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存储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华安证券:给予北京君正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9 14:25
核心观点 - 华安证券给予北京君正"买入"评级,认为行业市场逐步回暖,公司产品周期即将开启新一轮成长[1][2] - 公司1Q25营业收入10.6亿元(YoY+5.3%,QoQ+4.8%),归母净利润0.74亿元(YoY-15.3%,QoQ+19.6%),扣非净利润0.66亿元(YoY-18.8%,环比扭亏)[1][2] - 单季度毛利率36.4%(YoY-1.0pct,QoQ+1.9pct),经营情况显现转好态势[2] 分产品线表现 计算芯片 - 1Q25收入2.7亿元(YoY+12.4%,QoQ-2.7%),主要应用于IPC市场,当前算力1T+[3] - 计划年底推出T42芯片(算力2T+),未来IPC领域目标2T-4T,NVR领域规划8T-16T算力支持[3] 存储芯片 - 1Q25收入6.6亿元(YoY+3.4%,QoQ+9.9%),面向汽车/工业/医疗等高端市场[4] - 行业需求复苏迹象明显:TI法说会显示工业市场环比高个位数增长,汽车市场低个位数增长[4] - 21nm/20nm、18nm、16nm工艺DRAM新品预计2025年送样,2026年有望开启新成长周期[4] - 布局3D AI DRAM产品,应对AI算力设备对高带宽低功耗存储的需求[5] 模拟与互联芯片 - 1Q25收入1.2亿元(YoY+12.3%,QoQ-4.0%)[5] - 车载LED驱动芯片渗透率持续提升,消费类市场覆盖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场景[5] - 车规级互联芯片GreenPHY产品获新客户导入,部分Tier1厂商方案已落地[5]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6/7.0/10.5亿元,对应EPS 0.96/1.45/2.17元/股[6] - 按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计算PE为67.8/45.0/30.1倍[6] - 90天内9家机构给出评级(8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84.31元[9]
北京君正(300223):行业市场逐步回暖,静待产品周期花开
华安证券· 2025-04-29 14: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由“增持”评级调整至“买入”评级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北京君正主要下游开始逐步回暖,经营情况显现出转好态势,随着新制程DRAM的开发送样,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5][10] 报告关键内容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收盘价65.35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95.67/42.80元,总股本482百万股,流通股本420百万股,流通股比例87.13%,总市值315亿元,流通市值274亿元 [1] 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4.8%,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15.3%,环比增长19.6%,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18.8%,环比扭亏,单季度毛利率36.4%,同比下降1.0pct,环比增长1.9pct [4][5] 分产品线情况 - 计算芯片1Q25收入2.7亿元(YoY+12.4%,QoQ - 2.7%),主要是T系列芯片,应用于IPC市场,未来将加大算力投入,预计年底推出的T42能达到2T以上 [6] - 存储芯片1Q25收入6.6亿元(YoY+3.4%,QoQ+9.9%),面向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及高端消费类市场,随着行业复苏,今年会迎来修复性增长,基于新工艺的DRAM新产品预计2025年提供工程样品,有望2026年带动公司进入新成长周期,还进行了3D AI DRAM产品市场布局 [7][8] - 模拟与互联芯片1Q24收入1.2亿元(YoY+12.3%,QoQ - 4.0%),车载LED驱动芯片市场空间不断成长,公司产品在汽车和消费类市场应用良好,互联芯片主要为车规级,GreenPHY产品有新客户设计导入 [8][9] 投资建议及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6、7.0、10.5亿元,对应EPS为0.96、1.45、2.17元/股,对应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PE为67.8、45.0、30.1倍 [10]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13、47.29、55.50、66.47亿元,收入同比分别为 - 7.0%、12.3%、17.3%、19.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66、4.64、7.00、10.46亿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为 - 31.8%、26.7%、50.8%、49.4% [12]
海力士HBM,重大调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13 11:45
SK海力士HBM业务战略重组 - 公司将高带宽存储器(HBM)开发组织拆分为客户定制型(C-HBM)和标准型(S-HBM)两大方向,实施差异化战略以巩固技术领导力并扩大市场份额 [1] - 重组前由单一团队负责全流程开发,因技术复杂度提升决定分离开发体系,两个团队均隶属封装产品开发本部并由封装开发部门统一管理 [1] - C-HBM团队专注为英伟达等核心客户开发超高性能定制产品,S-HBM团队侧重通用性、良率和大规模供应能力 [2] 双轨战略的技术与市场意义 - C-HBM要求针对客户带宽、电力效率等需求快速响应,S-HBM瞄准AI服务器及科技公司自研芯片的通用市场需求 [2] - 组织分离标志着HBM技术路线正式分岔,公司计划通过C-HBM提升盈利能力和技术壁垒,通过S-HBM扩大出货量和市占率 [2] - 行业认为双轨制将显著提升开发速度和技术响应能力,强化公司在AI存储市场的主导权 [2][3] HBM4技术进展与市场表现 - 第六代HBM4采用12层堆叠设计,数据处理速度超2TB/秒,较HBM3E提升60%以上,可1秒处理400部5GB高清电影 [3] - 样品已交付英伟达,公司通过设备、工艺全方位布局加速技术领先,与三星、美光拉开差距 [3] - 当前SK海力士HBM全球份额突破50%,带动DRAM业务登顶行业第一,2024年Q1超越三星成为DRAM营收榜首 [3] 组织架构与研发体系 - 封装开发部门下设先进封装开发本部和封装技术开发本部,分别负责前沿技术开发和基础工艺研发 [1] - 此次重组聚焦客户响应与产品设计,是公司核心执行组织的重要调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