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智能体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凯文·凯利:五年内,中国或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能芯片
新浪财经· 2025-10-17 07:39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是赋能技术,可加速其他技术实现,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 AI将像电力一样成为可买卖的商品,真正财富来源于懂得使用AI的人 [10] - AI是对人类的提升而非取代,人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使其保持价值 [10] - 中国在AI竞赛中具备独特优势,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是其愿景实现基石 [10][11] AI前沿发展趋势 空间智能 - 当前AI在现实物理世界中效果不佳,缺乏三维空间智能 [6] - 需通过智能眼镜等增强现实技术培训AI理解物理世界 [6] - 智能眼镜能促进AI发展,使其能够在世界中移动定位并完成复杂任务 [6] 情绪智能 - 情绪感知是AI下一个发展方向,可将情感编程到AI中 [7] - AI读懂人类情绪后能产生强大情感连接,如机器人回应儿童情绪 [7] - 情绪智能将创造超越陪伴价值的深度互动关系 [7] AI智能体 - 未来将出现万亿个AI智能体相互工作和合作 [9] - 99%的AI智能体完全不可见,在后台执行伐木、电工等任务 [9] - 将形成AI智能体经济,智能体可自主交易并使用稳定币解决问题 [9] - AI智能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9] 中国AI发展前景 - 中国AI发展应聚焦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软实力 [10] - 通过文化产品、绿色技术输出增强全球影响力 [10][11] - 中国可能比美国更早重返月球,并在五年内造出世界最好AI芯片 [11] - 2050年后中国可向全球输出自我运行的智能工厂 [11]
吴世春:2025,AI重塑一切
FOFWEEKLY· 2025-09-12 18:01
行业趋势与宏观观点 - 2025年被视为一个时代的分水岭,AI是当前最重要的趋势,绝大多数产业只有通过“+AI”或“AI+”才能获得发展机会,否则将陷入同质化竞争下的利润萎缩[3][4][10] - AI新时代已经来临,大模型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资本的关注点从“技术故事”转向新应用和商业化落地,开始为实际业绩结果付费[4][9][10] - AI价值的锚点发生重大变化,硅谷内部闭门讨论中强调为结果付费,接下来的融资重心将集中在应用层,大模型的竞争格局已基本确定[9][10] - AI的发展阶段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的2002年或2011年,正处于大幕刚拉开的阶段,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对创业者和投资人存在大量创新与投资机会[11] 资本市场动态与投资逻辑 - 早期投资在一级市场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2025年前8个月机器人领域融资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是去年全年的1.8倍,资本逻辑已从“技术故事”转向“量产能力”[4] - 当前上市采用邀约制,投资机构正积极把握短暂的牛市窗口期,尽快推进投资组合公司在A股和港股上市[7] - DeepSeek的崛起是重要事件,其以更低成本实现接近的效果,引发全球对中国科技资产的重新评估,其发布对国产AI芯片架构的支持曾直接带动寒武纪市值单日上涨超过1000亿元[6][10] - 投资逻辑关注收益和实际商业成果的交付,市场对有效AI解决方案有强烈需求,投资不仅关注功能点,更是投资在收益上[20] 创业策略与生态位选择 - 创业者需要专注于创造跨界交叉和垂直领域的应用,提升个体效率,在主流和非边缘市场寻找非对称机会,并参与到生态和网络的核心节点中[11][14] - 破除内卷必须进行差异化竞争,从盲目创新转向理性选择生态位,加入高价值的生态位是更明智的选择,AI创新需要具备技术、数据和算力优势的人才可能成功[13][15] - 创业初期需从小处着手,聚焦小而美的场景,在细分领域建立数据护城河,从销售产品转向销售数据和服务,未来客户将为服务效果付费[15] - 需要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的转变,例如labubu创造新的情感价值需求,华为的车内屏创造新的需求场景,避免依赖低价竞争和完全同质化竞争[16] AI技术应用与投资方向 - AI正在驱动物理世界变革,所有硬件都值得被重新设计,包括玩具、具身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和自动驾驶等领域[9] - AI智能体(Agents)等于大模型+记忆+使用工具+自主规划,基于大模型的记忆能力,能够自主推理和规划工具的使用,解决问题并交付答案[20] - 主要投资方向聚焦于两个领域:一是AI智能体(Agents)应用领域,二是AI基础设施及框架层的垂直化Agents,通用型Agents领域预计将面临大厂的激烈竞争[20] - 在机器人领域已有具体布局,包括一家军密背景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专注于工业制造场景的钛虎机器人、已提交港股上市申请的好朋友科技、引入AI技术转型升级的劢微机器人,以及估值突破10亿美金的地瓜机器人[21] 公司战略与组织能力 - AI新时代的生存之道是聚焦垂直细分领域,实现产品的快速落地和迭代,产品必须具备10倍体验优势才能脱颖而出,无需进行长时间研发[17] - 战略方向需要灵活调整,不要求创业者必须与初始投资方向完全一致,可以随时灵活调整,在市场好转时必须重视融资和现金流管理[17] - 组织能力是创业者早期非常重要的能力,需要利用AI协调整个公司流程,实现从学习AI到与AI共生,通过插件化方式将业务嵌入广泛生态中[16][17] - 每个公司除了内容管理外,还需要不断迭代组织能力,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与大厂生态共同发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