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等教育扩招
icon
搜索文档
奋进的女同学们:985硕士女生多了
36氪· 2025-10-29 08:08
梳理2019年至今的985高校新生数据可见,绝大多数985高校研究生("硕士+博士")招生规模已超本 科;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中,两者差距甚至在一倍以上。同时,985高校研究生扩招增速 也明显快于本科,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1万人。 在985高校的本、硕、博阶段,男女比例(男性新生/女性新生)呈现"V"形波动:本科新生中,绝大多 数985高校稳定为"男多女少",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理工类985高校的男生占比多在2/3以 上;硕士新生中,女性占比相比本科显著提升,兰州大学、南京大学等出现"硕士新生男少女多"现象; 博士新生中,男女比例再次扩大,男生新生数量再次大幅反超女性。 01 部分高校研究生新生数量过万 最近十年,"扩招"成为高校招生的主基调。 从8月中旬至今,多所985高校陆续公布2025年新生大数据。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一批高校,它们的招生数 据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内高精尖教育的趋势。 20世纪末,教育部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并将其命名为"985工程",相关高校现俗 称"985高校"。截至目前,985高校共39所。2019年11月,教育部官网 ...
奋进的女同学们:985硕士女生多了!
经济观察报· 2025-10-28 18:15
从8月中旬至今,多所985高校陆续公布2025年新生大数据。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一批高校,它们的 招生数据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内高精尖教育的趋势。 20世纪末,教育部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并将其命名为"985工程",相关高校现俗 称"985高校"。截至目前,985高校共39所。2019年11月,教育部官网提及,已将"211工程"和"985 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梳理2019年至今的985高校新生数据可见, 绝大多数985高校研究生("硕士+博士")招生规模已 超本科;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中,两者差距甚至在一倍以上。 同时,985高校研究生 扩招增速也明显快于本科,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1万人。 在985高校的本、硕、博阶段,男女比例(男性新生/女性新生)呈现"V"形波动:本科新生中,绝 大多数985高校稳定为"男多女少",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理工类985高校的男生占比多 在2/3以上;硕士新生中,女性占比相比本科显著提升,兰州大学、南京大学等出现"硕士新生男少 女多"现象;博士新生中,男女比例再次扩大,男生新生数量再次大幅反超 ...
拆解985高校招生:硕博大扩招,男女比例V型分布
经济观察报· 2025-10-27 17:50
985高校招生规模结构性变化 - 绝大多数985高校研究生(硕士+博士)招生规模已超过本科招生规模,复旦大学2025年研究生招生1.2万余人,是本科招生4300余人的近3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是本科生的2.6倍[1][4] - 多所985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1万人,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2025年研究生招生9800余人也已逼近1万人[1][7] - 2019-2025年,985高校本科生招生增速多保持在1%-4%之间,研究生招生增速多保持在4%-7%之间,未来两者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6][7]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985高校中的稀有群体,其2023年本科招生5729人仍高于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突破5000人)[5] 全国高等教育扩招趋势 - 2018年至今,全国普通本科、硕士、博士招生规模年增速分别在2%左右、5%左右、10%左右,教育层次越高扩招步伐越快[3] -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前一年的81.1万人骤增至99.1万人,同比增长22.1%,此后三年增速回落至扩招前水平[3] - 2023年全国本科招生478.2万人,研究生招生130.2万人[11] - 博士研究生持续高速扩招,2017-2023年招生规模从8.4万人增至15.3万人,涨幅大幅超过本科和硕士[8] 理工类高校博士扩招显著 - 在985高校中,理工类高校博士扩招速度最明显,2020-2025年西北工业大学博士招生从1017人增至2092人,增速超100%,大连理工大学同期增速为88.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2023年博士扩招增速均在8%以上,电子科技大学均在13%以上[9] -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博士招生规模4826人已逼近其本科招生规模4995人,近四年博士招生增速均在10%以上[9] - 2025年1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稳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9] 本硕博阶段男女比例V形分布 - 985高校本科新生中绝大多数稳定为男多女少,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男女比3.53,西北工业大学3.24,理工类高校男生占比多在2/3以上[1][13] - 硕士新生中女性占比显著提升,兰州大学、南京大学等出现硕士新生男少女多现象[1][16] - 博士新生中男生数量再次大幅反超女性,呈现V形走势,例如2025年东南大学本硕博男女比分别为2.3、1.77、2.45,华南理工大学为2.32、1.3、2.58[1][17] - 在公布数据的24所985高校中,部分理工院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男女比自2019年以来呈逐渐降低趋势[14] 扩招背后的质量与就业考量 - 研究生扩招可在短期内缓解就业压力,今年8月、9月全国城镇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分别为18.9%、17.7%[10] - 根据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推算,2040年左右中国所有考生或可上本科,30%适龄学生可读研究生,可能导致学历贬值和人才错配[11] - 高校为成为研究型大学有动力推动研究生规模超过本科,教育经费更多投向研究生,可能导致高校虚胖而非真正提升研究水平[9] - 社会正逐渐转向技能型社会,拥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更好就业,已出现本科毕业生再次接受职业教育的现象[10]
冯帅章: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17:15
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人就业值得全社会重视,但没有必要过于 焦虑。今年就业市场整体相对稳定,企业、应届毕业生、学校 都在积极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未来,应谨慎对待 高等教育扩招,需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作者: 田进 封图:图虫创意 近几年,随着应届生毕业规模与新型灵活就业群体规模不断增长,两类群体的就业现状备受关注。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历史新高,2025年预计达1222万人,较去年增加43万;另一方面,据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的最新测 算,2023年中国平台就业者总规模已达2.47亿人,占当年劳动年龄人口的28.6%,其中不乏一定比例的大学毕业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全国城镇16—24岁劳动力(不含在校生)失业率为18.9%,相比7月上升1.1个百分点,为2023年12月按新标准公布该数据以 来的新高。 冯帅章表示,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人就业值得全社会重视,但没有必要过于焦虑。今年就业市场整体相对稳定,企业、应届毕业生、学校都在积极调整 心态,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未来,应谨慎对待高等教育扩招,需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针对规模仍在持续增长的灵活就业群体,冯帅章表示,新型灵活就业中的" ...
冯帅章: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16:12
(原标题:冯帅章: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 近几年,随着应届生毕业规模与新型灵活就业群体规模不断增长,两类群体的就业现状备受关注。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历史新高,2025年预计达1222万人,较去年增加43万;另一方面,据暨南 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的最新测算,2023年中国平台就业者总规模已达2.47亿人,占当年劳 动年龄人口的28.6%,其中不乏一定比例的大学毕业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全国城镇16—24岁劳动力(不含在校生)失业率为18.9%,相比7月上升1.1个 百分点,为2023年12月按新标准公布该数据以来的新高。 冯帅章表示,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人就业值得全社会重视,但没有必要过于焦虑。今年就业市场整体相 对稳定,企业、应届毕业生、学校都在积极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未来,应谨慎对待高等教 育扩招,需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针对规模仍在持续增长的灵活就业群体,冯帅章表示,新型灵活就业中的"灵活"是一把双刃剑。为推动 新型灵活就业未来更好地发展,政策层除需大力支持平台企业与平台就业发展外,还需要积极引导灵活 就业向社保缴纳方向推进。 年轻人就业存在一定压力 大学生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