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组网与技术日益清晰,卫星互联预计将密集发射
德邦证券· 2025-08-19 13:36
核心观点 -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密集发射期,星网与垣信双主线驱动产业链需求,18天内完成4次发射,平均间隔仅4.5天[5] - 激光组网技术取得突破,极光星通完成400Gbps星间激光通信测试,单次传输14.4TB数据[5] - 可回收火箭技术接近国际水平,朱雀3号低轨运载能力达21.3吨,与SpaceX猎鹰9号相当[5] - 三大运营商上半年业绩稳中有升,中国移动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云服务收入增长显著[7] - 海外AI大厂开放免费模型推动token消耗量激增,国内日均消耗量半年增长300倍至30万亿[20] 卫星互联网进展 - 中国星网GW星座完成第八次发射,间隔时间缩短至9天,显示常态化发射能力[16] - 垣信卫星采购7次发射服务,计划发射94颗卫星,招标金额13.36亿元[12] - 蓝箭鸿擎完成B轮融资,拥有1万颗低轨卫星规划[12] - 吉利星座采用"一箭十一星"方式成功发射[12] - 极光星通LT-II型终端实现400Gbps星间激光通信,距离达640公里[13] 通信技术突破 - SpaceX星间激光链路带宽达200Gbps,我国技术差距缩小[13] - "星算"计划构建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的天基算力网络[13] -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显示自适应路由算法将成为卫星组网关键[13] - 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完成全球首个空芯光纤114.9Tb/s现网验证[29] - 华为IBT 2D天线在10级阵风下保持99.995%链路可靠性[28] 运营商表现 - 中国电信上半年营收2715亿元,云服务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3.8%[17] - 中国联通第二曲线业务收入454亿元,数据中心收入增长9.4%[17] - 中国移动云服务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3%,第二曲线占比25.3%[17] - 中国电信自研小基站集采规模超5.6亿元,数量较2023年增长数倍[26] - Kyivstar与Starlink完成卫星直连测试,计划Q4推出商用服务[18] AI与算力发展 - OpenAI免费开放GPT-5模型,付费用户使用率从7%升至24%[20] - 我国已建设3.5万个高质量数据集,总体量超过400PB[33] - 北京经开区计划2027年实现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31] - ChatGPT-5将集成至iOS26系统,提升实时翻译等功能[32] - 全球5G专网市场预计2028年超50亿美元,CAGR达41%[34] 商业航天基础设施 - 朱雀3号可回收火箭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15]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1、2号工位已商用,二期明年投用[15] - 我国商业发射工位数量有望超越SpaceX的6个[15] - 星河动力完成谷神星二号多项关键地面试验[38] - AST SpaceMobile计划2026年前部署45-60颗卫星[37]
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射,投资机会进一步显现
德邦证券· 2025-08-11 18:09
核心观点 -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密集发射期,三大卫星规划加速推进,星网与垣信双主线驱动产业链需求[5] - 可回收火箭和发射场地工位逐步落地,基础设施短板补齐,下半年火箭、DTC应用将迎来催化[5] - 海外Starlink已实现商业闭环,为我国提供发展路径参考,其第三代卫星将大幅提升容量[5] 投资策略 卫星互联网建设 - 中国星网GW星座10天内完成3次发射,发射间隔缩短至10天内三次,进入密集发射阶段[5] - 垣信卫星采购7次火箭发射服务,将发射94颗卫星,招标金额13.36亿元[5] - 蓝箭鸿擎完成B轮融资引入中国信科,拥有1万颗低轨卫星规划[5] 基础设施进展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完成动力系统试车,天兵科技天龙三号发射工位通过验收[5] - 华为Mate X6手机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启众测[5] 海外经验借鉴 - Starlink在轨卫星8046颗,V2 mini达655颗,活跃用户超600万,提供100Mbps下载速度[5] - SpaceX计划2026年发射第三代卫星,单星下行容量超1TB/s,是二代卫星的10倍以上[5] - T-Mobile与Starlink合作推出卫星通信服务,其他运营商用户月费10美元[5] 行业要闻 卫星发射进展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实现"九天三发"高密度组网[16] - 海南商发120小时内完成两次发射,具备高密度发射能力[16] 区域发展规划 - 海南计划到2027年文昌航天城产业集群营收达100亿元,建设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17] - 推进卫星超级工厂建设,引进商业航天企业布局总装总测能力[17] 技术生态建设 - 华为宣布CANN全面开源开放,加速昇腾生态完善,对标英伟达CUDA生态[18] - OpenAI发布首个开源模型GPT-OSS,gpt-oss-120b拥有1170亿参数,可免费商用[19][20] 市场表现 板块走势 - 本周通信(中信)上涨1.41%,上证指数上涨2.11%,深证成指上涨1.25%[21] - 射频及天线指数、卫星导航指数、低空经济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为8.74%、7.08%、4.78%[21] 个股表现 - 周涨幅前十:日海智能(49.15%)、硕贝德(42.08%)、北纬科技(33.62%)等[22] - 周跌幅前十:新亚电子(-10.61%)、天孚通信(-6.75%)、有方科技(-4.72%)等[22] 重点关注组合 短期关注 - 卫星互联网及商业航天链条:航天环宇、盟升电子、天银机电、佳缘科技等[25] 长期关注 - 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5] - 主设备:中兴通讯、烽火通信[25] - 光模块: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等[25]
新旧动能引擎完成切换,积极看好行业机会
天风证券· 2025-05-13 17: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信设备行业新旧动能切换完成,AI算力成增长新引擎,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呈良好增长趋势,细分行业各有亮点,中长期建议关注“AI + 出海 + 卫星”核心标的投资机会[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通信行业前四个月市场概览 通信行业前四个月涨跌幅靠后 - 2025年初至4月30日,通信指数跌幅7.78%,排名第27名,跌幅小于创业板指[22][23] - 截至2025年一季报,机构重仓通信行业比例为2.77%,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0.97个百分点,通信板块市值占比也有所下降[26] 重仓标的分析 - 2025年一季度,部分运营商被加仓,中国移动(HK)取代中际旭创排名第一,亨通光电退出前十大个股,中国电信(HK)进入[28] 财务分析 电信设备 - **无线射频子行业**:25Q1、24Q4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7%、5.7%,25Q1主要因部分公司营收增速快;归母净利润25Q1仍亏损;毛利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比略有下降[30] - **主设备**:24Q4营收加速下滑,25Q1重新恢复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24Q4及25Q1均下滑;毛利率24Q4及25Q1同比下滑;研发费用率维持较高水平[37][39] - **网络优化子行业**:24Q4营收重现增长,25Q1同比再度承压;归母净利润24Q4和25Q1分别下滑35.1%和43.0%;毛利率同比承压;研发费用率24Q4同比略降,25Q1基本稳定[46][47] - **光纤光缆子行业**:25Q1、24Q4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0%和18.1%,25Q1主要因部分公司增速快;归母净利润25Q1、24Q4分别同比增长46.3%和 - 14.9%;毛利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比略有下降[57] - **光器件子行业**:24Q4和25Q1营收分别同比增长52.6%和67.5%,受益于AI数据中心建设;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高;毛利率环比同比显著提升;研发费用率有所摊薄[66][68] 非电信设备 - **专网通信子行业**:营收端24Q4同比微增,25Q1下滑;归母净利润24Q4及25Q1同比大幅下滑;毛利率平稳;研发费用率基本同比持稳[76][77] - **IDC&CDN子行业**:24Q4和25Q1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5Q1下滑幅度缩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毛利率较为平稳;研发费用率24Q4和25Q1分别为8.7%、7.1%[85][86] - **UC统一通信行业**:24Q4和25Q1整体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0%、9.8%;归母净利润24Q4同比增长202.1%,25Q1同比下降4.2%;毛利率较为稳定;研发费用率24Q4和25Q1分别为10.5%、7.7%[93][95] - **物联网行业**:营收端24Q4及25Q1同比增长;利润端24Q4下滑,25Q1恢复增长;毛利率同比下行;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03] - **北斗及军工通信子行业**:24Q4和25Q1实现营收分别为54.63亿元(YoY - 29.8%)和42.87亿元(YoY + 8%);24Q4亏损,25年Q1扭亏为盈,多数公司业绩低迷[112] 投资建议 - 中长期持续重视“AI + 出海 + 卫星”核心标的投资机会,关注海外线AI核心方向、国产算力线方向核心标的,把握海风行业机遇,看好卫星互联网产业后续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