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型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10.27-2025.11.02):养老理财试点扩至全国,个人养老金产品准入简化-20251105
华宝证券· 2025-11-05 19: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养老理财业务从局部试点迈入全国推广新阶段,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深度协同,共同构筑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完整闭环 [3][10][11] - 理财行业底层系统升级,工银理财与苏银理财上线新一代理财信息登记直联系统,提升了行业数据治理、运营效率与风险管控能力 [3][12][13] - 债市收益率整体下行,四季度债市基本面与政策面环境偏有利,但受市场风险偏好及不确定性影响,预计整体保持震荡格局 [4][16] - 在估值整改深化与低利率环境下,理财产品收益率中长期内或仍将承压,理财公司需强化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布局以突围 [17] 监管和行业动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规,将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试点期三年 [10] - 新规将单家理财公司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规模上限提升至其上年度末净资本扣除风险资本后余额的五倍 [10] - 新规鼓励发行10年期以上或最短持有5年以上的长期限产品,并支持实施费率优惠 [10] - 创新设立"自动衔接"机制,理财公司新发行的合规养老理财产品可自动纳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简化了产品准入流程 [11]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29%,环比上升1BP;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16%,环比下降1BP,两者收益差为0.13%,环比上升2BP [4][14][19]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收益普遍上升,例如每日开放型纯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从1.58%升至1.97%,3年以上期限产品从5.10%升至6.58% [20] - 固收+产品收益同样普遍上升,例如每日开放型产品从1.77%升至2.37%,3年以上期限产品从5.87%升至10.61% [23][24]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0.78%,环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4][23][26] - 同期信用利差为67.31BP,环比走阔5.69BP,目前仍位于2024年9月以来的历史低位附近 [4][23][26]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整体呈正相关,若信用利差持续走扩,可能令破净率再次承压上行 [4][25]
容知日新(688768)披露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与委托理财公告,10月30日股价下跌3.42%
搜狐财经· 2025-10-30 18:1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47.4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42% [1] - 公司当日开盘价为49.16元,最高价49.17元,最低价47.08元,成交额为1.01亿元 [1] - 公司最新总市值为41.78亿元,当日换手率为2.42% [1] 资金管理计划 - 公司拟使用最高额不超过7,300万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1] - 公司拟使用最高额不超过50,000万元的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 [1] - 闲置募集资金将投资于结构性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国债逆回购、收益凭证等保本型产品 [1] - 自有资金可投资于货币型基金、信托产品、委托贷款等 [1] 审批与合规情况 - 上述资金管理事项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 保荐机构国元证券出具专项核查意见,认为该事项符合相关规定,不影响募投项目的正常实施 [1] - 国元证券认为该资金管理计划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此无异议 [1]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10.20-2025.10.26):银行理财三季报出炉,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新实践-20251029
华宝证券· 2025-10-29 20: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银行理财行业规模稳健增长,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正系统性升级行业的投资者教育和客户服务能力 [3][16] - 行业竞争核心正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向以科技驱动的"服务与信任"构建 [16] - 在估值整改深化与低利率环境下,强化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布局是理财公司突围的核心方向 [24] 监管和行业动态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全市场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2.13万亿元,同比增加9.42%,环比增加4.76% [3][11] - 理财公司存续规模29.28万亿元,同比增加15.26%,占全市场比例达91.13%,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11]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31.21万亿元,占比97.14%,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0.83万亿元,占比2.58% [12] - 2025年三季度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27.5%,环比增加2.7%,债券占比40.4%,环比下降1.4% [13] - 银行理财产品累计向实体经济注入资金约21万亿元,ESG主题产品存续规模逼近3000亿元 [14] - 腾讯"梧桐"系列公益平台与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平安理财等头部机构签约,通过AIGC技术提升投教效率 [3][15][16] 同业创新动态 - 农业银行与农银理财顺利完成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新版数据交换协议(V1.1版)的对接验证和上线应用 [4][17] - 工银理财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剑桥科技港股IPO,投资份额1000万美元,该股上市首日开盘涨幅达36.47% [4][18] 收益率表现 - 上周(2025.10.20-2025.10.26)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27%,环比下降4BP [5][19][21] - 同期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17%,环比上升1BP,两者收益差为0.11% [5][19][22]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产品收益率多数下降,各期限固收+产品收益普遍上升 [5][23][25][26] - 债市对基本面因素反应钝化,短期市场逻辑集中于"股债跷跷板"效应与央行态度的博弈 [5][23]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1.12%,环比下降0.74个百分点 [5][27][33] - 信用利差环比同步收敛3.44BP,当前位于2024年9月以来的历史低位附近 [5][29][33]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整体呈正相关,若信用利差持续走扩,可能令破净率再次承压上行 [5][29]
【银行理财】银行理财三季报出炉,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新实践——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10.20-2025.10.26)
华宝财富魔方· 2025-10-29 17:28
分析师:蔡梦苑 登记编号:S0890521120001 分析师:周佳卉 登记编号:S0890525040001 投资要点 监管和行业动态: 1、10月23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 告(2025年三季度)》,对2025年三季度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截至2025年三季 度末,全市场银行理财存续规模32.13万亿元,同比增加9.42%,环比增加4.76%。2、日前,在 香蜜湖财富管理周·湾区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腾讯"梧桐"系列公益平台与招银理财、 建信理财、平安理财等头部财富管理机构进行了进驻签约,核心意义在于通过科技与金融的深 度融合,系统性升级了行业的投资者教育和客户服务能力。 同业创新动态: 1、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新一代系统顺利上线,农业银行 与农银理财在新一代系统上完成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新版数据交换协议(V1.1版)对接 验证和上线应用,标志着交换协议版本更新迭代顺利在农业银行和农银理财落地实施。2、10月 28日,全球AI算力网络核心供应商、光通信领域领先企业"剑桥科技"(股票代码:6166.HK) 于当日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
这类产品,资金狂买!
中国基金报· 2025-10-29 13:54
基金市场整体概况 - 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0.46万亿份,当季整体净赎回1247.62亿份,净赎回比例为0.41%[2] - 货币型基金、QDII基金、指数型基金、FOF和其他类型基金获得净申购,而债券型、混合型、积极投资股票型、商品型基金则以资金净流出为主[2][11] 各类型基金申赎情况 - 债券型基金出现最大规模净赎回,单季度缩水5055.15亿份,净赎回比例达5.36%,期末总份额为8.93万亿份[2][12][13] - 货币型基金获得4507.78亿份净申购,净申购比例为3.25%,期末总份额增至14.31万亿份[12][13] - QDII基金净申购1098.43亿份,净申购比例高达19.23%,为净申购比例最高的基金品种,期末总份额为6809.68亿份[12][13] - 股票型基金整体净申购331.99亿份,其中指数型基金贡献514.74亿份净申购,而积极投资股票型基金则遭遇182.75亿份净赎回[11][12][13] - 混合型基金净赎回2180.42亿份,净赎回比例达7.57%,是净赎回比例最大的细分类型,期末总份额为2.66万亿份[11][12][13] - FOF获得63.51亿份净申购,商品型基金净赎回15.77亿份[12][13] 绩优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尽管主动权益基金整体净赎回,但业绩优异的产品仍受追捧,三季度有45只基金获净申购超10亿份,数量较上季度增逾两倍[2][3][4] - 共有107只主动权益基金净申购超过5亿份,数量较二季度翻了一倍多,混合型基金占据绝对主力[4] - 工银价值精选混合A以58.83亿份的净申购居首,净申购比例高达571.02%,最新规模超83亿元[4][7] - 多只基金净申购比例惊人,如信澳业绩驱动混合C达650.21%,国富安颐稳健6个月持有期混合C达4107.96%,博时恒泽混合C更是达到5785.92%[7][9] - 绩优基金普遍具备业绩稳健优良、基金经理投资实力强、公司综合实力强且知名度高等特点[6]
公募基金观察月报(2025年9月)——股市表现较好,债市震荡调整,基金发行热度升温明显
搜狐财经· 2025-10-27 14:01
市场流动性回顾 - 中国人民银行在9月强调将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加强政策利率引导,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当月到期3000亿元),逆回购操作量73396亿元(到期69494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6000亿元(到期1300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合计净投放9902亿元 [1] - 资金面整体平稳,临近季末略有收敛;中上旬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缓解政府债发行压力,下旬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3000亿元)呵护跨季流动性,尽管资金集中到期导致短期收敛,但MLF超量续作缓解压力 [1][8] - 资金利率多数时间低位振荡,月末受跨季因素影响上升;9月末DR001利率1.39%(环比升6BP)、DR007利率1.44%(环比降8BP),R001利率1.53%(环比升11BP)、R007利率1.61%(环比升9BP);R001-DR001利差15BP、R007-DR007利差17BP,较8月末扩大但流动性分层不明显 [6][8] 债券市场回顾 - 除可转债外,9月利率债和信用债指数震荡下行;月初资金面宽松叠加权益市场回调带动债市修复,但基金费改政策引发债基抛压,且权益市场回暖压制债市,可转债与正股走势一致但涨幅有限 [9][11] - 国债收益率震荡上行,长短端分化;9月末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环比变动1BP、9BP、4BP、-3BP、4BP、2BP;长端利率对利空更敏感,美债10年期收益率呈"V型"走势,月末环比降7BP至4.16% [13][72] - 信用债利率多数上行,AAA级企业债平均收益率2.04%(环比升13BP),AA+级企业债2.11%(环比升11BP);城投债AAA级收益率2.06%(环比升12BP),AA+级2.13%(环比升12BP);信用利差小幅收敛,地产债指数环比持平但政策支撑估值修复 [18][21] 权益市场回顾 - 9月A股主要指数整体上涨,上证指数涨0.64%、深证成指涨6.54%、创业板指涨12.04%;上证50涨0.42%,中证500涨5.23%,中证1000涨1.83%,科创50指数涨11.48%;科技成长板块领涨,受产业政策及美联储降息催化 [25][32] - 投资风格分化,成长风格指数涨6.71%,周期风格涨5.11%,而金融、消费、稳定风格分别跌5.30%、1.71%、1.42;行业表现差异显著,电力设备涨21.17%、有色金属涨12.79%、电子涨10.96%,国防军工、银行、非银金融跌幅超5% [32][36] - 估值方面,中小盘指数估值上升明显,中证1000估值涨幅较大;上证50市盈率分位数处于近10年88%水平,创业板指分位数升至49%;沪深300等指数估值仍低于海外核心指数 [30] 资产配置建议 - 9月制造业PMI为49.8%,环比升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荣枯线;新订单指数环比升0.2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升0.6个百分点,外需强于内需,重点行业产需活跃但供需矛盾待解 [40][41] - 利率债预计延续震荡,受权益市场强势、基金费改及宏观修复压制,但跨季流动性宽松限制下行空间;信用债配置情绪偏弱,建议关注短端品种,城投债区域分化,地产债政策支撑估值修复 [42][43][44] - A股10月向好势头延续,科技成长板块为主線,关注三季报及"十五五"政策预期;有色金属板块受益美联储降息及需求增长,仍具配置价值 [45] 基金市场情况 - 9月新发基金202只,环比显著回升,权益市场上涨带动股票型基金发行增加;存续规模环比增6348亿元,同比增36641亿元,股票型基金资产净值同比增13328亿元但涨幅收窄,债券基金同比增10369亿元 [46][47] - 商品型基金领涨,月均涨幅9.72%,主因黄金价格上行;债券型基金近1月年化收益率转负,受费改抛压及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混合型基金收益涨幅收窄但中后期科技板块带动回升;股票型基金收益环比下行但风险控制能力提升 [53][59][61][63]
太平基金两位高管同日卸任
深圳商报· 2025-10-24 07:24
据公开资料,太平基金是国内保险业通过并购方式绝对控股的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其前身为中原英石 基金,成立时间为2013年。 【深圳商报讯】(记者 詹钰叶)日前,太平基金总经理与副总经理同日宣布卸任。公司权益业务规模 占比不足9%。 太平基金日前宣布,其总经理及副总经理职务同日发生变动:因工作调整,原总经理曹琦与副总经理邓 先虎同日离任,并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同时,董事长刘冬代任总经理一职。 公司总经理变更相对更频繁:自2021年8月起,范宇任总经理,任职近两年;他离任后,邓先虎代理了4 个月;随后,曹琦于2023年11月正式接任,至本次离任,任职时长约两年。 至今年年中,太平基金旗下19只债券型基金规模接近452亿元,占比近八成,环比与同比分别下降近 14%与9.21%;两只货币型基金的规模为71.39亿元,环比与同比分别下降14.18%与12.95%。唯一一只 FOF的规模为2.3亿元,环比小幅增长7%但同比减少了13%。 最近几年,伴随控股股东变动的是公司管理层的大范围调整:根据太平基金于2021年9月发布的公告, 太平基金原总经理尤象都因个人原因离职,原董事长范宇转任总经理、同时代任董事长,原副总经理季 ...
兴业基金换帅
深圳商报· 2025-10-23 07:37
公司高层变动 - 原董事长叶文煌因到龄退休离任 新任董事长为51岁的刘宗治 [1] - 刘宗治为银行系老将 此前无任何公募机构直接管理经验 [1] - 公司在不到3年内完成两次董事长更替 [1] 公司规模与增长 - 公司总管理规模为4480.23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1005.51亿元 环比增长28.93% [1] - 总管理规模较去年年中增长1314.78亿元 同比增长41.54% [1] - 公司总管理规模在公募机构中排名第26位 [1] 产品结构分析 - 公司产品结构呈现“债强股弱”特点 固收产品是规模增长主力军 [1] - 权益类基金(股票型与混合型)总规模为158.57亿元 仅占公司总管理规模的3.54% [1][2] - 债券型基金规模为2579.31亿元 环比增长24.58% 同比增长26.22% [2] - 货币型基金规模为1739.59亿元 环比增长38.93% 同比增长76.45% [2] 各类产品业绩表现 - 股票型基金规模为29.53亿元 环比增长12.79% 同比大幅增长242.71% [2] - 混合型基金规模为129.04亿元 环比增长4.66% 同比增长3.99% [2] - FOF基金规模为2.76亿元 环比减少3.09% 同比减少15.71% [2]
5000亿基金公司“换帅”
中国基金报· 2025-10-17 08:13
人事变动 - 2025年10月17日,兴业基金官宣刘宗治出任公司新任董事长,原董事长叶文煌因年龄原因离任,任职和离任日期均为2025年10月16日 [1][2] - 此次变更为董事长职位的正常新老交替,标志着公司管理层的平稳过渡 [1] 新任董事长背景 - 新任董事长刘宗治拥有基金从业资格,具备本科学历和硕士学位 [4] - 刘宗治深耕金融领域多年,曾担任兴业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企业金融总部投资银行部、投行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部等多个重要职务,在投资银行、金融市场投资运作和风险管理方面经验丰富 [4]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上任有望强化公司作为银行系公募的核心优势,融入兴业银行集团战略,厚植稳健经营底色,并推动公司市场化运作和品牌做大做强 [4][5] 公司概况与规模 - 兴业基金成立于2013年4月17日,是兴业银行控股的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 [6]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含子公司兴业财富)共管理产品229只,资产管理规模超5000亿元 [6] - 截至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末,兴业基金总资产为58.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为52.55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净利润2.4亿元 [6] 业务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末,兴业基金在管公募规模达4480.2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8.93% [6] - 非货币公募管理规模达2740.6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3.30%,规模位列行业第26名 [6] - 公司产品布局多样,现有公募基金108只,涵盖货币型、债券型、混合型、主动股票型、被动指数及量化基金、FOF基金等,其中固收类产品占比近六成 [6] 投资业绩表现 - 固定收益类基金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兴业基金最近十年、五年、三年的超额收益率在国泰海通证券排行榜中均排名第一 [7] - 权益类基金方面,截至同一日期,公司最近三年、两年、一年的超额收益率均位列市场前30% [7] - 公司发展战略为在固收领域顺势而为完善产品线,在权益领域谋定后动构建完善产品体系,旨在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7]
博时基金官宣“换帅”,江向阳辞任、张东接棒;年内39家基金公司董事长变动
搜狐财经· 2025-10-16 18:23
公司核心人事变动 - 博时基金董事长变更,江向阳因工作安排辞任董事长,张东接任董事长暨法定代表人,并代为履行总经理职务,期限不超过6个月 [2] - 江向阳在博时基金任职超过十年,其下一站将赴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担任党委书记 [2][3] - 新任董事长张东在招商系工作长达31年,全程参与和推动了招行财富管理体系的构建发展 [3] 公司规模与业绩表现 - 在江向阳十年任期内,博时基金管理规模从2015年的1324.44亿元增长至2025年二季度的1.13万亿元 [3] - 公司最新资产管理总规模逾1.8万亿元,但存在“固收强、权益弱”的结构性问题 [7] - 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规模分别为4590亿元和4209亿元,合计占总规模比例超过67% [7] - 主动权益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规模分别为642亿元和637亿元,合计占比不到10% [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6亿元,净利润为7.63亿元,旗下基金产品合计赚取299亿元 [8] 新任董事长背景 - 张东具备多年银行系统经验,1989年至1994年在中国银行工作,1994年至2024年在招商银行工作,历任多个重要职务 [5] - 张东曾担任招商永隆银行、招银理财、招商信诺、招银国际董事,以及中国基金业协会理事 [6] - 2024年5月加入博时基金,担任总经理,其在商业银行和财富管理领域的积累或为博时基金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5][6] 公司未来战略方向 - 博时基金称将继续坚持价值导向与长期主义,把握市场机遇,强化固收和权益、主动和被动、场内和场外、线上和线下、境内和境外协调发展 [6] 行业动态 - 此次人事调整是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行业生态深刻变革、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通过人事调整应对市场变化成为普遍选择 [8] - 截至公告时,2025年基金公司已发生318起高管级别人员变动,涉及129家基金公司,其中39家基金公司出现董事长变动,33家出现总经理变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