亿元人民币),远超中国前五大上市钢企净利润总和(宝钢73.62亿元、中信特钢51.26亿元、南钢22.61亿元、华菱20.32亿元、久立特材14.9亿元)[1][2] - 宝钢股份2021年净利润236.32亿元为全球最高,但2024年降至日本制铁的四成(73.62亿元)[2] - 日本制铁通过收购美国钢铁使粗钢产能增至5782万吨,但仍低于鞍钢集团全球排名[4] 利润差距原因分析 - 日本制铁通过参股海外高品位矿石资源控制原料成本,高端钢材(汽车用高强钢、电子精密钢材)占比超50%[5] - 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仅40%(前十大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冷轧等高端产品价格持续下跌[6] - 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从2020年10.48亿吨连续4年降至2024年8.92亿吨,降幅1.56亿吨[8] 出口市场变化 - 中国钢材出口量从2020年5367.1万吨增至2024年1.11亿吨,但均价从847.2美元/吨降至755美元/吨[9] - 2024年遭受33起贸易救济案件,越南、韩国分别对中国钢材征收19.38%-27.83%和27.91%-38.02%反倾销税[9] - 对越南(11.5%)、韩国(7.4%)出口占比最高,出口板坯价格比韩国本土低100元/吨[10][11] 行业转型举措 - 宝钢等企业研发4款取向硅钢、大飞机发动机用钢等实现进口替代,太钢开发世界最高强度汽车车轮用钢[13] - 方大特钢推行日成本管理机制,工业大模型应用使原料库存降低15%-20%[13] - 行业计划建立弹性控产机制,2025年推动产能治理新机制解决供需平衡问题[15]
全球第一大产钢国背后:四家最赚钱上市钢企利润之和不及日本制铁一家
第一财经· 2025-07-19 21:42
中日钢铁企业利润对比 - 日本制铁2024年归母净利润3502亿日元(约169亿元人民币),远超中国前四大上市钢企净利润总和(宝钢73.62亿元+中信特钢51.26亿元+南钢22.61亿元+华菱20.32亿元=167.81亿元)[1] - 宝钢股份2021年净利润236.32亿元为全球最高,但2024年利润降至日本制铁的四成(73.62亿元 vs 169亿元)[1] - 日本制铁通过收购美国钢铁扩大产能至5782万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国宝武(1.3亿吨)和鞍钢[3] 利润差距原因分析 - 日本制铁通过参股海外高品位矿石资源控制原料成本,并专注高端钢材(汽车高强钢、电子精密钢等),利润率更高[3] - 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仅40%(前十大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建筑钢材产能过剩,板材领域价格战导致冷轧产品持续跌价[4] - 日本韩国钢厂主动减产(日本制铁国内产量减三分之一,浦项砍半),严格执行利润导向生产,而中国粗钢产量突破10亿吨[4]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 2024年重点钢企利润总额429亿元同比降50.3%,宝钢净利润同比降38.36%[4] - 粗钢表观消费量从2020年10.48亿吨连续四年降至2024年8.92亿吨,预计2025年继续下降[6]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原料成本高企、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控产能扩张和产业集中未达预期[5] 出口市场动态 - 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量翻倍至1.11亿吨,但均价从2020年847.2美元/吨降至755美元/吨[7] - 越南(占出口11.5%)和韩国(7.4%)对中国钢材加征反倾销税,税率最高达38.02%[7][8] - 企业通过出口钢坯规避贸易摩擦,如对韩板坯价格比本地成本低100元/吨[9] 行业转型举措 - 头部钢企加大研发投入:宝钢发布4款顶级取向硅钢、太钢开发最高强度汽车钢、鞍钢/首钢填补国产大飞机用钢空白[11] - 部分企业推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如方大特钢日成本机制)和工业大模型优化原料投入[10][11] - 协会计划推动市场化产能治理机制,平衡供需并确保行业效益[12]
热门板块纷纷回调 钢铁股却午后爆拉!发生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15:53
市场表现 - 7月2日市场震荡调整,沪指跌0.09%,深成指跌0.61%,创业板指跌1.13% [2] - 钢铁、光伏、煤炭、海洋经济板块涨幅居前,军工、脑机接口、CPO、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 [2] - 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下跌,仅1945家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1.38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891亿 [2] 板块轮动与资金动向 - 银行股连续修复,红利指数走出三连阳 [4] - 钢铁板块午后爆量拉升,武进不锈涨停,首钢股份、盛德鑫泰等跟涨 [7] - 红利指数成分股中宝钢股份涨4.55%,南钢股份涨2.80%,恒源煤电涨2.28% [10] 钢铁行业分析 - 钢铁行业股息率3.82%,居所有行业第五,分红稳定性弱于银行、公用事业 [11] - 信达证券指出钢铁行业受益于"稳增长"政策,高端钢材在能源周期、国产替代背景下具备高附加值优势 [11] - 优特钢企业和成本管控强的龙头钢企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12] 光伏行业动态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午后一度触及涨停 [17] - 国内主要光伏玻璃制造商计划7月减产30%,龙头企业将主导减产执行 [17]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减产将加速落后产能出清,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17] 海洋经济政策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8] - 天风证券建议关注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及深海数智化应用领域 [18] 技术面观察 - 太平洋证券指出沪指突破3月高点,3347.65低点为强弱观察指标 [13] - 成交持续温和放量和人民币汇率稳定是牛市重要基础 [14] - 在支撑未跌破前,题材股行情更值得期待 [15]
广西防城港锚定特色塑造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6-30 06:06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 2025年一季度防城港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2.2%,工业投资增长40.2%,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35% [1] - 防城港市推动"三个突破年"行动,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招大引强突破年、重大项目突破年和改革攻坚突破年 [1] - 防城港市有色金属产业形成以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广西华昇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3] 传统产业升级 - 广西华昇新材料有限公司氧化铝大模型预测准确率超过80%,赤泥综合利用率达35%,高于行业20%的平均水平 [2] - 广西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规划生产150万吨高效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及高端镀锌板材,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70亿元 [2] - 广西钢铁集团3800毫米宽厚板生产线可生产用于海洋工程、风电设备的高端钢材,达产后年新增产值近100亿元 [3] - 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保持全球单套铜系统产量最高纪录,五金铜材卫浴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3] 新兴产业培育 - 防城港医药制造产业园南区40%厂房已被7家企业预订,主要生产生物医药、中医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 [5] - 广西赣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仿生制备工艺使多肽产品吸收率提高40% [6] - 广西汇金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期年产10万吨电池用硫酸锰项目投产,一、二期达产后可年消耗硫酸15万吨、蒸汽约75万吨 [7] - 防城港市与广西北投低空经济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打造北部湾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基地 [7] 新能源与向海经济 - 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季度实现上网电量4.7亿千瓦时,AI算法使机器巡检覆盖率100%,高危作业替代率达75%,故障停机损失率降低42% [8] - 防城港市引进明阳智能等企业,加快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8] - 防城港港口2025年一季度货物吞吐量达4793万吨,增长15.3%,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6.8% [8] - 防城区金色海洋智慧海洋牧场第一期将投放400万尾金鲳鱼苗,预计产量175万公斤,产值约6500万元 [9] 基础设施与产业集群 - 防城港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59个,其中20万吨级泊位7个,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通商通航 [8] - 企沙中心渔港累计投入超15亿元,建成万吨级远洋码头及20万吨级冷链物流园区 [10] - 防城港市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17个人工智能项目正在加快落地实施 [4]
金属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系列报告之钢铁篇:底部涅槃,曙光渐近
民生证券· 2025-06-20 20:32
报告核心观点 在国内粗钢消费见顶背景下,产能优化箭在弦上,需求端制造业维持韧性、出口维持高位使钢铁需求下滑有限,原料端供需趋于宽松,我国钢铁需求有望长期稳定,投资上关注制造业升级及普钢、特钢板块部分标的[1][2][3] 各部分总结 钢铁:制造业需求维稳,钢企利润有所回暖 - 2025 年 1 - 5 月,制造业需求维稳使粗钢总需求下滑有限,原料价格走弱致钢企利润回升,247 家钢企盈利比例至 58.87%,SW 钢铁行业指数涨 6.72%,普钢板块表现较好;1 - 3 月供需双弱价格震荡下行利润持平,4 - 5 月美“关税战”使钢价回落板材利润下行[7][9][15] - 未来我国钢材需求将长期稳定,虽房地产去杠杆使钢材消费增速趋缓,但经济发展、城镇化未完成及“稳增长”政策和新兴领域用钢增长支撑需求;应关注制造业高端升级驱动,建筑用钢占比下降,制造业用钢占比将提升[30] 钢材需求侧:制造业 + 出口支撑钢铁需求 - 房屋建设:商品房成交、到位资金降幅收窄,新开工有望企稳,中央围绕“稳楼市”推进政策,长期房屋建设需求将稳定,但 2025 年建筑业 - 房屋整体用钢需求回落,预计耗钢量 27884 万吨,同比下滑 10%[33][37][40][46] - 基建:2025 年政府债券规模扩大,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投向扩围,第一、二本账财政收入同比降幅收窄,“两重”项目支撑需求,财政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后基建需求有望企稳,2025 年基建耗钢量 16860 万吨,同比降幅收窄至 1%[49][57] - 制造业:1 - 4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8.8%,企业库存低位,未来有望从主动去库存向主动补库存过渡;细分领域中集装箱、机床、挖机、乘用车等维持高景气,预测 2025 年机械、汽车、家电、船舶耗钢量分别达 20173、6412、1800、2096 万吨,同比分别增加 4.5%、8%、3%、20%[59][62][64][73][75] - 进出口:2025 年 1 - 4 月粗钢净出口 3883 万吨,同比增长 19.62%,价格优势与油气需求旺盛支撑出口,但受反倾销政策影响对越南、韩国出口下降,不过粗钢出口仍将维持高位[77][83][84] - 需求总结:2024 年钢铁需求下滑有限,随着提振内需政策推进,钢材需求有望长期稳定,房屋、基建、制造业需求未来均有支撑[90] 钢材供给侧:产能优化箭在弦上 - 2024Q4 以来钢企利润回暖生产积极性高,2025 年 1 - 4 月粗钢、生铁产量同比增加,但粗钢过剩幅度扩大,外需不确定性增加,行业利润连续低位;新行业规范出台鼓励企业转型,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碳排放权市场推动落后产能出清,新一轮产能出清或将开启[94][99][102][105][108][111] 原料端:供需转为宽松,钢企利润有望修复 - 废钢:需求下行价格承压,国内进入钢铁报废加速期,预计 2025 年废钢回收量达 3.33 亿吨,可用于电炉炼钢的废钢有望达 2.89 亿吨,能满足电炉发展原料需求[113][116] - 铁矿:铁水或已见顶需求下行,四大矿山供应有减量,短期供给偏紧下半年转向宽松,港存高位去化库存拐点临近;海外新增矿山项目逐步投产,2025 年铁矿供应预计增加约 2100 万吨,需求难有增量[117][119][124][128] - 双焦:焦炭成本支撑减弱库存压力渐显,国产焦煤同比增长矿端库存压力增大,进口同比下降,短期焦煤价格下跌局面或缓解,长期供给仍偏宽松制约价格反弹高度[130][133][135][137] 投资建议及重点推荐 - 投资建议:关注制造业升级,普钢板块关注龙头及限产弹性标的,特钢板块关注业绩良好标的,如宝钢股份、华菱钢铁、南钢股份、柳钢股份、新钢股份、山东钢铁、鞍钢股份、久立特材、翔楼新材、甬金股份等[139] - 高端汽车板:新一代铝硅镀层热成形钢 Usibor®2000 和热成形钢 Ductibor®1000 优势明显,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产能扩大、产品丰富[140][141] - 核电管材:自 2019 年核电审批重启后加速,主流核电技术为第三代且自主研发实现国产化,核电用材料需求向好[142][143][146]
湖南国资: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成效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5-05 02:00
湖南国资国企改革与产业布局 - 湖南省国资委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加大战新产业布局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 - 湖南钢铁集团旗下湘钢五米宽厚板厂实现智能化生产,通过5G技术远程操控智慧无人天车、自动转钢系统、加渣机器人等设备,产品应用于中国首口"万米深井"塔科一井、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及核电、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国家战略与湖南定位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出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定位(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2] - 湖南省国资委提出在"三基地一枢纽"定位中找坐标,在"三个高地"建设中奋勇争先,突出"系统集成"推进国企全面深化改革 [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湖南省国资委实施"3974"标志性工程,目标到2025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达30%以上,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先进材料等9大产业,打造7户以上现代产业链"链主"企业 [3] - 推动形成湖南钢铁集团、湖南建设集团、中联重科、湖南矿产集团4个千亿级企业,参与8条全省重点产业倍增计划产业链,构建"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级体系 [3] 国有资本配置优化 - 湖南省国资委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以交通物流、能源、有色金属等领域为重点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4] - 2023年8月组建湖南港航水利集团,整合全省三级港航经营资源,推进28个码头79个泊位集约化管理、15个重大水利水运项目建设 [4] 能源产业整合与发展 - 2024年3月成立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9月与湖南省煤业集团合并重组为湖南能源集团,聚焦能源核心主业 [5] - 湖南能源集团推进煤电、气电、抽水蓄能等重大电源项目建设,在内蒙古、山西、云南等风光资源大省建设新能源项目,牵头落实"宁电入湘工程" [5] 矿产资源整合与开发 - 2024年8月组建湖南矿产集团,承担全省战略性和优势矿产资源控制、储备功能,实施省内矿产资源整合与开发 [7] - 湖南矿产集团以原湖南有色集团为主体成立,湖南保有23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三,70种居全国前十 [7] 专业化整合与子公司设立 - 湖南省国资委推动直属企业下设功能性子公司,2024年12月成立湖南国贸集团作为湖南钢铁集团重要子公司 [7] - 湖南国贸集团以湖南钢铁集团所属湖南华菱资源为基础组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