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芯网
icon
搜索文档
裁员9000人后:微软净利润暴增24%!
国芯网· 2025-07-31 19:30
微软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第四季度收入达764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较上一财年同期的647亿美元显著提升 [2] - 运营收入增长23%至343亿美元 净利润大幅增长24%至272亿美元 [2] - 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微软365产品和Azure云服务 其中生产力与业务流程部门收入增长16%至331亿美元 [2] - 个人计算部门收入增长9%至135亿美元 得益于Windows OEM和设备收入增长3% Xbox服务增长13% 搜索和新闻广告增长21% [2] 微软云服务和AI业务发展 - Azure云服务收入超过750亿美元 同比增长34% [2] - 公司CEO强调云和AI是各行业业务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公司正通过技术创新帮助客户适应新时代 [2] 微软2025财年整体业绩 - 全年营收达2817.24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2] - 全年运营利润1285.28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2] - 全年净利润1018.32亿美元 同比增长16% [2] 公司人员调整 - 宣布将在全公司范围内裁员9000人 但未影响业绩增长势头 [2]
三星芯片利润暴跌94%!
国芯网· 2025-07-31 19:30
三星电子二季度财报分析 - 公司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55.8%至4.7万亿韩元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33万亿韩元 [2] - 芯片业务利润暴跌94% 设备解决方案部门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6.5万亿韩元暴跌至0.4万亿韩元 [2] - 芯片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8.56万亿韩元下降至27.9万亿韩元 [2] 存储芯片市场竞争格局 - 三星在存储芯片市场面临SK海力士激烈竞争 两家公司正争夺全球存储市场头把交椅 [2] - 在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 三星明显落后于SK海力士 分析师预计SK海力士主导地位将持续到年底 [3] - 财务总监预计下半年业绩将触底反弹 受益于AI和机器人技术推动的IT行业复苏 [2] 业务部门表现 - 设备解决方案部门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6.45万亿韩元暴跌93.8%至4000亿韩元 [2] - 存储器业务困境拖累整体业绩 85%跌幅主要源于库存价值调整等一次性成本 [2]
Arm宣布正在自研芯片!
国芯网· 2025-07-31 19:30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7月31日消息,据报道,芯片架构提供商Arm首席执行官Rene Haas宣布,公司正加大投入开发自有芯片 产品,此举标志着其从传统IP授权模式向提供实体芯片的战略重大转变。 Haas表示,这些成品芯片将是Arm现有计算子系统(CSS)产品的"物理体现"。他强调:"我们有意识地 加大投入,目标超越单纯的设计范畴,直接构建产品,例如芯片乃至可能的解决方案。" 据报道,为支持新战略所需的人才储备,Arm正积极招募员工,其中包括来自其客户的专家,这也意味 着Arm将与部分现有客户在芯片订单上展开竞争。 虽然Haas未透露新战略的投资回报时间表及具体产品细节,但他明确表示Arm将涉足"物理芯片、主板 乃至系统"的制造。 此前有消息称,Arm计划最快于今年夏季推出首款自研芯片——一款面向数据中心市场的CPU。该芯片 将由台积电等专业晶圆厂代工生产,Meta等巨头有望成为其首批客户 ***************END***************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半导体公众号推荐 有偿新闻爆料 请添加 微信 iccountry ...
突发!英伟达被约谈!
国芯网· 2025-07-31 19:30
英伟达芯片安全事件 - 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包括"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 相关技术已成熟 [2][4] - 美国议员提出《芯片安全法案》 要求出口的AI芯片必须强制添加定位追踪等后门技术 用于监控地理位置和限制运行区域 [4] - 法案核心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掌控芯片使用权 维护美国在全球芯片产业链的技术霸权和垄断地位 [4] 中国监管行动 - 国家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规约谈英伟达公司 要求对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进行说明并提交证明材料 [4] - 监管行动旨在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4] 国际半导体技术竞争 - 美国通过立法手段强化对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控制 限制潜在竞争国家获取相关技术 [4] - 事件反映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技术主导权争夺加剧 [4]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国芯网· 2025-07-31 19:30
公众号推荐 - 半导体技术天地专注于半导体产业技术、技术资料和专家讲解 [1][3] - 国芯网定位为半导体行业第一微信公众平台,拥有50万从业人员关注 [5] - 全球电子市场提供芯媒评论内容 [7] - 半导体行业圈定位为半导体人专属社群 [8][10] - 半导体产业联盟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 [12] 社群运营 - 半导体论坛微信群已聚集8万成员,采取免费开放模式 [13][14] - 加群需通过中国半导体论坛公众号回复"加群"指令完成 [16] 内容合作 - 接受行业爆料、投稿及商务合作,通过微信iccountry联系 [17][18]
美国对日本芯片关税将上调至15%!
国芯网· 2025-07-29 20:38
日美半导体关税调整 - 美国计划将对日本半导体和药品的关税上调至15% [1] - 日美达成"互惠关税"协议,汽车关税提高至15%,半导体和药品关税未明确具体税率但强调日本不会受到低于其他国家的待遇 [2] - 美国与欧盟关税谈判协议显示半导体和药品将征收15%关税,该税率同样适用于日本 [2]
H20芯片遭中企疯抢!英伟达紧急补货!
国芯网· 2025-07-29 20:38
中国市场需求与英伟达策略调整 - 中国市场需求超预期强劲 促使英伟达改变仅依赖库存策略 紧急向台积电追加30万片H20芯片订单 [2] - 2024年英伟达已售出约100万颗H20芯片 需求激增导致公司考虑重启生产而非仅销售库存 [2] - H20芯片运算能力低于H100或Blackwell系列 但因美中贸易关系成为焦点产品 [2] 中国企业采购动态 - 4月禁令前 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巨头大幅增加H20订单用于AI模型部署 [2] - 尽管华为提供替代方案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仍保持较高受欢迎度 [2] - 英伟达要求中国客户提交更新文件(含订单预测)以维持市场参与度 防止客户转向华为 [2] 供应链与生产决策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H20订单量将决定是否重启生产 供应链重启需9个月周期 [3] - 公司告知客户H20库存有限 且最初无立即重启晶圆生产计划 [3] - 4月禁令导致英伟达需计提55亿美元库存减值 并损失150亿美元潜在销售额 [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企业未优先选择华为替代方案 可能与英伟达CUDA生态系统的不可替代性有关 [2] - 硬件并非英伟达核心壁垒 CUDA生态才是其难以被取代的关键竞争优势 [2]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国芯网· 2025-07-29 20:38
公众号推荐 - 半导体技术天地专注半导体产业技术、技术资料和专家讲解 [1][3] - 国芯网定位为半导体行业第一微信公众平台,拥有50万从业人员关注 [5] - 芯媒评论提供半导体行业深度评论内容 [7] - 半导体行业圈打造半导体人专属社群,覆盖全产业链资源 [10][12] 社群运营 - 半导体论坛微信群已聚集8万行业用户,实行免费开放加入模式 [13][14] - 用户需通过关注中国半导体论坛公众号并回复"加群"指令完成入群流程 [14][16] 行业服务 - 提供有偿新闻爆料渠道,通过微信iccountry联系商务合作 [17][18]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国芯网· 2025-07-28 22:03
公众号推荐 - 半导体技术天地公众号专注半导体产业技术、技术资料和专家讲解 [1][3] - 国芯网公众号定位为半导体行业第一微信公众平台,拥有50万从业人员关注 [5] - 芯媒评论公众号提供半导体行业深度评论内容 [7] - 半导体行业圈公众号定位为半导体人专属社群 [8][10] - 半导体产业联盟公众号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内容 [12] 社群运营 - 半导体论坛微信群已聚集8万行业用户,实行免费开放加入模式 [13][14] - 用户需通过中国半导体论坛公众号完成扫码关注和指令回复操作方可入群 [14][16] 内容合作 - 公众号接受行业爆料、投稿及商务合作,通过指定微信号iccountry进行对接 [17][18]
全球芯片代工增长17%!
国芯网· 2025-07-28 22:03
全球纯半导体晶圆代工行业收入预测 - 2025年全球纯半导体晶圆代工行业收入预计达到1650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2] - 2021-2025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2% 主要受先进制程节点推动 [2] 先进制程节点收入贡献 - 3纳米节点收入预计同比增长超600% 达到300亿美元 [2] - 5/4纳米节点收入将超过400亿美元 [2] - 先进节点在2025年贡献纯晶圆厂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2] 需求驱动因素 - 高端智能手机 AI PC解决方案需求增长推动先进制程收入 [2] - AI ASIC GPU和高性能计算(HPC)解决方案需求增加 [2] 企业竞争格局 - 台积电在先进节点占据优势 三星和英特尔紧随其后 [3] - 联电 格芯和中芯国际在其他节点需求强劲 但收入增速可能不及先进节点 [3] 后端封装工艺创新 - HBM内存集成和芯片级封装等技术带来新增长机会 [3] - 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开辟新收入来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