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情监测预报
搜索文档
 梅雨期偏短 台风接连影响 浙江半年汛期落下帷幕
 每日商报· 2025-10-17 10:22
 汛情概况 - 浙江汛期于10月15日结束,为期6个月 [1] - 梅雨期较常年偏少7天,6月7日入梅,6月30日出梅 [1] - 全省梅雨量286.2毫米,较常年偏少约20% [1] - 梅雨期间大中型水库增蓄42亿立方米,较同期多20.4亿立方米 [1]   汛期主要事件 - 6月14日至15日受天气系统影响,出现分散性大暴雨 [1] - 钱塘江等六大流域共30个站点水位超警,钱塘江发生今年第1场编号洪水 [1] - 台汛期有4个台风影响浙江,其中“丹娜丝”和“竹节草”相继登陆,较为罕见 [1]   防汛预警与应对 - 省水利厅提前15天于4月1日启动防汛工作机制 [2] - 累计滚动发布洪水预报1.4万余站次、洪水预警267站次 [2] - 向公众发布预警短信116万条、水雨情信息超7000万余条 [2]   监测体系建设 - 6台水利测雨雷达组网运行并投入实战监测应用 [2] - 291个水文测站新建、改建完成,8479个山洪关联雨量站升级 [2] - 新增90个洪水预警站投入使用,山洪预警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5分钟 [2]
 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言)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31
 防洪减灾体系现状   - 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流域已形成以堤防为基础、防洪控制性枢纽为骨干的防洪减灾体系,结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 极端强降雨因气候变化呈多发态势,突破历史极值的暴雨洪水灾害频发,对现有防洪体系构成严峻挑战 [1]     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   - **第一道防线(云中雨监测)**:需推进水利测雨雷达建设,强化数据管理以提升短临暴雨预警能力,研发超精细化降水预报模型及耦合的洪水演进模型,延长预见期并提高精准度 [1]   - **第二道防线(落地雨监测)**:建议在暴雨来源区、山洪易发区加密雨量站,结合高精度地理数据研发24-72小时水位流量涨幅预警产品,实现中小河流洪水自动预报 [2]   - **第三道防线(洪水演进监测)**:优化水文站网布局,升级测验设备与方法,基于水文水动力学模型实现溃坝洪水计算和蓄滞洪区启用预演 [2]     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升级   - 需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智能大坝建设,提升水库数字化管理水平 [2]   - 提高堤防建设标准并完善监测体系,加强砂基隐患治理及害堤动物防治 [2]   - 全面升级蓄滞洪区管理,建设数字孪生蓄滞洪区以增强调控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