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技术平台

搜索文档
创新药出海再下一城!先声药业(02096)与NextCure达成重磅合作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19:30
海外授权合作 - 公司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NextCure签署许可协议,授予后者靶向CDH6的创新抗体偶联药物SIM0505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利 [1] - 协议还包括公司向NextCure提供自有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载荷技术,用于其另一款临床前阶段新靶点ADC产品的研发 [1] - 公司有望获得最高达7.45亿美元的款项,包括首付款、开发及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大中华区以外市场净销售额最高达双位数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1] - 这是公司今年达成的第二项海外授权,1月13日公司与艾伯维就三特异性抗体SIM0500达成潜在交易额达10.55亿美元的海外权益许可选择权合作 [2] 研发实力与平台验证 - CDH6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抗肿瘤新药靶点,目前全球尚无靶向CDH6的药物上市 [2] - 此次合作验证了公司ADC技术平台的创新价值,标志着公司具备与国际顶尖药企同台竞技的研发实力 [2] - SIM0500通过独特的T细胞衔接器技术激活免疫系统,针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已在中美同步开展I期临床,并于2024年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2] 全球化布局与研发投入 - 公司已构建覆盖全球的创新研发网络,在波士顿、上海、南京、北京设立四大创新中心 [2] - 公司与麻总百瀚、哈佛医学院等全球顶级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在伦敦、新加坡等地设立分公司,在中国香港设立协同创新中心 [2] - 近五年研发投入超80亿元,成功打造了包括ADC、蛋白质工程、AI药物发现等核心技术平台 [3] - 自主研发的脑卒中创新药先必新注射液已在中国上市,先必新®舌下片正在美国开展临床研究,已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证 [3]
剧透50亿美元BD,石药集团正迎来ADC平台价值重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9:57
核心观点 - 石药集团正与多家独立第三方就三项潜在授权合作进行深入磋商,涉及核心产品EGFR-ADC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三项潜在交易合计可能达到约50亿美元 [1] - 资本市场对BD消息反应积极,公告披露后石药集团盘中涨幅一度超12% [1][5] - 市场对石药集团的价值判断存在分歧,一方认为其ADC平台价值被低估,另一方则担忧传统仿制药业务受集采冲击且创新药管线尚未形成足够支撑 [1][4]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1.9%,抗肿瘤业务跌去近65.7%,若剔除7.18亿元的授权收入,成药业务下滑比例进一步扩大 [1][6]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13.02亿元,同比增长11.4%,占成药收入的23.7% [7] 潜在授权交易 - 三项潜在交易中的其中一项目前已处于后期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6月完成 [1] - 每项潜在交易项下,可能的潜在首付款、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及潜在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合计可能达到约50亿美元 [1] - 交易条款尚未最终确定,也未签署具约束力协议,仍存在不确定性 [2] - 公司主动披露BD进展,或证明其ADC技术平台已获得市场认可 [1] 市场反应与争议 - 公告披露后石药集团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2%,截至发稿报价8.1港元 [5] - 市场对石药集团的价值判断存在分歧,部分投资者认为其ADC平台价值被低估,另一部分则担忧传统业务下滑及创新药管线支撑不足 [1][4] - 业内人士指出,首付款比例及里程碑支付的具体条件才是衡量交易质量的关键 [4] - 公司披露BD事宜可能是为回应市场关切,而非单纯对冲业绩压力 [3] 公司业绩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70.15亿元,同比下滑21.9%;净利润14.78亿元,同比下降8.4% [6] - 成药业务收入55亿元,同比下滑27.3%,其中抗肿瘤业务下降65.7% [6] - 原料药板块逆势增长14.6%,维生素C产品收入增长25%至6.08亿元,抗生素业务保持3.3%的稳定增长 [6] - 功能食品业务受咖啡因市场疲软拖累,收入下滑8.9% [6] 研发与创新药管线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13.02亿元,同比增长11.4%,占成药收入的23.7% [7] - 目前有近90个产品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其中10个已递交上市申请,超30个重点产品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7] - 今年以来已有2款创新药获批上市,3项产品获得突破性治疗认定 [7] - 大分子领域10余个ADC产品已进入不同临床阶段,小分子领域自主开发的AI小分子药物设计平台已产出临床前阶段产品 [7] 未来展望 - 市场机构预计公司业绩将在二季度开始走出低谷,全年有望达成更多重磅BD交易 [8] - 管理层预期后续季度将实现环比增长,创新药管线的重估潜力值得期待 [8] - 随着BD交易的推进和经营效率优化,公司业绩将逐季改善 [8] - 未来半年,随着谈判进展的推进和临床数据的更新,公司转型成效或将更加明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