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定价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顶尖专家共识:资本市场不只是“晴雨表”,更是创新孵化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4:25
与会专家们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中国资本市场正站在从规模扩张到功能重塑的历史转折点上。数据显 示,当前A股总市值已突破百万亿元,但与GDP之比仍不足80%,远低于美国(223%)、日本 (178%)和印度(125%)的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北京报道 10月26日下午,北京一场以"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展望中国资本市场'十五五'"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吸引 了国内顶尖经济学者的目光。在党的四中全会刚刚闭幕、即将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稿的关键时点,这 场由万博新经济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研讨会,恰如其分地为中国资本 市场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前瞻性思考。 如何实现向两百万亿市值的跨越,如何在"十五五"期间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成为研讨会 讨论的焦点。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在发言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当我们还在为每个 市场波动而焦虑时,全球资本正在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价值。"这句话道出了当前资本市场面临的双重 挑战:一方面需要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另一方面更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对资本市场功能的认知。 认知破局:股市不是提款机,而是创新孵 ...
DLSM:高盛警告企业债信用利差逼近危机前水平 市场能放心吗?
搜狐财经· 2025-08-01 18:17
在风险资产不断刷新高点、市场乐观情绪升温的当下,高盛策略师的一份报告却犹如一盆冷水,提醒投资者不要被表象蒙蔽。 报告指出,尽管近期美国相继与多个贸易伙伴达成协议,使关税政策短期内趋于明朗,市场也暂时摆脱了对经济衰退的焦虑, 但此时掉以轻心,可能正是风险正在堆积的时刻。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企业债繁荣并非全然脱离基本面。部分大企业现金流强劲、违约概率确实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 低利差的合理性。但关键问题在于,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是否已经超出了合理区间?当风险被系统性压低时,任何一次经济或政 策预期的偏离,都会迅速放大其冲击效果。 信用利差所释放的"繁荣信号"看似诱人,但高盛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在多重不确定性尚未解除的背景下,继续维持基本的风 险对冲策略,可能是投资者避免下一轮市场巨震的关键防线。资产价格可以暂时脱离基本面运行,但市场周期终将回归常识 ——真正的风险,往往来自看似最"安全"的时刻。 最具警示意义的信号之一,是全球投资级企业债的信用利差——这一衡量企业违约风险的关键指标——已压缩至79个基点,这 是自2007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历史并未忘记,正是在彼时,全球金融危机的阴云悄然集结。表面看,利差收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