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相机

搜索文档
影石创新股价下跌2.77% 大疆发布全景相机引发行业竞争
金融界· 2025-08-01 03:40
大疆近日发布了首款全景相机Osmo360 8K,起售价2999元,目前该产品在大疆官网已显示缺货。影石 创新创始人刘靖康表示,公司进军无人机市场是基于使命愿景、客户需求和能力提升三方面考虑,并认 为与大疆的竞争将激发市场活力。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存在不确定性。 影石创新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影像设备的科技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公司近期与第三 方合作推出消费级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计划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 影石创新股价报175.29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99元。开盘价为178.88元,最高触及181.88元,最低下探 174.72元,成交量为29284手,成交金额达5.20亿元。 ...
以稳促进 向新发力 深圳经济含“金”量足含“新”量高
搜狐财经· 2025-07-31 08:41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按不变价格 计算,同比增长5.1%。 这份经济"半年报"显示,深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一份高质量的成绩单。 特别是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深圳经济能在大体量、高基数以及一些主要指 标高增速的基础上,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实属不易,不仅含"金"量足,而且含"新"量高。 事实上,深圳以当下之"稳"促长远之"进",竞逐新赛道,积聚新动能,激发新需求,拓展新市场,人流、物 流、资金流指标增长总体稳定,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蓬勃活力。 高科技底色愈发鲜明,创新引擎全速运转。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民用无人机、工业 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9.0%、38.0%、35.8%。 深圳经济竞逐新赛道、积聚新动能,展现出强大韧性和蓬勃活力。图为4月举行的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 深 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新智造攀向高端 我市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持续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业发展更具韧性,持续 攀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未来更有信心。 高端智造 ...
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即使被大疆“抄家”,也要闯无人机市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7-29 15:21
公司动态 - 影石与第三方共同孵化的消费级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及品牌标识官宣亮相,计划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可拍摄8K全景视频,机身重量小于249g,产品形态将于8月亮相 [1] - 影翎Antigravity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全球领先的影像、科技公司,拥有丰富行业经验,新品具有极简、智能化的飞行操控,带给用户沉浸式自由飞行体验 [1] - 影石创始人刘靖康表示公司做无人机的起心动念包括使命愿景驱动、满足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创造市场增量、以及业务牵引公司成长锻炼能力 [2] - 刘靖康五年前已预想到进军无人机市场会刺激大疆进入全景相机领域,但仍选择启航 [2] 行业格局 - 消费级无人机发展近20年已成为成熟品类,大疆在全球市场处于绝对统治地位 [1] - 运动相机市场已形成影石、GoPro和大疆"三足鼎立"格局,影石专注Vlog小相机和360全景影像,GoPro在极限运动场景稳固,大疆向运动影像、全景影像等领域纵深发展 [3] - 大疆首款全景相机已官宣将在7月31日发布 [4] 竞争策略 - 影翎Antigravity表示终极梦想是创造全新无人机品类和市场 [1] - 刘靖康将大疆比作领跑马拉松的顶级选手,认为跟随其后会跑得更快,并高度认可大疆的实力 [3] - 刘靖康认为大疆进入并非零和博弈,而是激发市场活力,双方可在创新玩法、用户体验和内容生态上实现差异化突破 [4]
智能硬件2025年二季度投融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7-26 06:31
智能硬件行业概览 - 2025年二季度智能硬件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功能叠加"迈向"智能原生"阶段,技术突破、市场扩张与产业协同是核心驱动力 [7] - AI眼镜成为最受瞩目品类,小米、华为、联想等企业密集发布新品,推动从概念验证走向大规模商用 [7] - 2025Q1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达49.4万台(同比+116.1%),预计全年出货量突破290万台 [7] - 2024Q2智能硬件领域融资案例41起(同比-13%),融资金额23.7亿元(同比+37%)[18] 技术演进趋势 - 大模型轻量化(如DeepSeek、Qwen)推动硬件从"指令执行"向"智能决策"升级,实现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复杂任务 [8] - 边缘算力普及(如星篇分布式算力网络)为智能驾驶、工业控制等实时性场景提供支持 [8] - 行业定制化大模型崛起,通过深度学习垂直领域数据提升应用价值 [8] - 产品形态从通用型转向场景定制型,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强 [8] 细分赛道表现 AI眼镜 - 产品形态分化:音频眼镜(42.3%)、拍摄眼镜(12.4%)、分体式AR眼镜(41.1%)、一体式AR眼镜(4.2%)[11] - XREAL完成2亿元战略融资,重点投入Micro OLED显示屏和光学引擎研发 [16] 智能影音硬件 - 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2023年达364.7亿元,预计2027年达592亿元(CAGR 12.9%)[32] - 全景相机2023年市场规模50亿元,影石创新市占率67.2%,大疆占运动相机市场15% [36] - 短视频驱动消费级全景相机增长,大疆Pocket 3销量突破200万台 [33] 政策支持 - 深圳龙岗区支持AI电脑、智能可穿戴等产品研发 [12] - 山东每年遴选10项AI重大攻关项目,重点突破智能硬件"卡脖子"技术 [12] - 北京经开区布局微显示、智能终端赛道,目标产业规模200亿元 [12] 投融资特征 - 融资阶段后移明显:早期案例占比39%,中后期融资金额占比66% [19] - 地域集中度高: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合计占融资案例83%(34起),金额占比99%(18.93亿元)[24] - 亿元级融资占比55%,资本更聚焦成长期项目的确定性和规模化潜力 [25] - 活跃投资者包括曾华资本(智能车载硬件)、北京国管(智能家居)等 [27] 代表企业动态 - 云鲸智能获1亿美元融资,开发家庭服务机器人 [13] - 影石创新科创板IPO募资19.38亿元,强化AI影像技术壁垒 [14] - 光子跃迁获数亿元天使轮融资,聚焦AI影像防抖技术 [45]
智能硬件2025年二季度投融市场报告
来觅研究院· 2025-07-25 1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智能硬件领域多维度爆发式增长 迈向“智能原生”新阶段 AI眼镜成热门品类 技术突破推动其进化 产业链上下游将加强合作构建产业生态 [7][8] - 二季度智能硬件投融资热度回升 智能车载设备和XR硬件受青睐 投资后移趋势明显 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及中部地区 AI与智能硬件融合成核心动力 行业整体偏向后期投资 [16][17][22] - 智能影像设备市场受益时代浪潮增长 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前景好 中国企业在全景运动相机领域有供应链和技术体系优势 未来将向更高画质、更强智能化等方向升级 [32][39][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硬件二季度概览 - 2025年二季度智能硬件多维度爆发增长 从“功能叠加”迈向“智能原生” AI眼镜迎来发布潮 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同比大增 预计全年突破290万台 [7] - 技术突破推动智能硬件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进化 大模型轻量化、边缘算力普及及行业场景适配融合 未来将全流程智能化、聚焦细分场景、加强产业链合作 [8] 二季度行业相关政策 - 多地出台政策支持智能硬件发展 包括研发生产智能硬件产品、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前沿技术、推动产业规模增长、加强创新和产业链协同等 [11] Q2时间线 - 4 - 6月期间 云鲸智能、XREAL等完成融资 中国移动、华为等举办活动发布产品 影石创新上市 小米AI Glass开售 [12][14] Q2投融动态 - 二季度智能硬件投融资热度回升 智能车载设备和XR硬件受青睐 投资后移 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及中部地区 AI与智能硬件融合成核心动力 行业整体偏向后期投资 [16][17][22] 活跃投资者 - 2025年以来投资次数2次及以上的机构有18家 其中2家投资3次 智能车载硬件最受青睐 [27] Q2关键融资事件 - 二季度芯视佳、魔视智能等多家企业完成融资 涉及光学光电子、自动驾驶硬件等多个领域 [29] 行业图谱 - 展示了智能眼镜、智能影音硬件、扫地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的企业 [30] 智能影音硬件 - 智能影像设备市场受益时代浪潮增长 手持类2023 - 2027年有望保持12.9%复合增速 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前景好 短视频推动全景相机发展 [32][33] - 智能影像设备存在防抖、图像质量、环境适应性等难点 全景运动相机市场玩家分两类 供应链上游核心部件专业化 中游制造以ODM/OEM为主 下游渠道以线上为主 [38][39] - 全景运动相机市场爆发源于技术创新 中国企业有供应链和技术体系优势 未来将向更高画质、更强智能化等方向升级 [43][50] 光子跃迁 - 深圳市光子跃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3月 聚焦AI驱动的消费级影像创新 计划推出全新相机 自研镜头模组和AI防抖算法提升防抖性能 [47] - 公司CEO和CTO经验丰富 团队成员超百人 已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首款运动相机预计下半年上市 定位高端 [48][51]
影石创新刘靖康:死磕技术深耕场景,打造智能影像领域的全球标杆
中国经营报· 2025-07-25 14:33
中经记者罗辑北京报道 "那台透明球状原型机,像极了我们当时脆弱的人生。"日前,在《沪市汇·硬科硬客》第二季第4期节 目"智能消费设备创新大跃迁"录制现场,影石创新(688775.SH)创始人、董事长刘靖康回忆创业的艰 难历程时发出如此感叹。彼时,公司正"深陷资金链断裂与行业寒冬的双重危机"。 "在我看来,影像市场是一个开放游戏的市场,客户需求差异化,产品之间不能完全等效替代。因此, 影像公司的核心命题是'创造、创新,满足客户的新需求'。"刘靖康表示。 "有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叠加软件技术会创造3—9个月的领先窗口,在这基础上再加上全新的硬件设 计,就会创造一年到一年半的领先窗口,如果再加上基于独一无二芯片的重新设计,会创造两年到三年 的领先窗口。"刘靖康认为,创造领先于行业的时间窗口尤其重要。 实践表明,通过对行业赛道的精准把握到全球化拓展的战略布局,以及对产品创新的不懈追求,影石创 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需求挖掘+技术赋能全球累计用户数百万 近年来智能消费设备飞速发展,已从单一功能设备,发展为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场景 化解决方案提供者。 "智能消费设备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用户未被满足的 ...
影石创新(688775):智能影像设备龙头,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华源证券· 2025-07-25 13: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影石创新,给予“增持”评级 [5][7][15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智能影像行业保持成长,影石产品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渠道布局领先,品牌积累深厚,有望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9] - 短期公司产品迭代升级,国内外市场拓展,业绩将保持高增长;中长期行业空间广阔,产品矩阵丰富,上游产业链国产替代将降低成本,盈利能力保持较高水平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影像设备:行业规模超 400 亿元,稳步增长 - 产品兼具便携、智能优势,降低影像内容创作门槛,运动相机小巧轻便、画质好、适应强,全景相机可 360°成像、视角自由切换,用户以年轻群体为主,场景从运动向日常拓展 [15][21][24] - 2024 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超 400 亿元,预计 2027 年接近 600 亿元,增长动力源于户外运动兴起和短视频创作需求提升,欧美是主要市场,亚洲增速较快,专业级产品应用场景扩展 [33][37][47] - 行业洗牌,国货出海抢占份额,全景相机影石领先,运动相机传统龙头份额瓦解,国产品牌加速替代,未来国产龙头有望扩大领先优势 [54][58][73] - 产业链分工专业化,上游核心组件和中游品牌商进入壁垒高,中游软件算法是竞争关键,如影石的 AI 低光视频增强技术 [74][82] 公司简介:全球智能影像龙头,团队年轻且专注 - 公司 2015 年成立,从全景拓展到运动,2015 - 2017 年聚焦全景相机,2018 - 2021 年品牌破圈,2022 年至今推出新品,收入增长 [87][88] - 主营业务聚焦消费级影像设备,年出货量超 220 万台,收入利润高速增长,产品矩阵丰富,境外收入占比超 70%,渠道布局完善,盈利能力领先但净利率下滑 [91][92][104] - 管理团队以 90 后年轻高管为主,团队长期稳定,实控人为董事长刘靖康 [106][109] 竞争优势:产品迭代高效,渠道、品牌占据先机 - 产品需求洞察强,迭代速度快,推出实用功能,产品线更新领先,新品转化收入能力强,研发投入高,人才激励优,在研项目丰富 [110][111][121] - 渠道海外布局早,线下覆盖超 1 万家网点,线上占比提升,Best Buy 等重要渠道占比增加,分区域看,国内线上线下均衡,美国线下、日本和德国线上渠道各有亮点,未来内销和外销渠道均有增量 [125][129][134] - 品牌坚持“Think Bold”文化,与 KOL 合作,宣传侧重场景体验,多元激励促营销裂变,品牌力稳步提升 [135][140][142] 市场空间及盈利预测 - 行业长期出货量空间测算,目标用户超 16 亿,稳态年出货量达 5304 万台,市场规模全景相机 133 亿元、运动相机 477 亿元,影石远期收入有望达 357 亿元 [146][150][15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端高增长,整体毛利率降低但保持较高水平 [153]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8/16.8/22.5 亿元,同比增速 18.6%/42.3%/34.1%,截至 2025 年 7 月 24 日价格对应 PE 分别为 57/40/30 倍 [154]
智能消费设备创新大跃迁!科创板六周年《硬科硬客》十问行业三龙头
中国经营报· 2025-07-23 14:29
中国智能消费设备厂商核心竞争力 - 行业处于创新爆发期,中国企业在运动影像、智能清洁系统、短途交通机器人等领域取得引领性突破 [3] - 影石创新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接近70%,运动相机全球第二,通过产品创新定义新场景和新需求 [5] - 石头科技2025年Q1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占率19.3%,核心技术包括扫拖能力、智能化和互联互通 [7] - 九号公司4000元以上两轮车销量第一,割草机器人和电动滑板车在欧洲市场领先(德国50%、欧洲40%) [9] 把握消费新趋势的方法 - 九号公司通过车联网实时数据、电商评价、用户访谈等多渠道洞察需求,聚焦"快乐便捷"和安全性 [10] - 影石创新让工程师成为目标用户(如报销滑雪潜水费用),直接体验需求 [10] - 石头科技采用大数据反馈+实地调研(高管伪装用户进入海外卖场) [10] - 智能化产品趋势表现为更智能、更省心,满足"光脚自由奔跑的家"等本质需求 [11] 智能消费设备终极形态探讨 - 短期更可能发展专用场景机器人而非通用管家机器人 [13] - 影石创新认为垂类机器人会先蓬勃发展,再可能整合 [13] - 石头科技提出"大手机"概念:核心机器人搭载不同应用,需产业链协同支持 [13] - 特斯拉Optimus展示家庭控制潜力,但当前技术尚未成熟 [13] 人工智能对行业的影响 - AI赋予硬件"灵魂",石头科技G30 space实现三维整理场景 [14] - 影石创新全景相机数据成为AI训练重要养料 [15] - 九号公司开发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15] - AI使设备从工具升级为交互伙伴甚至家庭成员 [15] 海外市场拓展策略 - 中国品牌在欧美高端市场影响力提升,出海模式从产品输出转向技术标准输出 [19] - 中国企业优势:高效创新、产业链无敌、数字化应用敏锐 [19] - 影石创新利用短视频精准投放系统实现全球化营销优势 [21] - 九号公司通过并购Segway获取品牌渠道资源,建议合作利用当地资源 [22] 供应链安全措施 - 影石创新推进器件国产化、越南转产、软件编码器替代 [23] - 九号公司实现锂电芯国产化替代(日韩→中国) [24] - 石头科技战略:国产化保障安全+多元化增强韧性+垂直整合提升竞争力 [24] 政策刺激效果 - "国补"使影石创新618销售同比增长160%,增长率提升60个百分点 [25] - 石头科技认为政策有效刺激消费升级,建议支持传感器/芯片等核心技术 [25] - 九号公司建议通过金融贴息降低购买门槛 [26] 科创板上市影响 - 提供资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 [28][29] - 增强人才吸引力(股权激励、信任感提升) [30][31] - 提升品牌公信力(合规性背书、合作伙伴信赖) [32][33] 行业未来展望 - 影石创新目标:突破品类天花板、开发千万级原创产品、建立自迭代知识体系 [36] - 九号公司愿景:服务全球10亿人、进入世界500强、给予奋斗者顶级回报 [36] - 石头科技方向:持续创新机制、打造世界级科技企业 [36] - 行业共识:避免价格战,追求"便捷有趣"的生活革新 [38][37]
影石创新20250721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公司 影石创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表现与产品营收**:影石创新今年6月于科创板上市,上市前获市场高度关注 主要产品为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覆盖消费级及专业级领域 过去三年营收分别为20亿、36亿和56亿,近三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超60%,约70%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全景相机市场份额领先,约占60%;运动相机市场规模约400亿元,年增速约10%,欧美市场为主,中国市场增速更快[2][3] - **竞争格局**:全球运动相机市场年出货量约5000万台,大疆、GoPro和影石三家龙头合计占20%左右份额,即约1000万台 竞争格局稳定,大疆和影石不断抢占GoPro份额 影石有望对标大疆实现全品类发展并赶超GoPro[4][5] - **财务状况**:财务表现优异,ROE超30%,毛利率超50%,自由现金流保持在几亿到十亿规模,基本没有有息负债 作为消费电子行业稀缺新消费龙头,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在研发与销售上突破,实现中长期成长[2][6] - **2025年一季度业绩**: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2.5% 下降原因是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3.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 毛利率仍保持在50%以上[7] - **应对诉讼情况**:为应对337调查及加州中区法院诉讼,总体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初步结果表明仅部分出口美国产品落入GoPro主张的外观专利保护范围,可通过新外观设计规避,影响有限[8][9] - **全景相机优势及市场**:能提供360度视角和3D立体观感,视角范围广、立体感强,方便携带、操作简单 2023年市场规模50亿元,预计2027年达78亿元,增速12%;出货量从196万台增长至316万台,总体复合增速12.7% 欧美是主要消费市场,应用场景将拓展至户外运动、远程医疗及智慧城市等[10] - **未来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81亿、112亿和145亿,净利润分别为12亿、17亿和23亿,净利润增速达40% 两年内收入规模有望突破110亿,利润接近20亿;若运动相机市场份额达30%以上,利润有望翻倍至40亿,对应20倍消费电子估值中枢,两年左右市值空间有望突破800 - 100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4][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景相机构成产业链**:营业成本86%来自直接材料费用,IC和镜头模组分别占29%和25% 镜头模组供应商包括鸿景光电和舜宇光学[11] - **供应链和生产优化**:主要供应商包括索尼和安霸等平台,凭借规模优势有采购成本优化空间 2023年随着部分产品采购增加,镜头模组采购占比下降 生产主要依赖外协生产,2024年外协采购金额前三名是东莞能帅科技、立讯精密和东莞新能源科技 自2023年以来逐步加深与立讯精密合作,预计未来增加更多系列合作[12][13] - **技术创新突破**:软件开发形成全景图像采集拼接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技术等 具备较强产品创新能力,如2016年Nano全景相机实现移动端即插即用,2019年Go系列为影像设备微细化和可穿戴提供可能 2025年推出英斯塔360云服务,提升全景相机使用体验[14] - **销售网络布局**:75%为境外销售,以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境内市场影响力快速增长 线下收入占比52%,覆盖一万多家零售门店及90多座海内外机场,与Apple Store及Best Buy长期合作 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拓展线上渠道,包括官方商城、第三方电商平台及京东自营和亚马逊自营等[15]
影石十年,增量式创新从未停止
新财富· 2025-07-17 14:02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Insta360)创立于2015年 已成为全景相机领域全球TOP1企业[4] - 2025年5月11日登陆科创板 创始人为90后刘靖康 市场关注度极高[4][5] - 创始人具有技术突破特质 曾通过音频分析破解电话号码 被类比为"下一个小米"[6][7] 产品技术突破 - 首款产品Insta360 Nano通过Lightning接口直连iPhone 实现"即插即得"零延迟预览[25][26] - 创新采用"边传边拼"技术 将10分钟视频处理时间从传统方案的20分钟缩短至传输同步完成[24][27] - 2017年Nano获CES创新大奖 销量进入全球360相机前三[27] 市场策略 - 避开与GoPro正面竞争 定位"运动+全景"增量市场 2017年推出299美元Insta360 ONE[40][41] - 相比GoPro HERO 6便宜200美元 同时支持4K全景视频拍摄[41] - 2018年升级Flowstate防抖技术 正式进军运动相机市场[41] 技术护城河 - 全栈自研图像采集/拼接算法/防抖技术 与安霸合作定制AI芯片[48] - 软件生态优势明显 提供Adobe模板/AI自动剪辑/智能追踪等移动端功能[50] - GoPro依赖第三方算法(收购的Kolor)和高通通用平台 软硬件整合度落后[49][51] 企业文化 - 推行"员工发展第一"理念 报销滑雪等极限运动费用培养产品洞察力[57][58] - 产品团队深度研究用户场景 如摩托车部门细化分析风噪抑制等专业需求[61] - 创始人强调"能力继承"而非技术领先 通过试错空间培养团队持续创新能力[55][56][66] 行业格局演变 - 早期被日本理光(2013年THETA)和三星(2016年Gear 360)垄断[19][20][21] - 传统产品存在传输慢(10分钟内容需20分钟处理)/依赖手机算力等痛点[22][23][24] - 影石通过技术迭代推动行业变革 迫使GoPro在2019年后退出全景相机竞争[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