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
搜索文档
上海豫园:沉浸感受非遗魅力
新华社· 2025-11-15 09:46
11月14日,"青春造物场——2025豫园城市非遗季"在上海豫园商城开幕。本次非遗季期间将上演非遗项目展演,推出非遗市集,举办非遗体 验活动,充分展示中国非遗青春化、国际化的创新表达,让海内外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国非遗的魅力。 11月14日,来自浙江的非遗滚灯展演在豫园商城中心广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1】 【2】 【3】 ...
留学生学“非遗”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4 09:30
万善朝摄(人民视觉)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日前,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在中国石榴博物馆开展"走近非遗 感知中国"文化体验活动,组织来自14个 国家的80多名留学生体验剪纸、面塑、糖人、淮北农民画等"非遗"项目,让留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 非遗文化魅力,丰富国际中文教育形式。 图为淮北师范大学的来华留学生在体验剪纸。 ...
AI+毛衣设计、非遗新品齐上阵,东莞大朗织交会下周开幕
南方都市报· 2025-11-11 20:09
第二十二届大朗"织交会"即将于11月17日在东莞市大朗镇毛织贸易中心开幕,本届展会以"时尚潮 东莞 造"为主题,将设一个主会场,六个分会场,七个飞地展馆。11月11日,大朗镇组织媒体走进本届织交 会参展企业等进行采访,了解参展企业亮点及行业最新发展趋势。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AI设计大模型是本届织交会的亮点之一。通过设界集团研发的POP·AI智绘平台, 用户输入关键词描述,选择相应风格引擎,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个性化毛衣的设计。本届展会还将结合 非遗文化推出非遗文化秀,也会结合新兴的宠物赛道,推出宠物时装秀等。 推出AI设计大模型提升效率 "众多展商今年将带来潮流服饰、先进设备还有新型材料的应用,本届展会还将推出非遗文化秀,也会 结合新兴的宠物赛道,推出宠物时装秀,今年的展会还会发布毛衫AI设计大模型……"大朗毛织管委会 党支部书记任斌彬介绍,本届"织交会"将会一如既往地结合科技与文化,推动毛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擦 亮大朗镇"世界毛织之都"的名片。 AI设计大模型是本届织交会的亮点之一,任斌彬介绍,该大模型由毛织管委会与设界科技集团联合推 出,可以大大简化毛织服装的前端设计,提高效率,更好迎合"快反"时代。 "原创 ...
非遗“主理人”亮相进博会
河南日报· 2025-11-07 07:26
现场制作毛笔、手工雕刻汝瓷、亲手体验汴绣……11月5日,河南省人文交流展区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 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以"守正创新发展 合作共享未来"为主题,传播老字号的文化内 涵,推动传统工艺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白色的茉莉花苞在热水中舒展,清新的茉莉香气氤氲开来。"我们通过现场讲解、茶艺表演,让大家了 解河南的非遗制茶技艺和老字号背后的故事。"王大昌茶庄经理左文琪说。借着进博会机遇,河南的茉 莉花茶已经进入上海本土茶馆,获得了许多茶客的喜爱。 选料、梳毛……在汝阳刘笔业展台前,汝阳刘第67代传承人刘光辉正在展示毛笔制作技法。"毛笔是中 华文化的瑰宝,而进博会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开放窗口,希望可以借此机会打开国外市场,让优秀传统 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刘光辉说。 一个个展台,既是商贸合作的平台,更是文化交流的舞台。今年,河南展区集中展示我省4个板块29家 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涵盖仲景宛西制药、弘宝汝瓷等13个国家级老字号、非遗企业,让参展观众沉浸式 体验食在河南、美在河南、饮在河南、医在河南的魅力。 老字号亮出绝活,"新"字号也出圈出彩。茶饮界的"顶流"蜜雪冰城位于河南展区"C位",吸引了不少年 ...
龙门农民画:泥土里生长出的岭南文化名片
南方农村报· 2025-10-27 08:00
(大地的"画"语——龙门农民画,时长共4分41秒) 0:00 / 4:41 作。它们用色大 胆、自由随性、 夸张抽象,人的 五官可以是饱满 的谷粒、鲜红的 荔枝,甚至是灵 动的游鱼;衣袋 龙门农民画:泥 土里生长出的岭 南文化名片_南 方+_南方plus 在惠州龙门,你 可以遇到"东方 毕加索"式的画 里的钱币、丰收 的果实、孕妇腹 中的胎儿,都以 最直白的方式跃 然纸上。 这些画作,正是 发源于民间的龙 门农民画。作为 惠州市非物质文 化遗产,它自上 世纪70年代扎根 乡土,以独特的 艺术语言惊艳世 界,成为岭南文 化的一张亮眼名 片。 《丰景》 (作者:钟永廉) 大地画语:泥土 里长出的色彩 "它似朴实无华 的山花,不靠娇 艳媚宠,却散发 出沁人心脾的泥 土芬芳。"中国 现代民间绘画奠 基人廖开明曾这 样形容农民画。 龙门农民画正是 这样一种从泥土 中生长出来的艺 术。 上世纪七十年 代,在宣传需要 与情感表达的双 重驱动下,龙门 农民画逐渐成 型。1972年4 月,由原龙门县 文化馆馆长陈国 勋、美术干部吴 炳德和农民画奠 基人谭池发共同 创办的首期农民 画培训班,为这 一艺术形式奠定 了坚实基础。到 ...
文森卡小小厨师节亮相第34届中国厨师节
中国食品网· 2025-10-21 16:21
活动概述 - 活动于10月18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第34届中国厨师节期间举办,名为“文森卡小小厨师节” [1] - 活动由新华优品与慧润集团文森卡品牌联合发起,苏州市教育局予以指导 [6]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活动特邀非遗文化仁昌顺苏式糕点制作技艺传承人陆小星,指导小选手制作苏州传统美食定胜糕,该糕点起源于宋朝,已有千年历史 [1] - 活动通过揉、搓、压、蒸的趣味过程,让儿童体验非遗技艺,旨在让非遗文化扎根童心 [1] - 活动采用寓教于乐的创新形式,将非遗技艺和营养学知识转化为儿童能体验、家庭能理解的内容 [2] - 工作人员通过趣味问答形式,向参与者介绍硒元素健康知识及品牌愿景 [2] 品牌战略与行业意义 - 此次活动是公司“硒养+生活”传播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跨界活动彰显品牌社会责任 [3] - 公司依托在安徽石台建设的富硒产业园,将当地天然富硒资源转化为健康食材 [3] - 公司通过冠名高铁、开展校园活动等多元场景,推动硒健康理念进入家庭 [3] - 活动是“非遗文化+硒健康”理念的一次实践,未来合作方将继续探索该模式的更多普及形式 [6] 合作与支持 - 活动得到苏州市教育局支持,成为一次“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实践 [2] - 活动联合发起方新华社旗下平台新华优品表示,未来将继续与品牌携手探索合作 [6] - 第34届中国厨师节由中国烹饪协会与苏州市政府联合主办 [6]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启幕,打造“可看、可感、可吃”非遗盛宴
新京报· 2025-10-17 20:22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于10月17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幕,活动持续至21日 [1] - 活动吸引来自全球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传承人及近万件展品参与 [1] 活动板块与内容 - 非遗周设置开幕式、国际非遗展览、非遗对话、非遗市集四大核心板块 [3] - 国际非遗展览“美美与共 国际手工艺展”展示马来西亚传统服饰“可峇雅”、格鲁吉亚纺织品、匈牙利布索面具、墨西哥木雕等各国手工艺品 [3] - “生生不息 非遗精品展”汇聚北京与港澳三地非遗精华,包括景泰蓝、京绣等“燕京八绝”,以及古琴、茶道等“五道”雅艺 [3] - 澳门手信、香港虚拟非遗导览等展品体现数字技术对非遗的赋能作用 [3] 开幕式表演亮点 - 开幕式以“风·雅·颂”为叙事主线,呈现多国传统音乐舞蹈表演 [4] - “风·和鸣”篇章中,中国贵州侗族大歌与格鲁吉亚复调演唱同台演出 [4] - “雅·青绿”篇章通过当代舞蹈《青绿》演绎《千里江山图》,融合文房四宝制作、雕凿刻镂等非遗技艺 [6] 非遗市集特色 - 非遗花园市集设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呈现土耳其烤肉、斯里兰卡红茶、阿根廷马黛茶等国际美食 [6] - 北京展区以“燕京八绝”引领,展示内联升布鞋、吉兔坊彩塑、吴裕泰茶叶、六必居酱菜等生活化非遗产品 [6] - 大运河非遗精品展区汇集通州花丝镶嵌、河北秸秆扎刻、天津陈官屯冬菜、安徽宣纸、浙江东阳竹编等地方特色非遗 [8] - 市集内出现“非遗+品牌”融合创新案例,如猎户星座咖啡机器人、宇树科技互动机器人成为亮点 [8] 行业交流与影响 - 活动期间举办“非遗对话·共创生活”论坛,汇聚中国、意大利、匈牙利、格鲁吉亚等国非遗专家、传承人及国际组织代表,探讨非遗传播与可持续生态构建 [8] - 活动推动非遗从“被保护”向“被需要”转变,促进公众从“观看”到“主动参与” [8]
“满觉陇赏桂非遗民俗群众体验活动”开幕
杭州日报· 2025-10-17 10:22
活动概览 - 2025年满觉陇赏桂非遗民俗群众体验活动于10月16日上午在满陇桂雨文化长廊开幕 [3] - 活动将持续至11月10日 [4] - 活动包含多元表演、非遗市集及特色互动环节 [3][4] 活动内容与特色 - 活动以舞蹈《满陇桂花香》拉开序幕,包含茶艺、古筝、吉他弹唱、萨克斯及剑舞等多元表演 [3] - 设有“揭彩启香”茶缸揭彩仪式,由非遗传承人共同揭开封存今秋桂花龙井的茶缸 [3] - 打造绵延数百米的非遗市集,设有120个特色摊位,集中展示糖桂花、桂花糕等传统美食制作技艺 [4] - 提供编绳、香囊制作、漆扇绘制等多项非遗体验,游客可亲手参与制作 [4] 游客体验与互动 - 游客可品尝现熬的桂花羹及地道的桂花龙井或桂花红茶 [4] - 活动期间每周六10:00-12:00,前20位游客可免费品尝桂花龙井或桂花红茶 [4] - 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集视听味觉于一体的秋日文化盛宴 [3]
王致和携非遗技艺进校园,有机料酒等新品亮相
贝壳财经· 2025-10-16 15:26
活动概述 - 公司在中国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举办活动 近距离展示腐乳制作技艺的非遗文化 [1] - 活动通过曲剧展演 非遗技艺体验 文创打卡 美食品鉴等形式进行 [1] 产品展示与创新 - 新品展示区集中呈现香辣干腐乳 黑松露松茸素炸酱 当归料酒 党参料酒 减盐玫瑰腐乳 减盐全豆腐乳等近年来的创新新品 [1] - 现场展示了今年推出的新品有机料酒和有机白腐乳 其中有机白腐乳选用有机原料酿造并已获得有机产品认证 [1] 非遗文化体验 - 公司搭建非遗体验展区 非遗传承人与研发人员向师生展示腐乳的传统制作工艺 包括磨浆 点卤制坯 搓毛 灌汤等工序 [3] - 工作人员现场演绎原创曲剧《王致和》选段 以北京曲剧为载体再现公司350余年的发展历程 [3] 互动与市场推广 - 公司设置多个互动区域 文创打卡区陈列料酒钥匙扣 火锅产品冰箱贴等文创产品 [1] - 美食体验区提供臭豆腐干 拌饭酱配炸馒头片等特色美食 吸引年轻人排队品尝 [1]
线下签约 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持续升温
每日商报· 2025-10-14 13:29
合作签约与模式创新 - 巴塘县妇联与“华藏”文化数字版权交易平台完成线下订单签约,为“嘻啵妈妈”手工艺品提供“链上确权、链上交易”的增收路径 [1] - 合作源于9月16日的一次尝试,“嘻啵妈妈”产品首次登录平台后3分钟内5000件产品售罄,创造了“秒光”记录 [2] - 从初步接洽到产品上线全程不到一个月,高效的“杭州速度”促成了此次线下签约,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2] 产品与品牌内涵 - “嘻啵妈妈”产品包括以土拨鼠、藏戏脸谱等元素制成的冰箱贴,以“甲卓”小麦、格桑花等形象做成的胸针,以及以红毡房和苹果为原型的毛毡扩香器 [3] - 品牌设计灵感源于巴塘国家级非遗文化,如巴塘弦子舞和藏戏,致力于将弦胡、团结包子、虫草等元素融入创作 [3] - “嘻啵”源于藏文音译意为“幸福”,“嘻啵妈妈”品牌由巴塘县委、县政府主导、县妇联牵头推动,是乡村振兴公共品牌“嘻啵农场”的延伸 [3] 社会效益与就业支持 - 项目使高原女性能够利用零散时间居家灵活就业,目前有30余名年龄从20岁到60岁不等的“嘻啵妈妈”参与 [4] - 稳定的市场订单为手工艺人带来增收信心,其手工作品通过区块链技术从高原工坊走向全国市场 [4] - 下一步计划严格品控、提速扩容,将更多高原“妈妈”纳入工坊并强化培训,让巴塘文化走向全国 [5] 数字技术应用与未来规划 - 区块链技术为每件手工艺品提供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激活非遗经济势能,使数据变成看得见的“增收账” [1][6] - “华藏”平台后续将开放数万级用户流量池,并引入版权分账、溯源认证等机制 [6] - 品牌主理人正筹划融合西湖山水与巴塘文化元素,开发藏香、香囊、婚礼伴手礼等定制新品,计划通过平台发布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