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servers
搜索文档
天岳先进-2025 年三季度毛利率回升至 20.6%,但价格竞争与研发投入导致营业亏损
2025-10-28 11:0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SICC(天岳先进,股票代码688234SS),主营业务是碳化硅衬底[1] * 行业涉及半导体材料,特别是碳化硅衬底制造,终端市场包括电动汽车、AI眼镜和AI服务器等[1][5] 核心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3Q25收入为3.18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8%,同比下滑14%,较高盛预期和彭博共识低37%[1][2][3] * 3Q25毛利率恢复至20.6%,环比提升800个基点,主要得益于产品组合向8英寸碳化硅衬底升级,带动毛利润环比增长34%至6600万元人民币[1][2][3] * 由于新产品的研发和销售费用增加超出预期,以及收入规模缩小,3Q25营业费用率上升至34%,导致营业利润亏损4200万元人民币,净亏损1000万元人民币[1][2][3] * 高盛将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下调86%/9%/7%,主要反映激烈的价格竞争和公司在新产品上的投入[5][10]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与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65%,主要驱动力是产品组合升级(8英寸收入贡献预计在2027年达到92%)和终端市场扩张(从电动汽车拓展至AI眼镜、AI服务器)[1][5] * 随着产品组合升级,预计混合毛利率将在2027年恢复至37.6%,更大的收入规模将使营业费用率在2027年正常化至12.6%,从而推动营业利润率在2027年达到24.9%[5][10] * 公司全球市场份额预计从2025年的12%增长至2027年的19%[11]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但目标价从111元人民币下调至101元人民币,对应36.7%的上涨空间[10][17] * 新目标价基于35.8倍2029年预期市盈率(此前为36.6倍),并采用12.5%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6年[10][11] * 新目标价隐含的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101.6倍,处于公司历史交易区间(平均147倍,±1标准差为119-175倍)的低端[11][14] 潜在风险 * 下行风险包括6英寸衬量产进度慢于预期、在高功率应用领域的渗透速度放缓、碳化硅衬底市场竞争加剧、上市历史短导致估值波动、关键设备获取受阻或产能供应紧张[16]
台湾 ODM 厂商_第三季度营收基本符合预期,第四季度 GPU 服务器增长强劲-Taiwan ODMs_ Largely in-line 3Q revenue, stronger GPU server ramp in 4Q
2025-10-15 22:44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服务器ODM(原始设计制造商)、AI服务器、通用服务器、PC(个人电脑)品牌与ODM、iPhone EMS(电子制造服务)、显卡/主板、数据中心 [1][3][8] * 公司:服务器ODM领域提及鸿海(Hon Hai)、广达(Quanta)、纬颖(Wiwynn)、纬创(Wistron)[1] PC领域提及联想(Lenovo)、华硕(ASUSTek)、微星(MSI)、仁宝(Compal)[1] 其他提及公司包括VNET、台达电(Delta)、华擎(ASPEED)、嘉泽(Lotes)等 [1][3][5][30] 核心观点与论据 AI服务器需求动态 * Nvidia GB200/300服务器在第三季度的上量速度慢于预期,主要由于产品转换和良率改善不及预期 [1][3] 预计第四季度GB机柜出货将显著增长,基于GB300的上量,维持全年GB机柜出货量 forecast 在25-30k台,其中第三季度7-8k台,第四季度12-13k台 [3] * AWS AI ASIC(专用芯片)需求在第三季度强于预期,但预计在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会出现空窗期,原因是从T2向T3的产品转换 [1][3] 新芯片初步量产预计在第四季度末,系统生产则在明年第二季度,预计明年AWS ASIC需求依然强劲,但模式更偏向下半年 [3] 通用服务器与整体需求 * 第三季度通用服务器出货势头暂停,环比下降,归因于上半年因关税担忧导致的提前备货 [1][3] 但底层云服务提供商(CSP)的通用服务器需求可能保持韧性,对明年CSP需求持积极看法,基于强劲的资本支出展望 [3] * 服务器内存组件供应商强劲的2026年订单簿支持对明年需求的积极看法 [3] PC市场趋势 * 第三季度笔记本ODM出货量环比增长3%,符合预期,但初步的IDC PC渠道进货(sell-in)出货量显示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9%,表明PC品牌可能存在库存提前备货 [3][4] 预计第四季度笔记本ODM出货量将呈现高个位数百分比(HSD %)的环比下降 [1][3][4] * 全年笔记本ODM出货量 forecast 维持在同比增长1-2%,但PC渠道进货出货量可能存在上行空间,主要受强于预期的Windows 10换机需求驱动 [4] 显卡与主板市场 * 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显卡/主板出货趋势低于季节性水平,预计分别为环比持平至高个位数百分比下降和环比中个位数百分比下降/持平至微幅上升 [1][8] 微星9月主板/显卡出货量为100-110万片/50-60万片,环比持平至微幅上升,管理层预计10月出货量环比持平/个位数增长,GPU供应正在改善 [8] iPhone制造与需求 * iPhone EMS收入在7月和8月因产品转换而疲软,但在9月因iPhone 17新机周期上量而显著增长 [1][8] iPhone 17系列生产计划上调至9600万部(同比增长3%),受好于预期的新机需求和交货时间指标推动,这对鸿海和和硕第四季度收入势头有利 [8] 其他重要内容 公司业绩与偏好 * 在服务器ODM领域,偏好顺序为鸿海 > 广达 > 纬颖 > 纬创 [1] 在PC领域,偏好顺序为联想 > 华硕 > 微星 > 仁宝 [1] 同时看好VNET(因中国批发数据中心收入增长加速)和台达电(因AI服务器电源/散热市场总额增长)[1] * 提供了多家公司2025年9月及第三季度的销售数据,例如华硕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899亿新台币,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14% [5] 市场数据与展望 * 提供了笔记本ODM第四季度出货指引,例如纬创预计环比下降5-10%,仁宝预计环比持平至微幅增长 [9] * 图表数据展示了年度和季度笔记本ODM出货量、顶级主板和显卡供应商的出货量及同比/环比趋势 [10][12][17][18][21][22][24][26][27][28][29]
大族激光 - 长期顺风 + 份额提升;上调至 “增持” 评级
2025-10-09 10: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大族激光(股票代码:002008 SZ)[1] * 行业为工业激光设备制造,核心聚焦于印刷电路板(PCB)设备行业,并涉及3C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设备领域 [2][4][43]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上调 * 摩根士丹利将大族激光的评级从“持股观望”(Equal-weight)上调至“增持”(Overweight)[1][5] * 目标价从人民币23.50元大幅上调至人民币48.00元,隐含18%的上涨空间 [1][6][29] PCB业务强劲增长动力 * 中国PCB制造商的资本支出扩张速度快于预期,主要受AI服务器强劲需求驱动 [2] * 公司PCB新订单年内至今保持强劲势头(同比高速双位数增长)[2] * 预计2025年AI相关需求将占其PCB设备总需求的约40% [2] * 公司有望受益于:1) PCB资本支出中50-60%将投入设备,其产品矩阵覆盖其中超一半;2) 市场份额提升——2024年其在全球PCB设备市场份额约7%,在钻孔设备领域份额约20%;3) 产品组合优化推动平均售价提升,例如供给深南电路的高端机械钻孔机单价约150万元人民币,远高于传统的60-70万元人民币 [2] 激光钻孔技术迭代与机遇 * AI服务器需要的高密度互连(HDI)和多层板(>18层)推动激光钻孔设备采用加速 [3] * 主要竞争对手三菱电机在CO2激光钻孔设备供应上存在限制(年产能约500台,交付周期长)[3] * 公司推出超快激光钻孔设备,相比CO2激光具有更小的热影响区和更高精度 [3] 财务预测与估值方法变更 * 将2025/2026/2027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3%/11%/36% [4][28][31] * 估值方法从市盈率(P/E)改为分类加总估值法(SOTP),以更好反映PCB业务的增长潜力(其对总净利润贡献已过半)[4][29] * PCB业务使用50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对应约70%的净利润增长),非PCB业务使用22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与其8年历史平均远期市盈率20倍基本一致)[4][29][33] 新的增长驱动因素 * 预计3C业务将在2026年成为另一个增长驱动力,主要得益于苹果可折叠手机的推出,这一因素尚未被市场完全定价 [4][43] * 新能源业务的最坏时期已过,通用激光业务预计在当前的国内制造业投资疲软环境中保持稳定 [44] 其他重要内容 财务数据与预测 * 公司2024年营收为147.71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将分别增至171.67亿/207.64亿/220.48亿元人民币 [6][31]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31.8%逐步改善至2027年的32.5% [22][31][50] * 预计净利率将从2025年的6.1%提升至2027年的7.2% [22][31] 风险因素 * 主要风险包括:1) 二级PCB制造商资本支出低于预期;2) 新能源业务出现更多减值;3) 3C设备需求不及预期 [30][53] 市场与行业背景 * 全球PCB产业产值预计在2024-2029年实现6%的复合年增长率,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需求强劲 [8] * 全球专业PCB设备营收预计在2024-2029年实现9%的复合年增长率 [10] * 多层板(>18层)和HDI板在2024年的产值增长表现突出(同比分别增长40.3%和18.8%)[13][14]
工业富联-AI 服务器业务扩张;目标价上调至 59.5 元人民币,买入-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 (.SS)_ AI servers in expansion; TP up to Rmb59.5, Buy
2025-08-18 09:00
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 (601138.SS) 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 FII) 中国A股上市(601138.SS) 属于电子制造服务(EMS)及AI服务器产业链核心企业[1] * 行业聚焦云计算基础设施 特别是AI服务器(GB200/300等机架级产品)及数据中心设备 覆盖从组件到液冷系统的全栈解决方案[1] 核心财务数据与业绩指引 * **2Q25业绩超预期**: - 营收200 345百万人民币(QoQ +25% YoY +36%) 超GS预期7%[20] - 净利润6 883百万人民币(QoQ +32% YoY +51%) 超GS预期12%[20] - 毛利率6.5%(环比下降20bps但同比提升50bps) 反映AI服务器上量对毛利的稀释效应[20] * **3Q25强劲指引**: - 机架级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环比增长三位数(QoQ) 占云计算收入比重超50%[1][17] - 整体服务器收入预计环比增长中双位数 其中AI服务器收入接近翻倍(QoQ)[17] * **长期预测调整**: - 2025-27年净利润预测大幅上调32%/41%/41% 主因AI服务器收入规模扩张[21][23] - AI服务器收入占比将从2025E的51%提升至2027E的70%[1][18] 竞争壁垒与市场地位 * **全球AI服务器领导地位**: - 预计2025/26年全球机架级AI服务器出货量19k/50k台 FII市占率超50%[17] - 关键优势:快速交付能力、自动化产线、美国本土生产基地[1] * **技术护城河**: - 唯一提供从组件到液冷系统的全栈解决方案厂商[1]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25E达10 790百万人民币(占营收1.2%)[16] 业务结构转型 * **收入结构变化**: - 智能手机业务(金属中框)占比持续下降 预计2025-27年CAGR -31%[22] - 网络设备/通用服务器预计保持7%/13%的CAGR增长[22] * **利润率趋势**: - 虽然AI服务器毛利率较低(5.7% vs 整体6.3%) 但规模效应推动运营效率提升(2025E opex ratio降至1.9%)[23] 估值与投资建议 * **目标价上调91%至59.5人民币**: - 基于2026E 21.7倍PE(原16x) 反映AI主题估值重估[28] - 当前股价44.86人民币 隐含32.6%上行空间[1] * **关键风险**: - AI服务器需求不及预期 iPhone组件业务竞争加剧[32] - 新工厂产能爬坡延迟 全球供应链扰动[32] 被忽略的细节 * **资产负债表优势**: - 净现金头寸2025E达17 293百万人民币 支持产能扩张[10]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的48.5天优化至2027E的41.4天[10] * **客户集中度风险缓解**: - 从企业客户向云服务提供商(CSP)扩展 网络设备客户多元化[22] * **非经常性收益修正**: - 2025-27年非运营收入预测从亏损调整为平均812百万人民币 接近历史均值[22]
Japanese technology giant Panasonic announces a new chief as its profits barely hold up
TechXplore· 2025-07-31 00:5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日本电子科技公司松下宣布Kenneth William Sain将于2026年4月接替Yasuyuki Higuchi出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1] - Sain于2019年加入松下担任松下航空电子公司CEO 被评价为具有丰富全球经验和深厚商业技术理解的杰出领导者 [2] 财务表现 - 公司4-6月季度利润同比增长1.2%至714.6亿日元(4.83亿美元) 去年同期为706亿日元 [2] - 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10.6%至1.9万亿日元(128亿美元) [2] - 维持全年利润预测3100亿日元(21亿美元) 较上年下降15% [3] 业务运营 - 消费电子产品在日本销售强劲 在中国市场也表现良好得益于补贴政策 [4] - AI服务器和空调需求预计将增长 但对电动汽车需求放缓存在担忧 [4] - 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启动堪萨斯州锂离子电池新工厂 该项目此前已被推迟 [4] 成本控制措施 - 5月宣布全球裁员1万人(占员工总数4%) 其中日本和海外各占一半 旨在实现"精益"运营 [6] - 表示将通过成本削减等措施尽量减少特朗普关税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