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防御
搜索文档
我省各部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把全会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工作成效
四川日报· 2025-11-04 08:26
科技厅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要把学习 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产业 创新,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集聚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阵地建设,着力提升创新平台建设质效,加 快前沿科技攻坚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努力把全会部署转化为实 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要全面对标对表,充分发挥省委科技办作用,持续深化科技创新重大问题研究,加 强重大科技项目谋划,找准主攻方向和关键发力点,高质量编制贯彻中央精神、符合四川实际的"十五 五"科技创新规划。 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委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会 议要求,要把牢正确方向。科学谋划我省"十五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施意见,自觉将四川民族地区发 展放到四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十五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大局中去审视谋划。坚持问题 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将有关规划转化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的思路方法和工作举措。做 强项目支撑。聚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高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 ...
2025中国水利学术大会在南京召开
证券时报网· 2025-10-26 18:10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水利学术大会于10月25日在江苏南京召开 [1] - 大会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1] - 大会设主会场1个,分会场25个,专题学术报告267个 [1] 核心议题 - 大会聚焦“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 [1] - 围绕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生态保护和治理、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利大模型、未来水科学等领域开展交流研讨 [1]
“十四五”期间重庆累计调度水库600余座次拦蓄洪水106.3亿立方米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7:00
最后是建设提速,构筑韧性防线。重庆通过系统实施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等防 洪工程,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的韧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十四五"期间重庆累计调度水库600余座次拦蓄洪水106.3亿立方米 中新网重庆10月17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17日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 五"期间,重庆创新构建全流域、跨区域水网联合调度机制,累计调度水库600余座次,拦蓄洪水106.3 亿立方米。 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宋刚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重庆始终把保障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数字化赋能水旱灾害防御,系统构建"五大体系",有效提升防御能 力。 首先是数字赋能,提升智治水平。重庆建成"水旱灾害防御应用",归集共享1.6万个前端感知设备数 据,创新AI语音"一呼四应""一键直达"模式,重塑"人防+技防"闭环管理流程,有效支撑全市防汛综合 决策。 其次是精准管控,消除风险隐患。重庆建立覆盖小流域山洪灾害危险区、防洪薄弱风险点等"六类风 险"的清单式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一点一策"精准化管控。 再次是监测前置,掌握预警先机。重庆建成由气象卫星、测雨雷达和 ...
梅雨期偏短 台风接连影响 浙江半年汛期落下帷幕
每日商报· 2025-10-17 10:22
汛情概况 - 浙江汛期于10月15日结束,为期6个月 [1] - 梅雨期较常年偏少7天,6月7日入梅,6月30日出梅 [1] - 全省梅雨量286.2毫米,较常年偏少约20% [1] - 梅雨期间大中型水库增蓄42亿立方米,较同期多20.4亿立方米 [1] 汛期主要事件 - 6月14日至15日受天气系统影响,出现分散性大暴雨 [1] - 钱塘江等六大流域共30个站点水位超警,钱塘江发生今年第1场编号洪水 [1] - 台汛期有4个台风影响浙江,其中“丹娜丝”和“竹节草”相继登陆,较为罕见 [1] 防汛预警与应对 - 省水利厅提前15天于4月1日启动防汛工作机制 [2] - 累计滚动发布洪水预报1.4万余站次、洪水预警267站次 [2] - 向公众发布预警短信116万条、水雨情信息超7000万余条 [2] 监测体系建设 - 6台水利测雨雷达组网运行并投入实战监测应用 [2] - 291个水文测站新建、改建完成,8479个山洪关联雨量站升级 [2] - 新增90个洪水预警站投入使用,山洪预警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5分钟 [2]
面对大洪大旱强台风,多年来连续交出“三个无”平安答卷江苏“驯水”记
新华日报· 2025-10-13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省在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成功实现水旱灾害防御“三个无”目标,即无重大险情、无人员伤亡、无重大灾害损失 [1] - 其成功源于由完备水利工程体系、科学调度能力和重点工程建设构成的综合防御体系 [2][4][6] - 通过基础设施、制度创新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系统治理路径,有效提升了水旱灾害应对能力 [7] 水利工程体系 - 全省共有江河湖海堤防逾5万公里,闸站10万余个,其中大中型闸站934座,基本满足防洪排涝调度需求 [2] - 建设了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和引江济太三大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体系,形成挡、排、蓄、引相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 [3] - 江都水利枢纽作为大型泵站群具有六大功能,包括抽江北送、自流引江、抽排涝水等,使苏北地区变成“米粮仓” [2][3] 监测预警与科学调度 - 构建覆盖全域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包括50公里观测间距的测雨雷达、每24平方公里一雨量站、5000余处水文站点 [2] - 全省共有10941个水文测站,覆盖2343条河道、湖泊、水库,提高了监测预警精准度 [5] - 省水利厅构建“5+5+3”防汛抗旱预警调度智慧决策系统,实现五大流域片区数据在统一平台实时交互 [4][5] - 南京市城市防汛排涝专项系统布设物联感知设备544套,接入相关单位传感设备逾千套,实现精准监测和实时汇总 [4] 重点工程建设与投资 - “十四五”期间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投资累计完成近950亿元,年均投资190亿元 [6] -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国务院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张家河闸站泵站总装机容量6250千瓦,使滨海县城防洪标准从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6] - 全面加快吴淞江整治、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建设、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加固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流域骨干水网体系 [6] - 新孟河延伸拓浚、环太湖大堤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开展太湖生态清淤,增强湖泊容量和自净能力 [7] 应急保障能力 - 省级防汛物资储备单位4家,市县级234家,285处储备仓库、431个块石储备点,共储备40余种防汛物资和抢险装备,基本能满足应急抢险需求 [5] - 359个报汛站完成信道升级,154个基本站实现双套测流,依托北斗卫星实现“断电不断讯” [2]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 | 这三个“最”,凸显治水成绩单含金量!
新华社· 2025-09-29 14:15
水旱灾害防御成效 - 水库防洪库容达1856亿立方米 [3] - 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国家蓄滞洪区容积1090亿立方米 [3] - 战胜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洪涝灾害损失占GDP比例由0.28%降至0.18% [3] 河湖生态环境改善 - 京杭大运河、西辽河、永定河等断流河流实现全线贯通 [6] -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四乱”问题14万个 [6] - 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6]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耕地灌溉面积达10.9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 [8] -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7.7%和23.6% [8]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65提高至0.58 [8] 水利治理能力提升 - 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颁布实施,120万名河湖长履职尽责 [10] - 七大江河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全部建立 [10] - “十四五”前4年年均使用非财政资金3957亿元,为“十三五”的2.3倍 [10]
非凡“十四五” | 这三个“最”,凸显治水成绩单含金量!
新华社· 2025-09-29 12:36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 [2] - "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 [2] - 截至2024年底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 [2]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 水库防洪库容达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国家蓄滞洪区容积1090亿立方米 [4] - "十四五"以来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0.18% [4] - 战胜了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拥有水文测站13.3万处 [4] 河湖生态环境治理 - 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断流27年的西辽河、断流26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实现全线贯通 [6] -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 [6] - 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6]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预计"十四五"末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耕地灌溉面积达10.9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 [7] - 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7.7%和23.6% [7]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十三五"末的0.565提高到0.58 [7]
新华社快讯:“十四五”以来我国战胜了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
新华网· 2025-09-29 10:23
水利建设成效 - 水利行业在"十四五"期间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成功应对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及长江、珠江等流域严重旱情 [1] - 水利设施有力保障了旱区群众饮水安全和灌区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1] - 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十三五"时期的0.28%显著下降至0.18% [1]
“七下八上”已过,我国防汛形势如何?
新华社· 2025-08-18 23:48
降雨与洪水情况 - 全国累计面降雨量115毫米 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 但局地降雨极端性突出 如海河流域河北兴隆六道河镇累计降雨量637毫米 北京密云大城子镇累计降雨量601毫米 均接近当地常年年降水量 [1] - 主要江河共发生2次编号洪水 33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其中77条河流超保 22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1] - 7月27日全国有12条河流同时处于超历史洪水状态 北方地区共计18条河流发生超历史实测记录洪水 占同期全国超历史洪水河流总数的八成以上 [2] 台风与旱情特点 - 期间共有3个台风登陆我国 较常年同期偏多1个 3个台风均两次登陆我国 先后影响13个省份 [1] - 黄淮 江淮等地高温少雨 长江中下游 淮河等流域江河湖泊水位偏低 部分地区一度出现旱情 近期旱区出现降雨过程 旱情已有较大程度缓解 [2] 科技与防汛措施 - 水利部累计发布1502条河流17.1万站次的预报成果 滚动开展全国范围32.8万段数字河流的洪水预报 发布中小河流洪水预警2299条次 [4] - 全国七大流域1388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调度运用 共拦蓄洪水146.5亿立方米 避免人员转移106.18万人次 [4] - 各级水利部门共出动水文应急监测队173支 1039人次 开展洪水应急监测3878测次 [5] 水库管理与工程调度 - 全国已有1.1万座水库启动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建设 今年汛期矩阵在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5] - 海委调度直管潘家口 大黑汀水库预泄腾库 拦洪削峰 保障滦河防洪安全 [4] - 贵州南部强降雨过程中通过探地雷达 地面瞬变电磁探测等多种方式密切监测大坝工况 及时发现局部脱空区域 有效避免垮坝风险 [4] 未来汛期预测 - 预计8月下旬东北 华北 西北东部 西南东北部和南部 华南 江南南部等地降水将偏多 其中东北大部 华北东部 西北东北部 华南大部 西南南部等地将偏多三至六成 [6] -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可能将有1至2个台风生成 其中1个影响或登陆我国 [6] - 展望9月份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将有10至11个台风生成 其中2至3个将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7]
黑龙江省水利厅部署“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水利部网站· 2025-08-07 07:25
会议背景与核心目标 - 黑龙江省防指于7月17日举行会商,分析研判“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全省旱情汛情形势 [1] - 会议核心目标是全力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牢牢守住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底线 [1] 风险防范与监测预警 - 持续强化工作责任措施落实,严防死守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全力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风险 [2] - 提升雨水情监测能力,深化多部门联合会商,加密强降雨会商频次,重点做好江河洪水预报和暴雨天气灾害预警 [2] - 持续深入排查整治安全度汛风险隐患,针对排查发现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治、闭环管理 [2] 责任制与部门协作 - 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压紧压实日常防范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链条责任 [2] - 加强与应急等部门密切联系、高效配合,做到“宁可跨前一步形成重叠,不可退后一步形成缝隙” [2] 工程管理与应急处置 - 加力推进河湖库“清四乱”,畅通河道行洪空间 [2] - 加强洪水期堤防险工险段和穿堤建筑物等薄弱环节巡查防守,及早做好险情防范和应急处置准备 [2] - 加大水库汛限水位执行监管,“一库一策”做好预泄腾库,落实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迅速高效处置各类险情 [2] 山洪防御与抗旱准备 - 强化山洪灾害监测站点和预警系统运行维护,严格落实预警“叫应-反馈”机制和“五个关键环节”责任措施 [2] - 压实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管部门安全度汛责任,加强施工围堰、穿堤建筑物等重点部位巡查检查 [2] - 严防旱涝急转、旱涝并存,提前做好抗旱应对准备 [2] 应急值守与信息管理 - 时刻保持防汛关键期工作状态,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应急指挥调度和值班值守情况抽查 [3] - 严格执行防汛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报送雨水情、险情、灾情和防汛工作情况 [3] - 加强宣传报道,主动发声、正面发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