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大空间

搜索文档
文化引流,科技搭台:VR院线正打造线下文化消费新生态 | 早期项目
36氪· 2025-05-29 13:41
行业前景 - 2025年全球VR大空间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8% [1] - 中国作为VR大空间核心增长市场,部分精品项目开始崭露头角 [1] 公司战略 - 七九八文科确立"智绘艺境"战略,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平台 [4] - 团队从2022年开始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举办多场年度大展,包括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和国内首个聚焦VR/AR/MR的数字艺术展 [4] - 2024年6月798、751园区合并运营,成立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4] 项目运营 - 过去一年园区举办展览近4000场,接待访客1257万人次 [4][7] - 与京东方、HTC等头部科技企业合作推出数字展馆、AIHub等创新项目 [4] - 798超维视界VR院线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包含五大主题空间和两大发布厅 [7] - 首批放映8部VR影片,涵盖国风悬疑、科幻冒险、文化艺术等多种类型 [7][10] - 五一假期期间5000多人前来体验,单日全馆上座率达80% [16] 内容筛选 - 从上百部影片中筛选出8部,标准包括沉浸体验、体感交互、视觉效果等指标 [8] - 强调VR大空间项目内容品质的重要性,需结合前沿体验技术和成熟场地方案 [8] 技术特点 - 采用"实景锚点+虚拟叙事"技术打造可触达多维感官的沉浸宇宙 [14] - 实现多人同时在同一场地体验,总结出高效运营模式 [13] - 结合院线运营逻辑,开拓"一站式"多厅设置与"影院式"智能排映 [14] 未来规划 - 持续探索虚实融合可能性,打造文化科技融合新场景和文旅消费新地标 [16] - 目标是从"一处火爆"到"全域精彩",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16]
北京最大的VR院线开幕,798多了一处文化科技新地标
第一财经· 2025-05-07 17:17
798超维视界项目概况 - 北京规模最大的沉浸式复合VR院线"798超维视界"于5月1日开放 面积达3500平方米 首批上线8部VR影片 [1] - 采用三层楼多展厅设计 每场VR展览可容纳5至25人 观众可自由选择《唐朝诡事录·西行》等IP内容进行体验 [1] - 以策展思路打造沉浸体验 基于LBE技术结合VR影片与实体空间 提供探索互动功能 [4] 核心内容与IP运营 - 最受欢迎VR展览《唐朝诡事录·西行》采用实景与虚拟结合模式 通过NPC引导和古风布景增强代入感 [3] - 精选8部首发影片涵盖国风悬疑 科幻冒险等多元形式 从上百部片源中筛选视觉清晰度 互动性等维度优质内容 [7] - 整合衍生品销售 cosplay和文化沙龙功能 打造一站式消费体验区 团队曾运营票房破千万元的亲子类展览 [7]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中国沉浸式产业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2500亿元 VR大空间成为2024年文旅市场新浪潮 [9][10] - 法国Excurio制作的《消失的法老》亚洲巡展吸引超19万人次 营收或将超2亿元 激发国内创作热情 [5] - 2024年国内上线超百部VR大空间内容 行业聚集游戏 VR硬件 影视动画等领域人才开发差异化产品 [5][11] 商业模式与战略定位 - 首创城市院线式VR大展厅模式 聚合市场已验证的优质VR影片形成矩阵规模 [10][8] - 目标成为城市第三空间 覆盖家庭与年轻客群 同时为行业搭建技术共享平台 [8] - 与君看文化等机构合作开发自然生态 文博文化三大内容矩阵 融合电影级美术与数字艺术 [11]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VR大空间面临同质化与质量参差问题 部分作品快速淘汰 用户复购率低需依赖优质IP选择 [12] - 行业预计需2-3年培育期 硬件迭代与应用场景扩展将推动形成百亿级赛道 [12] - 公司定位为平台方与内容生产者双重角色 重点打磨作品甄选机制与运营细节 [12]
对话华强方特执行总裁尚琳琳:加大《熊出没》电影投资丨新消费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20:06
关于《熊出没》系列电影 - "熊出没"系列电影已推出11部,总票房超过85亿元,第12部正在推进中,是国内唯一如此规模的系列电影[3] - 观影群体中不带孩子的成年观众比例逐年上升,公司计划在后续电影中更多关注成年观众视角[6] - 75%以上观众认为《熊出没》电影适合全年龄观众观影,公司坚持合家欢定位[8] - 因创作难度增加和观众需求提升,将增加对视效和故事的投资[9][10] - 春节档竞争加剧导致宣发成本上涨[11] - 不会用《熊出没》开发微短剧,将用新IP探索该赛道[14] - 正在探索VR大空间内容,已在十几家乐园落地《南极探秘》项目[15] IP变现与衍生业务 - 衍生品已覆盖食品、饮料、文具等20多大类,上市产品3000多种[16] - 动画作品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种语言,进入迪士尼、奈飞等主流媒体[16] - 帮助《风语咒》《济公之降龙降世》等国产电影发行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16] 主题乐园业务 - 2024年主题公园营收同比减少3.06%至56.53亿元,游客数量增加但人均消费下降[3][19] - 正在培育全新国潮3D动画电影《英歌》,开发《赵琳的探险日记》《龙与萧逍》等新IP[17] - 认为主题乐园行业专业壁垒高,涉及数百个专业领域[20][21] - 原有公园将优化运营,新项目会拓展但规模可能缩小[24] 公司定位与技术优势 - 定位为文化加科技企业,核心是技术企业[25] - 自主开发所有游乐园设备,拥有创意院、研究院、设计院和制造工厂[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