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公募
搜索文档
兴业基金换帅
深圳商报· 2025-10-23 07:37
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兴业基金旗下14只股票型基金今年年中的规模为29.53亿元,环比与同比 分别增长12.79%与242.71%;30只混合型基金规模为129.04亿元,环比与同比分别增长4.66%与3.99%。 上述权益类基金规模仅占公司总管理规模的3.54%,增长幅度也远不如公司总规模增幅。 相比之下,公司56只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为2579.31亿元,环比与同比分别增长24.58%与26.22%;货币型 基金规模为1739.59亿元,环比与同比分别增长38.93%与76.45%。3只FOF规模为2.76亿元,环比与同比 分别减少3.09%与15.71%。 根据公告,原董事长叶文煌离任原因为到龄退休,他于2023年4月接替当时到龄退休的官恒秋,出任董 事长。也就是说,不到3年,51岁的刘宗治接替叶文煌,成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刘宗治曾在兴业基金 的控股银行多个关键岗位任职,属于银行系老将,在此之前无任何公募机构直接管理经验。 兴业基金成立于2013年4月,为兴业银行的控股子公司。至今年年中,兴业基金总管理规模为4480.23亿 元,分别较去年底与去年年中增加1005.51亿元与1314.78亿元,环 ...
官宣!兴业基金“换帅”,刘宗治接棒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10:45
业内人士分析称,耕耘大资管领域多年的刘宗治深谙资本市场规律与资管机构发展逻辑,其上任后,有 望进一步强化兴业基金作为"银行系"公募的核心优势,持续融入兴业银行集团整体战略布局,厚植稳健 经营的底色、锚定绝对收益的核心定位,也充分发挥风险合规管理的传统优势,在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 的基础上,推动兴业基金"银行系特色"公募品牌做大做强。 近年来,兴业基金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致力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货架,在具备 传统优势的固收领域顺势而为,兼顾固本培基和创新优化,通过不断完善的固收和"固收+"产品线来满 足投资者稳健配置需求;在权益领域谋定后动,丰富不同策略产品的研发及创设,构建清晰完善的主被 动权益产品体系,力争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回报。整体业绩表现方面,根据国泰海通证券 《固定收益类基金大型公司超额收益排行榜(20251009)》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兴业基金最近 十年、最近五年、最近三年的超额收益率均排名第一;根据国泰海通证券《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排行榜 (20251009)》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兴业基金最近三年、最近两年、最近一年的超额收益率均 位列市场前30% ...
总经理离任,两万亿公募最新官宣!
券商中国· 2025-08-30 09:29
高管变更事件 - 工银瑞信基金总经理高翀因工作调动于2025年8月28日离任,董事长赵桂才自同日起代任总经理 [1][2][3] - 高翀是公司历史上第三任总经理,其任职期间(2021年7月至2025年8月)公司管理总规模从1.7万亿元提升至2.1万亿元以上 [1][5] - 公司核心高管多来自控股股东工商银行,高翀离任属于工商银行集团内部人事调整,其后续任用安排暂无进一步信息 [5] 公司历史与管理团队 - 工银瑞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6月,工商银行持有其80%股份,历史上共有三任总经理 [5] - 首任总经理郭特华任职14年(2005年至2019年),第二任总经理王海璐任职至2021年1月 [5][6] - 现任董事长赵桂才于2020年加入公司,其1990年即加入工商银行,此前在高翀上任前的空窗期也曾代任总经理 [5][6] 业务规模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公司公募管理规模超过8000亿元,非货管理规模约为4319.60亿元,在全市场公募机构中分别排名第十三位和第十六位 [8] - 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2万亿元,旗下管理254只公募基金和多个年金、私募资产管理计划 [8] - 在权益投资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近五年、七年绝对收益率在权益类大型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一、第二 [8] 业务特色与非公募业务 - 非公募业务是公司发展特色,业务资格涵盖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及QDII、QFII等 [8] - 在养老金业务方面,公司管理的单一计划固定收益类组合和含权类组合近三年累计收益率分别为11.27%和11.65%,是千亿规模机构中唯一实现双组合收益率均超10%的管理机构 [9] 行业高管变动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9日,年内已有112家基金公司发生高管变更,涉及258人,其中包括64位董事长和52位总经理 [10] - 8月以来,华安基金、招商基金、华宝基金、信达澳亚基金等多家公募出现董事长或总经理级别的高管变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