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发工资需审批,读者传媒被责令改正
深圳商报· 2025-10-28 15:04
10月27日,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读者传媒(603999)"或"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监管局(以下简称"甘肃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经查,读者传媒工资薪酬等事项需经控股股东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审批,存在以控股股东审批代替内 部决策的情况,独立性不足。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18 修订)》(证监会公告〔2018〕 29 号)第六十条、第七十二条的相关规定。张斌强作为公司董事长,梁朝阳作为公司时任董事长,对上 述行为承担主要责任。甘肃证监局决定对读者传媒及相关责任人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 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读者传媒表示,公司及相关人员高度重视上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中所涉问题,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 求认真总结、整改。公司将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规范运 作水平,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促进公司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搜狐财经· 2025-10-28 11:50
如果对本监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行政复 议申请,也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与诉讼期间,上 述监督管理措施不停止执行。" 2025年10月27日,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读者传媒"或"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监管局(以下简称"甘肃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5〕 10 号),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我局于近期对你公司开展了现场检查。 经查,你公司工资薪酬等事项需经控股股东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审批,存在以控股股东审批代替内部 决策的情况,独立性不足。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18修订)》(证监会公告〔2018〕29 号)第六十条、第七十二条的相关规定。 张斌强作为你公司董事长,梁朝阳作为你公司时任董事长,对上述行为承担主要责任。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新《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发挥实效需多方协力
搜狐财经· 2025-10-28 06:23
熊锦秋 近日,证监会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下称《准则》),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董事、高管 和控股股东、实控人行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如何将《准则》条文切实转化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的实践,还需各方协力推动。 纵观《准则》本次修订主要内容,一是对董事与高管细化其任职、履职、离职全过程管理,特别是明确 了忠实勤勉义务的具体内涵与追责机制。二是健全董事、高管激励约束机制,强调薪酬与业绩的匹配 性、风险的可控性,引入止付追索、递延支付等市场化工具。三是对控股股东、实控人严格限制其不当 行为,特别是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和不当关联交易,强化信披要求等。 其二,优化董事、高管激励约束。上市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应发挥核心作用,牵头制定兼顾短 期与长期、个人与团队、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多元化绩效考核体系。薪酬结构应合理确定基本薪酬、绩 效薪酬和中长期激励收入比例,确保绩效薪酬占比符合《准则》要求,真正体现"奖优罚劣"。 要推广落实绩效薪酬递延支付制度,将相当部分薪酬与未来几年的公司表现绑定。要建立健全薪酬止 付、追索机制,明确触发条件(如财务造假、重大风险事件、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等)和操作流程,确 保 ...
10月证监会发布新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普通人有哪些利好?
搜狐财经· 2025-10-24 00:29
新规实施背景与目标 - 中国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包含128条规则 [1] - 新规旨在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乱象,保障投资者利益 [1][6][10] 监管与执行机制 - 监管层将对违规行为处以重罚,行业协会将细化规则并提供操作指南 [3] - 监管机构将对公司进行治理评级,奖优惩劣,并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的培训以培养治理意识 [3] 对投资者的直接影响 - 新规与国际规则接轨,预计将吸引更多外资进入A股市场,提高A股在国际指数中的权重,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优质公司标的和更稳定的市场环境 [5] - 引入累积投票制使中小股东可以联合推选代表进入董事会,增加在公司决策中的话语权 [5] - 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将增强盈利能力,可能带来股价上涨和分红增加,直接提升投资回报 [5] - 新规通过堵塞公司治理漏洞、打击财务造假和提升信息透明度,降低投资者踩中“造假公司”或“退市公司”等雷区的概率 [5] 核心治理措施 - 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履行“看门人”职责,主动关注公司治理情况,避免投资者被虚假信息蒙蔽 [6] - 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紧密挂钩,业绩不佳将导致薪酬降低甚至追回已发放绩效,以激励高管为公司发展努力 [6] - 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及时、完整,董事长对信息披露负有首要责任,确保投资者能及时了解公司真实情况 [6] - 要求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行使表决权和质询权,并公开参与情况,以更好地代表中小投资者利益 [6] - 公司必须披露ESG信息,包括环保投入和碳减排目标等,以提升透明度并吸引长期投资者 [6] - 关联交易必须以市场公允价格进行,相关董事在审议时须回避,以确保交易公平公正,杜绝利益输送 [7] - 严禁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或干预公司财务和会计,保证公司资产安全 [8] - 独立董事不得在公司兼任其他职务或与公司/大股东存在利益关系,其薪酬与履职效果挂钩,必须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8] - 当大股东持股超过一定比例时,选举董事必须采用累积投票制,使中小股东有机会推选代表进入董事会 [9] - 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党组织并将党建要求写入公司章程,重大决策须经党委研究,以防止盲目决策和错误决策 [9]
管好上市公司“关键少数”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09
A股上市公司治理将迎来升级。近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一步规范上市公 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行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带病上岗"或一辞了之,都行不通了。细数A股市场过往案例:有的公司把关不严,不符合条件的董事 高管"带病上岗";有的董事、高管在任职期间通过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牟取私利;还有的董事高管在 不法行为暴露之际迅速辞职,企图一走了之。新规完善了监管制度,全流程规范董事、高管的任职、履 职、离职行为,意味着"关键少数"不仅入门更难,离职也不会是免责金牌,那些想捞上一笔就走的人该 断了念想了,在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恪守本分方是正道。 "干得好拿高薪,干不好也拿高薪"的时代迎来终结。此次新规将董事高管待遇与公司绩效强绑定,要求 上市公司建立薪酬管理制度,规定董事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也就是说,上市公 司经营业绩好坏将直接决定董事高管收入高低,这无疑将倒逼管理层更加注重公司战略布局与长期发 展,促使其在提升公司经营水平上下功夫,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手千万不能乱伸。财务造假、内幕交易 ...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两融新开账户创新高
山西证券· 2025-10-22 17:31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维持)[1] 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是资本市场改革"1+N"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上市公司治理体系完善,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高质量发展[3][7] - 2025年9月两融新开账户20.54万户创年内单月最高纪录,环比增长12.24%,同比大幅增长288%,反映投资者信心实质性修复与市场情绪显著回暖[4][8] - 高风险偏好投资者基于宏观经济企稳、政策利好及低估值等因素正积极加杠杆布局后市,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提升流动性与活跃度[4][8] 行情回顾 - 上周(20251013-20251019)申万一级非银金融指数涨幅为-1.34%,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位[9] - 主要指数整体下跌:上证综指下跌1.47%,沪深300下跌2.22%,创业板指数下跌5.71%[9][10] - 个股表现:江苏金租(4.43%)、信达证券(3.41%)、东兴证券(2.74%)涨幅居前;四川双马(-11.80%)、湘财股份(-9.84%)、恒生电子(-8.47%)跌幅居前[9]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 市场成交:A股日均成交额2.19万亿元,环比下降15.76%[10] - 信用业务:截至10月17日,两融余额2.43万亿元,环比下降0.51%;市场质押股2989.03亿股,占总股本3.65%[15] - 基金发行:2025年9月新发行基金份额1158.80亿份,发行150只,环比上涨13.58%;股票型基金发行357.87亿份,环比下降24.16%[15] - 投行业务:2025年9月股权承销规模436.85亿元,其中IPO金额116.90亿元,再融资金额319.95亿元[15] - 债券市场:中债-总全价(总值)指数较年初下跌1.94%;中债国债10年期到期收益率为1.82%,较年初上行21.69bp[15] 监管政策与行业动态 - 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从董事高管监管制度、激励约束机制、控股股东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25] - 证监会表示将指导交易所适时丰富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做好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优化披露制度[25] 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 首创证券已于2025年10月16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26] - 中泰证券于2025年10月13日收到证监会同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批复[26]
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翘首十五五规划出炉
天风证券· 2025-10-22 16:13
核心观点 - 报告预计下半年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着力于“四稳” [98] -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重视黄金,债券方面重点挖掘可转债机会 [98] - 四季度需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货币财政协同效应,以应对“特朗普不确定”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98] - 四中全会召开在即,“十五五”规划将贯彻政治局会议“六个坚持”的定调,中美贸易不确定性再度升级 [98] 海内外政策要闻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并指出美国经济已显现实质性放缓迹象 [1][16] - 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物流降本、绿色贸易、粮食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监测,提出要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10][11] -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可能于10月26日至28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面 [18][19] - 财政部宣布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用于化解存量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及支持经济大省项目建设 [2][42] 权益市场分析 - 上周A股三大指数集体小幅回落,创业板指和中证500指数回落均超过5%,深证成指下降4.34% [3][22] - 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旨在规范董事、高管及控股股东行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23] - 9月PPI-CPI剪刀差再度收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PPI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25] - 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414.24亿元,AH溢价指数收于119.74点 [22] 固收市场分析 - 国庆后第二周资金面再度充裕,DR007维持在1.4%以上,央行上周整体净回笼资金6979亿元 [3][40] - 央行10月加量续作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41]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节后第二周小幅回落,10月17日收于1.82% [40] 大宗商品市场分析 - 贵金属价格上周上涨,伦敦现货金价收于4251.45美元/盎司,周环比上涨5.81%;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收于4234.9美元/盎司,周环比上涨6.24% [58] - 原油价格回落,WTI原油现货价格收于57.54美元/桶,周环比下跌2.31%;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61.08美元/桶,周环比下跌6.10% [57] - 有色金属价格回落,南华沪铜指数周环比下行1.77%,LME铜期货价格周环比下行1.86% [56] -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显著,2024年国内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千亿元 [73] 外汇市场分析 - 上周美元指数走弱,收于98.56,周环比下行0.27%;人民币相应升值,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13,周度升值0.29% [4][79] - 央行强调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防范超调风险 [80] - 我国出口、进口连续4个月同比双增长,9月进出口总额4.0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82] 大类资产轮动展望 - 报告强调应对“特朗普不确定”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是四季度关键,需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98] - 本周重点关注四中全会、LPR报价、前三季度GDP数据及美国CPI等重大事件 [100]
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还需正视两大问题
国际金融报· 2025-10-22 15:30
A股上市公司治理的最大问题是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导致上市公司成为控股股东的"一言堂",引发 诸多问题,如部分董事、高管因是控股股东的人而不够忠诚。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需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在于优化股权结构。目前,IPO公司上市时,股本4亿股及以上,公众股东持股仅10%;4亿股以 下,持股比例为25%,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过高,少则30%、40%,多则70%、80%,这不仅造成一股独 大,还使股市沦为控股股东的"提款机"。 为改变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需调整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例如,在IPO时,规定控股 股东及实控人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本的30%,公众投资者持股比例不低于50%;总股本超50亿股的公 司,公众持股比例可适当降低。对需国家绝对控股的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可提升至51%以上。通过 这种股权结构安排,降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打破其绝对控制权,使其在上市公司中受其他股东牵制, 改变"一言堂"局面,这对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至关重要。 上市公司治理需正视的第二个问题是强化对董事、高管的追责。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虽 全面规范了董事、高管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行为,但关键在于落实,否则需有追责机制,这 ...
利好来了!证监会放狠招,A股5300家上市公司,这次真要变天了
搜狐财经· 2025-10-22 14:13
来了来了,它真的来了! 10月17日晚上,证监会突然丢出一个重磅消息——《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全面修订发布!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瞄准那些躺在上市公司里吸血的"关键少数"。 什么叫关键少数?说白了,就是那些拿着高薪不干事、掏空公司肥自己、坑了中小股东还能全身而退的 董事、高管和大股东们。 这次,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新规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留给上市公司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说实话,A股市场这些年最让散户心寒的是什么?不是股价跌,而是那些上市公司高管拿着天价薪酬, 公司业绩却一塌糊涂;大股东随随便便掏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连哭都找不到地方。 这次修订就是冲着这些痛点来的。 先说第一刀——董事高管,从上任到离职全程盯死你。 以前怎么样?董事高管离职了就万事大吉,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地鸡毛。现在不行了,聘任的时候就 得签好离职追责协议,走的时候还得审查你在职期间有没有尽责。换句话说,想跑?门都没有。 更狠的是,对同业竞争、利益输送这些暗箱操作,必须明明白白披露出来。你敢干,就别怕被扒光了给 股民看。 第二刀更直接——薪酬跟业绩挂钩,不能光拿钱不干活。 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简直离谱,公司亏得一塌糊涂,他们照 ...
立方财评 | 管好资本市场的“关键少数”
搜狐财经· 2025-10-21 12:31
近日,证监会发布消息,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提升 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 起施行。 □ 大河财立方 记者徐兵 制度是笼头,监管是缰绳。要让资本市场的马车稳健前行,必须让"关键少数"感受到制度的约束与敬 畏。《治理准则》的修订,是一场笼子加密的改革,更是一场责任到人的革命。资本市场的信任,不能 靠口号堆砌,而要靠一个个真实的惩戒案例和规范行动来重建。 《治理准则》直指资本市场的管理"软肋"——上市公司的"关键少数"。董事、高管、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这个群体握着公司命脉,却也是风险和丑闻的高发区。谁在用权力掏空公司,谁在用造假粉饰业 绩,市场并非不知,只是监管迟来与处罚偏轻,让一些人心存侥幸。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从这个角度看,新规的真正价值,不只是规定董事、高管该怎么做,更在于让监管、司法、市场形成合 力。最高法与证监会明确"刑事移送优先",意味着行刑衔接将更紧密。与此同时,财产性处罚必须真正 做到罚当其过,让违法成本远高于潜在收益,才能让那些心怀侥幸者望而却步。 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