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儿科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公立儿科医院诊疗迈向精准化,新生儿重症救治仍面临挑战
第一财经· 2025-08-15 11:59
国家已经意识到儿科面临的挑战,在同样的诊疗措施对新生儿的收费会比成人或者大儿童稍微高一些。 为推动新生儿诊疗精准化,上海几家头部儿童医院都已进行了大量投入。去年,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 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全新的新生儿诊疗中心启用,设有四个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患儿"不出楼"就能实 现从救护车到床旁以及随访的全流程,实现各个科室优质资源整合,并集中所有新生儿重大疾病、专 病、危重复杂疾病的诊治与研究,为优生优育提供更多学术依据和支持。 人工智能在应对新生儿救治方面也发挥了作用,相应的AI大模型也在开发中。例如,针对早产儿常见 的脑损伤风险,AI大模型可结合历史数据与实时监测,精准预判复查时间窗;面对严重感染,系统能 整合实验室指标与循证医学证据,推荐个性化抗生素方案,避免治疗过度或延误。 颜崇兵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年来,国家也已经意识到过去长期以来儿科所面临的调整,从政策方面对 公立医院儿科整体的扶持力度正在加大。"政策已经有所倾斜,具体体现在同样的诊疗措施对新生儿的 收费会比成人或者大儿童稍微高一些。"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大龄产妇的比例上升,以及双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普及,新生儿危重症的 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
宝宝“头睡偏了”?可能没那么简单(医说新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5 08:53
颅缝早闭概述 - 宝宝头颅颅缝在3岁前沿垂直方向生长,为脑组织发育提供空间,主要缝隙包括额缝、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出生后额缝很快闭合,其余3条形成"工"字形 [2] - 颅缝早闭是颅骨过早融合导致颅腔容积下降的病理现象,限制脑组织发育空间并形成异常头型 [2] - 颅缝早闭危害包括脑组织发育受限影响智力、颅内压升高导致突眼/视乳头水肿/小脑扁桃体下疝,以及颅面部畸形影响美观和心理状态 [3] 临床表现与分型 - 矢状缝早闭最常见(占40%-70%),表现为长头畸形(舟状头) [4] - 一侧冠状缝早闭导致前斜头畸形,双侧冠状缝早闭导致短头畸形,一侧人字缝早闭导致后斜头畸形 [4] - 多条颅缝融合可能导致尖头畸形,伴眼球突出和囟门不闭合 [4] 诊断方法 - 一看:观察头颅异常和容貌不对称,如舟状头、斜头畸形等典型表现 [4] - 二摸:可触及颅缝闭合的鼓脊,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高 [4] - 三评估:红外线头型分析初步判断异常,行为异常/智力低下/发育迟缓提示脑容量不足 [5] - 四检查:头颅CT+三维重建是金标准,MRI可评估脑组织发育但需镇静 [5] 手术治疗 - 手术目的包括解除脑组织压迫扩大颅腔、改善颅颌面外观 [6] - 最佳手术年龄为3-5个月,采用内镜辅助闭合颅缝切除术+矫正头盔 [8] - 5-11个月患儿适用单纯截骨法(如矢状缝早闭的"π"形截骨) [8] - 1岁以上患儿需颅骨重建手术,涉及额眶重建等技术,大龄儿童可选浮动颅骨瓣/牵张成骨等 [8] - 合并症如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需同步治疗 [8]
“长三角儿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在沪揭牌
搜狐财经· 2025-07-11 22:11
战略合作 - 上海星晨儿童医院与凯宜医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儿科医疗服务领域的资源共享、技术标准推广、跨机构患者转诊及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等合作机制 [1] - 合作旨在提升长三角区域内儿科服务的可及性与专业化水平,并举行"长三角儿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揭牌仪式 [1] 合作方评价 - 凯宜医疗运营副总裁于一高度评价上海星晨儿童医院的专家资源和技术实力,认为其兼具系统性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服务特质 [3] - 合作将推动儿童健康服务生态的融合发展,上海星晨儿童医院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虹桥分院,持续构建"上海优质儿科专家医疗网络" [3] 医院发展战略 - 上海星晨儿童医院依托复旦儿科的全流程支持,在医疗技术、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高起点、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5] - 医院推行"双中心"发展战略,以"儿童成长健康管理中心"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心"为核心服务支点,推动专业服务深度融合 [5] - 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的"Day Care"日间照护服务已正式运行,特色病房即将启用,"身心共愈"体系建设加速落地 [5] 专业能力展示 - 上海星晨儿童医院通过专家讲座分享儿童呼吸道疾病科学防治与管理经验,包括构建规范化、系统化的全程管理模式 [7] - 医院副主任医师杨天娇介绍儿童呼吸道新发/再发传染病的规范处置与高效诊断实践,强调先进检测技术与临床指南的应用 [7] - 讲座内容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获得合作方高度关注与肯定,现场提供深入交流平台 [7]
耄耋之年连夜为学生改英文信
科技日报· 2025-05-08 09:29
行业与公司影响 - 北京儿童医院首任院长诸福棠被誉为"中国儿科之父",对中国儿科医学发展有奠基性贡献 [1] - 诸福棠培养的学生杨永弘通过国际交流机会,回国后推动了儿童呼吸道感染和儿科疫苗领域的研究突破 [4] - 诸福棠的学生群体通过国际学术通信网络,持续促进中外医学交流,并形成中国儿科医学核心人才梯队 [4] 人才培养与传承 - 诸福棠83岁高龄仍亲自修改学生英文信,细节优化包括措辞、格式等专业文书标准 [2] - 其育人模式形成代际传承:学生江载芳效仿老师推荐杨永弘出国,体现"搭桥铺路"的师承理念 [1][4] - 胡亚美院士等弟子将诸福棠"甘为人梯"精神载入学术传记,成为行业人才培养的典范 [5] 学术成果转化 - 杨永弘留学归国后主导肺炎链球菌、百日咳鲍特菌等病原体研究,推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4] - 国际交流直接促成中国在儿科疫苗研制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实践突破 [4]