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熊出没》系列电影
icon
搜索文档
数智浪潮下破圈出海,中国文化如何跨越地界与认知?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4:56
行业表现 - 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收入达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中国文化贸易总额1.4万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数字文化贸易超3700亿元,占比25.8% [4] 政策支持 - 国务院2025年1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提出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力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4] - 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名单发布,涵盖404家企业和121个项目 [4] - 中国建立13个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推动数据资产确权交易试点,构建"文化—科技—金融"三角支撑体系 [5] - 深圳出台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破除数据壁垒 [5] 技术创新 - AI配音系统实现声线克隆和情绪复刻,大幅降低翻译成本与周期 [6] - 国产视频大模型"Vidu"在国际评测中名列榜首,成本低至四分钱每秒 [6] - 数字化发行网络实现《熊出没》系列电影在70多个国家"零时差"上映 [7] 企业案例 - 泡泡玛特2024年海外营收突破50亿元,占总营收近40%,通过"IP生态+数字化基建"双轮驱动 [8] - 华强方特将《熊出没》IP与主题乐园结合,通过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并成套出口 [8] - 三七互娱2024年境外收入57.22亿元,占总营收32.81%,覆盖全球200+国家和地区,发行超120款游戏 [9] 文化遗产数字化 - 故宫52%馆藏文物已完成数字化,10万件文物高清影像免费开放 [10] - "数字孪生"项目通过激光扫描与AI建模1:1复原紫禁城 [10] -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海外传播量突破1亿 [10] 行业挑战 - 高品质中华文化数据缺乏,大模型训练依赖低质量网络内容 [11] - 海外市场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等风险 [12] - "文化折扣"现象导致部分国产剧海外遇冷,需精细化跨文化传播策略 [12]
“五一”票房同比腰斩:风险放大的电影项目需更彻底降本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20:33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五一档票房7.47亿元 同比下滑51.1% 日均票房1.5亿元接近10年来最低(不含2020及2022年) [1] - 五一档观影人次1890万 同比下降50% 场次233万场 同比下降2% [1] - 平均票价39.54元 近3年首次跌破40元 场均人次8.2人 仅为2024年五成 [4] - 场均收益325.7元 同比下降47.8% 单影院日均收益1.20万元 同比下降52.0% [4] 影院与放映数据 - 五一档在映影院数1.25万 同比增长2.0% 在映银幕数7.55万 同比增长2.2% [3] - 场次下滑因新片平均时长增长 放映影院数创档期影史新高 [2][3] 内容供给与票房分化 - 五一档无爆款 头部影片《水饺皇后》《猎金·游戏》《幽灵公主》票房分别为1.92亿元、1.35亿元、6959万元 均未突破2亿元 [8] - 春节档《哪吒2》累计票房超153亿元 全球影史第五 光线传媒2025年一季度营收29.75亿元(+177.87%) 归母净利润20.16亿元(+374.79%) [11] - 行业两极分化加剧 头部影片才能吸引观众 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0亿持续冲击市场 [10][12][13] 行业策略调整 - 华强方特将增加《熊出没》系列投资与宣发成本 系列总票房超85亿元 [15][16] - 新丽传媒延长项目周期 严控制作成本 压缩导演权限 [20] - 行业转向更精确的成本控制与工业化改造以应对风险 [19][21][22] 项目风险案例 - 《哪吒2》成光线传媒印钞机 博纳影业《蛟龙行动》巨亏 [18] - 《熊出没·重启未来》票房8.18亿元 显著低于前作《逆转时空》19.84亿元 [18]
对话华强方特执行总裁尚琳琳:加大《熊出没》电影投资丨新消费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20:06
关于《熊出没》系列电影 - "熊出没"系列电影已推出11部,总票房超过85亿元,第12部正在推进中,是国内唯一如此规模的系列电影[3] - 观影群体中不带孩子的成年观众比例逐年上升,公司计划在后续电影中更多关注成年观众视角[6] - 75%以上观众认为《熊出没》电影适合全年龄观众观影,公司坚持合家欢定位[8] - 因创作难度增加和观众需求提升,将增加对视效和故事的投资[9][10] - 春节档竞争加剧导致宣发成本上涨[11] - 不会用《熊出没》开发微短剧,将用新IP探索该赛道[14] - 正在探索VR大空间内容,已在十几家乐园落地《南极探秘》项目[15] IP变现与衍生业务 - 衍生品已覆盖食品、饮料、文具等20多大类,上市产品3000多种[16] - 动画作品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种语言,进入迪士尼、奈飞等主流媒体[16] - 帮助《风语咒》《济公之降龙降世》等国产电影发行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16] 主题乐园业务 - 2024年主题公园营收同比减少3.06%至56.53亿元,游客数量增加但人均消费下降[3][19] - 正在培育全新国潮3D动画电影《英歌》,开发《赵琳的探险日记》《龙与萧逍》等新IP[17] - 认为主题乐园行业专业壁垒高,涉及数百个专业领域[20][21] - 原有公园将优化运营,新项目会拓展但规模可能缩小[24] 公司定位与技术优势 - 定位为文化加科技企业,核心是技术企业[25] - 自主开发所有游乐园设备,拥有创意院、研究院、设计院和制造工厂[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