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溢价下行
icon
搜索文档
“牛市”氛围下的两张“面孔”
经济观察报· 2025-09-11 19:16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由“广义基本面”主导,其驱动因素包括全球货币秩序重构、风险溢价下行、科技产业链价值重估等,而代表企业盈利的“狭义基本面”尚未同步跟上,市场处于估值先行的阶段[3][7][13] - 市场分化明显,主板稳健而成长板块震荡,资金在科技主题(如AI、半导体、机器人)与避险资产(如黄金)间轮动,投资者策略倾向于“防守中带试探”[7][8][11] - 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兴趣升温,南向资金持续净买入,国际对冲基金增配中国股票,美元资产信仰松动背景下,被低估的中国科技资产成为潜在替代选择[10][13][15][16] 市场行情表现 - 9月初A股经历调整后强劲反弹,9月10日至11日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深证成指单日涨3.36%,创业板指涨5.15%,全市场成交额达2.46万亿元[5] - 科技成长板块波动显著,科创综指在9月初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8.74%,但创业板指在过去4个月内上涨超55%,TMT板块市值逼近历史高位[4][12] - 市场成交活跃,融资融券余额创10年新高,小微盘指数及题材板块(如北交所、机器人、卫星通信)涨幅显著[7][12] 驱动因素分析 - “广义基本面”包含风险溢价重塑、全球资本再平衡、创新叙事回归及美元主导权边际衰退,当前行情更多由政策信号和全球流动性驱动而非企业盈利[3][13][19] - 科技产业链自主化与升级成为核心叙事,AI、算力、半导体等关键词构筑高风险偏好者的投资乐园,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受设备招标和订单验证推动[3][11][12] - 全球宏观环境变化支撑中国资产重估,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85%,多国长期国债遭遇抛售潮,资金从美元资产转向新兴市场寻求替代[10][13][15] 行业与板块动态 - 科技板块出现短期过热信号,部分核心标的(如寒武纪)多空交易意愿减弱,资金阶段性获利了结导致题材轮动(如固态电池板块单日下跌0.82%)[7][11][12] - 传统经济指标仍显疲弱,8月PPI同比下降2.9%,CPI同比转负,但核心CPI连续4个月回升,内需逐步恢复;出口同比增长4.4%,对非美市场渗透力增强[17][18] - 黄金板块走强反映避险需求,地产链指标(新房销售同比转正、建材供给回落)显示边际改善但动能不足,行情延续性依赖后续盈利验证[7][17][19] 资金流向与机构观点 - 外资持续增配中国资产,8月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股票净买入规模创近一年新高,亚洲市场风险偏好连续4个月维持高位[10][15][16] - 南向资金60日净买入额达3519.24亿元,港股与A股联动增强,创业板估值快速抬升,部分AI标的市净率突破近年高点[13][15] - 机构认为行情本质是“风险溢价下行+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未来需关注财政政策延续性与企业盈利修复的协同性,三季报业绩成关键分水岭[13][19][20]
“牛市”氛围下的两张“面孔”
经济观察网· 2025-09-11 17:19
市场行情特征 - 中国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重估与健康慢牛行情 与美国英国长期国债抛售潮形成对比[2] - 行情由"广义基本面"主导 包括宏观预期、政策信号、科技浪潮、估值扩张、风险溢价重塑、全球资本再平衡、创新叙事、产业链自主化、美元主导权边际衰退及人民币资产战略替代[3] - "狭义基本面"尚未全面实现 表现为企业盈利、行业景气度与业绩改善的滞后[3] - 市场分化明显 主板稳健而成长板块震荡 估值抬升与盈利未同步[4] 指数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初A股急跌:上证指数三日累计跌2.83% 科创综指三日累计跌8.74%[3] - 随后反弹:9月10日上证指数收3812.22点涨0.13% 深证成指收12557.68点涨0.38% 创业板指收2904.27点涨1.27% 两市成交额近2万亿元[3] - 9月11日午盘三大指数集体大涨:上证指数涨1.65% 深证成指涨3.36% 创业板指涨5.15% 全市场成交额达2.46万亿元[3] - 创业板指过去4个月上涨超55% TMT板块市值逼近历史高位 融资融券余额创10年新高[10] 板块与资金动向 - 科技板块调整中估值扩张基础仍存:9月8日上证指数涨0.38% 科创50涨0.58% 成交额2.46万亿元[5] - 小微盘指数涨幅显著 北交所、机器人、卫星通信题材领涨 黄金板块走强反映避险资金布局[5] - 固态电池板块受设备招标推动升温 涨幅集中中小市值公司及上游企业[8] 但9月10日下跌0.82%显示资金阶段性获利了结[10] - 南向资金60日净买入3519.24亿元[16] 全球对冲基金8月对中国股票净买入规模创近一年新高 总持仓量达两年峰值[16] - 亚洲市场风险偏好连续4个月高位 8月中国仓位大幅增加76个基点[16] 驱动因素分析 - 上涨底层驱动为全球货币秩序重构与中国科技产业链价值重估[12] - 风险溢价下行是主要推动力 资金流入与赚钱效应为结果而非起点[12] - 行情本质是"风险溢价下行+产业升级"双轮驱动[13] - 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与科技创新、"反内卷"、全球经贸秩序重构等外生变量相关[10] 宏观经济背景 - 8月PPI同比下降2.9% 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环比由降转平[17] - CPI同比下降0.4% 环比下降与食品价格季节性疲软相关[17] 但核心CPI连续4个月同比回升显示内需逐步恢复[18] - 出口同比增长4.4% 对非美市场渗透能力增强[18] 但需警惕四季度基数效应及季节性因素带来的回落压力[19] - 地产数据边际好转:新房销售同比转正 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速扩大 但建材、钢铁、煤炭、水泥等供给端指标回落[17] 全球市场环境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85% 西方长债市场出现抛售潮[15] - 英国、法国、日本、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10年新高[15] - 美元抛售支撑风险资产偏好 但美元净持仓处于低位需警惕[7] - 投资者对新兴市场风险偏好升温 对美股超配程度略有下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