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出海

搜索文档
餐饮出海不是“降维打击”
虎嗅· 2025-10-08 20:2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 (ID:hongcan18),作者:龙杰(印度尼西亚中国商会总会旅游饭店专委会会长),原文标题:《餐饮出海不是"降维打 击",网红模式走不远》,题图来自:AI生成 因为这个地方的市场形态是多元化的,适合各种各样的模式来探索。既有着像新加坡这类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适合中国企业出海打造品牌的理想"高地"; 也有像马来西亚这类发展水平与中国部分城市相当的市场,适合进行模式"平推";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应对复杂环境、测试抗压能力 的"挑战区"。 这种多层次、多场景的市场结构,让企业可以在不同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中,反复打磨产品、服务和运营体系。 中国餐饮出海存在巨大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试错和运营成本都非常大。接下来,我把这几年在东南亚尤其是印尼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和大家做一 个分享。 一、东南亚,成了餐企出海的试验田 今年1月,我在海外观察到一个积极的变化。通常,驻外使馆的商务对外部门会管理和指导一些当地商会或协会组织,这类组织内部往往由三类群体构 成。第一类是"被纳入管理的人",多为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成立的以省市县命名的协会,即"老乡会";第二类是商会总会要求设立 ...
深圳市烹饪协会会长刘永忠:建立稳定的供应链,是全球化的前提条件
搜狐财经· 2025-09-24 15:06
核心观点 - 餐饮企业出海需建立稳定标准化供应链体系 强大供应链既是运营保障也能创造额外盈利点 [1][3] - 餐饮品牌需提炼中国文化精髓并与目标市场人文背景高度融合 避免文化冲突同时建立亲切感与认同感 [3] - 通过培养当地员工实现本土化运营管控 提升本地市场理解并降低人力与管理成本 虽短期增加开支但长期利于合规运营与可持续发展 [3] 供应链体系建设 - 海底捞2012年进入新加坡市场 花费数年建立成熟当地供应链体系 [3] - 标准化供应链体系不仅服务自身品牌 还为内地中小出海品牌提供支持 创造额外渠道收益 [3] 文化适配策略 - 不能过度强加自身文化 尤其目标国家难以接受的部分 [3] - 不能完全隐藏品牌中国特质或核心元素 需提炼中国文化精髓进行融合 [3] - 文化融合需与目的地城市或国家人文背景高度匹配 建立文化共鸣 [3] 本土化运营管理 - 逐步培养当地员工 提升团队对本地市场理解 [3] - 本土化有助于降低人力与管理成本 [3] - 日本劳动法规定外籍员工必须参加语言培训 培训费5000元 短期增加开支但长期利于合规运营与专业化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