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成像引擎
icon
搜索文档
L3智驾告别「夜盲症」,「深知未来」AI成像引擎已在广汽应用|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6-04 08:06
智能汽车与AI算法载体 - 智能汽车将成为未来AI算法的最大载体[3] - 2025年是智能驾驶技术爆发年,整车智能化技术将集中涌现[6] - 感知精度和稳定性成为智能系统瓶颈,复杂光线AI成像引擎将在感知领域迎来爆发[6] 深知未来公司技术及产品 - 公司核心技术为全链路神经网络化AI ISP技术体系,使普通传感器实现夜间全彩高清成像[5] - 已建立三大产品线:光遇系列(无人机载荷)、极星系列(手持影像设备)、铁视系列(模组产品)[5] - 首款产品2022年7月发布,连续三年销售额增速超200%[5] - 全球唯一实现车规级全流程神经网络化AI成像引擎商业闭环的企业[10] 汽车领域战略布局 - 汽车领域成为公司最重要战略增长引擎,已与数家国内一线主机厂合作[6] - 复杂光线AI计算成像引擎已随广汽昊铂HL量产,未来将拓展至十余款车型[4] - 车载摄像头成像适应性不足(仅L1水平),制约L3级自动驾驶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6] 技术竞争优势 - 传统ISP算法基于人工规则,复杂场景成像质量差;AI计算成像模拟人类视觉神经网络,可迭代学习[7] - AI ISP领域进入门槛低但做好门槛极高,算法仍在快速迭代阶段[10] - 公司有望在2024年成为AI ISP领域首家盈利的人工智能影像公司[11] 行业合作动态 - 与广汽合作发布后,多家主流车企主动接洽寻求合作[6] - AI成像引擎将与智驾算法在域控端耦合,实现同步OTA迭代[6]
L3智驾告别“夜盲症”,「深知未来」AI成像引擎已在广汽应用|早期项目
36氪· 2025-05-29 09:11
公司技术及产品 - 公司复杂光线AI计算成像引擎已随广汽高端旗舰车型昊铂HL量产发布 未来有望拓展至广汽十余款车型 [1] - 核心技术壁垒为全链路神经网络化的AI ISP技术体系 使普通可见光传感器在夜间实现全彩、高清、实时成像 [1] - 已建立三大产品线:光遇系列(无人机载荷)、极星系列(手持影像设备)、铁视系列(模组产品) [1] - 首款产品于2022年7月发布 连续三年销售额增速超200% [1] - 此前推出工业无人机挂载夜视相机、手持夜视相机及观测镜等产品 [3] 汽车领域战略 - 汽车领域成为公司最重要战略增长引擎 已与数家国内一线主机厂合作 [3] - 创始人认为2025年是智能驾驶技术爆发期 智能汽车将成为AI算法最大载体 该领域门槛高但成长性远超其他行业 [3] - 与广汽合作发布后 多家主流车企主动接洽寻求合作 [3] - 公司有望在2024年成为AI ISP领域首家盈利的人工智能影像公司 [6] 技术优势及行业痛点 - 传统ISP算法基于人工规则 复杂光场景成像质量差 新一代AI计算成像模拟人类视觉神经网络 可针对智驾需求持续进化 [4] - 公司是全球唯一实现车规级全流程神经网络化AI成像引擎商业闭环的企业 [6] - 当前自动驾驶达L3级别 但车载摄像头仍停留在L1级别 价格区间低于200元 成像适应性不足导致夜间及复杂天气下安全风险 [3] - AI成像神经网络架构仍在迭代 算法未达芯片化阶段 过早固化将阻碍发展 [6] 行业趋势 - 智能驾驶发展中 感知精度和稳定性成为瓶颈 复杂光线AI成像引擎将迎来爆发 并与智驾算法在域控端深度耦合、同步OTA迭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