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考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高考成绩和主权货币
虎嗅· 2025-06-09 22:26
高等教育分配机制 - 文章提出两种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机制:以"高考币"定价的体系(国家统一考试)和以法币定价的体系(市场主导)[1][2] - "高考币"体系特征包括国家信用背书、标准化和强制性,确保机会平等[7][8][9][10] - 法币定价体系依赖市场机制,高校自主决定录取标准,学费反映市场估值[22][23][24] "高考币"体系分析 - 高考成绩具备主权货币属性,但缺乏价值储藏和交换自由功能[12][13] - 该体系通过年度清零机制防止优势积累,实现极致机会平等[14][16] - 社会对高考公平性高度认可,形成"唯第一学历"的共识[19][20][21] 法币定价体系特点 - 美国高校收入结构中捐赠基金+学费占比超50%,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27] - 体系催生全球顶尖高校但导致本土学生面临国际竞争压力[26][29] - 产生两极分化结果:培养顶尖人才同时存在大量教育弱势群体[30] 基础教育影响 - "高考币"体系导致基础教育陷入零和博弈,催生内卷现象[33][34] - 双减政策试图控制竞争烈度,但县域中学仍采取极端应对措施[35] - 体系灌输零和博弈价值观,影响学生长期思维模式[37][38] 高等教育问题 - 高校形成三方博弈格局,重科研轻培养导致"论文工厂"现象[41][46] - 中国SCI论文数量10年增长260%,但质量指标落后发达国家[52][54] - 研究生供需失衡使其沦为科研"耗材",学术不端频发[49][50][54] 国际化挑战 - 来华留学生占比低于10%,高校为提升排名过度优待留学生[59][62] - "学伴"事件反映本土学生在高校评价体系中被工具化[64] - 国际化需求与公平原则冲突,形成制度性套利空间[65] 改革方向 - 短期需增强本土学生话语权,实现真正的三方博弈[67] - 长期应建立多元信用体系,平衡公平与效率需求[67]
幸亏我国没有采纳这5位专家的建议,否则老百姓真的跟着遭殃了
搜狐财经· 2025-05-28 23:05
张维迎的经济观点 - 主张取消最低工资标准,认为市场自由调节薪资能降低企业成本并增加就业机会 [5][15] - 举例沿海制鞋厂因工资成本高企裁员数百人,若无最低工资限制或可雇佣更多工人 [15] - 数据显示低技能工人工资有时高于其边际产出,阻碍就业增长 [15] 郎咸平的经济观点 - 呼吁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主张通过政策调整缩小贫富差距 [7][19] - 指出中国基尼系数高达0.47,顶层1%富豪占有全国财富30%以上 [19] - 建议对高收入群体加税并补贴低收入者,但可能削弱市场激励机制 [19] 贺卫方的法律观点 - 主张废除死刑,强调生命权的神圣性和司法错判风险 [11][21] - 引用全球140多个国家废除或暂停死刑的数据 [21] - 中国社会对死刑支持率较高,超70%受访者认为死刑对恶性犯罪有震慑力 [21] 韩寒的教育观点 - 呼吁改革高考制度,推行素质教育以摆脱应试压力 [13][23] - 认为高考扼杀创造力,建议以综合评价取代统一考试 [23] - 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193万,农村考生占比约40%,高考是农村学生进入名校的主要通道 [23] 王小波的政治观点 - 提出全民直接民主,主张取消代议制让公民直接参与决策 [15][25] - 批评代议制低效,但中国人口超14亿,直接民主实施复杂度高 [25] - 瑞士等小国实行直接民主,人口仅800万且公民教育水平较高 [25] 政策影响与数据 - 2019年上海最低工资2480元/月,取消标准或致工人收入骤降 [17] - 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15.6%,激励机制受损或影响研发投入 [19] - 2020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显示就业政策保持稳定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