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户外运动
icon
搜索文档
“户外热”催生中国消费新风潮(专家解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1 05:21
中国户外运动市场增长 - 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市场消费总额预计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近40% [1] - 富裕都市消费者转向高性能户外装备(如骑行服、登山靴),替代传统奢侈品消费 [1] - 外媒评价市场呈现"强劲增长",品牌方对市场潜力持乐观态度 [1] 政策与产业规模 - 国家发改委提出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目标为3万亿元 [1] - 户外运动产业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逐步实现全民化 [1] - 政策支持包括《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 [1] 行业发展趋势 - 过去10年户外运动是体育产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2] - 消费呈现普及化、多元化(如极限运动受众扩大)及融合化(与文旅、商业结合) [2] - 驱动因素包括居民收入提升、城市化推进健康需求、国家战略(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及设施改善 [2] 全球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 - 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户外运动市场,有望长期保持高速增长 [3] - 未来需转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差异化、品牌化、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集约化 [3][4] - 差异化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品牌化需提升产品附加值,专业化需供需两端协同 [4] 经济与社会影响 - 户外运动推动城市商圈更新,形成融合性消费业态 [4] - 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可依托独特自然资源(沙漠、山地等)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4] - 产业促进自然资源价值转化,对区域发展和经济转型具有独特作用 [4]
体育消费新风口:户外运动“卷”进广州商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20:57
体育消费趋势 - 2024年广州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631.25亿元,人均消费3345.51元,较2023年人均消费3331元略有增长 [2][13] - 运动成为情绪消费的重要载体,年轻消费者愿意为攀岩、滑雪等体验支付月均2000元费用 [2][7] - 京东数据显示2024年南方滑雪装备消费超过北方,广东、上海等南方省市进入销量TOP10,福建、广西等地增速超100% [8] 室内运动业态创新 - 室内滑雪馆在市中心商圈兴起,华雪梦两家门店旺季课程从早10点排至晚10点满负荷运营 [4][9] - 天河路商圈日客流量150万人/天,北京路商圈2024年客流1.34亿人次,为核心商圈运动场馆提供流量基础 [10] - 凯乐石在天河体育中心开设含攀岩墙的旗舰店,计划通过体验活动降低运动参与门槛 [10][14] 新兴运动品类扩张 - 攀岩、滑雪、冲浪等小众运动渗透率提升,凯乐石1-5月营收增幅超行业均值,女性消费者参与度显著提高 [7] - 广州热雪奇迹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港澳及东南亚客群增长,预计2025年广东滑雪用户增速保持8% [8][15] - 群体通小程序已整合攀岩、马术、皮划艇等多样化运动场馆资源,反映长尾需求崛起 [3][8]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广州提出培育"全运游""广马游"等特色产品,推动体育比赛进景区、商圈以释放消费潜力 [14] - 企业建议政企合作推广户外运动,利用顶尖运动员效应提升认知度,扩大产业规模 [14] - 热雪奇迹计划深化"冰雪+"产业融合,开发东南亚市场,打造南方冰雪旅游目的地 [15] 消费者行为特征 - 便捷性成为核心决策因素,消费者倾向选择通勤15分钟内的商圈运动场馆 [9][10] - 装备消费占比显著,攀岩爱好者单装备支出超三件,滑雪私教课单次费用达500元 [12][13] - 运动体验呈现社交化特征,消费者通过朋友推荐接触新项目并形成固定参与频率 [7][12]
伯希和港股IPO:深陷假洋牌之争、生产全靠代工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仅有4项发明专利技术相对薄弱
新浪证券· 2025-06-20 16:59
公司上市计划 - 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 品牌定位争议 - 公司早期营销中或曾刻意模糊国别属性,将本土品牌营造为外国品牌以提高产品溢价 [1][2] - 早期宣传自称"1991年法国创立"并纪念法国探险家保罗·伯希和,后因历史敏感性调整定位 [2][4] - 现品牌定位为"中国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品牌",并强调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78亿元、9.08亿元和17.66亿元人民币 [7] - 同期年内溢利分别为2431.1万元、1.52亿元和2.83亿元人民币 [7] 营销策略 - 2022-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分别为1.2亿元、2.77亿元和5.87亿元,占收入比重均超30% [7] - 广告及推广费用占比销售开支约60%,2024年达3.59亿元 [7] - 签约丁真、Angelababy等流量明星,官宣成毅当日天猫店销售额激增380% [7][9] - 销售及营销团队475人,占员工总数53.2% [7]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355.7万元、1975.1万元和3146.3万元,占营收比重从3.6%降至1.8% [9] - 设计与研发部门仅40人,占员工总数0.45% [9] - 仅有4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仅4项 [10] 生产模式 - 采用轻资产模式,无自有生产设施,完全依赖代工厂 [11] - 线上退货率8.7%,高于行业平均5%水平 [14] - 2024年退款负债达4426万元,较2023年增长133.45% [14][15] 产品质量问题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453条投诉,涉及冲锋衣开线、防水膜脱落等问题 [12] - 代工模式导致品控风险,可能出现产能不足、交付延迟等问题 [11][12]
安踏任命姚剑为狼爪总裁;Labubu预售放量,二手市场价格松动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07:21
安踏人事任命 - 安踏集团任命姚剑为狼爪品牌总裁 负责全球业务运营 2025年7月1日生效 [1] - 姚剑此前担任亚玛芬大中华区总经理 管理始祖鸟等品牌 [1] - 此举旨在匹配集团战略发展规划 可能提升狼爪运营效率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国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 已下达1620亿元 [2] - 2025年政策将全年实施 剩余资金有序下达 [2] - 政策有利于家电 汽车等板块 推动消费市场回暖 [2] 泡泡玛特Labubu预售 - Labubu预售商品全线售罄 供应策略调整影响二级市场 [3] - 二手市场价格显著下跌 千岛App成交均价从2279.7元降至1181.3元 [3] - 供应紧张缓解对泡泡玛特股价形成支撑 [3]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 - 海天味业港股首日开盘涨4% 后回落 收盘涨0.55% [4] - 收盘价36.5港元/股 总市值2131亿港元 [4] - 市场反应谨慎 投资者对估值和增长存在分歧 [4]
新华财经丨消费新风口!“情绪经济”为啥这么火
新华网· 2025-06-19 19:56
情绪经济成为消费新风口 - 潮玩手办、虚拟商品、宠物消费等品类在"618"期间呈现跨越式增长,显示当代消费者将情绪价值转化为消费动能 [1] - 淘宝天猫数据显示453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元,玩具潮玩、宠物、户外运动等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2] - "什么值得买"平台数据显示LABUBU热度同比增长231.91%,兴趣消费呈现百花齐放局面 [2] 行业数据表现 - 玩具潮玩行业6个商家成交额破亿元,近百个商家成交额破千万元,超2400家店铺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 [2] - 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有望打造新消费热点 [2] 企业布局情绪消费 - 苏州创美佳金属制品推出可搭配挂件的洞洞板产品,迎合情绪消费需求 [4] - 漳州先果鲜到供应链推出"禁止蕉绿"等水培香蕉产品,拉动福建漳州和广东徐闻香蕉产地收购价上涨 [4] - 山东益好定制开发的"无边抱枕"和"打工人立牌"因独特设计和情感共鸣成为网络爆款 [4] 专家观点与建议 - "情绪经济"对企业的市场洞察、设计、柔性生产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5] - 企业需深入洞察消费者情绪需求,通过独特设计和文化内涵避免产品同质化 [6] - 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消费者认同感,并保持市场敏锐度应对快速变化的消费趋势 [6] - 未来企业需提高产能数字化程度,并引入AI工具更好理解用户需求 [6]
新消费仍具择机配置机会
中银国际· 2025-06-18 11:05
核心观点 - 新消费产业趋势仍在,择机配置仍具机会,重点关注折扣零售、量贩零食、跨境电商、国货美妆、娱乐经济、户外消费等赛道 [2][3][5] 日本消费趋势 -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低迷,消费走弱,呈现四大趋势:“性价比”消费崛起、低成本“宅”娱乐产业热度提升、“失业潮”驱动职教需求提升、新兴户外消费兴起 [3][4] 中国消费趋势及投资机会 - “性价比”消费崛起,折扣零售、量贩零食、跨境电商、国货美妆等平价消费赛道景气度向好 [2][3][4] - “娱乐经济”消费热度不断提升,如泡泡玛特2024年年报营收同比增速106.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88.8% [4] - 户外运动消费崛起,户外消费公司探路者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48.5% [4] 港股映射带动 - 2025年多家新消费公司登陆港股,如蜜雪集团、布鲁可、古茗等,表现不俗,截至6月12日,蜜雪集团、布鲁可、古茗分别上涨83.8%、109.1%、162.4% [5] - 6月9日起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调整,布鲁可、古茗、蜜雪集团被调入,港股通有望成新消费赛道重要资金来源,港股新消费亮眼表现有望对A股相关板块形成映射催化 [5] 新消费重点赛道及个股 |赛道|证券代码|证券名称|总市值(20250613)|市盈率(TTM)|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 --- | --- | --- | --- | --- | --- | --- | |折扣零售|9896.HK|名创优品|435.47亿元|16.39|48.12|47.97| |折扣零售|PDD.O|拼多多|1427.88|10.33|59.04|87.31| |折扣零售|603708.SH|家家悦|65.30|51.55|2.77|-3.26| |折扣零售|600729.SH|重庆百货|128.62|9.49|-9.75|0.46| |跨境电商|300592.SZ|华凯易佰|44.37|60.68|38.42|-48.77| |跨境电商|002803.SZ|吉宏股份|56.91|30.14|-17.41|-47.28| |跨境电商|301381.SZ|赛维时代|79.14|45.20|56.55|-36.19| |跨境电商|002315.SZ|焦点科技|128.07|26.33|9.31|19.09| |量贩零食|002847.SZ|盐津铺子|237.59|36.08|28.89|26.53| |量贩零食|002991.SZ|甘源食品|58.35|17.28|22.18|14.32| |量贩零食|003000.SZ|劲仔食品|62.09|21.76|16.79|39.01| |量贩零食|300972.SZ|万辰集团|331.29|65.98|247.86|453.95| |国货美妆|600223.SH|福瑞达|88.85|37.78|-13.02|-19.73| |国货美妆|2145.HK|上美股份|276.03|32.72|62.08|69.42| |国货美妆|603193.SH|润本股份|145.21|47.01|27.61|32.80| |国货美妆|603983.SH|丸美股份|173.15|47.30|33.44|31.69| |娱乐经济|9992.HK|泡泡玛特|3660.86|108.47|106.92|188.77| |娱乐经济|0325.HK|布鲁可|430.95|1|155.61|-94.59| |娱乐经济|002292.SZ|奥飞娱乐|156.15|/|-0.86|-404.66| |娱乐经济|9999.HK|网易 - S|6557.68|18.70|1.77|0.96| |娱乐经济|002605.SZ|姚记科技|122.99|23.25|-24.04|-4.17| |茶饮消费|2097.HK|蜜雪集团|2086.01|43.54|22.29|41.41| |茶饮消费|1364.HK|古茗|592.17|37.09|14.54|36.95| |茶饮消费|2555.HK|茶百道|138.16|27.10|-13.78|-58.55| |户外运动|300005.SZ|探路者|76.88|90.70|14.44|48.50| |户外运动|603908.SH|牧高笛|22.87|27.60|-10.42|-21.57| [7]
康养不再是中老年人专属,年轻人已成为消费主力军
搜狐财经· 2025-06-16 20:01
年轻人何以成为健康消费的生力军?充满商机的健康消费市场呈现哪些新看点、新活力? 来源: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编辑:棂星 封面来源:pixabay "一边熬夜内卷,一边养生保健",如今,这样自嘲的年轻人,把健康消费当作新"刚需"。 商场超市内,保健品、富含微量元素的食品持续热销;电商平台上,能量补给类、"轻养生"类零食备受追捧;中式养生馆,艾灸、拔罐、按摩等"国潮养 生"预约火爆;户外空间里,骑行、越野、冰雪运动等吸引众多年轻人投身其中,砸下"真金白银"……如今,青年群体日益成为健康消费的生力军,打开 了个性化、品质化的商业新空间,带来新的消费增长点。 康养受追捧 饮料火锅沐浴露 融入养生新理念 曾经,"康养"一词基本专属于中老年人。如今,青年群体也不遑多让,争相加入"养生局"。 青年群体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对康养产品需求旺盛,也给生产厂家提供了广阔市场机遇。他们纷纷"各显神通",源源不断地创造优质供给。 近来,有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在年轻人当中引发关注。"健康消费,也需要新概念。我们把中药材制成保健饮品,很受年轻消费者欢 迎。"北京嘉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刚说。 相关市场调研显示,与上一代消费者 ...
AmerSports深度报告:逆势高增的高端多品牌户外运动集团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16 16: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增持”评级,预测公司 2025 - 26 年净利润 4.47/5.66 亿美元,同比增 516%/27%,给予 2025 年 PE 估值 52X,对应目标价 42.00 美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品牌高端硬核定位,本土股东赋能大中华地区业务快速扩张,Arc'teryx DTC 战略显著提振盈利,核心品牌仍具较大拓店及店效提升潜力,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1] - 高景气市场开拓与渠道优化扩张使业绩显著提速,多个细分赛道驱动收入增长,盈利水平预计持续改善,看好主要品牌 DTC 拓店及店效提升潜力,户外赛道蓬勃发展,中国规模大增速快,本土化运营为制胜关键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端运动细分赛道多品牌公司,易主改革激发势能 - 公司 1950 年成立于芬兰,初期主营烟草业务,后通过收购进入运动市场,2004 年更名 Amer Sports 以运动为主业,2019 年被财团收购,2024 年二次上市并定向增发募资偿债,收购后精简品牌矩阵,聚焦核心品牌,确立高端化战略 [6][7][8] - 核心品牌在各自领域领先,2023 年 Arc'teryx 成最大品牌,被收购后开发空白市场,中国运动鞋服市占率显著提升 [11][12] - 财团收购前 PE 均值为 16.3 倍,收购溢价高于行业水平,二次上市后估值显著提升,同业中净利润增速、EV/EBITDA 居前,股权集中,管理层换血重构,新团队经验丰富,公司有望实现“强运营”与“强品牌”结合 [18][19][24] - 收购前收入年增 3%,主由 Salomon 户外鞋服驱动,收购后收入提速至 20.6%,功能服饰 DTC 领增,2024 年公司扭亏为盈,2025 年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31][32][41] 产品线丰富,渠道优化拓展,关键市场高速发展 - 高端运动赛道景气度高,Arc'teryx 收入体量有望翻倍,Salomon DTC 仍在孵化期,大中华强开店+新店型高坪效,长期有望高增,Arc'teryx 直营积极开店+店效提升,店铺拓展+升级仍有空间 [43][45][52] - Arc'teryx 创新研发能力强,经典硬壳产品稳健增长,女装+鞋履矩阵扩充,收入贡献快速提升,高端通勤系列管理层换血有望加速发展,Salomon 定位稀缺,鞋服势能强劲带动利润率提升,团队精细化管理换帅加速鞋履扩张,Wilson 新增鞋服线,潜在关税影响或通过提价应对 [54][57][68] - DTC 占比快速提升明显提振毛利率,仍有上行空间,财务费用率将显著降低,销管费率短期内居高,“高端硬核专业”定位优势显著,核心品牌直营发展潜力大,Arc'teryx 利润率最高已成第一大品牌 [69][72][83] - 收购前欧美为主,中国“从零到有”,收购后全球大幅提速,本地化经营赋能大中华高增,各核心品牌均有优势市场,将重点发展大中华、北美 [84][87][88] 户外赛道蓬勃向上,中国有望成为最大市场 - 2024 - 2029 年户外鞋服年均增 6.8%,22 年起显著提速超运动整体,多数地区 2024 - 29 年显著提速,亚太双位数领增,2030 年中国有望超美国成为户外鞋服第一消费国 [89][93][94] - 中美运动鞋服集中度悬殊,中国已形成规模效应,安踏接手品牌市占率迅速抬升,本土化经营是运动品牌在中国的成功关键,美国高端细分赛道运动品牌竞争激烈,中国高端细分赛道市占率抬升趋势明显 [97][99][101] - 2018 - 2023 年全球女士运动鞋服增速超过男士,女子体育赛事关注度空前,女运动员商业价值增强,主要品牌女士产品占比上行,五年内市场增量至少 452 亿美元 [104][105] 分项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功能服饰大类在 Arc'teryx 带动下持续 20%以上增速,户外性能随 Salomon 中国拓店+鞋履在欧美市占提升逐年提速,球类运动维持中个位数增速,整体毛利率 2025 - 2027 年提升 2.2pct,预测公司 2025 - 26 年净利润 4.47/5.66 亿美元,同比增 516%/27%,给予 2025 年 PE 估值 52X,对应目标价 42.00 美元,维持“增持”评级 [108] 财务预测表 - 给出公司 2024 - 2027E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预测数据 [113]
「四大金刚」,挤满商场一楼
36氪· 2025-06-15 10:02
商场一楼业态变迁 - 商场一楼传统化妆品专柜正被"四大金刚"(潮玩、新能源汽车、户外运动、茶饮品牌)取代 韩国美妆品牌悦诗风吟800平方米旗舰店被泡泡玛特替代 后者在小红书相关笔记超80万篇 [6][8] - 北京国贸商城成为业态标杆 聚集始祖鸟、Lululemon等户外品牌及泡泡玛特旗下珠宝品牌popop 路特斯等高端汽车品牌也入驻 [10] - 2022年一线城市商场空置率达14% 为"四大金刚"提供抄底机会 2023年一季度上海商场一楼租金止跌 新增需求来自运动户外及新能源汽车 [11] 化妆品专柜衰退与高端品牌坚守 - 全国化妆品专柜数量从2020年15415个缩减至2022年11365个 低端品牌专柜数量腰斩 因标准品线上化及女性消费转向健身等自然美方式 [11] - 香奈儿等高端化妆品仍稳居商场C位 品牌调性成为招商核心标准 某中端商场引入首个高端化妆品品牌被视为集团级突破 [14] - 香奈儿彩妆门店引发"次C位竞价" 相邻铺位租金溢价显著 其存在被视为商场高端化的象征 [14] 新能源汽车与茶饮品牌更迭 - 特斯拉2013年首创商场直营模式 国产新势力跟进争夺一二线核心商场铺位 部分品牌曾以5倍租金抢铺 [18][19] -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导致撤店潮 宁波万象城门店从10家减至5家 特斯拉中国首店(北京芳草地)于2022年关闭 [19][22] - 茶饮品牌快速迭代 南京德基广场先后更替喜茶、老虎堂、奈雪 现由阿嬷手作入驻 其60%门店位于商场一楼瞄准高端市场 [22][23] - 霸王茶姬2024年新增近3000家门店 70%商场门店位于一楼 显示茶饮赛道仍在扩张 [24] 品牌战略与商场选择 - 始祖鸟实施"鸟巢计划" 关闭年销低于千万门店 聚焦30个核心商圈 上海南京西路门店年销达1.45亿元 [29][30] - 泡泡玛特采取"核心国家/地区/城市"策略 创始人王宁强调不计较财务账 重点布局目标人群集中地 [31] - Lululemon2016年入驻上海嘉里中心成为成功案例 带动后续海外运动品牌选址 其亚太最大门店仍选址该商场 [26][29] 线下渠道差异化竞争 - 毛戈平通过线下服务突围 全国372个自营专柜行业第二 门店配置7-8名导购 会员消费1800元可获8次美容服务 [32][35] - 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潮玩杂货店反映年轻人回归线下趋势 "四大金刚"品类依赖实体体验 [31]
「四大金刚」,挤满商场一楼
36氪· 2025-06-14 21:57
商场一楼业态变迁 - 商场一楼传统化妆品专柜被"四大金刚"(潮玩、新能源汽车、户外运动、茶饮品牌)取代 悦诗风吟亚洲最大旗舰店被泡泡玛特取代 相关笔记在小红书突破80万篇 [6][8] - 北京国贸商城成为"顶配四大金刚"模板 聚集始祖鸟、Lululemon等户外品牌 泡泡玛特旗下珠宝品牌popop即将入驻 [10] - 2022年一线城市商场空置率近14% 为"四大金刚"提供抄底机会 2023年一季度上海商场一楼租金止跌 新增需求来自运动户外和新能源汽车 [11] 化妆品专柜衰退与高端品牌坚守 - 全国化妆品专柜数量从2020年15415个降至2022年11365个 低端化妆品专柜数量腰斩 [11] - 香奈儿等高端化妆品仍稳居商场C位 品牌会为靠近香奈儿支付更高租金 香奈儿门店被视为商场升级象征 [14] - 化妆品转战线上的两大原因:标准品线上复购便利 女性消费转向健身等自然美方式 [11] 新能源汽车品牌商场争夺战 - 特斯拉2013年首创新能源汽车进驻商场模式 选择北京芳草地购物中心瞄准中产客群 [18] - 新能源品牌曾以5倍租金抢铺位 2022年后因价格战收缩 宁波万象城新能源品牌从10家减至5家 [19] - 蔚来等品牌仍是商场主力 特斯拉中国首店已于2022年关闭 [20][22] 茶饮品牌快速迭代 - 南京德基广场茶饮席位从喜茶、奈雪更替至阿嬷手作 阿嬷手作60%门店位于商场一楼 [23] - 霸王茶姬2024年新增近3000家门店 70%商场门店位于一楼 茶饮是少数仍在扩张的赛道 [24] - 高端茶饮市场仍是待开发领域 阿嬷手作主攻中高端商场 [23] 品牌选址策略升级 - 始祖鸟实施"鸟巢计划":精选30个商圈打造亿元店 关闭年销售额低于千万的门店 上海南京西路门店年销1.45亿 [29][30] - 泡泡玛特全球化布局聚焦"核心国家、核心地区、核心城市" 创始人主张不计较租金瞄准目标人群集中地 [31] - Lululemon2016年入驻上海嘉里中心获成功 后续成为海外品牌进驻中国首选地 其亚太最大门店仍选址该商场 [26][29] 线下渠道价值重构 - 毛戈平通过线下服务突围 372个自营专柜全国第二 线下收入曾占比超70% 提供试妆和美容护理增值服务 [32][35] - 消费者回归线下体验催生"四大金刚" 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依赖线下互动 [31] - 商场分层加剧 仅头部商场能集齐优质品牌 多数商场面临招商困难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