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询价转让

搜索文档
制度创新与市场需求共振 2025年A股询价转让“井喷”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2:20
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截至10月13日,2025年A股市场已有128家上市公司公告139次询价股份转让计划,累计转让金额达589.74亿元 [2] - 2025年询价转让规模相比2024年全年(62次,146.32亿元)呈现井喷式增长,公告次数和金额均大幅增加 [2] - 自2020年试点以来,询价转让次数和金额持续增长,次数从2020年的3次增至2024年的62次,金额从34.08亿元增至146.32亿元 [4] 行业分布特征 - 自2020年以来,出现询价转让的190家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其中电子行业有58家公司数量最多 [4] - 按转让金额计算,电子行业以357.85亿元居首,计算机行业(182.3亿元)和非银金融行业(92.42亿元)紧随其后,医药生物、电力设备、通信等行业金额均超过50亿元 [4] - 2025年行业格局出现变化,非银金融、通信、医药生物等行业转让金额呈爆发式增长,其中非银金融的增长主要由东方财富股东两次转让合计超90亿元驱动 [5] 公司市值维度分析 - 2025年139次询价转让中,市值小于100亿元的公司转让次数为82次,占比58.99%,显示小市值公司更频繁使用该工具 [5] - 从转让金额看,市值大于500亿元的大公司虽仅13次转让,但金额达303.71亿元,占2025年总金额的51.5%,呈现大市值金额主导的特征 [5] - 市值小于100亿元的公司,其询价转让金额占比仅为14.80% [5] 典型案例分析 - 互联网金融龙头东方财富市值超4000亿元,其股东陆丽丽、沈友根拟合计转让价值58.02亿元股份,沈友根年内已两次启动询价转让,累计规模超过90亿元 [3] - 新易盛实控人高光荣通过询价转让1143.07万股,价格初步定为328元/股,总金额37.5亿元,受让方为16家机构投资者 [4] 制度优势与市场驱动因素 - 询价转让是注册制下的创新性制度安排,其制度设计的阳光化有效防范不规范行为,有利于资本市场市场化、法治化建设 [2] - 机制相对灵活且对市场冲击较小,在合规、有序、可预期的前提下,成为股东实现股权退出的优选工具 [6] - 机构投资者规模持续提升,截至8月末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6万亿元,为询价转让提供了更强的承接能力 [6] 对参与方的价值 - 对减持方,通过券商协助进行标准化询价,有效规避暗箱操作风险,提供可预期、规范化的退出渠道 [9] - 对受让方,市场化询价形成透明公平的交易环境,减少信息不对称,且平均折扣率从2020年的8.7%攀升至2025年的约19%,吸引力增强 [6][9] - 对二级市场,询价转让对股价影响更为平缓,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保障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9]
A股询价转让热度攀升! 年内近50家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公告
环球网· 2025-06-17 11:07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询价转让机制从科创板延伸至创业板,A股市场今年以来掀起询价转让热潮。数据 显示,截至6月16日,已有4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公司股东询价转让公告,以公告日当天收盘价计算的转让股份市值 合计达到209.11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发布询价转让公告的公司数量增加了23家,转让股份市值增长了 88.06%。 据开源证券研究,询价转让制度实现了上市公司股东、受让投资机构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共赢。对减持方而言, 询价转让较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节奏更快,且允许多方共同转让或受让,整体减持效率更高。对受让方而 言,询价转让70%的折扣底价较定增更高,且单次转让份额大,可较快完成建仓。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询价 可减少减持对公司股价、指数的冲击,6个月锁定期可引导长期投资者进入。 而行业分布方面,半导体板块成为询价转让的主力军。自询价转让机制落地以来,截至目前,A股市场共有210笔 询价转让交易。其中,有74笔来自电子行业,占比达35.24%。此外,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分别有34 笔、25笔、21笔询价转让交易,占比分别为16.19%、11.90%、10%。(南木) 值得一提的是,询价转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