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ial Automation

搜索文档
Rockwell Automation Launches OptixEdge to Advance Data Processing
ZACKS· 2025-06-13 22:46
核心观点 -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推出创新边缘网关解决方案OptixEdge 旨在革新工业客户的数据处理方式 [1] - 该解决方案通过FactoryTalk Optix软件连接控制系统 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和云端传输 提升边缘计算能力与效率 [2] - 过去一年公司股价表现优异 涨幅达27% 远超行业8.6%的跌幅 [7] 产品技术细节 - OptixEdge预装FactoryTalk Optix软件 支持通过网页浏览器快速配置应用 显著缩短设置时间 [3] - 支持创建自定义应用程序 并集成FactoryTalk远程访问功能 实现VPN连接下的安全编程与故障排除 [3] - 兼容现有硬件及第三方图形终端/控制器 减少云端数据传输量 降低存储成本并优化网络性能 [4] 公司战略布局 - 通过扩展硬件/软件产品组合及云服务投资强化竞争力 其中FactoryTalk Design Studio集成行业首个云原生协同设计功能 [5] - 持续投入全球化制造、产品研发和渠道建设 预计将实现高于市场的有机销售增长 [6] - 推动流程优化、材料成本节约和制造效率提升 以促进盈利增长 [6] 行业比较数据 - 优比快(Ubiquiti)近四季平均盈利超预期29.9%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8.22美元 股价年涨幅174.4% [11] - 伟创力(Flex)近四季平均盈利超预期16.2%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2.91美元 股价年涨幅36.1% [11] - 格林兰技术(Greenland Tech)近四季平均盈利超预期17.7%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0.48美元 股价年涨幅39.4% [12]
Siemens and NVIDIA Expand Partnership to Accelerate AI Capabilities in Manufacturing
Globenewswire· 2025-06-11 18:21
文章核心观点 西门子与英伟达宣布扩大合作,加速工业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新时代,推动未来工厂的发展,双方技术结合将助力工业企业利用全面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下一代工厂自动化[1][2] 合作背景与发展 - 2022年双方宣布合作,将西门子Xcelerator组合技术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连接,实现工业元宇宙,后合作扩展至生成式AI、工业AI和机器人领域[3] 合作成果与应用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可视化**:西门子将英伟达技术集成到Xcelerator平台,今年推出的Teamcenter Digital Reality Viewer带来实时光线追踪功能,HD现代重工利用该功能可视化下一代船舶设计,减少设计迭代时间[4][5] - **产品虚拟模拟测试**:英伟达Blackwell GPU与西门子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结合,可显著提高产品虚拟模拟测试速度,宝马集团和西门子实现车辆瞬态空气动力学模拟加速30倍[6] - **工厂运营变革**:新的西门子工业PC支持英伟达GPU,可实现复杂工业自动化任务,AI执行加速25倍;先进AI代理将在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组合中无缝工作,其工业操作副驾驶将生成式AI引入车间操作员[7][8] - **视频搜索与总结**:双方合作的蓝图可实现视频搜索和总结,为车间运营提供实时AI辅助,节省30%的被动维护时间[9] - **工业系统安全**:双方合作开创一类新的运营技术网络安全,集成英伟达BlueField DPUs,追求AI驱动的网络安全[9] 公司信息 - **西门子**:是专注于工业、基础设施、移动和医疗保健的领先技术公司,2024财年营收759亿欧元,净利润90亿欧元,全球约有31.2万名员工[11][12] - **英伟达**:是加速计算领域的全球领导者[13]
Investment in Frontier Technology Increases Year Over Year; Silicon Valley Bank Releases New Report
Prnewswire· 2025-06-10 21:30
行业趋势 - 前沿科技领域风险投资同比增长47% 主要受AI算力需求 国防科技创新及工业自动化推动 [1] - 硬件相关VC募资占比达三分之一 创十年新高 较2021年20%显著提升 [4] - 国防与航空航天领域VC投资2024年超40亿美元 预计2025年将达120亿美元 [4] 细分领域动态 - 前沿科技包含五大子领域:计算基础设施 航空航天与国防 工业自动化 移动技术及沉浸式技术 [2] - 工业机器人与生成式AI融合加速 成为VC预算重点投入方向 [4] - 超50%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在过去两年完成融资 [4] 资金格局变化 - 国防科技VC投资自2019年起持续超过DARPA年度预算 [4] - SVB通过专有数据发布《2025前沿科技未来报告》 涵盖募资格局与增长领域分析 [2] - 硬件导向基金募资占比达十年峰值 反映资本对实体科技基础设施的加码 [4]
中国自动化行业动态追踪:2025年5月
Bernstein· 2025-06-10 12: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重申对亚德客、汇川技术的评级为跑赢大盘,对埃斯顿的评级为与大盘表现一致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中国自动化行业周期性复苏持续,但受关税和五一假期影响,复苏速度较4月略有放缓,预计关税影响到2025年第三季度将逐渐消散;各终端行业中,电池和汽车行业持续复苏,消费电子行业虽受关税影响有一定阻力但也呈现复苏态势,太阳能行业依旧疲软 [1] 各公司情况总结 亚德客(AirTAC) - 5月新台币营收同比下降0.5%,主要受汇率和五一假期影响;订单持续超过出货值,人民币营收同比增长7%,关税影响有限;终端行业中,电池和汽车行业出货量保持稳定,对全年前景乐观 [1] 汇川技术(Inovance) - 5月通用自动化业务订单同比个位数增长,略低于4月,受关税部分影响;电池和电动汽车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电梯业务略有下降,太阳能行业依旧疲软;智能手机行业需求较4月有适度改善 [1] 信捷电气(Xinje) - 5月订单同比增长超10%,环比基本持平;包装、印刷、食品饮料和物流行业需求旺盛,电池行业需求持续复苏,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因关税影响减轻而适度改善 [1] 亿合达(Yiheda) - 5月出货量和新订单同比分别实现高两位数和高个位数增长,受关税和五一假期影响略低于4月;电池业务持续强劲,太阳能业务依旧疲软,除3C和智能手机领域外关税影响有限 [1] 估值方法 亚德客国际集团 - 主要采用EV/EBITDA倍数法估值,以15.0倍的EV/EBITDA倍数对应2026年EBITDA预估139.96亿新台币,设定目标价为1060新台币;同时用DCF作为公司长期内在价值参考 [16] 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要采用EV/EBITDA倍数法估值,以33.0倍的EV/EBITDA倍数对应2026年EBITDA预估5.33亿人民币,设定目标价为18元人民币;同时用DCF作为公司长期内在价值参考 [17] 深圳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要采用EV/EBITDA倍数法估值,以30.0倍的EV/EBITDA倍数对应2026年EBITDA预估77.38亿人民币,设定目标价为87元人民币;同时用DCF作为公司长期内在价值参考 [18]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自愿披露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9 02:37
公司获奖情况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适用于流程工业预测控制的模型自主学习方法》专利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专利号为ZL 2022 1 0861856 2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评选 旨在鼓励技术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贡献 [2] - 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共授奖中国专利金奖30项 中国外观设计金奖10项 中国专利银奖60项 中国外观设计银奖15项 中国专利优秀奖607项 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47项 [2] 公司技术实力与知识产权 - 公司作为中国流程工业自动化 数字化及智能化创新者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积累和保护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已获授专利745项 其中发明专利575项 实用新型专利135项 外观设计专利35项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31项 [3] - 公司于2017年被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2022年通过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工作复核 [3]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流程工业自动化 数字化及智能化的自主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3] - 公司将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提升核心竞争力 促进经营持续 健康 稳定发展 [3]
Kitron Wins Additional €7 Million Contract, Expanding Presence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Globenewswire· 2025-06-06 14:52
文章核心观点 Kitron与工业自动化领域领先客户签署重要制造协议,体现战略扩张且有望推动业务增长,巩固其在行业市场地位 [1][3] 协议内容 - 协议涵盖新一代高性能驱动模块电子制造服务,每年价值约700万欧元,未来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1] - Kitron将从欧洲工厂提供完整整机装配服务,按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生产 [2] 公司表态 - 公司中欧副总裁表示满足先进自动化系统严格要求是赢得协议关键,体现多行业创造长期价值的持续动力 [3] 公司概况 - Kitron是斯堪的纳维亚领先电子制造服务公司,业务涉及多个领域,在多国设有运营点 [4] - 公司约有2400名员工,2024年营收为6.47亿欧元 [4]
埃斯顿自动化:公司宣布H股上市计划和股票激励计划。
瑞银证券· 2025-06-05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12个月评级为Sell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H股上市计划和股票激励计划 [2] - 公司设定2025 - 2027年净利润目标为1亿元/1.2亿元/1.4亿元,有望增强投资者对其扭亏为盈的信心 [3] - 公司计划H股上市以实施全球化战略和促进业务更好发展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专注于CNC系统、交流伺服、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是国内高端智能设备制造核心控制部件的领先企业之一,2012年拓展至工业机器人领域 [8] 交易数据和关键指标 - 52周价格范围为27.48 - 11.60元,市值为169亿元/23.4亿美元,流通股占比90%,日均成交量28,889千股,日均成交额6.263亿元 [4] - 2024年12月预期普通股股东权益为26.6亿元,市净率为6.3倍,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为10.4倍 [4] 财务预测数据 营收及盈利预测 - 2021 - 2028年营收分别为30.06亿元、38.59亿元、46.27亿元、49.18亿元、56.42亿元、63.78亿元、71.93亿元、81.08亿元 [6] - 2021 - 2028年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67亿元、1.39亿元、0.08亿元、1.12亿元、1.81亿元、2.53亿元、3.32亿元 [6] 每股指标预测 - 2021 - 2028年摊薄后每股收益分别为0.13元、0.19元、0.16元、0.01元、0.13元、0.21元、0.29元、0.38元 [6] - 2021 - 2028年每股股息分别为0.07元、0.03元、0.06元、0.00元、0.03元、0.06元、0.08元、0.10元 [6] 其他指标预测 - 2021 - 2028年净债务/现金分别为 - 15.49亿元、 - 20.57亿元、 - 26.09亿元、 - 24.28亿元、 - 25.02亿元、 - 25.14亿元、 - 25.36亿元、 - 25.14亿元 [6] 盈利/估值指标 - 2021 - 2028年EBIT利润率分别为3.8%、7.7%、4.8%、1.8%、3.8%、4.7%、5.4%、6.0% [6] - 2021 - 2028年ROIC(EBIT)分别为3.1%、6.5%、4.4%、1.7%、4.2%、5.7%、7.1%、8.5% [6] - 2021 - 2028年EV/EBITDA(UBS核心)分别大于100、47.5、60.1、77.8、49.0、41.5、34.5、29.2 [6] - 2021 - 2028年市盈率(UBS,摊薄)分别为NM、NM、NM、NM、NM、93.0、66.7、50.8 [6] - 2021 - 2028年股权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分别为0.3%、 - 2.0%、 - 4.1%、1.3%、 - 0.5%、0.0%、0.1%、0.5% [6] - 2021 - 2028年股息收益率分别为0.2%、0.1%、0.3%、0.0%、0.2%、0.3%、0.4%、0.5% [6] 预测回报 - 预测价格涨幅为 - 46.9%,预测股息收益率为0.0%,预测股票回报率为 - 46.8%,市场回报率假设为6.7%,预测超额回报率为 - 53.6% [7] 估值方法 - 对公司的目标价格基于市盈率法 [9] 历史评级和价格 - 2022 - 2024年有不同时间点的评级和价格记录,如2022年3月4日评级为Buy,价格22.58元,目标价32.00元;2024年8月20日评级为Sell,价格12.46元,目标价8.60元 [27]
“智能”机器人既要“柔性”也要“绿色”
南方都市报· 2025-06-05 07:13
华南工博会概况 -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三天,聚焦工业自动化、机器视觉、激光技术、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测试测量、电子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3] - 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覆盖5大展馆,汇聚全球1200余家顶尖企业,预计吸引超10万专业观众 [4] - 同期举办近30场高峰论坛、采购对接会等活动,搭建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 [3] 展会亮点与创新 - 展会呈现多维度突破,构建贯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智造生态圈",助力企业抢占工业4.0时代制高点 [4] - 每年数百项新技术在展会首发并直接在深圳企业产线落地转化,展现展会与城市产业升级的深度联动 [4] - 依托深圳"20+8"产业集群,展会培育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生态闭环 [4] 主题展区与参展企业 - 工业自动化展区内,倍福展示Machine Learning与TwinCAT CoAgent构建AI与自动化的无缝融合,实现生产效率精准优化 [5] - 欧姆龙首次深度参与华南工博会,聚焦AI、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针对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6] - 机器视觉展区内,海康威视携质量检测、设备管理等五大场景数字化产品首秀,康耐视、聚华光学等知名展商带来最新产品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6] - 机器人展区以"智能""柔性""绿色"为核心关键词,汇聚发那科、安川电机等全球机器人领域巨头,展示机械臂精准完成复杂工序 [7] 激光技术应用 - 中国自主研发的激光焊接技术仅需43秒完成一台新能源汽车车身焊接,航空发动机叶片激光清洗实现纳米级精度处理 [8] - 激光展区内,大族激光、先导激光等头部企业展示切割、焊接、清洗等工业加工场景解决方案 [8] - 大族激光G3015PRO高速光纤激光切割机提升复杂轮廓加工稳定性,PL2T-0606W三卡盘坡口激光切管机将管材利用率提升30%以上 [9] 同期活动 - 展会同期举办"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赋能千行百业""AI赋能·智控革新"等十余场高含金量活动 [5] - 第六届世界激光制造大会以"赋能智造·光耀未来"为主题,聚焦先进激光技术及制造类应用场景 [9]
摩根大通:亚洲基础设施、工业与交通运输
摩根· 2025-06-04 23:25
报告核心观点 - 不同时间框架有不同的投资机会,短期关注贸易战和中国刺激政策带来的机会,中期关注“China+1”、战后重建和机器人技术推动的增长,长期关注结构性增长驱动因素确保的长期稳定性 [5][6][7] - 推荐了多只不同公司的股票,如恒立液压的FA和机器人业务将推动未来收入增长,汇川技术将受益于IA周期拐点等 [8][9] 各行业估值情况 工业自动化(IA) - 报告对多家工业自动化公司给出评级和估值数据,如汇川技术(300124 CH)评级为OW,目标价66,市值24,628百万美元等 [10][11] 基础设施建设与工程机械 - 对多家基础设施建设与工程机械公司进行估值分析,如中国建筑国际(390 HK)评级为OW,目标价8.20,市值17,794百万美元等 [13][14] 物流 - 涉及多家物流企业的估值,如顺丰控股(002352 CH)评级为OW,目标价52.00,市值31,740百万美元等 [16][17] 基础设施运营商 - 对基础设施运营商公司进行评估,如江苏交通控股(177 HK)评级为OW,目标价11.00,市值10,251百万美元等 [19][20] 航空 - 给出多家航空公司的估值情况,如国泰航空(293 HK)评级为N,目标价6.0,市值16,347百万美元等 [22][23] 航运 - 对航运公司进行估值,如中远海运控股(1919 HK)评级为OW,目标价19.00,市值33,717百万美元等 [25][26] 全球电动工具与造船 - 涉及电动工具和造船公司的估值,如创科实业(669 HK)评级为OW,目标价126.00,市值20,368百万美元等 [28][29] 亚洲国防 - 报告提及亚洲国防行业,但未给出具体估值内容 [31]
中控技术:打造工业AI全球领先企业 用AI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6:20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首次提出"成为工业AI全球领先企业,用AI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并落地全球化品牌战略[1] - 2025年是公司战略切换的关键期,工业AI研发投入前置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但技术转化已进入爆发临界点[1] - 公司正积极加快向工业AI公司的战略转型,探索工业AI发展之路[3] 工业AI技术与产品 - 公司推出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已在氯碱、热电、石化、乙烯等装置上取得突破性应用,实现系统自控率95%以上,氮氧化合物含量下降5%,吨蒸汽煤耗下降3.1%以上[2] - 公司构建"1+2+N"工业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技术架构,推出"4大数据基座+1个智能引擎"的核心产品体系,形成面向"AI+安全"、"AI+质量"、"AI+低碳"、"AI+效益"的智能化解决方案[4] - 自主研发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和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等创新型产品[4] 数据与行业优势 - 公司拥有累计运行在10万套工业控制系统上超过100EB的庞大工业数据量,相当于连续录制约127万年的4K高清影像,成为流程工业各细分领域数据最为丰富的工业实时数据公司[2] - 近十年累计为国内客户降碳近20亿吨,近三十年为国内流程行业客户节省上千亿元投资[3] 人形机器人布局 - 公司作为单一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已推出"领航者1号"、"2号",正在布局第三代人形机器人[4]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接入DeepSeek的多模态模型Janus Pro,助力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与人机交互[4] - 人形机器人有望与流程工业领域全面融合,推动企业向"安全、质量、低碳、效益"方向发展[4] 市场与商业模式 - 公司传统优势行业稳健增长,新兴行业需求涌现,海外市场加速拓展,整体商业模式快速优化,未来业绩增速或超预期[1] - 公司围绕产业链整合、产业转型升级和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需求开展并购投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