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就《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快讯· 2025-07-18 17:15
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管理办法修订 - 中国人民银行修订《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管理办法》形成征求意见稿 旨在加强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并完善差异化监管举措 [1] - 修订内容明确5类11项评级结果的对应评分区间及E类特殊情形认定标准 [1] - 明确各类评级结果对应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衡量标准 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采取的对应监管措施 [1] - 评级结果仅限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监管使用 原则上不对外披露 [1]
财付通增资至223亿元,年内至少5家支付机构完成增资
华夏时报· 2025-06-17 15:03
财付通增资事件 - 财付通注册资本获准增至223亿元,为2024年第二次增资 [2][3] - 2024年3月首次增资从10亿元增至153亿元(增幅1430%),本轮累计增幅达2130% [3] - 增资后与第二名注册资本差距扩大至178亿元,稳居非银支付机构首位 [3] 行业增资动态 - 年内至少5家支付机构完成增资:抖音支付(1.5亿→31.5亿)、盛迪嘉支付(1亿→2.2亿,+120%)、瑞祥支付(1亿→1.15亿) [4] - 头部机构密集增资与中小机构牌照注销形成"冰火两重天"格局 [5] 监管政策驱动因素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2024年5月实施,要求注册资本最低1亿元且实缴 [4] - 实施细则明确备付金日均余额与净资产挂钩(如500-2000亿部分按4%计算) [4] - 增资主要满足合规要求并强化风险抵御能力 [2][3] 行业竞争格局 - 财付通与支付宝合计占据90%市场份额 [5] - 抖音支付等依托股东场景资源,中小机构面临银行费率、聚合抽佣压力 [5] - 年内6家机构被注销牌照(如上海润通实业、得仕股份),多为预付卡企业 [5] 未来发展趋势 - 跨境支付或成重点投入方向 [6] - 行业分化持续,机构需拓展"支付+"解决方案及创新合作模式 [6] - 头部支付入口争夺仍是竞争焦点 [6]
财付通,再次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6-10 23:16
财付通增资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批准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至223亿元 [1] - 本次增资70亿元 为2024年以来的第二次增资 此前3月15日注册资本从10亿元增至153亿元 [2][3] - 增资后财付通继续保持非银行支付机构中注册资本最高的地位 [3] - 公司表示增资体现主管部门认可 将加大科技创新 支付服务质量及安全稳定方面的投入 [3] 财付通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6年8月 大股东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3] - 为微信支付 QQ钱包提供支付牌照和银行通道技术支持 [3] - 2011年5月成为首批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业务覆盖全国 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5月2日 [3] 支付行业监管动态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于2024年5月1日正式施行 要求注册资本最低限额1亿元且为实缴货币资本 [5] - 条例实施后多家支付机构开启增资潮 如抖音支付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至31.5亿元 增幅达20倍 [5] - 监管强化背景下 支付机构需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增强资本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