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高效人才战略

搜索文档
监管发布,券业新变化!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21:46
行业人员规模变化 - 截至2024年末证券公司从业人员总数33.57万人,较2021年减少7003人,降幅2.04% [2] - 头部证券公司人数占行业总人数比例提升至17.56%,反映人员向大中型机构集中趋势 [2] - 行业人员规模从2005年6.51万人扩充至2017年34.39万人后进入盘整阶段,在32-36万人区间波动 [2] 人员结构转型 - 证券经纪人缩减2.7万人,降幅达48.85% [3] - 投资顾问增加1.2万人,涨幅17.46% [3] - 证券分析师增加2140人,增幅62.46%;保荐代表人增加1406人,增幅19.02% [3] - 36岁以上从业人员占比首次突破50%,较2021年提升10.05个百分点 [4] - 具备11-19年工作经验人员占比29.58%,入职未满1年新人占比仅4.52% [4] 业务效能分析 - 投行业务人员从2.73万人增长10.6%至3.02万人,但人均营业收入从258.06万元降至116.79万元,降幅54.74% [6] - 研究与机构销售人员扩张47.29%至8562人,其中研究人员增长36.82%至6968人,机构销售团队激增121.39%至1594人 [7] - 销售人员/研究员配比从1:7.1优化至1:4.4 [7] -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净收入下降42.7%至144.34亿元,研报业务人均营业收入下滑30.10%至12.33万元 [7] 行业效能对比 - 2024年行业人均营收134.40万元,仅为头部证券公司的38% [9] - 头部证券公司人均营收和人均净利润分别为349.85万元和97.77万元 [9] - 头部证券公司投行业务人均营收约177万元,不足高盛集团同期810万元的四分之一 [9] 合规管理状况 - 2021-2024年违法失信人次合计1619人次,年度数量从276人次增长至557人次,涨幅101.81% [10][12] - 2024年违规炒股占比23.52%,较2021年上升12.29个百分点 [10] - 投行业务相关违规占比37.70%,较2021年下降12.3个百分点;经纪业务相关违规占比13.11%,下降6.82个百分点 [10]
券商从业人员向“高质高效”转型
证券日报· 2025-08-18 00:43
行业人员结构变化 - 券商从业人员总量从2021年末的33 57万人减少至2024年末的33 57万人,降幅2 04%,行业进入存量盘整阶段 [1][2] - 头部券商人员规模逆势增长11 45%至14216人,占行业总人数比例提升至17 56%,呈现向大中型券商集中趋势 [2] - 证券经纪人数量缩减2 7万人(降幅48 85%),投资顾问增加1 2万人(涨幅17 46%),证券分析师和保荐代表人分别增长62 46%和19 02%,反映财富管理转型加速 [2] - 36岁以上从业人员占比首次突破50%(较2021年提升10 05个百分点),11-19年经验人员占比29 58%,队伍经验化特征显著 [2] 人力效率表现 - 头部券商人力成本占比稳定在32%-38%,较行业均值低10-15个百分点,人均营收与净利润达行业2-3倍 [3] - 头部券商每元工资利润率维持在86 48%-119 91%,比行业均值高10-40个百分点 [3] - 经纪业务人均营收回升至87 55万元,超越2021年水平,投行业务人均营收下降54 74%至116 79万元 [4] - 资管业务人员增长至7073人,人均营收止跌回升,自营业务中债券投资人员增长25 06%,量化与衍生品人员分别微增6 96%和8 23% [5][6] 业务线调整动态 - 经纪业务人员总量减少18 13%至14 61万人,证券经纪人占比大幅下降,投资顾问占比提升 [4] - 投行业务人员增长10 6%至3 02万人,但人均营收下滑显著,显示人员储备饱和 [4] - 研究与机构销售人员扩张47 29%至8562人,研究人员增长36 82%,机构销售团队激增121 39% [6] - 研报业务人均营收下滑30 1%至12 33万元,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净收入下降42 7%至144 34亿元 [6] 未来发展方向 - 头部券商投行业务人均营收177万元,仅为高盛集团810万元的四分之一,需加强核心业务人才能力建设 [7] - 信息技术和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需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跨境培养机制 [7] - 中小券商人均营收134 4万元仅为头部券商的38%,需探索差异化经营路径 [8] - 行业需深化职业道德建设,应对违规炒股、投行及经纪业务违规频发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