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管理费不满一年怎么扣?一文读懂管理费收取规则
搜狐财经· 2025-09-16 08:54
投资基金时,管理费是绕不开的话题。它像基金的"服务费",直接关系到投资成本。但不少投资者发现,基金合同里关于管理费的条款像"天书"——尤其是 持有不满一年时,费用怎么算?按天、按年还是按区间?不同基金的费率差异为何这么大?本文用通俗语言拆解管理费收取规则,帮你算清这笔"明白账"。 基金管理费的收取并非"一刀切",当持有时间不足一年时,常见三种计费逻辑,需结合基金合同具体条款判断。 方式一:按实际天数比例收费 这是最直观的计算方法。假设某基金年管理费率为1.5%,投资者持有200天后赎回,则需支付的费用为: 年费率 ×(持有天数÷365)=1.5%×(200÷365)≈0.82% 即投资者需支付0.82%的管理费。这种方式公平透明,天数越多费用越高,适合短期持有者。 方式二:按日历年度分段收费 这种规则常见于私募基金或结构化产品,核心逻辑是"按自然年切割计费周期"。例如: 方式三:按固定区间预付收费 部分基金以12个月为计费周期,无论持有时间长短均按整周期收费。例如: 关键提醒: 1. 逐日计提,按年支付 无论股票型、债券型还是货币型基金,管理费均采用"每日计提,按年支付"模式。例如: 2. 费率高低与风险成正 ...
A股资金温度计(第1期):各路资金协同聚力,流动性格局持续改善
平安证券· 2025-09-10 15:31
核心观点 - 各路资金协同聚力推动A股市场流动性格局持续改善 机构资金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公募新发加速回暖 私募权益仓位提升 险资加快入市步伐 国家队继续增持ETF 自然人资金交易热度提升但节奏温和 境外资金加速回流且呈现哑铃型配置特征 中期A股优质股权配置价值持续凸显[3][4][42][43] 机构资金动态 公募基金 - 7月新发股票型基金数量环比增长32.8%至96只 规模环比增长97.5%至437.9亿元 其中股票型ETF新发数量环比增长34.8% 规模环比增长56.3%[9] - 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净赎回781.4亿份 4月股票型ETF净流入1835.2亿元 7-8月行业和主题类ETF成为净流入主力 合计净流入273.9亿元和484.2亿元[9][12] - 2025上半年主要增持银行仓位1.1pct至7.1% TMT板块中电子仓位提升至15.9% 超配6.3% 同时增持医药生物和有色金属[10][13][14] 私募基金 - 7月新发股票型私募基金1591只 环比增长20.7% 但平均规模环比下降81.4%[15] - 股票仓位连续3个月回升 从4月55.3%提升至7月62.8%[15][17] - 2025Q2增持石油石化2.1亿股 煤炭0.6亿股 建材0.5亿股 钢铁0.2亿股 以及电力公用和交通运输板块 持仓风格偏稳定防御[15][19] 保险资金 - 上半年净流入A股超6400亿元 Q2财险+寿险业股票配置净流入2512.8亿元 Q1净流入3893.3亿元[20] - OCI股票配置规模达7416.1亿元 占股票总投资比重40.2% 较2024年末提升8.3pct 持有ETF规模2810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198.4亿元[21][22] - 2025Q2增持银行2.1亿股 通信3.2亿股 传媒2.6亿股 环保1.8亿股 建筑装饰1.7亿股 钢铁0.6亿股 公用事业0.4亿股 科技仓位持续拓展[23][25] 国家队资金 - 上半年增持ETF规模达2461.8亿元 4月规模指数ETF净流入1785.5亿元 其中4月7-11日当周净流入1590.7亿元[26][27] - Q2直接持股略减持0.5% 逆周期调控特征明显[26][27] - 2025Q2增持公用事业1.3亿股 基础化工1.2亿股 电子0.6亿股 传媒0.4亿股 持仓方向凸显政策导向与产业周期共振[28][30] 自然人资金动态 - 8月上交所新增开户数265万户 环比增长35% 连续3个月增长 但较2024年10月684.7万户仍显温和[31][32] - 融资余额达2.2万亿元 突破2015年高点 但占流通市值比重仅2.4% 低于2015年4.4%的水平[31][32] - 8月TMT/电力机械/医药生物行业融资净买入均超百亿 其中电子行业净流入784亿元 通信/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机械设备行业涨幅达12%-35%[35][36] 境外资金动态 - 2025Q2外资回流A股超1000亿元 陆股通增持41.2亿股[37][40] - 8月14-20日配置型外资净流入69.8亿元 其中主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入1.4亿元 为2024年10月中旬以来首次转正[37] - 2025Q2陆股通增持银行5.9亿股 非银金融9.8亿股 建筑装饰11.8亿股 交通运输6.3亿股 公用事业3.8亿股 通信4.3亿股 医药生物1.5亿股 呈现哑铃型仓位特征[38][41] 市场展望与配置主线 - 中期A股优质股权配置价值持续凸显 产业端积极因素累积与政策落实落地 弱美元背景下全球资本再平衡推动资金面改善[42][43] - 建议关注三条配置主线:AI产业链(半导体/通信/元件/传媒/计算机) 先进制造(新能源/机器人/军工/创新药) 新消费领域[43]
中基协:二季度末资管产品总规模达 75.38 万亿元
经济观察报· 2025-09-05 17:56
(原标题:中基协:二季度末资管产品总规模达 75.38 万亿元) 9月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25年二季度资产管理产品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 二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 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达75.38万亿元。 其中,公募基金规模34.39万亿元,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6.14万亿元,基金管理公 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5.58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养老金规模6.3万亿元,期货公司 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0.36万亿元,私募基金规模20.6万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ABS)规模2.13万亿元。 相较于一季度末的72.32万亿元,实现了3.06万亿元的增长,增长率约为4.23%,彰显出资管市场持续扩 张的强劲态势。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从各类资管产品的细分规模及环比变化来看,公募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的32.22万亿元增长至二季度末 的34.39万亿元,增加了2.17万亿元,环比涨幅约6.74%。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从 5.93万亿元增长至6.1 ...
重磅数据出炉:75.38万亿!
天天基金网· 2025-09-05 13:10
资管产品总规模增长 - 2025年二季度末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达75.38万亿元 较一季度末72.32万亿元增加3.05万亿元 增幅4.22% [2][4][5] - 总规模创历史新高 较2024年底72.85万亿元增长2.53万亿元 一季度曾缩水约5300亿元 [7] 各类资管产品规模及占比 - 公募基金规模最大达34.39万亿元 占比45.62% [7] - 私募基金规模20.6万亿元 占比27.33% [7] - 养老金规模6.3万亿元 证券公司私募资管产品6.14万亿元 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私募资管产品5.58万亿元 ABS产品2.13万亿元 期货资管产品0.36万亿元 [7] 公募基金细分表现 - 公募基金单季度增长2.18万亿元至34.39万亿元 是增长主力 [2][10] - 货币基金增长9043.97亿元至14.23万亿元 债券基金增长8699.28亿元至7.29万亿元 [10][11] - 股票基金增长2638.22亿元至4.73万亿元 混合基金增长1066.15亿元至3.69万亿元 [10][11] - QDII基金增长480.43亿元至6837.73亿元 封闭式基金减少168.39亿元至3771.02亿元 [11] 私募基金细分表现 - 私募基金总规模增长4066.1亿元至20.6万亿元 [12][13]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长3225.13亿元至5.82万亿元 [12][13]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增长521.85亿元至11万亿元 创业投资基金增长482.99亿元至3.45万亿元 [12][13] 其他资管产品表现 - 养老金规模增长2064.08亿元至6.3万亿元 [14] - 证券公司私募资管产品增长2125.94亿元至6.14万亿元 其中集合资管计划30865.67亿元 单一资管计划24342.52亿元 [3][14][15] - ABS产品增长489.05亿元至2.13万亿元 [16] - 期货资管产品增长414.8亿元至3639.59亿元 增幅12.86% 其中集合资管计划3190.17亿元 [3][16][17] - 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资管产品减少3.97亿元至45965.52亿元 基金子公司产品减少89.07亿元至9850.09亿元 [3][18] 产品数量统计 - 资管产品总数195533只 其中公募基金12905只 私募基金140537只 [6] - 证券公司私募资管产品23932只 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资管产品7745只 养老金3336只 [6][19]
重磅数据出炉:75.38万亿!
搜狐财经· 2025-09-04 23:56
资管产品总规模增长 - 2025年二季度末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达75.38万亿元 较一季度末72.32万亿元增加3.05万亿元 增幅4.22% [2][4][5] - 总规模创历史新高 较2024年底72.85万亿元增长2.53万亿元 其中一季度缩水5300亿元 二季度重拾升势 [5] 公募基金规模变化 - 公募基金规模达34.39万亿元 占总规模45.62% 单季度增加2.18万亿元 是增长主力 [2][5][7] - 开放式基金增长2.19万亿元至30.62万亿元 其中货币基金增长9043.97亿元至14.23万亿元 债券基金增长8699.28亿元至7.29万亿元 [7][8] - 股票基金增长2638.22亿元至4.73万亿元 混合基金增长1066.15亿元至3.69万亿元 QDII基金增长480.43亿元至6837.73亿元 [7][8] 私募基金规模变化 - 私募基金规模达20.60万亿元 占总规模27.33% 单季度增加4066.10亿元 [5][8][10]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长3225.13亿元至5.82万亿元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增长521.85亿元至11.00万亿元 [9][10] - 创业投资基金增长482.99亿元至3.45万亿元 其他私募投资基金减少164.20亿元 [9][10] 其他资管产品规模变化 - 养老金规模增长2064.08亿元至6.30万亿元 证券公司私募资管产品增长2125.94亿元至6.14万亿元 [3][10] -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增长489.05亿元至2.13万亿元 期货公司私募资管产品增长414.80亿元至3639.59亿元 增幅12.86% [3][11] - 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资管产品减少3.97亿元至4.60万亿元 基金子公司私募资管产品减少89.07亿元至9850.09亿元 [3][11]
重磅数据出炉:75.38万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9-04 23:51
【导读】资管产品总规模重拾升势,二季度猛增3.05万亿元,达到75.38万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9月4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25年二季度末的资产管理产品统计数据。 截至二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达 75.38万亿元,较一季度末猛增3.05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单季度增加2.18万亿元,是推动资管规模增长的主力。 | 各类资产管理产品规模变化情况 | | | | | --- | --- | --- | --- | | 类型 | 2025年二季度末 | 2025年一季度末 | 规模增减情况 | | 规模(亿元) | | 规模(亿元) | (亿元) | | 公募基金 | 343.925.94 | 322.166.28 | 21759.66 | | 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 管产品 | 61.427.30 | 59,301.36 | 2125.94 | | 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资管产品 | 45,965.52 | 45,969.49 | -3.97 | | 养老金 | 62,984.86 | 60.920.78 ...
工融合肥十亿股权投资基金正式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9-04 18:58
工融(合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的成立还体现了合肥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近年来,合肥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金融资本 的引入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基金的成立不仅为合肥的科技创新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金融创新实践树立了新的标杆。 | | | 草公司 童老板 都在用的 商业 查 询 工 具 | 音风险 音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工融(合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子基金旗下机构 | × | 天眼一下 | 船 应用 ▼ | | | 基本信息 7 | 法律诉讼 经营风险 | 经营信息 | | 公司发展 | | | 合伙人信息 7 3 ● 品股权结构 | | | | | | 序号 | | 合伙人名称 | | | 出资比例 = | | 1 | + 工银 | 工银等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品 | | | | | | | 国有控股 私募基金管理人 | | | | | 2 | 图 + | 工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品 | | | | | | | 国有控股 私募基金管理人 | | | | | 3 ...
中国光大控股(00165):资负共振,锚定科创,拐点已现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03 20:2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目标价14.18港元 对应0.73倍市净率[7][11] 核心观点 - 资负共振下看好业绩爆发 投资端前瞻布局科技创新领域逐步进入收获期 负债端资金成本持续下行[2] - 分部估值合计239亿港元 基金管理业务采用P/AUM估值对应市值53亿港元 自有资金和种子基金部分采用PB估值对应市值186亿港元[1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20.44/24.19/27.91亿港元 同比增长207.09%/18.34%/15.36%[11] 业务结构 - 形成私募资产管理和自有资金投资两大业务板块 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覆盖一级市场投资、二级市场投资、母基金投资 自有资金投资覆盖基石性投资、财务性投资、重要企业投资[11] - 截至2025年6月底管理总规模1194亿港元 涵盖72只基金 包括43只一级市场基金、20只二级市场基金及专户、9只母基金产品[24][59] - 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持有54个投后在管项目 合计账面价值约342亿港元[67] 投资端表现 - 基金管理规模触底回升 从2024年1174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194亿港元[32][35] - 退出回报倍数大幅提升 从2024年1.54倍升至2025年上半年2.78倍[63][65]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扭亏为盈 实现16.94亿港元收益 其中财务性投资取得11.57亿港元收益[45] 科技创新布局 - 自2021年以来新成立基金全部面向高科技领域 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绿色投资领域[61] - 财务性投资覆盖长江存储、上海微电子、商汤科技、银联商务、贝达药业、武汉新芯、Circle等科技领军企业[80] - 重要企业投资特斯联为AIoT企业 2024年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83.2% 在手订单超23亿元[9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9亿港元实现扭亏 营业收入20.68亿港元[26][27]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691.85亿港元 同比增长1411.61%[5][11] - 财务成本持续优化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33个基点至3.14%[52] 估值分析 - 基金管理业务采用P/AUM估值 给予8.56%的P/AUM比率并折价50% 对应估值52.78亿港元[100] - 自有资金投资采用PB估值 可比公司平均PB为0.53 对应估值186亿港元[101] - 合计目标市值239亿港元 较当前市值150.16亿港元有59%上行空间[8][11]
涉及个人利益必看!私募基金收益分配的依据和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9-02 21:27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环球豪源基金) 近年来,私募基金以其高收益,在一众投资产品中异军突起。私募基金作为一项投资项目,其中投资者对于与私募基金运作模式相比起来反而更关注的是 私募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大部分投资者并不在乎私募基金的运作过程,他们只关注最终的收益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只要结果不问过程。 那么私募基金收益分配到底是怎样的呢?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分配的确定依据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合伙人包括普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杨春宝律师团队持续为您精选优质法律实务文章。 其中,GP是一般为基金管理公司,拥有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主要提供基金的投资和运作管理,并提供较小的出资。 而LP提供绝大部分的资金,且一般情况下并不参与基金的投资和运作管理。 从盈利点看,GP主要通过提供良好的投资管理和决策,实现基金的盈利基础上,获得投资报酬;而LP则通过提供资金获得投资回报(保值和增值)。 私募基金收益分配模式有哪些 (1)本金优先返还模式: 在本金优先返还模式下,基金并不是就单个项目来进行利润分配,而是将所有项目的利润进行统一计算。基金利润的具体分配顺序如下: 2、如果基金的内部回收率不超过优先回报率, ...
8月盘点丨成都新增备案一批创投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9-02 11:10
成都创投基金市场动态 - 8月成都新增备案5支创投基金 包括茂天股权投资、兴远股权投资、川绿国瑞新材股权投资、未来创兴股权投资、岷青股权投资[1] - 新成立投资机构约印新源股权投资出资额15亿元 由成都交子金控集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投资基金等共同出资[1] - 四川省成眉环投金瑞绿色股权投资成立 出资额10亿元 由成都环投资本、眉山环境投资、中金资本等共同出资[2] - 成都兴眉聚能股权投资基金成立 出资额10亿元 由成都梧桐树创投、眉山国有资本投资集团等共同出资[2] - 成都科幻与未来产业发展基金启动子基金遴选 目标规模超30亿元 由成都科创投集团、传媒集团、交子金控集团联合设立[2] 投资基金活跃投资案例 - 盈远投资、申能诚毅、川创投、菁蓉创星等多家在川基金8月投资语荻光电、数聚智造等企业[1] 天使母基金投资进展 - 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合作30支子基金 总规模突破200亿元 2025年新增规模超40亿元[3] - 投资本地及招引落地项目近80个 金额近20亿元 2025年新增投资16个区内项目 投资数量同比增长超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