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
搜索文档
闽南博饼|十月行记
经济观察报· 2025-10-06 10:43
2008年,博饼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 闽南文化的标志性名片之一。 作者:叶心冉 封图:图虫创意 每逢中秋临近,厦门的大街小巷总会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那是骰子撞击瓷碗所发出的清脆声响, 这便是独属于闽南人的中秋节庆方式——博饼。 第一次玩博饼的人可能会被桌上的热闹绕晕:六颗骰子在红釉大碗中碰撞,停下时的点数组合对应 着一套完整的"科举体系"——从"一秀"到"状元"。要想成为一个老练的博饼玩家,避免骰子投完 后不知道自己所对应的彩头,则要花上时间记一记博饼的玩法。 这其中,"红四点"无疑是绝对的主角。最基础的"一秀"是一颗红色四点,"二举"则是两颗红四 点,往上的"三红"是三颗红四点,"对堂"需骰子点数恰好排成1至6的顺子。 "四进"则是四颗相同点数,但四颗红四点除外,为什么呢?因为四颗红四点就是激动人心的"状 元"啦!不过,"状元"不止这一个骰面组合,像五颗相同点数、五颗红四点,乃至六颗红四点,都 属于"状元"序列,且等级依次递增。 在博饼游戏中,比如十人围坐一桌争抢奖品时,"状元"礼通常只有一份。这就意味着,若有多位 玩家都掷出了不同形态的"状元",就需要通过比较状元骰面等级来决定大奖花落 ...
十月行记|闽南博饼
经济观察报· 2025-10-04 19:41
(原标题:十月行记|闽南博饼) 每逢中秋临近,厦门的大街小巷总会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那是骰子撞击瓷碗所发出的清脆声响,这便 是独属于闽南人的中秋节庆方式——博饼。 第一次玩博饼的人可能会被桌上的热闹绕晕:六颗骰子在红釉大碗中碰撞,停下时的点数组合对应着一 套完整的"科举体系"——从"一秀"到"状元"。要想成为一个老练的博饼玩家,避免骰子投完后不知道自 己所对应的彩头,则要花上时间记一记博饼的玩法。 这其中,"红四点"无疑是绝对的主角。最基础的"一秀"是一颗红色四点,"二举"则是两颗红四点,往上 的"三红"是三颗红四点,"对堂"需骰子点数恰好排成1至6的顺子。 "四进"则是四颗相同点数,但四颗红四点除外,为什么呢?因为四颗红四点就是激动人心的"状元"啦! 不过,"状元"不止这一个骰面组合,像五颗相同点数、五颗红四点,乃至六颗红四点,都属于"状元"序 列,且等级依次递增。 在博饼游戏中,比如十人围坐一桌争抢奖品时,"状元"礼通常只有一份。这就意味着,若有多位玩家都 掷出了不同形态的"状元",就需要通过比较状元骰面等级来决定大奖花落谁家。 非闽南地区的朋友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在博饼游戏中,"四"会占据这么重要的位置? ...
在厦门遇见闽南文化:从一个窗口走进八闽大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17:51
中新网厦门8月25日电 题:在厦门遇见闽南文化:从一个窗口走进八闽大地 作者 吴冠标 周昕 "这里的布袋戏、闽南语歌都是我从小到大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在这样的环境工作,感觉很美妙。"百草 巷"台湾府"的台湾商户林慕辰告诉记者,"台湾府"汇聚了台湾夜市里的牛肉面、便当、咸酥鸡等经典美 食,还引入了台湾"电音三太子"表演,希望游客们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海峡而来的美味和文化。 而在千灯巷,闽南红砖雕艺术家史文沧在盏盏红灯下,耐心地指导游客体验红砖雕拓印。史文沧是屿见 闽南的共创者之一,他坦言,学习红砖雕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但让游客带回一张亲手拓下红砖雕图案 的宣纸却不难。 史文沧认为,非遗的传承关键在于创新转化。传承者可以通过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让不同年龄段的受 众都能参与其中,把原本枯燥的工艺转变为生动、有吸引力的体验,把非遗的种子埋在每一位体验者的 心中。 看木偶戏、红砖雕拓印、中药香囊制作、闽南语互动教学……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厦门的"屿见闽南·时 光幻境"(简称"屿见闽南")景区,与闽南文化撞了个满怀,一项项沉浸式体验项目令人流连忘返。 "跟我预想中的闽南很不一样,整体而言是惊喜比较多。"辽宁游客苏娜在景区换上了娘 ...
“九十九湾”穿城过 “五一”假期来浪漫水乡品闽南风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2 07:57
文旅活动 - 九十九湾闽南水乡街区在五一假期举办多项非遗表演活动,包括舞火龙、炭花舞等夜间演出,呈现火树银花景象 [3][5] - 街区引入机器人造型和熊猫造型巨型机械偶巡游,借助机械技术实现关节自由活动,吸引游客打卡拍照 [7] - 巨型机械偶在漳州古城、东南花都等景区进行巡回演出 [7] 非遗文化 - 街区展示国家级非遗布袋木偶戏,包含木偶头雕刻、诏安彩扎、漳绣及布袋木偶戏表演四种非遗技艺 [10] - 布袋木偶具备杂技表演能力,可舞刀、后空翻及抛接转盘,同时展示闽南提线木偶技艺 [12] - 游客可现场体验剪瓷雕非遗工艺,该工艺使用碎瓷片和糖水灰黏剂制作闽南建筑装饰 [16] 特色餐饮 - 市集提供漳州特色甜品四果汤和麻糍等传统小吃 [13] - 推出片仔癀草与甘蔗混合榨汁的饮品及海蛎煎等沿海特色食物 [15] 建筑风貌 - 街区保留典型闽南风格建筑元素,包括红砖白墙、飞檐翘角等传统设计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