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AI眼镜

搜索文档
至格科技半年内再获亿元级融资,为清华孵化的AR眼镜光学厂商|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8-05 08:09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氪 ,作者张子怡 硬氪 . 以打造普通眼镜镜片的思路 开发VR眼镜镜片。 文 | 张子怡 编辑 | 彭孝秋 来源| 硬氪(ID:south_36kr) 封面来源 | IC photo 硬氪获悉,AR眼镜光学厂商至格科技于近期再次完成亿元级融资,这是其2025年完成的第二轮亿元级融资。 本轮融资由银润资本领投,老股东方广资本超额追投,久德投资、人才科创基金、易景科技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提升、团 队扩充和产品研发迭代。 至格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AR衍射光波导、衍射光栅和微纳光学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公司由清华大 学精密仪器系光栅与测量实验室孵化而来,核心团队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万人、清华博士以及前上市公司高管。 智能眼镜行业发展迅速之际,以至格科技为代表的光波导厂商,相当于下游品牌客户的"弹药提供者",其已经服务多家消费电子 和互联网大厂以及AR眼镜独角兽公司。 国内衍射光波导实现量产开始于2021年,而至格科技已建成国内首条衍射光波导全自动批量生产线,月产能可达10万片,且已实 现单月2万片的量产出货,产能和出 ...
至格科技半年内再获亿元级融资,为清华孵化的AR眼镜光学厂商|36氪首发
36氪· 2025-08-04 09:13
融资情况 - 至格科技近期完成亿元级融资 这是2025年完成的第二轮亿元级融资 [1] - 本轮融资由银润资本领投 老股东方广资本超额追投 久德投资 人才科创基金 易景科技跟投 [1] - 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提升 团队扩充和产品研发迭代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专注AR衍射光波导 衍射光栅和微纳光学领域 [1] - 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光栅与测量实验室孵化 核心团队包括长江学者 国家杰青 国家万人 清华博士及前上市公司高管 [1] - 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1] 行业技术 - 衍射光波导具有轻薄 高透光率 可规模化量产等优势 被认为是AR光学方案中最具潜力的方案 [1] - 近两年发布的AR眼镜新品中 一半以上已采用衍射光波导技术 [1] - 衍射光波导技术面临彩虹纹 漏光等问题 [2] 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280万台 同比增长26% [1] - 中国市场将突破275万台 同比增长107% 跃居全球第一 [1] - Meta 三星 苹果 亚马逊 小米 华为 阿里 字节跳动等大厂均参与AI眼镜研发 [1] 产能与技术优势 - 建成国内首条衍射光波导全自动批量生产线 月产能达10万片 [2] - 已实现单月2万片的量产出货 产能和出货量行业领先 [2] - 自主掌握光栅设计 光栅母版加工 纳米压印生产三大核心技术 采用IDM模式 [2] 产品创新 - 开发无彩虹纹专利技术 95%场景下用户感受不到彩虹纹 [3] - 波导镜片综合透光率超98% 非光栅区域透光率达99%以上 [3] - 拥有渐变光栅专利技术 提升显示均匀性和外观美观度 [3] - 波导镜片重量不到4g 纯波导片厚度仅0.4mm 叠加盖板后厚度控制在0.65mm以内 [3] 技术指标 - 量产产品光效达1000nits/lm 行业领先 [4] - 光效提升意味着更高入眼亮度和更低系统功耗 [4] 战略方向 - 公司战略是让光波导镜片更接近普通眼镜镜片的佩戴体验 [3] - 通过技术迭代提升显示效果和佩戴体验 推动AR/AI眼镜产业链发展 [4]
还记得13年前的谷歌眼镜吗?谷歌决定重启
36氪· 2025-05-22 20:33
Google I/O 2025大会核心内容 - Google I/O 2025大会发布Gemini 2 5 Pro AI模型和AI搜索功能 被视为对OpenAI的防守性举措 [1] - 大会压轴发布AI眼镜产品 显示公司在新时代追求"伟大"的野心 [1] - 新一代AI眼镜命名为"Aura" 相比前代"Glass"更具抽象性和诗意 暗示向生态系统转型 [4][6] AR/AI眼镜行业发展现状 - 当前AR/AI眼镜市场领导者为Ray-Ban Meta Smart Glasses 销量近200万 [4] - 中国市场呈现"百镜大战"格局 参与者包括雷鸟 闪极等中小品牌和华为 Rokid 联想 百度 小米等大厂 [4] - 苹果在Vision Pro之后可能还有重要产品布局 [4] 谷歌AR/AI眼镜战略 - 公司采取平台先行策略 先发布Android XR平台 再推出第三方设备 [4] - 合作产品包括三星Project Moohan和Xreal Project Aura 前者对标Apple Vision Pro [4] - 战略目标是复制Android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 布局环境计算和空间计算平台 [6] 技术进展 - 微型LED和光波导技术使AR眼镜实现更高亮度 分辨率 视场角和节能效果 [6] - 高通骁龙XR等专用芯片能处理复杂AR渲染和AI计算 同时降低功耗 [6] - 摄像头 深度传感器 眼球追踪等技术进步提升环境感知和交互能力 [6] - 电池技术改进延长续航 快充和便携充电盒缓解续航焦虑 [6] AI能力突破 - Gemini 2 5 Pro多模态大模型和Project Astra智能体助理技术实现语音理解 实时翻译 情境感知 [7] - 新AI能力支持完成多步骤复杂任务 大幅提升互动体验 [7] - 这些突破使AR/AI眼镜"杀手级"应用出现时间线提前 [7] 产品优势 - 解放双手 在需要操作同时获取信息的场景具有优势 [7] - 能准确理解物理环境和规律 [7] - 实现数字信息与现实视野的无缝融合 [7] - 支持三维空间自然交互 [7] - 追求佩戴无感化 让用户忘记设备存在 [7] 行业挑战 - 需要解决非眼镜佩戴者的接受度问题 [9] - 社会对实时分析他人功能的接受度存疑 [9] - 产品重量对鼻梁负担问题 即使低于50克仍有不适 [9] - 挑战现有社会规范 可能影响人际关系基础 [10] 产品定位展望 - AR/AI眼镜可能不会完全取代手机 而是作为配件存在 [11] - 与手机形成互补关系 分别延伸不同感官功能 [9] - 手机解决私密交流问题 眼镜作为现实世界连接桥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