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mart Healthcare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市长带队赴京揽才 释放超1.8万个高薪岗位
南方都市报· 2025-10-18 07:42
招聘活动概况 - 深圳政企组团在清华大学举办“AI汇英才”校园招聘会,超330家用人单位线上线下参会,释放超1.8万个优质岗位 [1] - 招聘会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智慧医疗等前沿领域 [1] - 活动将于10月18日走进北京大学继续进行 [3] 人才需求与薪酬水平 - 招聘岗位中半数以上提供年薪超过30万元,超2800个岗位年薪达50万元以上,年薪百万以上岗位超170个 [1] - 针对关键技术攻关的高层次人才岗位,招聘单位提供“薪酬面议、上不封顶”的待遇 [1] 企业与城市发展 - 深圳正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已集聚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企业超2600家 [2] - 华为、比亚迪等企业代表在现场进行企业宣介,分享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 [2] - 深圳科技创新局每年计划投入1亿元以上,资助1000个以上创新项目和100个以上创业项目 [2] 人才流动与校地合作 - 仅2025届就有440余名清华毕业生赴深圳就业,过去5年共有2000余名清华大学毕业生选择到深圳发展 [1][2] - 清华大学校方鼓励学子选择深圳、建设深圳,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 [1]
云知声成功中标北京友谊医院AI能力平台等多个智能体(Agent)项目
智通财经· 2025-10-09 19:58
项目中标与业务深化 - 公司成功中标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AI能力平台等多个智能体项目 [1] - 此次中标标志着公司与北京友谊医院的服务关系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1] - 该项目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大模型、多模态数据识别与治理、文本推理等核心技术 [1] 技术平台与解决方案 - 项目构建了医院可自主运营的智能服务中台,并融合医院知识库形成医疗垂类大模型 [1] - 平台实现了对多模型的统一管理及与业务系统的智能衔接 [1] - 技术应用突破了传统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 [1] 应用场景与效率提升 - 平台在创口图像识别、感染风险评估、病历智能生成、随访管理等场景中应用 [1] - 在北京友谊医院的实践中,门诊病历生成系统使病历录入效率提升80% [1] - 系统应用使问诊时间节省15%,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 [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凭借山海大模型在MedBench等权威评测中领先的医疗专业能力 [1] - 公司的解决方案经验已覆盖全国超30%百强三甲医院 [1] - 该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医疗智能化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1]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该项目是公司顺应国家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政策导向的关键举措 [1] - 项目推动智慧医疗从单一场景智能化向诊疗全流程数智化解决方案升级 [1]
2025天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盛会点燃海河西岸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5 22:39
行业动态 - 天津举办"2025天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场对接会",聚焦脑机接口、具身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三大前沿赛道,190余位业界人士参与 [1] - 对接会搭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旨在为天津人工智能产业注入发展动力 [1] - 河西区已汇聚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关联企业超2300家,AI产业链条日益丰满 [3] 公司动态 - 帕西尼感知科技发布《灵巧手技术体系与标准化白皮书(2025)》,为具身智能产业树立规范标杆 [2] - 帕西尼具身智能超级数据工厂在天津空天数字产业园投入运营,解决行业"数据荒"和"感知难"痛点 [3] - 科大讯飞、帕西尼感知科技等企业引领,小橙集团、微医乐问等创新力量协同发展,形成智慧养老、医疗、文旅、城市治理四大应用领域产业集群 [3] 技术发展 - 会议探讨脑机接口技术瓶颈突破、具身智能范式创新、AI赋能智慧医疗场景变现等前沿话题 [3] - 帕西尼感知科技提出VTLA模型,旨在驱动机器人真正"认识"物理世界 [2] - 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尹烨发表《奇点将至,再来一次:硅基涌现智能,碳基接近永生》主题演讲 [2] 合作项目 - 对接会现场签约"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项目、云朵无人机北方中心项目等示范性合作项目 [3] - 河西区推动新八大里数字经济产业园、天津空天数字产业园、天津软件园河西园等载体错位发展 [3] 政策支持 - 河西区构建"载体—政策—人才"三位一体支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5] - 河西区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新高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先行区""城市智慧化管理先进区" [5]
弘景光电:3+N战略领航 以多赛道优势开启资本市场新篇章
证券时报网· 2025-03-18 07:15
公司上市与战略布局 - 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1] - 公司采用3+N战略,以多赛道优势开启资本市场新篇章 [1] - 作为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领域的佼佼者,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2亿元、4.46亿元和7.7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75.24% [2]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6.40%、26.98%和30.52%,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2] - 净利润从2021年的1525.81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16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76.24% [2] - 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39.46%),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41.88%) [2]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产品应用于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全景/运动相机等多个领域 [3] - 与戴姆勒-奔驰、日产、本田等汽车品牌及小米、Anker等消费电子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3] - 2022年全球车载光学镜头市场占有率达3.70%,出货量全球排名第六 [3] - 2023年全球家用摄像机光学镜头市场占有率达9.95% [3] - 全球全景相机镜头模组市场占有率超过25% [3] 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 - 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6.29%、6.47%和6.65% [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取得境内专利270项(发明专利116项),PCT专利3项 [4] - 核心技术包括车载镜头自动加热技术、广角高像素AA调焦技术等 [4] - 未来将布局AR/VR、医疗镜头、机器视觉等新研发方向 [4] 行业发展与未来规划 - 人工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等新兴应用市场带来发展机遇 [5]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产能扩建、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5] - 有望在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行业保持领先地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