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审计意见

搜索文档
再收“非标”审计意见 *ST工智或将退市
中国经营报· 2025-05-10 03:55
退市风险 - 公司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因2023年和2024年财报连续收到"非标"审计报告,交易所拟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1] - 自2022年以来,公司已连续3年收到"非标"审计报告,2024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1][2] 股权投资平台问题 - 审计机构发现公司对四家股权投资平台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总额为6.5亿元,但无法确定是否有必要对长期股权投资期初账面价值等报表项目作出调整 [2] - 公司已对四家股权投资平台公司进行处置,全部转让价款合计3.09亿元,但截至2024年底尚未处置完毕 [2] - 公司表示截至2024年4月,已完成一家平台公司退出工作,其余三家正在推进清退,并已签订退出转让协议,收到部分款项 [3] 持续经营能力问题 - 2024年公司营收19.36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收入19.36亿元,时段法确认收入15.23亿元,时点法确认收入4.13亿元 [3] - 公司拟对原时段法确认的收入更正为时点法确认,但未完成以前年度收入更正事项的梳理工作,审计机构无法确认相关科目金额的准确性 [4] - 公司持续多年大幅亏损,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3.39亿元,货币资金余额9371.11万元中受限资金为5209.77万元,偿债能力较弱 [4] - 公司否认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表示已制定计划改善财务状况,包括加强销售回款、争取金融机构支持等 [5] 独立董事意见 - 2024年三名独立董事无法保证年报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理由包括人员变动频繁、交接资料不齐全、募投资金未合规处理等 [6][7] - 2022年和2023年也有董事对年报内容提出异议声明,理由包括审计报告出具时间较晚等 [7]
近两百份“非标”样本解剖:时隔七年再现内控与财报“脱节” 审计意见成退市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0:36
非标意见概况 - 2024年A股5403家上市公司中191家被出具"非标意见",同比下降7.3% [1] - 非标意见分类:20家无法表示意见、99家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72家保留意见 [1] - 创业板和北交所首次全面实施内控审计,新增155份内控非标意见(38家否定意见、5家无法表示意见、112家带强调事项段) [1] - 出现7年来首例财报审计"无法表示意见"但内控审计"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脱节案例 [1] 审计机构分布 - 财报非标意见:44家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中兴财光华(20份)、立信(16份)、天健(14份)位列前三 [2] - 内控非标意见:37家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天健(17份)、信永中和(15份)、中兴财光华(14份)最多 [2] 非标原因分析 - 核心矛盾:持续经营风险、立案调查影响、审计范围受限、内部控制缺陷 [2][3] - 典型案例:*ST东通因证监会立案调查未结案、商誉减值证据不足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2] - *ST新元因前期差错更正完整性存疑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3] - 98家企业同时存在财报与内控非标意见 [3] 特殊案例解析 - *ST高鸿财报审计"无法表示意见"但内控"标准无保留意见",系2023年内控问题已整改 [4] - 此前中审亚太所指出其应收账款管理失效、重大诉讼影响内控有效性 [4] - *ST宝鹰等多家公司财报标准但内控被否 [4] 退市风险警示 - 20家2024年财报"无法表示意见"企业已被*ST [5] - 98家企业连续两年(2023-2024)被出具非标意见 [5] - *ST工智等5家连续两年"无法表示意见"已收到终止上市通知 [5] - *ST人乐2024年净资产-4.04亿元且财报内控双非标 [6] - 退市新规新增连续三年内控非标退市条款,20家企业符合条件 [6] 行业监管趋势 - 非标意见成为财务信披质量分水岭与退市机制实施缩影 [7] - 上市公司需披露非标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配合审计机构要求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