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首次覆盖国内领先MRO在线采销平台震坤行,看好AI+数字化打造成长型智慧供应链
格隆汇· 2025-07-02 14:4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工业非生产性物料(MRO)在线采销平台,产品线及SKU数量行业领先 [1] - 公司拥有震坤行、工邦邦两大电商平台,提供自营模式(1P)和平台模式(3P)的一站式MRO采销服务 [1] - 公司产品线覆盖五大MRO品类,总计32条产品线、1720万SKU [1] - 截至2024年,公司总GMV达到104.8亿元 [1]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数字化MRO采购市场规模约4000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6000亿元,对应CAGR为10.6% [2] - 2024年数字化MRO采购服务渗透率约为9.5%,低于美国同期的逾15% [2] - 美英日三国代表性工业品电商平台年营收规模在170-1500亿元人民币区间 [2] - 未来中国数字化MRO市场有望跑出多个年营收超百亿的赛道头部平台 [2] 公司竞争优势 - 具备完备的仓配履约体系,前置仓解决客户库存管理痛点 [2] - 定制化服务契合大型客户需求 [2] - 数字化能力让公司从电商向综合服务平台延展业务,通过智能化手段链接上下游企业的生产、采购、库存系统 [2] - 已开发包括AI推品大脑、比价助手、商品力大脑等十余款Agent应用,涵盖MRO工业品电商全流程 [2] 未来发展 - 公司有望凭借优秀经营能力维持收入稳健增长并逐步实现盈利 [1] - 现阶段将AI应用作为拓客手段,未来相关研发投入有望进一步增加 [2] -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开发AI应用以拓展客源 [1]
德生科技“AI+数字化运营”赋能北京就业市场
证券日报网· 2025-07-01 20:11
招聘活动成效 - 公司通过"直播带岗+AI智能服务"双引擎模式赋能招聘活动,多平台联动直播带岗,搭建高效沟通渠道[1] - 已助力顺义举办14场直播带岗活动,累计吸引超33万人次观看,视频播放量达67万次,单场最高在线人数1.9万,收获简历1034份[1] - 参与27场招聘会,服务覆盖2204家企业及11375名求职者[1] 创新招聘场景 - 通过"走播探岗"模式带领线上观众"云逛"招聘会,沉浸式展示工作场景与企业文化[2] - 提供"微课堂"等技能培训、简历优化服务,构建"就业服务零距离"新格局[2] AI技术应用 - 推出"顺义就业小助手",为2500余家企业及3900名求职者提供综合服务超2.9万次,推荐简历与岗位超1.4万个,促成400余人就业[2] - "就业小智"AIAgent实现"千人千面"智能岗位匹配、职业规划、AI模拟面试等服务,生成个性化方案[2] 业务发展展望 - 数字化就业运营服务在顺义区形成规模化应用,标志技术落地与运营体系迈向成熟阶段[3] - 未来将持续强化AI赋能,优化全链条服务流程,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3]
最新业绩出炉!苏宁定下2025年目标:经营层面实现全面盈利
第一财经· 2025-04-29 23:1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改善,但核心业务走出亏损泥潭仍需更多时间,2025年目标是在经营层面实现全面盈利,同时面临电商平台竞争压力 [1][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94亿元,同比增长2.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6万元,较同期扭亏为盈,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率较期初减少0.2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仍亏损1.99亿元 [1] - 一季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604万元,债务重组损益6681万元 [1] - 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4.67%,主要因报告期内国补应收款增加 [1] - 报告期内加强竞争性产品销售,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1.97% [4] 发展目标与策略 - 2025年目标是在经营层面实现全面盈利 [3] - 2025年从五方面重点发力,全面升级重构企业自营能力,提升全渠道销售,强化服务提升品牌,通过AI+数字化双轮驱动效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激励机制 [3] 门店经营 - 一季度通过新开、重装店面实现门店销售增长,整体门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3%,可比门店收入同比增长23.3% [3] - 2025年围绕“一大一小”两种业态做深做透,核心大店加强新质产品宣发、提高经营效率,小型店面扩大网络覆盖,通过零售云加强县镇市场渗透 [3] 面临挑战 - 核心业务走出亏损泥潭仍需更多时间 [1] - 需应对电商平台等竞争对手的压力,考验从“线下”体验对抗“线上”性价比的能力 [4]
NFC潮再起,很多场景值得重来
远川研究所· 2025-03-08 09:35
从现金支付到扫码支付,人们早已习惯解锁手机、打开软件、找到付款码的生活。不曾想,随着NFC技 术的叠加热,掏出手机、解锁后"碰一下"的支付体验,开始流行起来。 从原理上来说,NFC 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工作范围限制在 4 厘米左右,远远小于人们的日常社交 距离,因此具备更强的隐私性和安全性。近场工作一方面天然杜绝了用户一不小心把照片发给了一车厢 的蓝牙,一方面也把设备间的连接速度加快到了十分之一秒左右,使得顶级黑客也几乎无法在极限时间 里破解加密信息。 人们也许会对技术原理感到陌生,但是它的便捷性之高早在无形之中让人们接纳并依赖这项技术,NFC 也早已成为了人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加速器":从带手机、钱包、钥匙、身份证出门到只需要带手机出 门,智能手机+NFC芯片集成了公交、门禁、支付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些趋势,往往在不经意中就开始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不久前央视《真相来了》节目曝光了个别自媒体的摆拍造谣套路,公安机关 第一时间调查,造谣者也被行拘。这一次,被自导自演、博取流量自媒体盯上的是NFC行业,一个可能 很多人乍一听觉得遥远、细想一下其实不远的行业。 实际上,NFC行业在海外已经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