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
搜索文档
湖北农发集团等在宜昌成立产业发展基金
搜狐财经· 2025-11-03 22:31
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基金由宜昌城发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湖北农发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宜昌道行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农发创 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农发(湖北宜昌)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湖北农发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宜昌道 行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5亿元,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荆淮侨)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农发(湖北宜昌)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湖北农 发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宜昌道行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5亿元,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 活动。 | | 商公司 都在用的商业查询工具 | 音老板 音关系 音风险 | | | --- | --- | --- | --- | |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子基金旗下机构 | 农发 (湖北宜昌) 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8 | 天眼一下 | | 基本信息 4 | 法律诉讼 | 经营风险 | 经营信息 公i | | ...
华林证券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2亿行业排43,净利润4.4亿行业排40
新浪财经· 2025-11-01 02:0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8日,于2019年1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西藏自治区,办公地址位于广东省,是国内知名的证券公司,以金融科技为特色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证券经纪、投资银行、信用业务、资产管理、证券自营等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 - 证券Ⅱ - 证券Ⅲ,所属概念板块有金融科技、中盘、创投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2亿元,行业排名43/45,行业平均营收为94.29亿元,中位数为44.2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4.4亿元,行业排名40/45,行业平均净利润为38.81亿元,中位数为17.09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中信证券营收558.15亿元,净利润239.16亿元,第二名国泰海通营收458.92亿元,净利润230.59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78%,去年同期为54.25%,低于行业平均的68.82%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3.78%,去年同期为44.77%,高于行业平均的42.78% [3] 公司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为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林立 [4] - 董事长林立1963年5月出生,金融学博士,会计师,2024年薪酬为62.23万元,2023年为62.03万元,同比增加0.2万元 [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5.28万,较上期减少5.4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5.11万,较上期增加5.78%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持股697.90万股,较上期增加279.81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72.30万股,较上期增加34.12万股 [5]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396.86万股,较上期减少10.43万股,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持股362.70万股,较上期增加41.67万股 [5] - 国泰海通中证500指数增强A为新进股东,华商信用增强债券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弘业期货跌0.09%,成交额9310.36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6501.15万
新浪财经· 2025-10-31 15:56
公司基本情况 -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是期货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和金融资产投资业务 [2]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弘业资本主要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通过全资境外子公司弘业国际金融主要从事境外证券及期货交易服务 [7]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最终控制人为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 - 公司认缴弘瑞新时代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金额2200万元,持股比例为22%,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创业投资和管理咨询 [2]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31日,公司股价跌0.09%,成交额为9310.36万元,换手率为1.09%,总市值为113.0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00.36万元,占成交额的0.06%,在行业中排名第14位(共27家公司),所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03亿元,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4] - 主力持仓方面,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为1.34亿元,占总成交额的9.19% [5] -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1.96元,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股价靠近压力位11.44元 [6]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年1月-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00元,归母净利润为208.97万元,同比减少87.27% [7]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占比67.03%,期货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占比32.97% [7]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34.22万元 [8]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44万户,较上期减少13.10% [7] - 同期,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86.47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20.06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11.32万股,相比上期减少9800股;南方金融主题灵活配置混合A持股179.96万股,为新进股东 [8] 行业与概念属性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多元金融-期货 [7]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江苏国资、中盘、QFII持股、国资改革、期货概念等 [7]
出险房企化债超1.2万亿元 行业风险出清进程加速
证券日报· 2025-10-31 00:41
房企化债进展与规模 - 截至10月30日,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约合1.2万亿元 [1] - 上述21家出险房企总有息负债规模接近2万亿元,债务重组获批将极大减轻其短期公开债务偿还压力 [1] - 完成境内及境外债重组的企业包括融创中国、广州富力地产、旭辉集团等,完成境外债重组的企业有中梁控股等,境外债重组获批的企业有佳兆业、碧桂园等 [1] - A股上市房企中,已有新华联、金科地产等完成重整 [1] 化债方式与削债效果 - 出险房企主要通过债转股、以资抵债、全额长展期等方式降低债务负担,优化资产负债表 [2] - 以龙光集团为例,其境内债重组采用现金要约收购、债转股、以资抵债和全额长展期等方式,境外债则结合现金支付、可转债、资产信托及展期等手段 [2] - 多数企业境外债重组削债幅度超过50%,部分甚至达到70% [2] - 融创中国境外债实现全额削减,境内债重组削债比例超过50%,旭辉集团、佳兆业等海外债重组后削债比例亦超过50% [2] 化债对行业的影响 - 出险房企集中化债标志着行业风险正加快出清,修复信号从个别房企向更广范围扩散 [2] - 化债有助于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并促进行业信用环境的持续修复 [2] - 随着更多企业进入债务安全期,房地产市场整体风险将进一步释放,有助于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3] 企业战略转型与业务重心 - 债务重组后,多数出险房企加快保交楼进程,同时将战略重心转向轻资产业务,包括代建、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领域 [2] - 出险房企长期积累的成熟开发和运营管理经验迁移至存量资产管理和轻资产业务,是应对行业周期、盘活存量资源的合理路径 [3] - 随着行业重心从增量开发向存量运营转移,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3] - 轻资产业务的发展将成为出险企业走出困局的重要支点,帮助企业形成稳定现金流,进而重建市场信用 [3]
中证协发布典型案例 引导证券行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0:46
外资证券公司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将业务范围逐步由传统的证券交易、承销保荐等拓宽到投资咨询、资 产管理等领域,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和居民财富管理需要。头部外资机构依托全牌照和全球网 络优势,为客户提供覆盖投行、财富管理等多元化服务。 在案例征集基础上,《案例汇编》遴选并展示广发证券(000776)、国泰海通证券、华泰证券 (601688)、招商证券(600999)、中国银河(601881)证券、中金公司(601995)、中信建投 (601066)证券、中信证券(600030)等8家中资机构和摩根大通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等2家外资机 构在助力中资企业出海、服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引入海外资金、满足居民资产配置需求、跨境风险管 理、双向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典型实践案例,旨在通过交流借鉴、经验共享,推动证券行业更好地服务国 家对外开放战略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机构端看,目前境内证券公司设立了38家境外一级子公司,一级子公司下再设立证券、资产管理、投 资等间接子公司或海外分支机构,持有相应的国际牌照开展业务。近年来,境外子公司总资产、净资产 均稳步提升。从业务端看,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 ...
南京证券前三季度营收22.62亿元同比降4.48%,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增31.18%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15
10月30日,南京证券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2.62亿元,同比下降 4.48%;归母净利润为9.13亿元,同比增长31.1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09亿元,同比增长31.69%;基 本每股收益0.25元。 资料显示,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东中路389号,成立日期1990年11月23日,上市 日期2018年6月13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证券自营、资产管理等传统业务类型,并 积极开拓创新业务,同时通过全资子公司巨石创投从事私募投资基金业务,通过控股子公司南证期货、宁 夏股交中心从事期货业务、股权托管等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证券投资业务62.31%,证券及期 货经纪业务46.02%,投资银行业务5.12%,资管及投资管理业务2.05%。 报告期内,南京证券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07%。 以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南京证券目前市盈率(TTM)约为29.18倍,市净率(LF)约为1.72倍,市销 率(TTM)约为10.31倍。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0.75%,同比上升12.4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0.5 ...
出险房企近2万亿债务进入安全期,加速房地产风险出清进程
36氪· 2025-10-30 16:36
债务重组总体进展与规模 - 截至统计时点,21家出险房企的债务重组或重整已获批或完成,化债总规模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 [1][2] - 上述企业总有息负债规模接近人民币2万亿元,债务重组将极大减轻其短期公开债务偿还压力,使债务进入安全期 [1][2] - 债务重组及重整的推进将加速整体房地产行业风险的出清进程 [1][2] 企业债务重组具体案例 - 融创中国于2025年1月完成境内债二次重组,并于2025年10月获98.5%债权人赞成通过债务重组计划,涉及境内债约人民币314亿元,境外债约95.5亿美元 [4] - 富力地产于2022年11月完成境内债展期,2025年5月进行境外债二次重组,涉及境内债人民币135亿元,美元债49.43亿美元 [4] - 碧桂园于2025年10月完成8只境内公司债重组,同年6月获超75%持有人加入境外债重组支持协议,涉及境外债140.74亿美元,境内债约人民币138亿元 [4] - 完成境外债重组的企业包括中梁、当代等;境外债重组获批的企业包括佳兆业、禹洲地产、世茂集团等 [2][4] 司法破产重整案例 - 金科股份于2025年5月11日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目前正在执行阶段,化债额度达人民币1470亿元 [5] - 协信远创于2025年4月21日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批准,化债额度为人民币623亿元 [5] - 华晨地产于2023年完成破产重整,化债人民币179亿元;新华联于2025年6月完成重整,化债人民币800亿元 [5] 债务重组方式与削债效果 - 出险房企通过债转股、以资抵债、全额长展期等方式削债,以降低实际债务负担并改善资产负债表 [6] - 龙光集团境内债重组方案采用现金要约收购、债转股等多种方式,境外债重组采取现金支付、可转债等方式 [6] - 部分企业境外债重组削债比例在40%-70%之间,其中龙光境外债削债比例达70%,融创境外债二次重组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 [9][11] - 旭辉境外债预计削减约55亿美元,削债比例68%;佳兆业境外债削债约56%;世茂集团境外债预计减少78亿美元,削债比例54% [11] 重组后企业发展战略转型 - 完成债务重组后,多家出险房企计划聚焦轻资产业务,重点发展代建、物业、资产管理等板块,以低负债模式恢复造血能力 [12][13] - 融创中国期望未来实现地产、物业、文旅运营三项业务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 [13] - 远洋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耕开发代建、商管资管、用户服务三大板块,并拓展轻资产业务 [13] - 旭辉控股宣布启动“二次创业”,全面转向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新发展模式;金科股份重整后计划定位为以科技创新和运营管理为核心的不动产综合运营商 [13]
中指研究院:出险房企近2万亿元债务进入安全期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5:10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约 合人民币1.2万亿元。中指研究院认为,这些企业总有息负债规模接近2万亿元,短期内偿还压力较小, 进入安全期。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及重整获批,将加速整体房地产风险出清进程。 从企业发展战略来看,刘水表示,在完成保交楼和债务重组后,不少出险企业将聚焦轻资产业务,重点 发展代建、物业、资产管理等业务。因为出险企业虽能够完成债务重组,但其资产负债表仍面临调整压 力。而轻资产业务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不增加有息负债,能帮助企业在"失血"后,以最低的成本恢 复"造血"能力。同时,出险房企多年积累的核心能力并未完全消失,如产品力和品牌仍有一定影响力, 拥有成熟的开发、运营和服务团队且经验丰富,具有成熟的管理流程和标准,将其迁移至盘活存量资源 是合适的转型发展路径。整个行业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运营,物业、资产管理等赛道空间广阔。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典型方式包括债转股、以资抵债、全额长展期 等,核心是通过削债降低实际债务负担,并改善资产负债表,为长期恢复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如龙光境 内债重组方案采取了现金要约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