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 glasses

搜索文档
XIAOMI CORP(1810.HK):REMARKABLE 289 000 CONFIRMED ORDERS IN ONE HOUR
格隆汇· 2025-06-29 10:08
产品发布 - 小米于6月26日发布备受期待的YU7 SUV 新车 该车型在一小时内获得接近30万订单 远超市场预期 且定价符合预期 [1] - 除YU7外 小米还发布了包括MIX Flip2折叠手机和小米AI眼镜在内的十余款新产品 [1] - MIX Flip2作为最新紧凑型折叠旗舰手机 在设计 性能 续航和影像系统方面全面升级 起售价5999元 预计将成为2025年紧凑折叠手机市场的焦点 [2] - 小米AI眼镜作为类似Meta-Rayban但规格更优的产品 在中国市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 单色电致变色版本在发布半小时内售罄 [1] 市场表现 - YU7 SUV的惊人订单量将进一步提升盈利预期并支持估值倍数扩张 投资者对YU7利润率及后续第三 第四款车型信心增强 [1] - YU7的市场狂热及订单溢出效应将利好理想汽车即将推出的i系列BEV车型 以及小米供应链中的独家激光雷达供应商等企业 [1] - 现有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工厂及潜在第三工厂合计预计在2026年支持不超过100万辆交付量 若无外部产能贡献 [1] 业务展望 - 凭借无可匹敌的电动汽车上升趋势 智能手机和IoT产品的顺利推进 以及在AI AR眼镜和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小米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3] - 目标价75 25港元基于分类加总估值法 传统业务采用21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电动汽车业务采用4倍2026年预期市销率 [3] 竞争环境 - 小米AI眼镜在中国市场面临有限竞争 因其生态系统具有无可匹敌的优势 [1] - 国内OEM厂商竞争是潜在风险因素之一 [2]
XIAOMI CORP(1810.HK)1Q25 RESULTS:PREMIUMISATION LED TO RECORD HIGH IOT AND EV GPM
格隆汇· 2025-05-30 09:47
1Q25业绩表现 - 1Q25营收达1110亿元人民币(同比+47%) 调整后净利润110亿元人民币(同比+65%) 分别超市场预期2%和18% [1] - 整体毛利率提升至22.8%(环比+2.2个百分点) 经营利润率改善至9%(环比+3.6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IoT业务强劲表现 [2] - 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增长:智能手机营收510亿元(同比+9%) IoT营收323亿元(同比+59%) 互联网服务营收91亿元(同比+13%) [1][4][6] 智能手机业务 - 出货量达4200万台(同比+3%) 平均售价提升至1211元(同比+6%) 高端机型占比达25% [4] - 毛利率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12.4% 主要受益于高端产品组合优化 预计Xiaomi 15 Ultra/15S Pro等新品将进一步推高毛利率 [4] - 长期毛利率提升空间来自Xring SoC芯片自研化 [4] IoT与生活消费品 - 营收创季度新高323亿元(同比+59%) 毛利率达25.2%(环比+4.7个百分点) [1][2] - 大家电业务营收同比激增114% 平板电脑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三 手环产品全球出货量第一 [5] - 公司目标2025年在主要大家电品类进入市场前三 预计2024-27年IoT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7% [5] 智能电动汽车 - 1Q25营收186亿元(环比+11.5%) 毛利率大幅提升至23.2%(环比+2.7个百分点) 显著超预期 [3] - 调整后净亏损收窄至1.95亿元(环比减少5.35亿元) 主要受益于Ultra车型销售占比提升及规模效应 [1][3] - 北京二期工厂产能释放进度将成为后续销量关键变量 [3] 互联网服务 - 广告业务表现突出(同比+20%) 推动整体营收增长至91亿元 毛利率保持稳定在76.9% [6] - 中国及海外市场MAU持续增长 特别是高端用户群体 预计2025年该业务营收将达380亿元 [6] 估值与展望 - 基于分部估值法(SOTP) 目标价75.25港元 对应传统业务21倍2026年PE和EV业务4倍2026年PS [7] - 上调2025/26年EPS预测 反映对IoT业务更乐观的利润率预期 [7] - 公司在消费电子高端化、EV市场及AI/AR/机器人等领域的布局构成核心竞争力 [7]
Himax(HIM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8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2.151亿美元,环比下降9.3%,达指引区间高端,同比增长3.7% [6] - 毛利率30.5%,与指引一致,与上季度持平,高于去年同期的29.3% [6] - 摊薄后每股ADS盈利0.0114美元,超指引区间,主要因运营费用降低 [7] - 第一季度运营费用4570万美元,环比降7%,同比降9.8% [11] - 第一季度运营收入1980万美元,占销售额9.2%,上季度占比9.7%,去年同期占比4.8% [12] - 第一季度外汇盈利2000万美元,每股ADS盈利0.0114美元,上季度为2460万美元,每股ADS盈利0.40美元,去年同期为1250万美元,每股ADS盈利0.71美元 [12] - 截至3月31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其他金融资产2.8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774亿美元,一年前为2.246亿美元 [13] - 第一季度实现正向运营现金流5600万美元 [13] - 截至3月31日,长期无担保贷款3300万美元,流动负债600万美元 [13] - 3月库存1.299亿美元,低于上季度的1.587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的2.019亿美元 [14] - 3月应收账款2.175亿美元,低于上季度的2.368亿美元,略高于去年的2.123亿美元,季度末DSO为29天,上季度为96天,去年为23天 [14] - 第一季度资本支出520万美元,上季度为320万美元,去年为270万美元 [15] - 宣布年度现金股息每股ADS 0.037美元,总计6450万美元,将于7月11日支付,派息率81.1% [15] -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环比降5%至增3%,毛利率约31%,归属于股东的利润预计在每股完全摊薄ADS 0.0085 - 0.0115美元之间 [16][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大尺寸显示驱动业务 - 大尺寸显示驱动营收2500万美元,与上季度持平,主要因中国政府补贴和国内消费复苏带动需求 [7] - 显示器和监视器IC销售在第一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电视IC销售因客户提前采购库存而下降 [7][8] - 大尺寸面板驱动IC占本季度总营收11.6%,上季度为10.5%,去年为50.1% [8] - 预计第二季度大尺寸显示驱动IC销售环比个位数下降,监视器和笔记本IC销售预计下降,电视IC销售将因主要终端客户出货量增加而增长 [29][30] 中小尺寸显示驱动业务 - 中小尺寸显示驱动业务营收1.505亿美元,环比降9.8%,汽车驱动销售表现超指引,仅个位数下降,同比增长近20%,智能手机和平板驱动销售因节日季需求低迷而下降 [9][10] - 中小尺寸驱动IC业务占本季度总销售的17%,上季度为7.3%,去年为69.5% [10] - 预计第二季度中小尺寸显示驱动IC业务环比个位数下降,汽车驱动IC销售预计环比下降15% - 20%,反映关税和中国汽车补贴计划效果减弱的综合影响 [31] 非驱动业务 - 第一季度非驱动销售3960万美元,环比降12.8%,主要因上季度一次性SSD销售缺失和汽车T消费放缓 [10][11] - 非驱动产品占总营收18.4%,上季度为19.2%,去年为15.4% [11] - 预计第二季度非驱动IC业务营收将实现低两位数增长 [37] TCAM业务 - 预计第二季度TCAM销售将实现高两位数增长,主要因笔记本和汽车产品出货量增加,汽车T Card销售将实现两位数增长,第二季度T CAR业务预计占总销售的12%以上 [38][39] WiseEye超低功耗AI传感解决方案业务 - 在笔记本领域,WiseEye AI将拓展到更多用例,部分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投入生产,并在2026年进一步扩大,在智能门锁、智能零售等领域也取得市场成功 [40][41][42] WiFi模块业务 - 配备预训练无代码或低代码AI的WiFi模块支持多种用例,Himax Powerband模块在多个行业获得设计订单并已量产,升级后的WiFi公寓套件增强了安全性和适应性,预计明年起销售贡献将增加 [44][45] WLO业务 - 与4Sea合作的硅光子封装技术进展顺利,第三代产品工程验证和试生产发货量按计划增加,预计到第四季度将达到数百万美元,全球技术领导者开始利用公司WLO专业知识开发AR眼镜下一代波导 [47][48][49] 微显示技术业务 - 将在Display Week 2025上推出超亮微型双边缘Lyricos微显示器,适用于下一代AR眼镜和高安装显示器 [5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市场方面,汽车IT业务是公司主要营收来源,公司在汽车显示市场保持全球市场份额平衡,技术领先,产品涵盖LCD到OLED,与全球一级供应商和汽车品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汽车TDDI全球采用率不断扩大,公司累计出货量领先,多个项目将在2025年底开始量产,公司在汽车显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DDIC市场份额达40%,TDDI市场份额超50%,在前沿低光束TCOM技术市场份额更高 [26][32][34] - 智能手机市场,预计第二季度智能手机IP收入环比下降15% - 20% [34] - 平板电脑市场,预计第二季度平板电脑IP销售将因主要客户需求复苏而实现高两位数增长 [3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面对关税驱动的供应链重组,公司深化台湾供应链,加强在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区的供应链布局,确保生产灵活性和成本竞争力,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24] - 公司持续优化成本,通过多元化代工和后端封装测试,降低风险,提高制造灵活性 [25] - 公司致力于多个创新领域,如超低功耗AI、AR眼镜和共封装光学(CPO),这些领域技术接近成熟,增长潜力大,公司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拓展新业务机会 [26][27][28] - 与PowerChips和Tata Electronics建立三方战略联盟,结合各方优势,探索印度市场潜力,响应印度政府高科技领域“印度制造”战略 [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农历新年假期导致季节性放缓,但第一季度营收达指引区间高端,毛利率符合指引,利润超指引范围,公司对第一季度业绩表示满意 [6] - 美国关税措施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但目前对公司业务无重大直接影响,仅约2%产品直接运往美国,部分客户要求提前发货,部分客户推迟订单,公司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保守,反映客户对全球经济和终端市场需求的谨慎态度 [22][23][24] - 下半年市场能见度低,公司密切关注关税谈判进展,随着关税驱动的供应链重组加速,公司将深化供应链布局,确保生产灵活性和成本竞争力 [24] - 尽管宏观环境动荡,公司积极探索高增长市场,与行业领先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全球影响力,发展长期竞争优势 [2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第一季度资本支出主要用于IC设计业务研发相关设备和中国总部附近新幼儿园建设,幼儿园计划2026年开放,体现公司对员工家庭友好工作场所的承诺 [1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能否解释CPO的验证过程 - 验证过程由公司、主要客户和代工合作伙伴共同进行,涉及当前产品和新开发设备的验证,包括制造、组装和测试设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内部开发工作,公司对技术验证成功有信心,验证完成后,4Seed将立即扩大产能,公司向4Seed的样品发货量将逐季增加,到第四季度将达到数百万美元,用于验证目的,验证完成后将进入试生产阶段 [56][57][58] 问题: 公司是否有2025年的指引,如何看待下半年需求 - 公司自IPO以来从未提供全年指引,当前宏观不确定性高,难以预测下半年需求,公司客户对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担忧,反映在第二季度保守营收指引中,公司有信心在新技术领域实现增长,但传统DDIC市场可能因TDDI替代而出现部分下滑 [59][60][61] 问题: 如何评价Obsidian投资 - 公司看好Obsidian投资,因其热成像技术与公司RGB传感器图像互补,公司可提供关键组件支持,超低功耗AI与热成像技术结合可创造有吸引力的应用,双方正在合作开发新一代设计,积极推广技术,预计明年有望看到有意义的销量 [63][64][65] 问题: 能否看到CPO相关产品有意义的营收贡献 - 今年CPO相关产品贡献仍可忽略不计,预计2026年将开始大规模生产,届时贡献将变得有意义,但具体时间暂不评论 [67][68] 问题: CPO项目目前的关键瓶颈是什么 - 关键瓶颈在于产品和工艺的验证,客户也有自身技术挑战需要解决,但各方目标是明年实现大规模生产 [69]
Himax(HIM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8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2.151亿美元,环比下降9.3%,达到指引区间高端,同比增长3.7% [6] - 毛利率30.5%,与指引一致,与上季度持平,高于去年同期的29.3%,得益于有利产品组合和持续成本优化 [6] - 第一季度摊薄后每股ADS盈利0.0114美元,超出指引区间,主要因运营费用降低 [7] - 第一季度运营费用4570万美元,环比下降7%,同比下降9.8% [11] - 第一季度运营收入1980万美元,占销售额的9.2%,上季度为9.7%,去年同期为4.8% [12] - 第一季度外汇盈利2000万美元,或每股摊薄ADS 0.0114美元,上季度为2460万美元或0.40美元,去年同期为1250万美元或0.71美元 [12] - 截至3月31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其他金融资产2.8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774亿美元,一年前为2.246亿美元 [13] - 第一季度实现强劲正运营现金流5600万美元 [13] - 截至3月31日,长期无担保贷款3300万美元,其中600万美元为当前头寸 [13] - 3月31日期末库存1.299亿美元,低于上季度的1.587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的2.019亿美元 [14] - 3月应收账款2.175亿美元,低于上季度的2.368亿美元,略高于去年的2.123亿美元,季度末DSO为29天,上季度为96天,去年为23天 [14] - 第一季度资本支出520万美元,上季度为320万美元,去年为270万美元 [15] - 宣布年度现金股息每股ADS 0.0370美元,总计6450万美元,将于7月11日支付,支付率为上一年利润的81.1% [15] -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环比下降5%至增长3%,毛利率约为31%,归属于股东的利润预计在每股完全摊薄ADS 0.0085至0.0115美元之间 [16][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大尺寸显示驱动业务 - 第一季度大尺寸显示驱动营收2500万美元,与上季度持平,主要受中国政府补贴和国内消费复苏推动,显示器和笔记本IC销售实现两位数增长,电视IC销售因客户提前采购库存而下降,大尺寸面板驱动IC占本季度总收入的11.6%,上季度为10.5%,去年为50.1% [7][8] - 预计第二季度大尺寸显示驱动IC销售将环比个位数下降,显示器和笔记本IC销售预计下降,电视IC销售将增加 [29][30] 中小尺寸显示驱动业务 - 第一季度中小尺寸显示驱动业务营收1.505亿美元,环比下降9.8%,汽车驱动销售表现好于指引,仅个位数下降,同比增长近20%,汽车业务是第一季度最大收入贡献者,占比超15%,智能手机和平板驱动销售如预期下降,中小尺寸驱动IC占本季度总销售额的17%,上季度为7.3%,去年为69.5% [8][10] - 预计第二季度中小尺寸显示驱动IC业务将环比个位数下降,汽车驱动IC销售预计环比下降中两位数,反映关税和中国汽车补贴计划效果减弱的综合影响 [31] 非驱动业务 - 第一季度非驱动销售3960万美元,环比下降12.8%,主要因上季度一次性SSD客户订单缺失和汽车T消费放缓,非驱动产品占总收入的18.4%,上季度为19.2%,去年为15.4% [10][11] - 预计第二季度非驱动IC业务收入将环比低两位数增长 [36] TCAM业务 - 预计第二季度TCAM销售将环比高两位数增长,主要因笔记本和汽车产品的TCAM出货量增加,汽车T CAR销售将两位数增长,第二季度T CAR业务预计占总销售额的12%以上 [37][38] WiseEye超低功耗AI传感解决方案业务 - 在笔记本领域,Wi Fi AI正扩展到其他领先笔记本品牌的更多用例,部分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投入生产并在2026年进一步扩展,在智能门锁领域,已推出世界首款具备24/7监控和实时事件记录的智能门锁,并与全球领先门锁制造商合作集成创新AI功能,部分解决方案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量产,在智能零售领域,与E Ink合作,其AI可检测观众属性并提供个性化广告和产品推荐 [39][40][41] WiFi模块业务 - 配备预训练、无代码或低代码AI的WiFi模块支持多种用例,Himax power band模块已获得多个设计订单并投入量产,升级后的Wi Fi公寓套件结合多种识别功能,增强安全性和适应性,预计从明年开始在各种应用中的销售贡献将增加 [42][43] WLO业务 - 与4Sea合作的第三代硅光子封装解决方案的工程验证和试生产发货按计划进行,未来季度发货量将增加,与Fosy、顶级AI公司和代工厂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开发下一代CPU解决方案,以满足AI和HPC应用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 [45] EIOCO微显示技术业务 - 将在Display Week 2025上推出超亮微型双边缘Lyricos微显示器,适用于下一代AR眼镜和高安装显示器,与全球领先科技公司的合作正在进行中 [47][4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汽车业务受中国政府补贴和消费复苏影响,部分产品需求得到支撑,但客户对未来政府刺激计划的有效性存在担忧,影响了业务预期 [7][58] - 美国市场,美国关税措施虽目前对公司业务直接影响不大,但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客户对全球经济前景和终端市场需求持谨慎态度,影响公司第二季度营收指引 [22][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应对美元升值,公司大部分收入和成本以美元计价,对员工薪酬等主要非美元费用采取购买新台币提前支付所得税等措施降低货币风险 [19][21] - 应对美国关税措施,公司产品主要由海外客户组装后销售全球,仅2%产品直接运往美国,部分客户提前发货或推迟订单,公司保守的第二季度营收指引反映客户谨慎态度,公司深化台湾供应链,加强在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区的供应链布局,以确保生产灵活性和成本竞争力,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22][23][24] - 业务发展方向上,公司在汽车显示市场保持全球市场份额平衡和技术领先,提供全面面板IC套件,与全球一级供应商和汽车品牌保持长期合作,同时致力于超低功耗AI、AR眼镜和CPO等创新领域,这些领域技术接近成熟,增长潜力大,公司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拓展新业务机会 [26][27] - 行业竞争方面,公司在汽车显示市场的DDIC、TDDI和前沿低光束TCOM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市场份额,在中小尺寸显示驱动业务中,汽车TDDI累计出货量超过竞争对手,多个设计项目待量产,在新科技领域如TDDI、TCOM和LPDI等,市场份额全球领先且技术被积极采用 [34][6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经营环境方面,美元升值对第二季度财务结果影响有限,美国关税措施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和市场不确定性,客户对全球经济前景和终端市场需求持谨慎态度,宏观经济挑战下,面板客户采用按订单生产模式并保持低库存,公司谨慎监控晶圆启动、控制库存和运营费用 [19][22][25] - 未来前景方面,尽管地缘政治环境动荡,公司将继续探索高增长市场,与行业领先公司建立合作,扩大全球影响力,在新科技领域有信心实现增长,如TDDI、TCOM和LPDI等,有望在汽车业务中保持一定增长,但传统DDIC可能因TDDI替代而下降,CPO项目预计明年开始量产并贡献有意义的收入 [28][59][6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PowerChips和Tata Electronics建立三方战略联盟,结合各方优势,响应印度政府高科技领域“印度制造”战略,探索印度市场巨大潜在需求 [2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解释CPO的验证过程 - 验证过程由公司、领先客户和代工厂合作伙伴共同进行,涉及当前产品和新开发设备的验证,包括制造、组装和测试设备,是内部开发的新流程,目前进展顺利,验证完成后Fosse将立即扩大产能,公司向Fosse的样品发货量本季度将逐季增加,到第四季度将达数百万美元,用于验证,验证完成后将进入试生产阶段以确保无误并进行良率优化 [53][54][55] 问题: 2025年有指引吗?如何看待下半年需求? - 公司自IPO以来从未提供全年指引,目前宏观不确定性高,更不会提供,今年下半年市场能见度低,尤其是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大,中国汽车市场方面,客户担心新政府刺激计划效果不如去年,公司第二季度保守营收指引反映了客户的谨慎态度,公司目标是今年实现一定增长,有信心在新科技领域如TDDI、TCOM和LPDI等实现增长,但传统DDIC可能因全球汽车出货量受影响而下降 [56][57][58] 问题: 请评论Obsidian投资 - Obsidian拥有独特的专有热成像传感技术,公司技术与Obsidian完美契合,其热传感器需要公司的CMOS图像传感器,公司的光学解决方案可改善其光学设计,PowerAI适合其热成像传感解决方案,双方正在合作开发新一代设计并积极推广技术,预计明年开始看到有意义的销量,其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隐私敏感或夜间检测场景 [61][62][64] 问题: 何时能看到CPO相关产品有意义的收入贡献? - 今年CPO相关产品贡献仍可忽略不计,明年将是量产第一年,但具体时间暂不评论,预计量产开始后贡献将有意义 [65][66] 问题: CPO项目的关键瓶颈是什么? - 关键瓶颈是产品和工艺的验证,客户也有自己的技术挑战需要解决,但各方目标是明年实现量产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