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撤单
搜索文档
“准入把关”显效,年内近百宗IPO撤单
搜狐财经· 2025-11-04 17:04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排队逾两年,株洲科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科能")科创板IPO于近日宣告终止。据同 花顺iFinD统计,今年以来,共有98家企业IPO折戟,从申报板块来看,北交所撤单企业数量居首,为37 家。从中介机构来看,98宗IPO项目中,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天健")审 计的数量最多,共24家;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容诚")审计项目数量次之, 为15家。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上述年内撤单的IPO企业中,包括德斯泰、钵施然在内的多家企 业已非首次向A股市场发起冲击。 从冲击上市历程来看,株洲科能科创板IPO于2023年6月21日获得受理,同年7月17日进入问询阶段。不 过在问询阶段排队逾两年时间,公司却始终未等来上会机会。 业绩表现方面,2022—2024年,株洲科能营收分别约6.79亿元、6.09亿元、7.87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 利润分别约5089.57万元、4294.49万元、7082.31万元。 对于本次IPO撤单的具体原因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株洲科能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公司方面表 示,本次撤回IPO申请,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 ...
“准入把关”显效 年内近百宗IPO撤单
北京商报· 2025-11-04 00:24
排队逾两年,株洲科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科能")科创板IPO于近日宣告终止。据同 花顺iFinD统计,今年以来,共有98家企业IPO折戟,从申报板块来看,北交所撤单企业数量居首,为37 家。从中介机构来看,98宗IPO项目中,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天健")审 计的数量最多,共24家;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容诚")审计项目数量次之, 为15家。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上述年内撤单的IPO企业中,包括德斯泰、钵施然在内的多家企 业已非首次向A股市场发起冲击。 对于本次IPO撤单的具体原因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株洲科能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公司方面表 示,本次撤回IPO申请,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规划需要、经与监管部门充分沟通后作出的决定。公司战 略目标推进与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目前暂无需要对外公开补充披露信息。 伴随株洲科能IPO撤单,据同花顺iFinD统计,年内宣布终止IPO的企业数量达到98家。从拟申报板块来 看,北交所年内IPO撤单企业数量居首,为37家,占比约37.76%。此外,有31家IPO终止企业原申报沪 深主板上市,26家申报创业板,还有 ...
排队多年未果甚至过会后撤材料,今年已有72家企业撤回IPO
第一财经· 2025-07-10 10:33
IPO撤单情况概览 - 2025年7月两家IPO企业突然撤单 双瑞股份已过会8个月 顺德农商行排队6年 [1] - 年内共计72家拟上市企业终止IPO 超四成原拟登陆深交所 [1][5] - 撤单企业中超20家是在过会后撤回 多家IPO排队超两年 [1][5] 重点撤单企业分析 - 双瑞股份2022年底获受理 原拟募资6.54亿元 2023年11月过会但未提交注册 关联交易与独立性受上市委质疑 [3] - 顺德农商行2019年6月申请获受理 2020年收到62项IPO反馈意见 2023年平移至深交所后未进入问询阶段 [4] - 其他长期排队企业包括德斯泰 广州银行和中国茶叶 均排队超5年 [6] 过会后撤单案例 - 北交所企业金康精工和博达软件2024年过会后撤单 [7] - 创业板企业长城搅拌2023年9月过会 2025年撤单 类似案例包括金智教育 佳源科技等 [8] - 北交所注册阶段撤单案例 图南电子和飞宇精密均在提交注册后撤回 [9] 现场检查影响 - 2023年首批IPO现场检查5家企业全部撤单 包括双瑞股份和海湾化学等 [12] - 中鼎恒盛因现场检查发现未披露重大内控缺陷等问题 被深交所处罚 中介机构遭处分 [13] - 2025年第二批12家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 9家处于已受理状态 [13]
排队多年未果甚至过会后撤材料,今年已有72家企业撤回IPO
第一财经· 2025-07-09 21:02
IPO撤单情况概览 - 2023年下半年初有两家IPO企业突然撤单,分别为双瑞股份(已过会8个月)和顺德农商行(排队6年)[1] - 年内至今共计72家拟上市企业终止IPO,其中深交所占比最高(29家,含创业板20家),上交所16家,北交所27家[3] - 撤单企业中超20家为过会后撤回,另有4家排队超5年(含顺德农商行、德斯泰、广州银行、中国茶叶)[3][5] 典型案例分析 - 双瑞股份:2022年底受理,2023年11月过会但未提交注册,关联交易与独立性受上市委质疑[1][2] - 顺德农商行:2019年6月受理,2023年平移至深交所后未进入问询阶段,62项反馈问题涉及股权稳定性等[2] - 中鼎恒盛:2023年7月被现场检查后撤单,因未披露内控缺陷和对赌协议遭深交所处罚,中介机构被追责[7] 撤单原因与监管动态 - 政策变化、行业盈利波动、经营问题或被举报为常见撤单诱因[1] - 2023年首批现场检查的5家企业(含双瑞股份)已全部撤单[6] - 2025年第二批现场检查新增12家企业,其中9家处于已受理状态,3家进入问询环节[7] 长期排队企业特征 - 德斯泰经历三轮问询后撤单,广州银行与中国茶叶未进入问询即终止[3] - 北交所案例中,图南电子与飞宇精密均在注册阶段撤回[5] - 创业板企业如长城搅拌设备2023年9月过会但仍于2024年撤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