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服务

搜索文档
21评论丨PMI指数回升释放经济扩张积极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7:03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回升 显示经济总体扩张 [1] - 制造业PMI小幅上升 生产指数连续四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1] - 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和在手订单指数均小幅上升 需求端边际改善 [1] 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医药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1]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均显著高于总体水平 [3] - 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订单增长较快 [3] 价格指数变化 - 制造业购进与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煤炭、钢铁、光伏、新能源车等行业价格环比上涨 [2] - 采购量指数回升至50.4% 企业补库存意愿改善 [1] 服务业表现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5% 为年内最高水平 [2]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位于高位景气区间 [2]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 [2] 新兴产业发展 - 信息服务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深度融合 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2] -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迭代应用 [3] - 政策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支持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3] 行业分化表现 - 纺织、化学制品等传统行业面临需求不足挑战 [3] - 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偏低 [3]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 受季节性因素和房地产行业复苏缓慢影响 [3] 政策支持方向 - 宏观政策注重精准性和连续性 加大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等措施 [4] - 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4] -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基调 突出结构性工具运用 [4]
资本市场 退市绝非规避处罚的挡箭牌
证券时报· 2025-09-02 02:49
董监高未履行义务导致公司年报难产并退市,也要追责。新《公司法》明确董监高对公司负有忠实和勤 勉义务,但在实践中,对于义务的界定和追责标准仍需细化;建议交易所等相关部门可根据上市公司董 监高的不同岗位与职责,制定详细的勤勉义务标准。 要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内部绩效薪酬追索机制,若董监高因违法违规或未勤勉尽责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公 司有权追回其相应期间的绩效薪酬。 熊锦秋 近日,退市已满一年的华铁股份及相关责任人收到广东证监局2415万元罚单。据统计,2024年以来证监 会已对44家退市公司开出总计12亿元罚单,63名高管被终身市场禁入,另有约20家退市公司仍在处罚程 序中。这一系列举措清晰表明,退市绝非可以规避处罚的挡箭牌。 一些上市公司之所以沦落到退市地步,公司治理混乱、运作不规范是主因。有些控股股东、董监高漠视 法律法规,实施财务造假、隐瞒不报重大信息、违规信息披露、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违法违规行为, 致使上市公司被掏空。还有个别上市公司退市,是因为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而其背后则是董 监高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装睡躺平缺乏履职能动性。更有甚者,有些上市公司退市基本已成定局,个 别主体便认为,反正此前已有违法 ...
新刊速读 | 优化营商环境视角下优先股面向非公众公司的制度激活
新华财经· 2025-09-02 01:38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优先股制度 - 资本市场改革强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国家战略 [1] - 优先股制度改革是深化改革的关键议题,旨在发展"耐心资本"并规范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 [2] 优先股制度现状与功能 - 优先股具有优先分配利润或剩余财产的特性,可通过条款设计灵活调节股权或债权色彩 [3] - 2013年国务院启动优先股试点,2014年证监会发布管理办法,但2023年调整未带来实质性制度创新 [3] - 优先股在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中依赖银行监管框架而非商事自治机制 [3] 优先股与回购型上市对赌关系 - 回购型上市对赌约定未上市时以投资款加固定回报价格回购股份,合同法上有效但受监管限制 [4] - 两者均具股债融合特性,优先股可吸纳对赌协议等安排,但当前制度潜能受抑制 [4] - 优先股在非公众公司适用中存在司法实践困境 [4] 非公众公司优先股实践问题 - 法院常以发行主体资格问题直接否定优先股合同效力 [5] - 超级分红权条款因无条件固定分红特征,常被认定为损害公共利益或违反公积金制度 [5] - 优先清算权条款在未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多被认可有效,回购权条款普遍获法院支持 [6] 优先股制度创新路径 - 学界共识应将优先股发行主体扩展至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新公司法仅限股份公司存在制度疏漏 [7] - 优先股有助于降低企业杠杆、延长资金周期、提升抗风险能力,并通过有限表决权保持决策稳定 [7] - 应推动回购型上市对赌等融资协议纳入优先股制度框架,遵循公司法与监管法规范 [8] - 债转优先股需以2023年公司法债权出资规定为依据,通过确权与评估程序实现转换 [8] 制度创新意义与方向 - 优先股面向非公众公司的创新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的结合 [9] - 需通过发行主体扩展和融资安排结合推进市场化债转优先股,遵循债权出资规范 [9]
中期分红“新老力量”合力优化价值投资生态环境
证券日报· 2025-09-02 00:23
中期分红规模创新高 - 截至8月31日 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及半年度现金分红方案 较去年同期增加141家 [1] -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共289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 [1] -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 整体股利支付率为31.97% [1] 中期分红对市场生态的影响 - 推动A股市场向融资与回报并重转型 体现资本市场向价值驱动升级 [1] - 提升股东回报及时性与可预期性 增强投资者长期持股信心 [2] - 倒逼企业优化现金流管理与治理结构 减少盲目扩张冲动 [2] 中期分红与金融产品创新 - 高分红企业群体壮大 为红利指数提供更丰富样本来源 [2] - 推动传统宽基红利ETF规模增长及行业主题红利ETF等细分产品创新 [2] - 红利指数产品多元化吸引险资 年金等长期资金流入市场 [3] 中期分红对投资理念的重塑 - 引导市场关注点从估值博弈转向真实回报 加速资金向长期配置迁移 [3] - 推动机构投资者布局分红稳定 现金流优质的标的 [3] - 促进个人投资者追求复利增值 减少追涨杀跌行为 [3]
【广发宏观王丹】8月中观面的四个景气线索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9-01 19:42
8月制造业PMI结构分析 - 8月制造业PMI环比微升0.1个点至49.4 15个细分行业中景气扩张的行业数量维持在7个 与前期持平[1][5][6] - 景气环比改善的行业包括高技术制造(计算机通信电子环比上行5.5个点、医药上行3.1个点)、装备制造(专用设备上行3.8个点、汽车上行6.5个点)、部分原材料行业(有色冶炼上行1.9个点、非金属矿制品上行4.0个点、石油炼焦上行7.4个点、化工上行7.2个点)以及纺服行业(上行14.3个点)[9] - 出口订单呈现结构性强势 汽车、计算机、专用设备出口订单环比分别上行10.8、1.6和8.4个点 纺服出口订单大幅上行33.5个点[9][10] - "反内卷"政策推动价格好转 石化、化工行业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上行4.3和1.8个点[9] 景气回调行业表现 - 景气环比下行幅度较大的行业包括通用设备(环比下行7.0个点)、电气机械(下行6.0个点)、金属制品(下行7.6个点)、化纤橡塑(下行4.3个点)和农副食品(下行5.1个点)[13] - 回调原因包括:上半年"设备更新"资金使用比例较高导致下半年弹性下降 出口订单下行(电气机械出口订单降1.8个点、金属制品降8.2个点、化纤橡塑降5.9个点、农副食品降18.8个点)以及企业自发约束资本开支(通用设备新订单环比下降13个点)[13] 绝对景气度分布 - 专用设备景气分位值达过去四年95%以上 景气值位于55以上 主要受益于"两重"项目和"AI+"带动[14] - 通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纺服、有色、石油炼焦、非金属矿制品景气值位于50-55之间[14] - 受益于"反内卷"的原材料行业(黑色、有色、非金属矿、石化)景气分位值回升至过去四年70%以上[14] 新兴产业景气特征 -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是唯二位于景气扩张区间的行业 景气环比分别上行3.9和2.2个点[17] - 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行业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行4.6和2.6个点 显示大企业治理价格战效果显著[17]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景气位于45-50之间 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景气最低(40-45之间)[17] 建筑业景气变化 - 建筑业PMI环比下降1.5个点至49.1 其中土木工程建筑景气在50-55之间 房建和建安景气位于45-50之间[18][19][20] - 基建部分新订单改善(土木工程建筑新订单环比上行2.2个点)但开施工较弱 地产系环节偏弱但企业预期改善(房地产、房建、建安企业预期指标环比分别上行0.7、2.1和0.6个点)[18][21][22] 服务业PMI创新高 - 服务业PMI环比上行0.5个点至50.5 创年内新高[22][23] - 暑期出行相关行业景气上升(航空、道路运输、餐饮、住宿)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万得全A指数7月和8月分别上涨4.7%和10.9%) 信息技术服务业景气领先(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景气均在55以上)[22][23][24] 短期高景气线索总结 - "反内卷"相关的原材料行业[24] - "两重"大项目和"AI+"相关的产业链(专用设备、TMT、信息技术服务)[24] - 暑期出行相关的服务消费[24] - 资本市场服务[24]
国家统计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加快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7:35
制造业PMI指数 - 制造业PMI指数8月份升至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 [1][2] - 生产指数为50.8% 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制造业生产扩张加快 [2] - 新订单指数为49.5%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 纺织服装服饰和木材加工及家具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2] 价格指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和金属制品行业价格指数均升至52.0%以上 医药和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行业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 [2] 企业规模表现 - 大型企业PMI为50.8%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 扩张步伐加快 [3] - 中型企业PMI为48.9% 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回落 [3] - 小型企业PMI为46.6%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 [3] 重点行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3]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 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PMI为48.2%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连续回升 [3] 市场预期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多数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信心增强 [3] - 通用设备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企业对行业发展预期乐观 [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升至年内高点 [4] - 资本市场服务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业务总量较快增长 其中资本市场服务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 [4] 服务业与建筑业 - 零售和房地产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景气度偏弱 [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 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前景乐观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 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生产施工有所放缓 [4] 综合PMI产出指数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加快 [1][5] - 构成综合PMI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8%和50.3% [5][6]
2025年8月PMI数据点评:PMI略升:PMI略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01 16:22
制造业PMI及分项 - 2025年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5] - 生产指数为50.8%,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5][10] - 新订单指数为49.5%,仍处于收缩区间,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5][10] 企业规模与行业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8%,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13]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13] - 小型企业PMI为46.6%,虽上升0.2个百分点但仍处低位[13] 价格与库存动态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连续2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20] - 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6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3个百分点[23] 服务业与建筑业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升至年内高点,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5][24]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2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5][27]
宏观经济景气度改善 8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4%
中国经营报· 2025-09-01 15:20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7月上升0.1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为50.8% 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且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新订单指数为49.5%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1] 行业分化特征 - 医药与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 产需较快释放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产需不足 [2] - 高技术制造业PMI大幅回升1.3个百分点至51.6% 持续位于扩张区间 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8.2%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上行 [2] 非制造业与服务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较7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且升至年内高点 [1][3] - 暑期消费带动居民出行和文娱活动升温 旅游相关行业市场活跃 8月国内股市大幅走强带动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上升 [3] 市场预期与信心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回升 多数制造业企业信心增强 [2] -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位于58.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 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3]
8月份PMI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 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9-01 09:34
制造业PMI指数 - 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仍低于荣枯线但连续回升 [1] - 新订单指数为49.5%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缓中趋稳 [1] - 生产指数为50.8% 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1]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2] 价格指数表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回升 [1]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回升 [1] - 价格指数联动上升 整治"内卷式"竞争效果初显 [1]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继续保持扩张 [2]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升至年内高点 [2]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等行业指数均高于60% [2]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6%以上 非制造业企业预期趋好 [2] 政策效果与展望 - 扩内需和"反内卷"政策综合效果初步显现 [3] - "两新""两重"政策稳步发力 财政贴息和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新政策将持续注入新动力 [3] - 预期9月及四季度内需潜力将持续释放 需培育有效需求增量增强经济内生动能 [3]
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9-01 08:54
经济景气水平 - 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49.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50.5% 分别较上月上升0.1、0.2和0.3个百分点 三大指数均回升 [1] - 制造业生产指数50.8% 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1]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稳定在50%以上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6%以上 显示非制造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 [3] 市场需求与订单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49.5%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缓中趋稳 [1] - 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虽仍在50%以下 但较上月有所上升 [3]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5%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升至年内高点 [3] 价格指数表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 出厂价格指数49.1% 分别较上月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回升 [1] - 非制造业投入品价格指数在50%以上 销售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 [3] - 价格指数联动上升 整治"内卷式"竞争效果初显 [1] 行业细分表现 - 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3]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 [3] - 服务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业务总量较快增长 [3] 企业预期与信心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7% 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2] - 多数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信心有所增强 [2] - 非制造业企业预期趋好 供需和上下游价格均有趋稳迹象 [3] 政策影响与展望 - 扩内需、"反内卷"等政策综合效果初步显现 [4] - 稳经济促增长政策作用将持续增强 "两新""两重"等政策稳步发力 [4] - 新推出的财政贴息、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等政策将持续为经济注入新增动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