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O (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搜索文档
高盛:药明生物-2025 年中国医疗保健企业日-关键要点_收入指引有望达成;产能情况
高盛· 2025-07-03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药明生物的评级为“Neutral”(中性)[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有望实现收入指引,受强劲业务拓展和健康新客户订单支持,需求主要来自欧美市场,中国生物科技资金状况改善但新项目预算增加可能滞后,有中国授权交易带来的新兴机会 [2][6] - 资本支出执行按计划进行,国内外场地利用率提高,新加坡XDC站点年底运营、2026年GMP放行,中国国内利用率预计提升,爱尔兰站点今年有望盈亏平衡、明年商业化加速支持利润率改善,公司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 [6][7] - ADC需求强劲,预计2025年上半年确认6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ADC客户需求是亮点,截至2024年底管线达194个、增长35.7%,BsAb达151个、增长32.5%,管理层还强调了CD3、TCE、自身免疫和过敏治疗等新兴机会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进展 - 有望实现收入指引,业务拓展活跃、客户订单势头良好,需求主要来自欧美,中国生物科技资金改善但新项目预算增加或滞后,有中国授权交易机会,部分跨国药企因交付能力将项目转移至药明生物 [2][6] 产能扩张与资产优化 - 资本支出执行按计划,国内外场地利用率提高,新加坡XDC站点2025年底运营、2026年GMP放行,中国国内利用率预计从约60%提升,爱尔兰站点今年目标盈亏平衡、明年商业化加速,公司5月14日与泰尔茂达成协议剥离德国DP设施,新泽西新DP线4月推出获客户积极反馈,新加坡大型DP设施在建 [6][7] 业务亮点与收入预期 - ADC需求强劲,截至2024年底管线达194个、增长35.7%,BsAb达151个、增长32.5%,管理层强调CD3、TCE、自身免疫和过敏治疗等新兴机会,预计2025年上半年确认6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此前2024年下半年确认7500万美元,接近1.4亿美元近期目标 [7] 财务数据 - 给出药明生物2024 - 2027年部分财务预测数据,包括营收、EBITDA、EPS等,2024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86.754亿人民币、212.027亿人民币、239.084亿人民币、268.581亿人民币 [9] 价格目标 - 12个月目标价为23.4港元,基于12个月远期市盈率22倍 [8]
高盛:药明康德-2025 年中国医疗企业日 -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5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药明合联的评级为“Neutral”(中性)[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管理层重申2025财年收入增长指引超35%,受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开发强劲客户需求支撑,特别是来自中国新兴生物科技公司;公司在ADC和生物偶联物领域具技术领先地位,拥有多元化技术平台;产能扩张按计划进行,新加坡工厂将于2025年底投入运营,2026年开始进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放行[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可见度的2025财年销售指引及稳定利润率预期 - 管理层重申2025财年收入增长超35%,受ADC开发强劲客户需求支撑,2024年超10亿美元的大规模授权交易中60%来自药明合联客户群;毛利率展望与2024年(30.6%)持平,运营效率提升抵消新产能爬坡和维护带来的利用率逆风;截至2024年底,药明合联与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中的13家合作,贡献32%的收入;项目方面,截至2024年底有15个三期项目和8个工艺性能确认(PPQ)项目,商业收入预计从2026年起实现[6] 重申在ADC和生物偶联物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 药明合联继续拓展在有效载荷、连接体和药物抗体比率(DAR)灵活性方面的能力,建立了涵盖ADC和非ADC模式(如放射性药物偶联物(RDC)、多肽药物偶联物(PDC)、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OC))的多元化平台;2024年35%的新项目来自新分子,共有4200个分子,其中2800个在ADC(包括约210个双特异性ADC和约20个双有效载荷),1400个为其他偶联物(DAC、AOC、APC、ACC);管理层称公司在服务范围方面是最全面的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在2024年全球研究性新药(IND)批准数量方面全球排名第一[6][7] 产能扩张按计划推进,新加坡工厂2025年底投入运营 - 2025财年资本支出预计达14亿元人民币,其中8亿元用于新加坡工厂,4亿元用于无锡工厂;新加坡工厂预计2025年底开始运营,2026年开始GMP放行;管理层指出今年折旧和摊销影响可控,因产能逐步释放;无锡DP3生产线将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DP5正在设计中,目标是2027年底投入运营;管理层强调中国和新加坡双工厂战略是谨慎举措,可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并满足客户对商业生产地的偏好[7] 目标价及相关财务数据 - 对药明合联12个月目标价为39.00港元,基于12个月远期市盈率29倍;当前股价为42.20港元,下行空间为7.6%;还给出了不同年份的市值、收入、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每股收益(EPS)、市盈率(P/E)、市净率(P/B)等财务数据[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