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ductor Equipment

搜索文档
Cohu (COHU)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6 16:55
业绩总结 - FY24预计收入为4.02亿美元,毛利率约为45%[8] - FY24的可重复收入占总收入的约65%[8] - 2022年净销售额为812,775百万美元,2023年预计为636,322百万美元,2024年预计为401,779百万美元[54] - 2024年调整后EBITDA为7,054百万美元,占净销售额的2.0%[54] - 2024年GAAP基础下的净亏损为69,818百万美元,占净销售额的-17.0%[54] 用户数据与市场机会 - 公司在约20%的市场份额中,目标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13] - 预计2024年高带宽内存市场机会约为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8%[22] - 预计2024年宽带隙市场机会约为5000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27] - 半导体制造过程控制市场的机会约为6亿美元,整体市场规模为26亿美元[33] - 2024年xPU测试的可寻址市场为2亿美元,预计GPU市场在2024年约为7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35] 毛利率与财务指标 - 公司实现了毛利率的10个百分点扩张,目标毛利率为50%[42] - 2023年GAAP毛利润预计为302,868百万美元,毛利率为47.6%[54] - 2023年非GAAP毛利润预计为304,817百万美元,毛利率为47.9%[54] - 2022年研发费用为662,230百万美元,非GAAP研发费用为637,365百万美元[54] - 2022年股权激励费用为828百万美元,占GAAP毛利润的0.1%[54] 资本配置与现金流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投资总额为2.01亿美元,支持资本配置策略[50] - 2024财年的调整后EBITDA预计为2%,中期目标为18%-26%[47] 其他信息 - 2022年与库存相关的重组费用为(175)百万美元,占GAAP毛利润的-0.1%[54] - 2022年云软件实施费用摊销为2,836百万美元,占调整后EBITDA的1.0%[54] - 2022年其他非GAAP调整为25,794百万美元,占调整后EBITDA的6.0%[54]
Applied Materials: WFE Spending To Support Growth
Seeking Alpha· 2025-06-26 02:51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公司是半导体设备领域最广泛的供应商 在人工智能等产业大趋势中处于有利地位 [1] - 长期来看 晶圆厂设备(WFE)支出有望保持高个位数增长率 [1] 投资理念与分析方法 - 投资理念强调挖掘市场中深度价值标的 认为增长与价值并非互斥 [1] - 分析方法注重将机构级研究框架与零售投资者可获取的数据洞察相结合 [1] - 专业背景涵盖投行股权研究及企业并购/融资顾问等跨领域经验 [1] 技术领域偏好 - 特别关注科技板块各垂直领域 偏好处于技术前沿的标的 [1] - 日常研究聚焦企业战略 估值方法及市场动态的交叉分析 [1]
BERNSTEIN: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追踪(2025 年 5 月)_进口韧性显现,年初至今同比 - 2%,全年预测存在上行风险
2025-06-25 21:0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全球半导体资本设备行业,聚焦中国晶圆制造设备(WFE)进口情况 - **公司**:东京电子(TEL)、国际电气(Kokusai)、迪恩士(Screen)、爱德万测试(Advantest)、泛林集团(LRCX)、应用材料(AMAT)、阿斯麦(ASML)、中微公司(AMEC)、北方华创(NAURA)、皮奥科技(Piotech)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WFE进口整体情况 - **进口数据**:2025年5月中国WFE进口额为23.82亿美元,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16%,年初至今同比下降2%,仍处于较高水平;年初至今平均进口额为27.73亿美元,略低于去年的31.59亿美元 [2][22] - **进口结构**:年初至今,沉积、光刻和干法刻蚀是最大的进口细分领域,分别占进口额的23%、20%和17%;日本、荷兰和新加坡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其中日本占比25%,荷兰的份额从2024年的25%降至年初至今的19%,美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合计占比37%,高于2024年的33%;国内买家方面,广东和上海仍是最大的买家,年初至今分别占比37%和22% [3] 各公司中国市场表现预测 - **东京电子(TEL)**:2个月数据显示其中国收入可能上升,同比下降10%,环比上升12%,与公司关于2026财年3月中国支出将同比下降10%的评论相符;回归分析表明,6月季度中国收入预计环比增长12%,中国业务占SPE收入的比例预计达42% [4][56][62] - **国际电气(Kokusai)**:2个月数据显示其中国收入可能下降,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32%;鉴于其一季度业绩指引疲软,这可能为其一季度业绩带来上行空间,中国业务贡献预计从四季度的45%升至52%;回归分析表明,6月季度中国收入预计环比下降32%,中国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预计降至37% [4][66][69] - **迪恩士(Screen)**:2个月数据显示其中国收入可能下降,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27%;回归分析表明,6月季度中国收入预计环比下降24%,中国业务占SPE收入的比例预计维持在31%,远低于公司上半年45%的指引,存在下行风险 [5][73][78] - **爱德万测试(Advantest)**:2个月数据显示其中国收入可能进一步下降,同比下降51%,环比下降60%;回归分析表明,6月季度中国收入预计环比下降60%,中国业务占比预计从3月季度的19%降至8%,为2017年以来最低 [5][82][85] - **泛林集团(LRCX)**:2个月相关性分析显示,6月季度中国收入预计环比增长约24%,基于共识收入估计,中国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预计在35%左右,但同比下降,与公司关于2025年整体中国收入占比应低于2024年的评论一致 [6][90][94] - **应用材料(AMAT)**:1个月相关性分析显示,7月季度中国收入预计环比增长约31%,基于共识收入估计,中国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预计在30%左右,高于公司上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的“25%左右”的范围 [7][98][102] - **阿斯麦(ASML)**:回归模型估计,2025年二季度中国光刻设备进口将大幅降至7.9亿欧元,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49%,主要由于4月和5月进口量创历史新低;一季度中国系统收入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19%,至15.5亿欧元,占总收入的27%,符合公司修订后的指引;预计二季度中国业务占系统收入的比例将降至14% [9][107][116] 投资建议 - **中微公司(AMEC)**:评级为“跑赢大盘”,目标价300元人民币;主要专注于干法刻蚀,在沉积领域快速扩张,被认为是国内WFE公司中技术最好、全球认可度最高的公司,将受益于中国WFE国产替代,市场份额有望加速提升 [10][12] - **北方华创(NAURA)**:评级为“跑赢大盘”,目标价550元人民币;作为国内WFE龙头企业,产品组合最广泛,客户群体更多样化,将受益于中国WFE国产替代,市场份额有望加速提升 [10][11] - **皮奥科技(Piotech)**:评级为“跑赢大盘”,目标价280元人民币;是崛起的国内WFE供应商,主要专注于沉积领域,在先进封装的W2W和C2W混合键合设备方面有所拓展,产品创新能力强,将受益于中国WFE国产替代,市场份额有望加速提升 [10][13] - **东京电子(TEL)**:评级为“跑赢大盘”,目标价33800日元;是全球第四大SPE供应商和日本最大的SPE供应商,在6个产品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预计在日元贬值后凭借具有竞争力的定价获得市场份额并扩大利润率 [10][14] - **国际电气(Kokusai)**:评级为“跑赢大盘”,目标价3640日元;批量ALD在先进节点尤其是环绕栅极(GAA)中应用将增加,其最大用途是在NAND领域,NAND资本支出复苏正在加速 [10][14] - **迪恩士(Screen)**:评级为“市场表现”,目标价11300日元;清洗业务增长乏力,市场竞争激烈,来自面板级封装的潜在上行空间值得关注 [10][15] - **爱德万测试(Advantest)**:评级为“市场表现”,目标价7060日元;受益于HBM和Blackwell测试强度的上升,作为HBM测试仪的主要供应商(约65%)和英伟达AI GPU测试仪的唯一供应商(100%份额),有望通过产品升级提高ASP和利润率,尤其是在2025年推出HBM4的情况下 [10][15] - **应用材料(AMAT)**:评级为“跑赢大盘”,目标价210美元;维持对WFE行业长期增长的积极看法,认为AMAT有多个增长驱动因素,包括SAM增长、服务业务增长和资本回报 [10][16] - **泛林集团(LRCX)**:评级为“跑赢大盘”,目标价95美元;公司已走出低谷,2025年的业绩评论和估值更具支撑性,NAND升级周期可能正在启动 [10][16] - **阿斯麦(ASML)**:评级为“市场表现”,目标价700欧元;对ASML的增长前景持保守态度,收入预测与公司指引的下限一致,比市场共识估计低18%,主要反映了对EUV增长的较低预期和中国市场过度发货的正常化;采用25倍的目标市盈率对其2年BF每股收益进行估值,目标价约为700欧元,有8%的上行空间 [10][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数据来自中国海关统计网站,对设备类型和贸易伙伴进行了筛选;对AMAT和LRCX的相关性分析进行了调整,纳入更多进口来源国,以更准确反映其全球制造布局 [89][123] - **评级定义和分布**:Bernstein品牌和Autonomous品牌的评级定义和基准不同,评级分布显示了不同评级类别的公司数量和占比,以及与投资银行服务的关系 [132][142] - **利益冲突披露**:报告中涉及对Gartner数据的解读,未经过Gartner审核;分析师Stacy A. Rasgon持有多种加密货币多头头寸;AB及其关联方持有应用材料公司1%以上的普通股;Bernstein Autonomous LLP或BSG France SA对应用材料公司的普通股有净多头或空头头寸;Bernstein及其关联方在过去12个月从Screen Holdings Co Ltd获得非投资银行证券相关产品或服务的补偿;某些关联方在Screen Holdings Co Ltd和ASML Holding NV的债务证券以及应用材料公司、泛林集团和ASML Holding NV的股票证券中担任做市商或流动性提供者 [144][145][147][148] - **全球分发和合规信息**:报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发由不同实体负责,并遵循当地的法规和监管要求,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英国、爱尔兰、EEA成员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内地、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瑞士和中东等 [155][157][158][159][161][162][163][165][168][170][172][173]
ACM Research (ACMR)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5 20:30
业绩总结 - ACM Research在2024财年的总收入为7.82亿美元,同比增长40%[13]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为2.235亿美元,同比增长31%[33] - 2024年GAAP营业收入为1.51亿美元,同比增长57.6%,占总收入的19.3%[33] - 2024年非GAAP每股收益为2.26美元,较2023年的1.63美元增长38.6%[46]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ACM Research, Inc.的净收入为31,080千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7,700千美元增长75.5%[66] - 2024年全年归属于ACM Research, Inc.的净收入为103,627千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77,349千美元增长33.9%[67] 用户数据 - 2024年ACM Research的产品组合中,清洗设备占总收入的74%[14] - 2024年ACM Research在中国市场的收入目标为15%[20] - 2024年可服务市场(SAM)预计为180亿美元,其中清洗设备市场占59亿美元[21][27] 毛利与运营 - 2024财年非GAAP毛利率为74%,较2023财年的72%有所提升[14] - 2024年第四季度非GAAP毛利率为49.8%,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46.8%有所提升[33] - 2024年全年毛利为391,554千美元,毛利率为50.1%[67]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为110,815千美元,毛利率为49.6%[66] - 2024年全年总运营费用为240,556千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80,376千美元增长33.4%[67] 市场展望 - 预计2024年ECP、炉子及其他设备的收入超过1亿美元[16] - 2024年PECVD市场预计为47亿美元[22] - 2024年Track市场预计为28亿美元[22] - 2024年ACM Research的长期目标收入超过30亿美元[24] 其他信息 - 2024年第四季度总发货量为2.64亿美元,同比增长88%[33] - 2024年第四季度非GAAP营业收入为5280万美元,同比增长46.4%[33] - 2024年第四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2亿美元[50] - 2024年全年运营收入为150,998千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95,839千美元增长57.5%[67]
Onto Innovation(ONTO) - 2024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5 17:23
业绩总结 - Onto Innovation的TTM调整后每股收益为846百万美元[7] - TTM收入为3.99亿美元[7] - 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收入在2.3亿到2.4亿美元之间[32] - 预计第二季度毛利率为52%到54%[32] - 预计第二季度运营利润率为25%到27%[32] 用户数据 - 安装的活跃计量与检测工具数量为1,500台[7] 未来展望 - 长期有机运营模型目标为18亿美元的收入[33] - 预计长期毛利率在56%到59%之间[33] - 预计每股收益在5.50到8.50美元之间[33] - 预计未来五年将实现强劲的有机增长[34]
Onto Innovation (ONTO) FY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5 17:22
业绩总结 - 2024年收入为9.83亿美元,同比增长20%[5] - 非GAAP每股收益为5.24美元,同比增长40%[5] - 运营现金流约为2.5亿美元,占收入的25%[5] - 2024年预计GAAP每股收益为4.20美元,包含非GAAP项目影响[5] 市场展望 - AI包装市场的服务可用市场(SAM)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3亿美元[21] - 预计2020年至2024年,电源设备总增长将加速,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49] - 新的无图案检测技术预计到2028年将实现2.5亿美元的SAM[51] 新产品与技术 - 新产品将使AI包装的增长机会翻倍[22] - 2024年,电源半导体市场的产品销售创下新纪录[48] 财务状况 - 公司现金流超过收入的20%,无债务,支持并购活动[53]
争当辽沈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开路先锋”
证券时报· 2025-06-25 02:48
光刻工序的重要性与国产替代现状 - 光刻工序占据芯片产线50%的时间和30%的成本,是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环节 [1] - 前道光刻机国产替代率不足3%,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国产替代率不足10%,长期被日本企业高度垄断 [1] - 涂胶显影机与光刻机、光刻胶并称为光刻工序三大要素 [1] 芯源微的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唯一可提供量产型中高端涂胶显影设备的企业,已发展成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1] - 从4寸、6寸做到8寸、12寸设备,从LED扩展到后道先进封装和前道领域 [1] - 2019年成为"辽宁省科创板第一股",目前产品在后道先进封装领域市占率超过50% [1][3] 国产替代面临的三大挑战 - 设备高度复杂:最先进涂胶显影机含150+单元、10+机械手,每小时上万次机电动作 [2] - 联机作业要求高:必须匹配光刻机的产能、良率和可靠性标准 [2] - 日系设备垄断率超90%,市场竞争格局严峻 [2] 技术突破与市场覆盖 - 前道设备覆盖28纳米以上所有工艺节点,满足中国半导体90%以上成熟工艺需求 [3] - 前道物理清洗设备达国际先进水平且市占率第一,化学清洗设备突破高温硫酸工艺验证 [3] - 持续布局2.5D/3D封装等新兴领域,研发投入2.97亿元(2024年同比增50%) [3] 区域产业优势与研发战略 - 沈阳具备装备制造业基础、稳定人才队伍及政府支持体系 [3] - 公司研发费用连续多年超营收10%,技术突破即将转化为市场成果 [3]
长川科技: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2:41
募集资金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188,648,115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13,203.05万元,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 - 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总投资383,958.72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219,243.05万元,实施周期为5年 [11][12] - 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93,960.00万元,以优化资本结构和支持业务增长 [12] 发行背景与目的 -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包括《"十四五"规划纲要》等文件明确支持发展 [3][8]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13.6%,中高端设备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5] - 公司旨在通过研发投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提升产品技术深度和市场份额 [5][6]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半导体市场2024年销售额6,260亿美元(同比+18%),2025年预计达7,050亿美元 [4] - 新能源汽车芯片需求是传统燃油车的2.2-2.7倍,智能汽车达4-5倍,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1,286.6万台(同比+35.5%) [4] - AI算力需求每两个月翻倍,带动算力芯片需求增长 [4] - SEMI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增长7%至1,210亿美元,2026年增长15%至1,390亿美元 [11] 项目实施基础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50%,拥有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掌握测试机、AOI设备核心技术 [9] - 客户包括士兰微、长电科技、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市场认可度高 [11] - 国家政策提供税收优惠(如增值税加计抵减15%)和产业支持 [8] 财务与经营影响 - 2024年公司营收364,152.60万元(同比+105.15%),2025年Q1营收同比+45.74% [12] - 募集资金将提升资产规模,优化资本结构,但短期可能摊薄每股收益 [14] - 项目完成后有望增强长期盈利能力和行业地位 [14]
芯源微: 芯源微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通过公开征集转让方式协议转让股份完成过户登记暨控制权变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2:29
股权转让交易 - 中科天盛通过公开征集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16,899,750股公司股份全部协议转让至北方华创,交易价格为85.71元/股,交易金额为1,448,477,572.50元 [1] - 先进制造将其持有的19,064,915股公司股份转让至北方华创,交易价格为88.48元/股,交易金额为1,686,863,679.20元 [3] - 北方华创在完成两次股份转让后持有公司35,964,665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7.87%,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5] 控制权变更 - 公司由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有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为北方华创,实际控制人为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5] - 北方华创提名4名非独立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进入公司董事会,在公司全部董事和全部非独立董事中均过半数 [5] 业务协同效应 - 北方华创与公司在半导体装备业务板块具有互补性,北方华创主要产品包括刻蚀、薄膜沉积等核心工艺装备,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涂胶显影设备等核心工艺装备 [5] - 双方可通过合作推动不同设备的工艺整合,协同为客户提供更完整、高效的集成电路装备解决方案 [5] - 双方可在研发、供应链、客户资源等方面加强协同,共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股东回报能力 [5] 股权结构变化 - 中科天盛在股份转让前持股16,899,750股(8.40%),转让后持股0股(0.00%) [2] - 北方华创在股份转让前持股19,064,915股(9.47%),转让后持股35,964,665股(17.87%) [2]
ASML (ASML) Just Overtook the 20-Day Moving Average
ZACKS· 2025-06-24 22:35
技术分析 - ASML股价突破20日移动平均线 显示短期看涨趋势 [1] - 股价高于20日移动平均线通常被视为积极信号 反之则可能预示下跌趋势 [2] - 过去四周ASML股价上涨6.5% 技术指标显示可能持续上涨 [4] 基本面分析 - ASML当前获Zacks评级为2级(买入) 显示市场看好其表现 [4] - 过去两个月内公司当前财年盈利预测获2次上调 无下调记录 [4] - 市场共识盈利预测持续上升 基本面支撑股价上涨 [4] 投资建议 - 技术指标与盈利预测双改善 建议投资者将ASML纳入观察名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