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快递业
搜索文档
5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6% 继续位于扩张区间,消费物流需求增长明显
人民日报· 2025-06-06 05:40
物流业景气指数 - 5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 6%,继续位于扩张区间,消费物流需求增长明显 [1] - 中部地区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西部地区煤炭物流以及化学化工制品物流需求增长势头较好 [1] - 5月份以旧换新、节假日消费和居民跨区出行等多重因素利好,促进消费物流需求回升 [1] 地区物流表现 -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电商平台调研显示,5月份家电类和通讯3C类商品物流订单量同比增长10%—15% [1] 物流行业细分领域 - 5月份邮政快递业业务总量指数为69 4%,环比回升0 8个百分点 [1] - 道路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1 3%,保持扩张态势 [1] - 铁路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4 2%,大宗运输需求趋稳 [1] 企业经营活力 - 企业资金周转率指数连续9个月保持50%以上区间,5月份环比回升0 3个百分点 [2] - 企业库存周转次数指数环比回升0 2个百分点 [2] - 5月份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分别回升0 3和0 1个百分点,改善幅度优于大、中型企业 [2]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 道路运输业、邮政快递业、航空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分别环比回升0 7、0 5、0 6和0 4个百分点 [2]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3个月在55%以上高景气区间,市场预期总体乐观 [2]
5月份中国物流景气指数为50.6% 全国物流业务需求保持扩张态势
证券日报· 2025-06-06 00:27
物流景气指数 - 2025年5月份中国物流景气指数为50 6%,较4月份回落0 5个百分点,但仍保持扩张态势 [1] - 业务总量指数为50 6%,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达到51 1%和52 8%,高于全国水平,东部地区小幅回升0 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 [1] - 中部地区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西部地区煤炭物流及化学化工制品物流增长势头较好 [1] 专业物流领域 - 邮政快递业业务总量指数为69 4%,环比回升0 8个百分点 [2] - 道路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1 3%,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43 6%,环比回升0 2个百分点 [2] - 铁路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4 2%,航空运输业为52 5%,环比回落2 8个百分点 [2] 消费物流需求 - 家电类和通讯3C类商品物流订单量同比增长10%至15%,单品销售价格提高5%至8% [2] - "五一"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达14 7亿人次,同比增长7 9% [2] - 连锁、商超和文旅积极备货,普货干线整车和零担运输业务回升 [2] 企业经营与投资 - 企业资金周转率指数连续9个月保持50%以上,前5个月平均为50 7%,同比高0 5个百分点,5月份环比回升0 3个百分点,小型和微型企业均回升0 4百分点 [3]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环比回升超0 5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邮政快递业、航空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分别回升0 7、0 5、0 6和0 4个百分点 [4] 市场预期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3个月在55%以上高景气区间 [4] - 企业看好铁水联运、低空经济、通用航空和高端制造业产业物流服务领域 [4]
快递小哥平均工资降至5670元,再低也会有人干?
36氪· 2025-05-21 20:00
行业平均工资数据 - 2024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476元,名义增长1.7%,按可比口径增长4.0% [2] - 邮政快递行业人员年均工资67973元,折合月均5670元,同比下滑0.1%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123193元,同比下滑4.7%,金融业135339元增长8.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2387元增长0.1% [1][4] - 教育行业平均工资60719元增长8.9%,批发零售业67059元增长5.3%,住宿餐饮业54042元增长4.8% [1] 快递行业现状 - 快递业务量从2013年92亿件增至2024年1750亿件,快递小哥人数从300万增至400万,人均工作量增加5-6倍 [7] - 快递平均单价从2007年28.5元降至2024年8.0元,降幅72%,电商客户最低发货价低于1元 [7] - 当前派费普遍低于1元/件,扣除投递费用后单件净利仅0.2-0.3元,日送600件收入仍较低 [7] - 五年前派费1.5元/件,2024年降至0.8元/件,工作量翻倍但收入下降 [4] 行业竞争与劳动力市场 - 行业通过大数据优化考核指标,增加派件时效、揽收考核、服务指标等要求变相降低收入 [4] - 劳动力供给过剩导致议价权低,"即便收入再降仍有从业者涌入" [5] - 快递行业吸引力明显下滑,但业务量仍保持20%以上增速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