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转型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证券刘冰:战略引领铸就卓越治理 财富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8:42
"我们注重战略的连贯性和执行力,公司的战略规划不仅是业务发展的指南,也是治理能力提升的框 架。同时,战略的落地也依赖于清晰的路径和资源整合能力。"刘冰向记者表示,公司近年来以"打造现 代一流投资银行"为战略目标,推动体制机制全面优化,成效显著。 在差异化竞争方面,中国银河证券着力发挥国有平台特色和资源协同优势。刘冰表示:"我们依托股东 背景,在中投系统内推动资源整合与业务联动,同时结合公司成立25年来所积累的队伍、客户与文化基 础,构建差异化的综合竞争力。"此外,公司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设置业务考核机制,将践行金融"五篇大 文章"落实为具体经营举措,推动各业务条线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自身发展。 在提升治理透明度方面,刘冰认为,作为上市公司,与市场保持高效沟通至关重要。"我们坚持信息的 准确、及时披露,并积极通过媒体传递公司价值理念。治理不仅是制度设计,更是一种责任践行。"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当下,财富管理转型是证券行业的大势所趋,中国银河证券在此领域布局早、步伐稳,已建立起显著的 行业优势。刘冰介绍,自2019年启动从传统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以来,公司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 ...
中国银河证券刘冰:战略引领铸就卓越治理,财富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7:09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更加凸显。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银河 (601881)证券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与生态构建,充分展现了国有金融机构的责任担 当。 中国银河证券执委会委员、业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刘冰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银 河证券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为战略规划目标,通过提升治理能力、深化财富管理转 型、实施"星耀领航计划"服务科技创新,在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高质量 发展。 战略引领打造核心竞争力 作为A+H股上市券商,中国银河证券始终将治理能力视为企业发展的根基。谈及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 心驱动力,刘冰将其归因于清晰而坚定的战略引领。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中国银河证券践行战略规划、成立25周年的关键时点。近年 来,中国银河证券始终以"金融报国、客户至上"为使命,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为战 略规划目标,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主要业务收入与行业排名持续提升。 "我们注重战略的连贯性和执行力,公司的战略规划不仅是业务发展的指南,也是治理能力提升的框 架。同时,战略的落地也依赖于清 ...
战略引领铸就卓越治理 财富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1-05 07:00
● 本报记者 徐昭 刘英杰 战略引领打造核心竞争力 作为A+H股上市券商,中国银河证券始终将治理能力视为企业发展的根基。谈及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 心驱动力,刘冰将其归因于清晰而坚定的战略引领。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中国银河证券践行战略规划、成立25周年的关键时点。近年 来,中国银河证券始终以"金融报国、客户至上"为使命,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为战 略规划目标,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主要业务收入与行业排名持续提升。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更加凸显。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银河证券 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与生态构建,充分展现了国有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 中国银河证券执委会委员、业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刘冰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银 河证券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为战略规划目标,通过提升治理能力、深化财富管理转 型、实施"星耀领航计划"服务科技创新,在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高质量 发展。 在科技金融领域,公司的实践尤为突出。"一方面,在财富条线,我们通过股票质押等方式,为优质的 科技型上市公司提供 ...
战略引领铸就卓越治理财富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4:17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更加凸显。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银河证券 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与生态构建,充分展现了国有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 中国银河证券执委会委员、业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刘冰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银 河证券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为战略规划目标,通过提升治理能力、深化财富管理转 型、实施"星耀领航计划"服务科技创新,在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高质量 发展。 ● 本报记者 徐昭 刘英杰 战略引领打造核心竞争力 作为A+H股上市券商,中国银河证券始终将治理能力视为企业发展的根基。谈及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 心驱动力,刘冰将其归因于清晰而坚定的战略引领。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中国银河证券践行战略规划、成立25周年的关键时点。近年 来,中国银河证券始终以"金融报国、客户至上"为使命,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为战 略规划目标,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主要业务收入与行业排名持续提升。 "我们注重战略的连贯性和执行力,公司的战略规划不仅是业务发展的指南,也是治理能力提升的框 架。同时,战略的落地 ...
国盛证券正式揭牌 系江西唯一省属上市证券公司
搜狐财经· 2025-11-04 09:47
锚定差异化发展,取道特色化经营。回归国资以来,国盛证券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紧紧围绕我省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决策部署,积极融入我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 设"1269"行动计划和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推动构建"投研、企研、政研"三研协同机制,探 索创新"投研+投资+投行"三轮驱动模式,为客户提供涵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发展规划、金融招 商、产业基金、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一揽子、定制化、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自2023年以来,国盛证 券合计服务各类企业股债融资超340亿元。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成效显著。国盛证券积极作为,推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走深走实,持续 健全完善现代国有金融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积极服务省 内重大企业与项目,为多家地方平台及上市公司提供专业财务顾问与金融服务,通过举办高端论坛、提 供智囊支持等方式,深度参与地方经济决策,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金融支 持。凭借过硬的综合业务能力和良好的成长潜力,获评"新锐财富经纪商君鼎奖""金牛成长证券公 司""江西省服务业龙头企业"等称号。 金秋豫章,国 ...
证券行业2025年三季报总结:资本市场持续活跃,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62%
东吴证券· 2025-11-03 18:02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持续活跃,2025年前三季度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62%,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25% [1] - 上调全年盈利预测,预计行业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7% [1][7] - 日均股基交易额达18723亿元,同比增长109%,市场交投活跃度大幅回升 [1][6] - 费类业务几乎全线增长,自营业务弹性大,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42% [2] - 行业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大型券商优势显著,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7] 市场环境与交易活跃度 - 2025年前三季度日均股基交易额18723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三季度日均24076亿元,同比增长208%,环比增长67% [6][12] - 2025年10月日均股基交易额25606亿元,同比增长14% [12] - 沪市投资者平均每月新开户数247万户,同比增长46%,第三季度平均每月新开户数270万户,同比增长79% [6][1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融资余额23784亿元,同比增长66%,融券余额158亿元,同比增长66% [6][15] - 2025年前三季度平均维持担保比270%,较2024年提升22个百分点,两融余额25066亿元,较年初增长34% [6][17] IPO与再融资市场 - 2025年前三季度共发行119家IPO,募资规模773亿元,同比增长16%,平均每家募资规模6.5亿元,同比增长40% [6][21] - IPO项目撤否率22%,较2024年的54%大幅下降 [21] - 再融资募集资金7981亿元,同比增长573%,其中增发7475亿元,同比增长687% [6][25] - 债券发行规模12.1万亿元,同比增长22%,公司债、金融债券和ABS分别增长19%、23%和21% [6][26] 权益与债券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万得全A指数上涨26.43%,去年同期上涨8.25%,创业板指上涨51.20%,去年同期上涨15.00% [6][30] - 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2.19%,去年同期上涨2.70% [6][30] - 权益类公募基金发行回暖,股票+混合类基金发行规模4326亿份,同比增长184%,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3850亿份,同比下滑43% [6][33] 上市券商经营业绩 - 50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4522亿元,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1831亿元,同比增长62% [6][38] - 第三季度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25%,扣非后同比增长85% [6][38] - 平均ROE为5.51%,同比增加2.65个百分点,平均杠杆率3.45倍,较年初的3.34倍小幅提升 [6][39] 业务收入结构 - 经纪业务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74%,但增幅低于交易额增速,主要因基金费改后分仓佣金下滑 [2][44] - 投行业务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23%,受益于再融资触底回暖 [2][46] - 资管业务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2%,资管规模7.4万亿元,同比增长2% [2][53] - 自营投资净收益195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季度777亿元,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16% [2][55] - 收入结构占比:经纪29%、投行6%、资管8%、利息9%、自营48% [41] 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建议 - 监管鼓励券商并购重组,打造一流投行,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62][63] - 券商通过做市业务、投顾业务和数字化转型实现内生增长 [69][70][71] - 预计2025年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47%,经纪业务收入增长66%,投行业务增长18%,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增长12%,资管业务增长8%,自营业务增长50% [7][73] - 重点推荐中信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东方证券、东方财富、指南针、湘财股份等 [1][7][76]
国联民生(601456):静待整合潜力释放
新浪财经· 2025-11-02 16:29
公司公布2025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收入60.38 亿元,同比+201%(25Q1完成民生证券并表,但历史财务 数据未追溯调整,因此同比增速不具可比性,后同);归母净利润17.63 亿元,同比+345%。Q3 单季度 归母净利润6.36亿元,同比+106%,环比-15%。Q3 经纪业务收入显著增长,同时公司业务整合有序推 进,民生证券客户与业务迁移并入国联民生承销保荐(原华英证券),投行业务收入有望稳步增长。 AH 股均维持买入评级。 金融投资资产环比小幅下滑 盈利预测与估值 25Q3 以来权益市场景气度持续上行、但债券市场震荡调整,我们下调公司投资收入等假设。预计2025- 2027 年EPS 分别为0.42/0.48/0.55 元(前值0.45/0.50/0.58,下调6%/5%/4%),2026 年BPS 为9.52 元。 A/H 可比公司2026E PB Wind 一致预期均值分别为1.26/0.79 倍,考虑到公司合并后补强投行业务,协同 效应有望逐步显现,给予目标PB 溢价至1.6/0.8 倍,目标价人民币15.23 元/8.35 港币(前值为16.56 元/9.07 港币,对应2025EPB 为 ...
银行“大零售“调整之际 招行:提升市场份额目标不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0:3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10月31日上午,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 HK)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携资产负债部、财务会计部、公司金融总部、零售金融总部、财富平台部、风险管理部等部分负责人,直面零售信贷、 净息差、信用卡、子公司、国际化业务等市场关切。 10月31日收盘,招商银行A股报收于40.89元,下跌0.75%,市净率0.95,市值1.03万亿。 提升零售资产市场份额目标不变 此前10月29日晚,招商银行已披露2025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514.20亿元,同比下降0.51%;实现净利润1137.72亿元,同比增 长0.52%。 当前,银行业零售信贷的投放压力及风险压力仍存。在谈及对以量补价、风险下沉的看法时,彭家文表示,目前零售资产需求、减费等因素都 在客观上对招行的经营造成了一定压力,总体营收和利润依然承压。 彭家文表示,除了大家常提的"以量补价"外,风险下沉即是"以险换价",并非招行追求的目标。以量补价的逻辑出发点是做好量价平衡,以高 值的量增长弥补收益下降的不足。但以量补价绝对不能以牺牲风险来实现量的增长去弥补价的平衡。 ...
张家港行2025三季报:业绩稳中提质,普惠金融与资产质量双轮驱动
全景网· 2025-10-31 19:56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76亿元,同比增长1.1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5.72亿元,同比增长5.79%,扣非后净利润为15.74亿元,同比增长8.44%,显示主营业务内生性增长动力强劲 [2]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5.77亿元,同比增长6.99%,单季增速高于累计增速 [2] - 年化总资产收益率(ROA)为0.96%,较去年全年水平有所提升 [2]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御能力 - 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94%,与年初和去年同期水平持平,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拨备覆盖率为355.05%,虽较年初的376.03%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350%以上的极高水平,远高于150%的监管要求 [3] - 关注类贷款占比从年初的1.56%下降至1.28%,减少了0.28个百分点,预示潜在风险压力减小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06%、12.32%和13.49%,全面满足并大幅超出监管底线 [5] 业务规模与战略布局 - 报告期末贷款总额达1463.11亿元,较年初增长89.95亿元,增幅6.55% [7] - 公司贷款及垫款余额823.71亿元,较年初增长12.86%,成为拉动资产规模增长的主引擎 [7] - 母公司制造业贷款余额358.67亿元,较年初增长26.89亿元,增幅8.1% [8] - 母公司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52.44亿元,较年初提升57.17亿元,增幅7.19%,增速均超过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8] 普惠金融与新兴业务 - 母公司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高达1247.8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90.34%,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0.53个百分点 [8] - 母公司绿色信贷余额52.98亿元,较年初激增21% [8]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2.04亿元,较年初增长19.42%,两者增速均远超贷款平均增速 [8] - 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代销业务规模达到43.43亿元,较年初增长26.9亿元,增幅高达162.73%,理财余额244.34亿元,较年初提升14.85% [9] 资本实力与经营基础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攀升至203.50亿元,较年初增长3.18% [2] - 每股净资产增至7.51元,资本内源性补充能力持续增强 [2]
东方证券(600958):各业务线环比均实现增长,自营仍是业绩支撑
西部证券· 2025-10-31 19: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各业务线环比均实现增长,自营业务仍是业绩主要支撑 [1][3]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08亿元和51.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3%和54.8% [1][6] - 报告上调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0.54亿元,同比增长80.7% [3]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6.47亿元,环比下降18.8%,但同比增长38% [1][6] - 2025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ROE同比提升2.19个百分点至6.4% [1][6]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剔除客户资金后的经营杠杆为3.86倍,较年初提升3.4% [1][6] - 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7.74个百分点至49.0% [1] 收费类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经纪、投行和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23.81亿元、11.71亿元和9.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1%、41.1%和下降4.3% [2] - 2025年上半年末客户资金账户总数达313.9万户,较年初增长7.52% [2]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日均交易额(ADT)同比增长107%,预计公司客户数量延续增长 [2] -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完成IPO项目3单,规模排名行业第9;债券承销总规模4472亿元,同比增长18.00%,市场排名第9 [2] - 2025年第三季度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72亿元,环比增长24.2%,同比增长21% [2]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东证资管、汇添富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AUM分别较年初增长22%和30% [2] 资金类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和投资业务收入分别为7.78亿元和70.1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1%和增长57.8% [3] - 利息净收入下滑主要系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3]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融出资金356.45亿元,较年初增长27.1%,两融市占率为1.5%,较年初持平 [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自营投资收益24.23亿元,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25% [3]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TPL)规模较年初增长21.7%,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较年初增长40.6%,主因持有的非交易性股票及永续债规模增加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234.62亿元,同比增长22.3% [4]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0.54亿元,同比增长80.7% [4]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0.71元,市盈率(P/E)为15.93倍,市净率(P/B)为1.17倍 [4] - 对应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A股/H股市净率分别为1.17倍和0.79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